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非参数子空间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强 陈秀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4年第3期141-144,共4页
提出了一种局部非参数子空间分析算法(Local Nonparametric Subspace Analysis,LNSA),将其应用在人脸识别中。LNSA算法结合了非参数子空间算法(Nonparametric Subspace Analysis,NSA)与局部保留投影算法(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 提出了一种局部非参数子空间分析算法(Local Nonparametric Subspace Analysis,LNSA),将其应用在人脸识别中。LNSA算法结合了非参数子空间算法(Nonparametric Subspace Analysis,NSA)与局部保留投影算法(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它利用LPP算法中的相似度矩阵重构NSA的类内散度矩阵,使得在最大化类间散度矩阵的同时保留了类的局部结构。在ORL人脸库和XM2VTS人脸库上作了实验并证明LNSA方法要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参数空间分析 局部保留投影 局部鉴别分析 局部非参数子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非参数模型的PID控制器性能优化
2
作者 储天舒 王志国 刘飞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3-690,共8页
为了提高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模型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利用子空间矩阵等式推导出控制器性能关于PID控制器参数的显式表达。然后,利用具有设定值激励的... 为了提高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模型的PID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首先,利用子空间矩阵等式推导出控制器性能关于PID控制器参数的显式表达。然后,利用具有设定值激励的闭环数据,分别对过程模型和随机扰动模型对应的子空间矩阵进行辨识,并且将估计的动态矩阵直接应用在最优性能的计算中,得到最优的控制器参数值。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工业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能优化 空间辨识 PID控制器 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局部信息和子空间的模糊C有序均值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
3
作者 陈阳 黄成泉 +3 位作者 覃小素 彭家磊 雷欢 周丽华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18,共13页
针对模糊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没有考虑图像空间信息,导致难以有效地分割含噪图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局部信息和子空间的模糊C有序均值聚类(non-local information and subspace for fuzzy C-ordered means,SFCOM-NLS)算法.首先,利用图... 针对模糊C有序均值聚类算法没有考虑图像空间信息,导致难以有效地分割含噪图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局部信息和子空间的模糊C有序均值聚类(non-local information and subspace for fuzzy C-ordered means,SFCOM-NLS)算法.首先,利用图像中给定的相似邻域结构的像素提取当前像素的非局部空间信息;其次,计算每个像素的典型性,并对其进行排序,在每次迭代中更新像素的典型性,提高像素聚类的准确性,解决在聚类过程中存在相似类导致的误分类问题;最后,引入子空间聚类概念,为图像不同维度分配适当的权重,提高彩色图像的分割性能.在含噪合成图像和公开数据集BSDS500,MSRA100和AID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模糊划分系数、模糊划分熵、分割精度和标准化互信息平均值分别达到了95.00%,6.66%,98.77%和95.54%,均优于对比的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空间信息 空间聚类 模糊C有序均值聚类 噪声图像分割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可加白噪声的非局部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的平均随机吸引子
4
作者 高寒 陈晓鹏 《应用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06-813,共8页
本文研究带有可加白噪声的非局部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的平均动力学性质.首先,利用解过程的适定性可得到带有可加白噪声的非局部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生成一个平均随机动力系统.其次,由平均随机动力系统的相关性质证明了该方程... 本文研究带有可加白噪声的非局部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的平均动力学性质.首先,利用解过程的适定性可得到带有可加白噪声的非局部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生成一个平均随机动力系统.其次,由平均随机动力系统的相关性质证明了该方程在Bochner空间上存在唯一的弱拉回平均随机吸引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 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 平均随机动力系统 弱拉回平均随机吸引 Bochner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PCA非参数子空间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美 梁久祯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87-189,192,共4页
提出一种结合二维PCA(2DPCA)的二维非参数子空间分析(2DNSA)人脸识别算法。利用2DPCA对原始图像矩阵进行特征降维,以降维后的特征为训练样本,进行二维非参数判别分析,并综合考虑类边界样本对分类的影响,采用2DNSA实现更合理的特征提取... 提出一种结合二维PCA(2DPCA)的二维非参数子空间分析(2DNSA)人脸识别算法。利用2DPCA对原始图像矩阵进行特征降维,以降维后的特征为训练样本,进行二维非参数判别分析,并综合考虑类边界样本对分类的影响,采用2DNSA实现更合理的特征提取。基于Yale、LARGE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与(2D)2PCA、2DPCA、(2D)2LDA、2DLDA、2DPCA+2DLDA、2DNSA算法相比,该算法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特征提取 二维参数空间分析 二维主成分分析 二维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释变量内生假定下非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的局部线性工具变量估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冯烽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0,共4页
