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局部离群因子算法探测核心技术发展趋势——以中国风能专利数据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佳佳 马铁驹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4,195,共7页
[目的/意义]为验证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在探测核心技术及核心技术发展趋势的有效性,丰富专利分析领域的研究。[方法/过程]以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CNIPR作为数据源,分别从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两个视角对中国风能领域的专... [目的/意义]为验证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在探测核心技术及核心技术发展趋势的有效性,丰富专利分析领域的研究。[方法/过程]以中外专利数据库服务平台CNIPR作为数据源,分别从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两个视角对中国风能领域的专利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识别中国风能领域的核心技术以及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局部离群因子算法(LOF)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中国在风力发电机技术方面一直保持优势,未来的发展潜力集中在风能照明装置及系统,验证了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在探测核心技术及核心技术发展趋势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离群因子算法 专利分析 共现网络 技术预测 中国风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BERTa与改进局部离群因子算法的专利新颖性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廖列法 姚秀 李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420-7427,共8页
现有的专利新颖性测量方法需要依赖特定的领域知识以及专家的介入,性能差且耗时长,为此,提出了一种不依赖特定领域知识及专家的全自动化系统的识别新颖性专利的方法。首先利用鲁棒优化的BERT方法(robustly optimized BERT approach,RoBE... 现有的专利新颖性测量方法需要依赖特定的领域知识以及专家的介入,性能差且耗时长,为此,提出了一种不依赖特定领域知识及专家的全自动化系统的识别新颖性专利的方法。首先利用鲁棒优化的BERT方法(robustly optimized BERT approach,RoBERTa)表示专利向量,以解决需要依赖技术领域的知识来表示专利的多义词问题;其次,利用数据点的密度分布并结合信息熵改进局部离群因子(local outlier factor,LOF)算法来确定离群点个数及数据点集,提高离群点的检测精度,结合RoBERT与改进的LOF在数值尺度上度量专利的新颖性。实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测量的专利新颖性的得分与现有文献中的相关专利指标显著相关,并且识别出的新颖性专利具有更高的技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新颖性 RoBERTa 信息熵 局部离群因子算法 离群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聚类和快速计算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孟静 吴锡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8期60-63,68,共5页
传统局部离群因子(LOF)算法在动态增量数据库环境下,进行二次异常数据挖掘需重新计算所有数据对象局部偏离因子,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和快速计算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对传统DBSCAN算法进行改进,并且在该改进算法... 传统局部离群因子(LOF)算法在动态增量数据库环境下,进行二次异常数据挖掘需重新计算所有数据对象局部偏离因子,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聚类和快速计算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对传统DBSCAN算法进行改进,并且在该改进算法聚类的基础上,仅对部分数据对象计算局部偏离因子。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动态增量数据库环境下,与LOF与lncLOF算法相比,不仅计算时间效率高,而且能提高挖掘异常数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量数据库 局部离群因子算法 lncLOF算法 DBSCAN算法 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和LOF的蛋清粉非定向掺杂鉴别研究
4
作者 祝志慧 李沃霖 +4 位作者 韩雨彤 叶文杰 金永涛 王巧华 马美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8-1775,共8页
蛋清粉的掺杂鉴别技术对保障蛋粉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传统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且耗时长的问题,且针对蛋清粉的掺杂鉴别模型仍主要为定向鉴别模型,其检测范围有限,无法有效覆盖所有可能的掺杂物质,亟需开发一种快... 蛋清粉的掺杂鉴别技术对保障蛋粉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传统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存在操作复杂且耗时长的问题,且针对蛋清粉的掺杂鉴别模型仍主要为定向鉴别模型,其检测范围有限,无法有效覆盖所有可能的掺杂物质,亟需开发一种快速、准确、泛用的蛋清粉掺杂鉴别方法。该研究引入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构建了LOF非定向鉴别模型。该模型是一种无监督单分类模型,且在原模型基础上加入MSC预处理和CARS波长筛选处理,提高模型提取光谱特征的能力,减少噪声干扰,降低模型计算量。试验结果表明,LOF非定向鉴别模型针对掺杂蛋清粉的检测率可达到93.6%,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分别达到了93.6%、95.5%、93.6%、94.5%,针对掺杂浓度超过15%的蛋清粉,可达到100%的检测率,两种测试集的总准确率(AAR)均为93.6%,平均检测时间(AATS)可达到0.0011 s;与其他非定向算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且相比于传统的定向模型泛用性更强,更适合应用于市面上掺杂种类繁杂的蛋清粉掺杂鉴别。