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森林的发电机定子线棒局部放电图谱特征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建林 张翕 +3 位作者 宋展 向紫馨 邓鸿飞 蒋兴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2-1280,共9页
发电机定子线棒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对于电机故障预警、故障定位和指导机组检修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部分不同类型局部放电相似度高,模式识别方法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需要高精度和高效的识别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 发电机定子线棒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对于电机故障预警、故障定位和指导机组检修有重要意义。目前存在部分不同类型局部放电相似度高,模式识别方法计算时间过长的问题,需要高精度和高效的识别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定子线棒局部放电识别方法。制备了6种类型定子线棒,用特高频天线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基于相位分布局部放电(PRPD)图谱比对,提出参数幅值不对称度。基于随机森林方法识别缺陷类型,计算特征重要性,选择有效特征。最后,可视化特征相似度,与传统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方法对比,验证有效性。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可以有效识别人工缺陷定子线棒局部放电,总体识别正确率达到93.33%。筛选半数特征后,随机森林比BP神经网络的准确率提高了10.83%,特征选择对随机森林的准确率影响很小,但识别效率大幅提高。随机森林在少量特征时识别准确率、计算时间都明显优于神经网络。幅值不对称度参数的重要性排在全部特征前1/3,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子线棒 局部放电 在线监测 随机森林 prpd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绝缘纸损伤与局部放电相位分布模式演化的关系 被引量:10
2
作者 廖瑞金 严家明 +2 位作者 杨丽君 刘斌 孙才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9-206,共8页
文章对油浸绝缘纸损伤过程中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电导率和气隙气体与局部放电相位分布(PRPD)模式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PRPD模式变化将放电损伤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高阻仪和气体测... 文章对油浸绝缘纸损伤过程中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表面电导率和气隙气体与局部放电相位分布(PRPD)模式演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PRPD模式变化将放电损伤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利用显微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高阻仪和气体测量装置,对比分析了每一阶段的表面损伤情况及气隙气体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五个损伤阶段中,电负性气体含量交替下降上升,气隙内的主要放电形式在亚辉光(或辉光)放电和脉冲放电之间交替转换;亚辉光放电的PRPD模式主要由生成的弱电负性气体自身性质决定;脉冲放电的PRPD模式主要由表面损伤决定;脉冲放电的PRPD模式均拥有不同程度的"兔耳"特征和周期特征,"兔耳"特征强弱主要由表面电导率决定,周期特征强弱主要由表面陷阱密度决定;表面粗糙度不改变PRPD模式形状,但随着其值下降放电量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油浸绝缘纸 损伤 相位分布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盲紫外开关的局部放电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
3
作者 刘胤康 任明 +3 位作者 杨章 关宇 王凯 董明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2-3051,I0115,共11页
针对光测法易受自然光干扰、应用环境受限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日盲紫外开关的高灵敏度局部放电传感技术,并对其检测性能和诊断效果进行了实验分析。首先研制了日盲紫外开关型局部放电传感器,对其传感性能进行测试,搭建了自然光明场... 针对光测法易受自然光干扰、应用环境受限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日盲紫外开关的高灵敏度局部放电传感技术,并对其检测性能和诊断效果进行了实验分析。首先研制了日盲紫外开关型局部放电传感器,对其传感性能进行测试,搭建了自然光明场环境中的局部放电光电实验平台,采用日盲紫外开关型局部放电传感器和高频线圈对典型缺陷局部放电信号进行同步测量,对所测脉冲相位分布和脉冲重复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日盲紫外开关型局部放电传感器的有效电晕检测距离超过10m,其检测脉冲重复率与放电量呈正相关。此外,针对局部放电日盲紫外开关信号相位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日盲紫外开关量统计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通过模块化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特征提取和类型识别,结果表明,在不依赖放电脉冲强度信息情况下,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9.5%,执行效率提升88.3%。