为刻画解释变量的空间外溢效应与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参数空间计量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含内生变量情况下的局部线性工具变量估计。该估计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同时获得偏导数的估计,便于进行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数值模拟... 为刻画解释变量的空间外溢效应与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非参数空间计量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含内生变量情况下的局部线性工具变量估计。该估计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同时获得偏导数的估计,便于进行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局部线性工具变量估计优于核估计。中国地区R&D要素外溢效应的实证结果显示,周边地区R&D内部经费支出对本地区R&D产出具有非线性的正向影响,且周边地区R&D内部经费支出的边际产出存在空间集聚现象,实证结论显示了非参数空间计量模型的适用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 空间计量 内生 局部线性工具变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分析方法的上海—苏州巨型城市区域就业多中心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凯克 钮心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95-1405,共11页
利用移动通信信令数据识别上海—苏州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内通勤联系,应用非参数分析方法识别区域内就业中心,以此测度巨型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结构。利用移动通信信令数据识别就业者工作地数据,得到整个区域内基于网格的就业密度分布。应... 利用移动通信信令数据识别上海—苏州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内通勤联系,应用非参数分析方法识别区域内就业中心,以此测度巨型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结构。利用移动通信信令数据识别就业者工作地数据,得到整个区域内基于网格的就业密度分布。应用改进的非参数分析方法识别巨型城市区域内就业中心。第一阶段利用局部加权回归识别出候选就业中心;第二阶段识别围绕候选中心的高就业密度网格,与候选就业中心组成就业中心范围。最后,用内外交互指数和水平交互指数验证了该区域的功能多中心程度。研究发现,在通勤联系视角下,上海和苏州组成的巨型城市区域内存在20个有区域影响力的就业中心,已经形成了功能多中心结构。利用移动通信信令数据和非参数分析精确识别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就业中心范围,避免了既往研究中行政单元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为准确认识上海—苏州巨型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城市区域 参数分析方法 信令数据 通勤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优化参数的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权 罗立民 +1 位作者 桂志国 马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8-81,138,共5页
针对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中难以找到一个全局最优的滤波参数h的问题,给出一种新的该参数的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传统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的改进。首先基于SUSAN算法提取噪声图像的边缘信息,然后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 针对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中难以找到一个全局最优的滤波参数h的问题,给出一种新的该参数的优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传统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的改进。首先基于SUSAN算法提取噪声图像的边缘信息,然后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h与边缘信息、噪声方差之间的优化模型。最后,将基于该优化模型的非局部均值算法应用于多幅图像的去噪处理中。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改善了传统非局部均值算法的去噪性能,取得了良好的滤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信息 局部均值滤波 图像去噪 优化参数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乎理想需求系统面板数据模型的非参数估计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田凤平 周先波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6-49,共14页
本文探讨几乎理想需求系统的估计问题,充分考虑到各类商品价格数据的局限性和模型中各类商品消费份额的联立内生性,逐步建立一个可以得到估计的几乎理想需求系统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给出其非参数局部线性估计方法,并将非参数估计方法应... 本文探讨几乎理想需求系统的估计问题,充分考虑到各类商品价格数据的局限性和模型中各类商品消费份额的联立内生性,逐步建立一个可以得到估计的几乎理想需求系统非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给出其非参数局部线性估计方法,并将非参数估计方法应用于珠三角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的估计和分析,由此对消费支出进行弹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模型 面板数据 参数局部线性估计 弹性分析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近特征线的二维非参数化判别分析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旭 张向群 +1 位作者 赵伟 何岩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4期171-172,176,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最近特征线(NFL)的二维非参数化判别分析算法,用于人脸识别等模式分类问题。该算法在子空间学习阶段运用NFL思想计算训练集中各样例的最近特征距离,计算得到低维投影空间,在低维投影空间中进行分类。通过ORL标准人脸数据库... 提出一种基于最近特征线(NFL)的二维非参数化判别分析算法,用于人脸识别等模式分类问题。该算法在子空间学习阶段运用NFL思想计算训练集中各样例的最近特征距离,计算得到低维投影空间,在低维投影空间中进行分类。通过ORL标准人脸数据库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鲁棒性优于传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近特征线 二维参数化判别分析 空间学习 ORL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空间搜索广义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扬 罗予频 杨士元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51-2155,共5页