该研究可为后续开发针对蛋粉质量检测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检测仪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粉 近红外光谱 真实性检测 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 非定向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KNN和LOF的变压器回复电压数据清洗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啸轩 邹阳 +3 位作者 翁祖辰 林锦茄 林昕亮 张云霄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基于回复电压极化谱提取特征参量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评估方法,但极化谱易受工况干扰、人工失误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特征数据异常的情况,严重降低评估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离群因子(LOF)和改进K最近... 基于回复电压极化谱提取特征参量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变压器油纸绝缘状态评估方法,但极化谱易受工况干扰、人工失误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特征数据异常的情况,严重降低评估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离群因子(LOF)和改进K最近邻(IKNN)的回复电压数据清洗方法。首先,选取回复电压极化谱的回复电压极大值Urmax、初始斜率Sr与主时间常数tcdom作为老化特征参量,并基于LOF算法对非标准极化谱中的异常特征量数据进行识别与筛除。其次,利用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减小噪声点对KNN算法的干扰,并通过加权欧氏距离标度突出各特征量间的关联性,进而构建出基于IKNN的数据填补模型架构以实现特征缺失数据的填补。最后,代入多组实测数据验证所提数据清洗方法的实效性。结果表明,数据清洗后的状态评估准确率相较于原有数据上升了50%左右,有效提高了变压器回复电压数据质量,为准确感知变压器运行状况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特征数据清洗 局部离群因子算法 回复电压极化谱 改进K最近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式输送机轮轨噪声预测技术研究
6
作者 马红荣 牟宗磊 胡景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6-192,共7页
针对轨式输送机运行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基于通过现场试验采集的噪声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多项式曲面拟合的轨式输送机轮轨噪声建模方法。根据均值和最大值筛选出异常数组,采用局部离群因子算法检测异常数组中的异常数据并替换... 针对轨式输送机运行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基于通过现场试验采集的噪声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参数优化多项式曲面拟合的轨式输送机轮轨噪声建模方法。根据均值和最大值筛选出异常数组,采用局部离群因子算法检测异常数组中的异常数据并替换。选取预处理后数据的最大值,以残差平方和最小值为目标函数,利用秃鹰搜索算法建立不同位置处轨式输送机轮轨噪声预测模型,揭示距离和速度对噪声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轨式输送机机头、中间、机尾3个位置处模型拟合度达到0.9以上,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小于0.7dB(A),模型吻合度较好;在距离和速度的影响下,机头处噪声高于机尾处噪声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中间处噪声低于机头与机尾处噪声且随速度与距离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型变化。该研究成果可为轨式输送机噪声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轨式输送机 噪声预测 多项式曲面拟合 局部离群因子算法 秃鹰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齿轮箱磨损状态静电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舒沁 刘若晨 +1 位作者 孙见忠 张进武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69,共7页
风电齿轮箱的结构复杂且运行环境恶劣,是风电机组中故障率最高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为此,基于静电监测原理,采用多个静电传感器对风电齿轮箱摩擦磨损产生的二次效应... 风电齿轮箱的结构复杂且运行环境恶劣,是风电机组中故障率最高的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风电机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严重时可能会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为此,基于静电监测原理,采用多个静电传感器对风电齿轮箱摩擦磨损产生的二次效应同时进行监测;基于提取到的时域特征参数和复杂度度量参数,运用移动窗局部离群因子(moving window local outlier factor,MWLOF)算法分别对负荷试验和破坏试验中风电齿轮箱磨损状态的静电监测信号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负荷试验中,静电监测方法可在部分故障发生前提前监测到风电齿轮箱早期的性能退化;在破坏试验中,静电监测方法比振动监测方法提前200~1000个样本点监测到风电齿轮箱的故障。研究表明,静电监测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状态监测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对风电齿轮箱磨损状态的监测能力,可对其早期故障的产生作出较准确的预警,这可为大型设备关键部件的状态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齿轮箱 摩擦磨损 静电监测 移动窗局部离群因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工况下滑动磨损静电多传感器融合监测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进武 刘若晨 孙见忠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12期149-152,160,共5页
针对滑动磨损的故障监测,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采用多个静电传感器对滑动磨损进行同时监测,通过时域算法和复杂度度量算法对特征参数进行提取,并提出移动窗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在变工况条件下,采用销盘磨损静电综合监测平台,对... 针对滑动磨损的故障监测,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采用多个静电传感器对滑动磨损进行同时监测,通过时域算法和复杂度度量算法对特征参数进行提取,并提出移动窗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在变工况条件下,采用销盘磨损静电综合监测平台,对滑动磨损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工况变化的移动窗局部离群因子算法可用于监测滑动磨损静电多传感器综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监测 滑动磨损 变工况 移动窗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