该研究为外绝缘局部放电光学检测提供了经济高效且灵敏可靠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日盲紫外开关检测 相位分布图谱 卷积神经网络 类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电场针板模型下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相位的分布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琼 李成榕 +2 位作者 齐波 宗文志 吴昊 《现代电力》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复杂的工作电压环境及其绝缘优劣情况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决定了研究交、直流复合场下变压器油纸绝缘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的实用价值。通过对复合电场针板模型下油纸绝缘系统放电发展过程的研究,经过多次重复性... 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复杂的工作电压环境及其绝缘优劣情况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决定了研究交、直流复合场下变压器油纸绝缘局部放电发展过程的实用价值。通过对复合电场针板模型下油纸绝缘系统放电发展过程的研究,经过多次重复性实验发现复合场下局部放电相位分布在各个时间段内存在明显差异。根据交、直流电压的自身特点,从外施电压提供电能、静电场力做功实现能量转换的角度构建数学模型,得出如下结论:交流电压是放电集中于45°和225°附近的根本原因;直流电压在放电发展过程中加强了外在电能和电势能的转化,从而为各相位发生放电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场 油纸绝缘 局部放电 相位分布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复合场针板模型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相位分布的特点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琼 齐波 陈波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3-48,共6页
换流变压器是直流输电系统中整流和逆变环节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换流变阀侧绕组所处电场环境复杂、相应绝缘要求严苛,且其在工程应用中故障率较高;所以,通过对复合电场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绝缘介质劣... 换流变压器是直流输电系统中整流和逆变环节的核心设备,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着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换流变阀侧绕组所处电场环境复杂、相应绝缘要求严苛,且其在工程应用中故障率较高;所以,通过对复合电场局部放电发展过程中绝缘介质劣化严重程度的研究,可为换流变压器的故障诊断提供依据。本文以放电发展过程中放电谱图在各个统计时间段内所呈现出的相位特征作为绝缘介质劣化程度的外在表征,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建立数学模型,定性解释放电谱图中所呈现的相位分布特点及其与绝缘介质劣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相位分布可以作为研究交直流复合电场中局放发展过程中绝缘劣化程度的特征量之一,放电相位的分布与绝缘介质劣化程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试品在局放发展过程中,因其在不同劣化程度下的等效阻抗不同,所以在外施交、直流电压共同作用下呈现出了不同的阻抗特点,这是放电相位分布发生改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场 针板模型 局部放电 局放发展过程 相位分布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内自由导电微粒缺陷的局部放电相位图谱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治诚 张乔根 +3 位作者 宋佳洁 杜乾栋 李晓昂 李志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95-2002,共8页
GIS内自由导电微粒的存在是对GIS绝缘的最大威胁,如何检测GIS内自由导电微粒缺陷成为提高GIS设备运行可靠性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搭建了GIS内自由导电微粒局部放电研究平台,明确了自由导电微粒造成的局部放电信号与微粒运动的关系... GIS内自由导电微粒的存在是对GIS绝缘的最大威胁,如何检测GIS内自由导电微粒缺陷成为提高GIS设备运行可靠性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搭建了GIS内自由导电微粒局部放电研究平台,明确了自由导电微粒造成的局部放电信号与微粒运动的关系,推导得到了理论局部放电相位图谱,该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根据上述模型提出了GIS内自由导电微粒缺陷识别方法,并对现场工频局部放电试验的检测有效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IS内自由导电微粒缺陷的理论局部放电相位图谱为正弦带状包络,呈现出对称性强、重复率低、放电全相位分布等特点;现场工频局部放电试验能够检测出不超过1 mm的铝质自由微粒,对GIS内自由导电微粒缺陷具有较高的检测有效性。研究为GIS内自由导电微粒缺陷的识别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自由导电微粒 局部放电相位图谱 缺陷识别 检测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放电幅值-放电次数联合相位分布特征的局部放电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朱庆东 赵煦 +5 位作者 柴琦 胡嘉熙 朱文兵 朱孟兆 周加斌 徐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8-113,共6页