GPCA(Generaliz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数据聚类和降维方法,它通过将样本聚类为不同的子空间得到样本的低维表达.GPCA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图像分割、图像聚类等问题.原有的GPCA算法具有指数计算复杂度,很难应... GPCA(Generaliz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数据聚类和降维方法,它通过将样本聚类为不同的子空间得到样本的低维表达.GPCA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图像分割、图像聚类等问题.原有的GPCA算法具有指数计算复杂度,很难应用于高维数据的实际处理.文中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子空间搜索的SGPCA算法,将聚类问题分解为单个平面的单个垂直向量的搜索问题,对不同子空间分别搜索,从而实现多项式复杂度算法.实验表明,新方法不仅计算复杂度低,而且对噪声的鲁棒性也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空间分割 数据降维 最小化 局部极小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非局部捕食效应的藻类-贻贝系统空间分布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静 孙桂全 《工程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2-678,共17页
贻贝种群作为海岸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空间分布模式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工作忽略了某一位置贻贝生物量的增加是由其它位置的贻贝移动到此处并捕食藻类引起的.本文构建了具有非局部捕食效... 贻贝种群作为海岸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的一个关键环节,其空间分布模式对海岸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的研究工作忽略了某一位置贻贝生物量的增加是由其它位置的贻贝移动到此处并捕食藻类引起的.本文构建了具有非局部捕食效应的藻类–贻贝空间扩散模型,首先计算出无扩散系统存在两个平衡点并给出其局部渐进稳定的条件,然后基于Turing失稳理论,推导出扩散系统在贻贝生存平衡点附近发生Turing失稳的条件.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展示出贻贝种群随时间演化的空间分布模式,该模式最终形成高密度点状分布结构.最后,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两种群的扩散速率显著影响了贻贝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说明两种群移动规律的改变可能会破坏海岸生态系统的稳定演化;而非局部捕食效应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更利于贻贝种群的持续生存.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从数学层面理解贻贝种群的发展演化规律,为海岸生态系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贻贝模型 局部捕食效应 空间分布模式 参数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夏伦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10-15,共6页
针对传统空间权重矩阵需要事先假定空间结构关系的局限性,文章提出一个具有非参数空间权重的函数系数空间杜宾模型。运用级数逼近法,通过非参数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估计未知函数的系数和空间权重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通过局... 针对传统空间权重矩阵需要事先假定空间结构关系的局限性,文章提出一个具有非参数空间权重的函数系数空间杜宾模型。运用级数逼近法,通过非参数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估计未知函数的系数和空间权重函数,为了进一步提高估计精度,通过局部线性回归方法构造未知函数系数的第二步估计,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结果评估了所提出的估计方法在有限样本条件下的性能,结果表明,非参数空间权重矩阵具有优良的性质。另外,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空间影响,对比四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参数估计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方法具有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函数系数 局部线性回归 参数2SLS估计量 权重矩阵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独立子空间分析的不良视频检测方法
14
作者 卢斌 蒋兴浩 孙锬锋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5-308,共4页
为了检测网络中含有不良内容的视频,提出一种基于非监督学习特征的不良视频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独立子空间分析网络对未标定视频进行训练,学习视频中的运动模式,使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待测视频提取运动特征。该特征结合词袋模型,通过支持... 为了检测网络中含有不良内容的视频,提出一种基于非监督学习特征的不良视频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独立子空间分析网络对未标定视频进行训练,学习视频中的运动模式,使用训练好的网络对待测视频提取运动特征。该特征结合词袋模型,通过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实现不良视频的检测。相比传统的光流、运动直方图等人工设计的特征,该特征计算效率高,且检测效果对视频质量不敏感。在视频库上进行实验后,发现该方法对不良视频的检测准确率相较于对比算法提高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检测 视频分类 监督学习 独立空间分析网络 词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局部一致空间中的非自治不可压缩非牛顿流体(英文)
15
作者 赵永杰 钟承奎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9-80,共2页
对无界区域证明了二维非自治不可压缩非牛顿流体在局部一致空间中拉回吸引子的存在性.
