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限台地沉积相类型及井震响应特征分析--以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龙王庙组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芮 金吉能 +3 位作者 潘仁芳 黎洋 王蓓 张春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4-804,共11页
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龙王庙组为典型的局限台地沉积,明确其沉积相类型及其井震响应特征可以较好地指导该段储层的空间展布预测。为此,分析了岩心、镜下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的沉积相类型和特征,... 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龙王庙组为典型的局限台地沉积,明确其沉积相类型及其井震响应特征可以较好地指导该段储层的空间展布预测。为此,分析了岩心、镜下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的沉积相类型和特征,分析并总结了各亚相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编制了连井相剖面和沉积相模式图,最后基于多属性拟合方法预测得到的颗地比值(颗粒岩累计厚度与地层厚度之比)分布并结合最大正振幅属性分布,圈定有利相带展布区域,建立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地震相模式。研究认为: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云坪、滩间洼地、台内滩和潟湖4种沉积亚相,纵向上表现出多滩体叠合的发育特征,且滩体沉积厚度大,横向上表现出东西向滩体连通性好的特征;基于地震剖面反射特征识别了3种地震相类型,分别对应于滩间洼地亚相(Ⅰ类)、台内滩滩翼(Ⅱ类)和台内滩滩核(Ⅲ类)微相,进而明确了3套“Ⅱ类Ⅲ类Ⅱ类”地震相展布组合关系;在研究区西部、南部和东部圈定了3个台内滩主体分布区,作为龙王庙组的有利沉积相带展布区域;总结了从滩间洼地滩翼滩核滩翼滩核滩翼滩核滩翼滩间洼地的“三滩”(即3个滩主体)的沉积模式及展布特征,为类似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了指导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台地相 地震响应特征 龙王庙组 四川盆地 磨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