针对局部放电物理特征的表示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放电幅值-放电次数联合相位分布特征表示局部放电物理特征。通过统计多个放电周期中每个放电相位上相同放电幅值发生的次数,得到局部放电二维统计矩阵;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放电幅值... 针对局部放电物理特征的表示问题,本文提出采用放电幅值-放电次数联合相位分布特征表示局部放电物理特征。通过统计多个放电周期中每个放电相位上相同放电幅值发生的次数,得到局部放电二维统计矩阵;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放电幅值-放电次数联合相位分布特征;在该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机实现了局部放电识别。结果表明,该特征不但能够直观反映放电幅值-放电次数在工频相位上的分布特征,而且能够以较高的识别精度区分不同的放电类型,对尺寸大小不同的同一种放电类型有一定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特征识别 放电幅值 放电次数 奇异值分解 相位分布 支持向量机 工频相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k-Ku图谱的发电机局部放电数据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钱勇 黄成军 +2 位作者 陈陈 黄方能 江秀臣 《高压电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6-178,182,共4页
为了分析发电机的局放严重程度,针对局放的二维相位分布图谱,文中构造了局放的Sk-Ku图谱,并通过两个具体的发电机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k-Ku图谱能有效地表征出局放的严重程度,不同发电机局放严重程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 为了分析发电机的局放严重程度,针对局放的二维相位分布图谱,文中构造了局放的Sk-Ku图谱,并通过两个具体的发电机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k-Ku图谱能有效地表征出局放的严重程度,不同发电机局放严重程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局部放电量和放电次数的Sk-Ku图谱均呈现二次曲线的性状,随着局放严重程度的增加,图谱整体有从1、2象限向3、4象限移动的趋势,数据的变化范围出现大幅度的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局部放电 相位分布图谱 Sk-Ku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在上海500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线路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9
作者 姜芸 周韫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49-1256,共8页
为了分析和评估500 k V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线路的绝缘状况并开展电缆绝缘诊断,基于超高压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机理和局部放电信号衰减特性,首次提出了应用分布式局部放电监测技术进行500 k V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的新模式。实践中发现... 为了分析和评估500 k V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线路的绝缘状况并开展电缆绝缘诊断,基于超高压电力电缆的局部放电机理和局部放电信号衰减特性,首次提出了应用分布式局部放电监测技术进行500 k V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的新模式。实践中发现有3种现场局部放电提取信号方式可以满足500 k V电力电缆在线监测的实际需要。通过采用分布式时频分析技术,有效地解决了500 k V电力电缆绝缘缺陷的识别问题,提高了绝缘缺陷定位的精度。应用局部放电图谱库大数据分析技术及3图谱局部放电识别法,首次成功实现了500 k V电力电缆的绝缘诊断。开发了局部放电信号智能式进阶报警策略,提高了局部放电报警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在国内首条长距离敷设的500 k V交联聚乙烯(XLPE)电力电缆线路上得到了成功应用。研究认为综合应用分布式时频分析、3图谱局部放电识别法和智能式进阶报警策略等分布式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新技术,可以实现500 k V电力电缆绝缘缺陷的识别、定位和诊断;将对国内后续500 k V电力电缆开展局部放电监测和缺陷识别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 kV电力电缆 绝缘诊断 局部放电 分布局部放电监测技术 分布式时频分析 局部放电图谱 3图谱局部放电识别法 智能式进阶报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GIS局部放电PRPD谱图模式识别 被引量:33
10
作者 许辰航 陈继明 +3 位作者 刘伟楠 吕智 李鹏 朱明晓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13-1123,共11页