关键词 不可压缩牛顿流体 局部一致空间 无界区域 拉回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参数检验的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耿 刘雷璐 +1 位作者 李瑞瑜 张苒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1年第5期36-40,45,共6页
综合应用Mann-Kendall(M-K)、季节性Kendall(S-K)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WESS)分析东江流域长时间尺度(16 a)和短时间尺度(5 a)水质变化趋势,解析流量与点面源污染对水质指标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东江干流DO呈明显... 综合应用Mann-Kendall(M-K)、季节性Kendall(S-K)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局部加权回归散点平滑法(LOWESS)分析东江流域长时间尺度(16 a)和短时间尺度(5 a)水质变化趋势,解析流量与点面源污染对水质指标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东江干流DO呈明显下降趋势,TN呈明显上升趋势;二级支流淡水河整治成效显著,水质呈明显改善趋势。流域中上游水体耗氧有机物相对稳定且水平较低,而下游存在较大量耗氧有机物排放。S-K检验有利于发现不同月份水情影响下的水质变化,检验出东江干流NH_(3)-N呈明显下降趋势。M-K(LOWESS)模型有利于解析各水质指标受上游集雨区汇水过程和点面源污染影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趋势分析 参数检验 局部加权回归 东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局部结构学习的大规模子空间聚类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任奇泽 贾洪杰 陈东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47-3754,共8页
常规的大规模子空间聚类算法在计算锚点亲和矩阵时忽略了数据之间普遍存在的局部结构,且在计算拉普拉斯(Laplacian)矩阵的近似特征向量时存在较大误差,不利于数据聚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局部结构学习的大规模子空间聚类算法(LL... 常规的大规模子空间聚类算法在计算锚点亲和矩阵时忽略了数据之间普遍存在的局部结构,且在计算拉普拉斯(Laplacian)矩阵的近似特征向量时存在较大误差,不利于数据聚类。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局部结构学习的大规模子空间聚类算法(LLSC)。所提算法将局部结构学习嵌入锚点亲和矩阵的学习,从而能够综合利用全局和局部信息挖掘数据的子空间结构;此外,受非负矩阵分解(NMF)的启发,设计一种迭代优化方法以简化锚点亲和矩阵的求解过程;其次,根据Nystr?m近似方法建立锚点亲和矩阵与Laplacian矩阵的数学联系,并改进Laplacian矩阵特征向量的计算方法以提升聚类性能。相较于LMVSC(Large-scale Multi-View Subspace Clustering)、SLSR(Scalable Least Square Regression)、LSC-k(Landmark-based Spectral Clustering using k-means)和k-FSC(k-Factorization Subspace Clustering),LLSC在4个广泛使用的大规模数据集上显示出明显的提升,其中,在Pokerhand数据集上,LLSC的准确率比k-FSC高28.18个百分点,验证了LLSC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聚类 局部结构学习 负矩阵分解 大规模聚类 低秩近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稳定点自动分析方法研究
18
作者 张超 邓扬 +3 位作者 李爱群 周泰翔 李雨航 钟国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200,共9页
为了提高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首先,从稳定点定义方式的角度论述了聚类算法效果欠佳的原因,并采用异阶系统非等权重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采用改进的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ordering points ... 为了提高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首先,从稳定点定义方式的角度论述了聚类算法效果欠佳的原因,并采用异阶系统非等权重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采用改进的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简称OPTICS)算法自动清洗稳定点集,通过遍历性搜索的方式确定输入参数;然后,提出结合度矩阵去噪的自适应局部密度谱聚类(local density adaptive spectral clustering,简称SC-DA)算法分析稳定点集,并以簇中值作为模态参数的代表值,实现模态参数的自动化识别;最后,将含有密集模态的外滩大桥作为识别对象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与频域分解(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简称FDD)法的频率结果最大相差仅为0.012 3 Hz,且在线识别的准确率达到82.86%,显著高于基于层次聚类的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了无人工干预下模态参数的自动、准确识别,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自动化 聚类分析 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算法 自适应局部密度谱聚类算法 随机空间 稳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金融效率的测算及其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葛翔宇 汪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2-165,共4页
如何衡量和提高金融效率水平是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运用随机非参数包络分析法测算了2003—2015年我国各区域的金融投入产出效率,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分析我国金融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 如何衡量和提高金融效率水平是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运用随机非参数包络分析法测算了2003—2015年我国各区域的金融投入产出效率,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法分析我国金融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金融效率水平最高,其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金融效率水平最低,但各区域的金融效率水平都在提高,而且金融效率水平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同时,我国各地区金融效率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部分地区空间相关性或差异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效率 随机参数包络分析 空间自相关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子空间学习的图稀疏属性选择算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智 何威 +2 位作者 程德波 胡荣耀 刘星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79-2682,共4页
针对处理高维度属性的大数据属性约减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属性选择和子空间学习是属性约简的两种常见方法,其中属性选择具有很好的解释性,子空间学习的分类效果优于属性选择,而往往这两种方法是各自独立进行应用的。为此,综合这两种属... 针对处理高维度属性的大数据属性约减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属性选择和子空间学习是属性约简的两种常见方法,其中属性选择具有很好的解释性,子空间学习的分类效果优于属性选择,而往往这两种方法是各自独立进行应用的。为此,综合这两种属性约简方法,设计出新的属性选择方法,即利用子空间学习的两种技术(即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局部保持投影(LPP)),考虑数据的全局特性和局部特性,同时设置稀疏正则化因子实现属性选择。基于分类准确率、方差和变异系数等评价指标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其他算法,能更有效地选取判别属性,并能取得很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约简 属性选择 空间学习 线性判别分析 局部保持投影 稀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