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可观测理论在惯导系统快速传递对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高社生 王海维 倪龙强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7年第6期642-645,共4页
鉴于传统的全局可观测理论很难定量分析时变系统的可观测性,从机载导弹传递对准姿态角误差的可观测性出发,首次将局部可观测性理论应用于"速度+姿态"匹配的快速传递对准中。将条件数的概念引入局部可观测矩阵,定量地计算出在... 鉴于传统的全局可观测理论很难定量分析时变系统的可观测性,从机载导弹传递对准姿态角误差的可观测性出发,首次将局部可观测性理论应用于"速度+姿态"匹配的快速传递对准中。将条件数的概念引入局部可观测矩阵,定量地计算出在三种不同机动方式下,局部可观测矩阵的条件数,用以表征机动对准过程中系统的局部可观测度。仿真结果证明,提高姿态角误差可观测度的最佳载体机动方式为机翼摇摆运动。该研究结果为实现机载武器动基座快速精确对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传递对准 观测 局部观测理论 条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可观测理论在INSGPS机动对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准 陈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2-705,共4页
从研究INS GPS(InertialNavigationSystem GlobalPositioningSystem)组合系统的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出发 ,首次将局部可观测性理论应用于INS GPS组合系统 ,定量地计算出各种不同机动方式的局部可观测矩阵的条件数 ,找到了提高姿态角误差... 从研究INS GPS(InertialNavigationSystem GlobalPositioningSystem)组合系统的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出发 ,首次将局部可观测性理论应用于INS GPS组合系统 ,定量地计算出各种不同机动方式的局部可观测矩阵的条件数 ,找到了提高姿态角误差可观测性的最佳机动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载体做正弦水平机动飞行可以提高姿态角误差局部可观测性 ,使空中对准时间明显减少 ,姿态角误差大大降低 .当对准时间为 1 2 0s时 ,东北天向姿态角误差的均值分别为 1 2 .3 4″,1 2 .1 9″和- 2 8.3 1″,它们的均方根值分别为 0 .97″,1 .0 5″和 0 .6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系统 组合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 姿态角误差 局部观测理论 机动对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