为了研究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insulatedswitchgear,GIS)局部放电脉冲相位分布(phaseresolvedpartial discharge,PRPD)谱图的模式识别,解决传统的统计参数分析方法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GIS局部放电PRPD... 为了研究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insulatedswitchgear,GIS)局部放电脉冲相位分布(phaseresolvedpartial discharge,PRPD)谱图的模式识别,解决传统的统计参数分析方法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残差网络的GIS局部放电PRPD谱图模式识别方法。首先,设计并搭建了GIS中4类典型局部放电缺陷的实验模型并采集实验数据;然后,利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对PRPD谱图训练集进行数据扩充;最后,利用深度残差网络提取每类缺陷的PRPD谱图特征并将其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较于普通卷积神经网络和统计参数分析方法,其识别准确率有明显提升,最高可达98.75%。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区分出GIS中4类典型的局部放电缺陷类型,在工程实际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模式识别 局部放电脉冲相位分布谱图 卷积神经网络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深度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放电主成分因子向量的油纸绝缘老化状态统计分析 被引量:80
11
作者 廖瑞金 杨丽君 +1 位作者 孙才新 李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14-119,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局部放电模式——脉冲相位分布(17RPD)模式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用于油纸绝缘老化阶段的判定。通过对油纸绝缘内部气隙模型的加速老化试验,以及老化过程中局部放电信号的定期采集,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从传统的PRPD图谱统... 提出一种新的局部放电模式——脉冲相位分布(17RPD)模式特征参数提取方法,用于油纸绝缘老化阶段的判定。通过对油纸绝缘内部气隙模型的加速老化试验,以及老化过程中局部放电信号的定期采集,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从传统的PRPD图谱统计特征参量中提取出一组新的局部放电主成分因子向量。新的主成分因子不仅彼此之间完全独立,而且各自具备清晰的物理意义,并最大程度地概括了PRPD图谱所包含的信息。基于不同老化阶段的主成分因子向量聚类分析表明,它对油纸绝缘的老化状态判别结果可以为绝缘状态诊断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油纸绝缘 老化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脉冲相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技术的局部放电模式识别研究 被引量:52
12
作者 黄亮 唐炬 +1 位作者 凌超 张晓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47-955,共9页
针对单一特征信息分析模式独立辨识不能有效、可靠地判断出局部放电(PD)类型致使识别"误诊"的问题,以及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特高频(UHF)传感器所获取的丰富绝缘状态信息,利用放电时间、放电相位分布及UHF能量与放电量相关性等... 针对单一特征信息分析模式独立辨识不能有效、可靠地判断出局部放电(PD)类型致使识别"误诊"的问题,以及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特高频(UHF)传感器所获取的丰富绝缘状态信息,利用放电时间、放电相位分布及UHF能量与放电量相关性等3类特征信息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融合互补,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信息融合的PD模式识别方法。通过在一套三相分箱式真实GIS(ZF-10-126)试验平台上实测所得的PD试验信息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3类特征信息独立辨识各类缺陷的准确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但有着各自优势。而采用D-S证据理论进行3类特征信息融合PD模式识别技术,可对3类特征信息独立识别法各自存在的不足进行互补,具有更高更准确的辨识率和可靠性。至此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特高频 放电 模式识别 局部放电相位分布模式 D-S证据理论 多特征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绝缘高频电热联合老化中局部放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李庆民 刘伟杰 +1 位作者 韩帅 鲁旭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9-395,共7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长期运行于高频正弦电压下,其绝缘更易受到局部放电作用影响从而导致老化失效。为此以环氧树脂材料为研究对象,模拟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运行条件,在30 k Hz、4 kV的正弦电压和温度120℃下开展了电热联合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 电力电子变压器长期运行于高频正弦电压下,其绝缘更易受到局部放电作用影响从而导致老化失效。为此以环氧树脂材料为研究对象,模拟电力电子变压器的运行条件,在30 k Hz、4 kV的正弦电压和温度120℃下开展了电热联合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不同老化阶段下绝缘的高频局部放电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高频正弦电压下残余电荷扩散少,放电连续,放电相位范围超过90°,局部放电频繁冲击绝缘材料;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高相位上的最大放电幅值由0.02 V增加到0.03 V,局部放电相位分布谱图(PRPD)中第2簇"三角"特征更为明显,统计参量Sk能较准确地反应绝缘的老化状态;同时,随着绝缘缺陷表面有效起始电子产生概率的变化,放电量和放电次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局部放电的相位范围向两端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绝缘 高频正弦电压 电热联合老化 局部放电 相位分布 发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双阈值的局部放电基本参数提取 被引量:21
14
作者 王刘旺 朱永利 +1 位作者 李莉 贾亚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68-1274,共7页
局部放电基本参数自动化提取是高压设备局部放电在线PRPD分析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现有方法因缺乏有效的参数选取方案导致适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双阈值的局部放电基本参数提取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放电幅值阈值和放电间隔... 局部放电基本参数自动化提取是高压设备局部放电在线PRPD分析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现有方法因缺乏有效的参数选取方案导致适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双阈值的局部放电基本参数提取新方法。该方法利用放电幅值阈值和放电间隔阈值对PD信号的所有局部极值点进行双重过滤得到有效放电脉冲及其参数。为了减少整个处理过程的人工干预,提出采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自适应选取上述双阈值。实验室中所测信号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提取PD信号的基本参数,对总数643例放电进行检测仅漏检13例、误检0例,且对80 MHz高采样率的放电信号的检测时间仍低于0.3 s,在准确性与计算效率上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相位分布模式 基本参数提取 局部极值点 最大类间方差法 自适应阈值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局部放电统计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炬 朱黎明 +2 位作者 龚宁涛 张晓星 魏钢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65-970,共6页
设计制作了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内部4种典型绝缘缺陷物理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试验研究平台,利用内置宽频带圆环型传感器获取了不同绝缘缺陷模型下的大量PD数据。通过放电统计特征分析表明,4种放电形式在相... 设计制作了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内部4种典型绝缘缺陷物理模型,并构建了相应的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PD)试验研究平台,利用内置宽频带圆环型传感器获取了不同绝缘缺陷模型下的大量PD数据。通过放电统计特征分析表明,4种放电形式在相位分布和偏斜度、峭度、不对称度等统计特性上有显著的区别,可作为反映不同绝缘缺陷的有效特征。此外,沿面滑闪和导电微粒两种放电对电缆接头绝缘性能的破坏较为严重,建议现场运行应给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中间接头 局部放电 相位分布 统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电的极坐标谱图及模式识别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健华 桂峻峰 +4 位作者 陈锡阳 高胜友 林建华 王宇斌 夏云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7-101,共5页
为了对电缆的局部放电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放电信号的脉冲幅值q与相位角φ的余弦和正弦函数乘积绘制极坐标谱图的方法,指出了该谱图的特点。结合3种电缆接头放电模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放电类型的谱图特征。提取了... 为了对电缆的局部放电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放电信号的脉冲幅值q与相位角φ的余弦和正弦函数乘积绘制极坐标谱图的方法,指出了该谱图的特点。结合3种电缆接头放电模型的试验结果,分析了不同放电类型的谱图特征。提取了极坐标谱图的若干有关分布和对称的特征信息,形成了16维的特征向量,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放电的模式识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三角函数 放电脉冲相位分布 极坐标谱图 模式识别 人工神经网络 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特征融合CNN的变压器PRPD图谱识别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宏波 朱永利 王京保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63-68,共6页
智能化的分类算法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中应用良好,但是需要人工提取特征,因而存在特征丢失和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文中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多层特征融合的改进,并用于局部放电模式识别,以预处理后的PRPD图谱为输入,自动提取图谱特征,... 智能化的分类算法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中应用良好,但是需要人工提取特征,因而存在特征丢失和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文中对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多层特征融合的改进,并用于局部放电模式识别,以预处理后的PRPD图谱为输入,自动提取图谱特征,并进行深层和浅层的特征融合以防止特征丢失,最后输出分类结果。此外文中算法还对传统CNN的池化策略进行改进,使用最大二均值池化,进一步保留了图谱的有效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提取统计特征再输入分类器的模式,特征融合CNN的识别正确率更高,达91.21%,且耗时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CNN 特征融合 prpd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0kV换流变压器局部放电干扰的旁路监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林杰 季洪鑫 +3 位作者 齐波 孙夏青 李成榕 张冠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4-872,共9页
交/直流试验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水平是评估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绝缘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但因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而经常难以准确判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局部放电测量干扰的特高频(UHF)旁路监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800 k V换流变压器的... 交/直流试验电压下的局部放电水平是评估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绝缘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但因外部电磁干扰的影响而经常难以准确判定。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局部放电测量干扰的特高频(UHF)旁路监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800 k V换流变压器的出厂试验中。结果表明,通过UHF检波脉冲的波形特征可准确识别出通讯设备和其他工业设备产生的背景干扰,进一步通过UHF检波信号的相位分布统计特征可准确识别出多种类型交、直流试验电压下包括悬浮电位放电和尖刺放电在内的放电型干扰。结果还证实了通过分析特高频天线阵列获得射频信号的时间差可快速准确地确定放电型干扰源的位置区域。基于监测结果对干扰源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后,被试的±800 k V换流变压器顺利通过了各项局部放电测量试验。研究结果将被进一步应用于换流站现场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局部放电测量干扰的排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局部放电 干扰 特高频 模式识别 定位 检波 脉冲相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kV电缆终端常温下两种刀痕的局部放电特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元生 赵庆杰 +3 位作者 杨利彬 陈强 吴科 周凯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研究电缆终端主绝缘刀痕缺陷下的局部放电(PD)现象及在不同刀痕缺陷下的局部放电特征,通过电缆附件老化实验平台模拟电缆终端实际运行工况,利用高频电流传感器取终端PD数据,对比分析这两种刀痕缺陷在常温20℃时的幅值相位分布图谱(PR... 为研究电缆终端主绝缘刀痕缺陷下的局部放电(PD)现象及在不同刀痕缺陷下的局部放电特征,通过电缆附件老化实验平台模拟电缆终端实际运行工况,利用高频电流传感器取终端PD数据,对比分析这两种刀痕缺陷在常温20℃时的幅值相位分布图谱(PRPD)、单次脉冲放电波形、放电量分布图、电场仿真图形及时频(TF)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两种不同刀痕缺陷的局部放电特征呈现明显差异。环切刀痕缺陷的单次波形持续时间长于纵切刀痕缺陷,在放电量、放电幅值大小及放电相位分布范围上要高于纵切刀痕缺陷,时频特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这些差异可为缺陷的类型判断提供理论依据,并对于提前发现电缆终端安装缺陷保证电缆终端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电缆终端 幅值相位分布 时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放电检测用D-dot探头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秦冰阳 司雯 +3 位作者 李斯盟 李岩 梁园斌 亓占华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112,共5页
为了对开关柜等电气设备中产生的局部放电进行检测和模式识别,研制了一种用于局部放电检测的Ddot探头,并搭建了三种典型的局部放电实验模型,采用该探头和脉冲电流法同时对局部放电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两者信号之间的幅值能量关系,验证了... 为了对开关柜等电气设备中产生的局部放电进行检测和模式识别,研制了一种用于局部放电检测的Ddot探头,并搭建了三种典型的局部放电实验模型,采用该探头和脉冲电流法同时对局部放电进行测量,通过比较两者信号之间的幅值能量关系,验证了探头的可靠性。此外还研究了不同距离下的局放信号频谱图,分析了信号高低频分量衰减与其传播距离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D-dot信号能很好的反应局部放电的相位分布;(2)局部放电D-dot信号幅值与脉冲电压峰峰值呈线性关系,信号能量与脉冲电压峰峰值呈二次相关,且针对不同放电模型比例系数有较大差别,可依此进行局放源放电类型分类;(3)D-dot信号中高频部分随距离增加衰减很快,只在短距离(10 cm)内能够测得,低频部分衰减缓慢,在1m范围内基本无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OT 局部放电(PD) 脉冲电流法 相位分布 频率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