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能量谱分析和DBSCAN改进算法的多源局部放电分类识别方法 被引量:6
1
作者 万中一 胡岳 +1 位作者 陈炳树 李延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35-4344,共10页
针对带电检测现场存在多源局部放电源及干扰脉冲信号,不能直接获得单类局部放电相位分布(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PRPD)谱图进行模式识别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能量谱分析和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 针对带电检测现场存在多源局部放电源及干扰脉冲信号,不能直接获得单类局部放电相位分布(phas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PRPD)谱图进行模式识别的问题,该文提出基于能量谱分析和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改进算法的局部放电多源信号分类识别方法。首先,采用能量谱分析提取检测脉冲选定频段的能量百分占比作为局部放电时间分布(time resolved partial discharge,TRPD)谱图特征值,该选定频段的中心频率和带宽由传感器性能参数确定;进而,根据单类脉冲信号选定频段的能量百分占比密度近似正态分布,提出并采用改进的DBSCAN算法实现多源信号的自适应聚类分离;最后,基于分类信号的PRPD谱图实现了局部放电信号的类型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多源局部放电信号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45%,该方法可用于变电站多源局部放电的现场带电检测与分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多源信号 能量 模式识别 DBSCAN改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向滤波器组与Laplacian能量和的图像融合算法
2
作者 叶玫 刘盈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8-227,共10页
目的针对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融合算法在边缘上易出现吉布斯现象,使其融合图像产生几何失真的问题,设计一种非下采样方向滤波器组耦合局部Laplacian能量和的图像融合算法。方法首先,结合多小波变换(multi-wavelet transform,MWT)与非... 目的针对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融合算法在边缘上易出现吉布斯现象,使其融合图像产生几何失真的问题,设计一种非下采样方向滤波器组耦合局部Laplacian能量和的图像融合算法。方法首先,结合多小波变换(multi-wavelet transform,MWT)与非下采样方向滤波器组(Non-Subsampled Direction FilterBank,NSDFB),将图像分解为3个高频方向系数和1个低频系数。对于低频系数,采用局部修正的Laplacian能量和(Local Sum-Modified-Laplacian,LSML)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 neural network,PCNN)组合的LSML-PCNN模型来完成低频信息的融合。对于高频系数,通过提取低频和高频子带边缘,并利用系数绝对最大值法作为依据,实现高频系数的融合。结果实验数据表明,与当前图像融合方案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高的融合质量,得到的融合图像边缘更加清晰和完整。结论所提算法拥有较高的融合视觉效果,可改善图像的对比度和分辨率,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NSDFB 局部改进的laplacian能量和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非下采样方向滤波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Shearlet变换耦合改进引导滤波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荣荣 杨亚东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133,共8页
为了提升图像融合性能,更好保留源图像信息和提高图像的空间连续性,抑制伪Gibbs效应,通过结合复Shearlet变换(CST)与引导滤波器(GF)的优点,定义了一种新的图像融合方案。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与Shearlet变换,构建了具有平移... 为了提升图像融合性能,更好保留源图像信息和提高图像的空间连续性,抑制伪Gibbs效应,通过结合复Shearlet变换(CST)与引导滤波器(GF)的优点,定义了一种新的图像融合方案。首先,通过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与Shearlet变换,构建了具有平移不变性的CST,利用CST对图像分解,输出低频、高频系数;对于低频系数,利用双尺度引导滤波融合,根据邻域像素之间的强相关性来进行权重优化,提高图像的空间连续性;而对于高频系数,利用改进的Laplacian能量和与引导滤波进行融合;最后,通过逆CST技术来获取融合图像。实验表明,与当前常用图像融合算法比较,对于LIVE数据集中任意尺寸为256×256像素的2幅多聚焦灰度图像(同一场景的左、右聚焦各一幅)而言,当Shearlet变换层数为4时,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融合视觉效果与客观评价,可较好地保留源图像的信息,且提高了融合图像的空间连续性,其融合图像的熵值、互信息以及边缘强度值更大,分别为5.97、5.88与0.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复Shearlet变换 引导滤波 空间连续性 改进的laplacian能量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焦点度量与模糊逻辑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
4
作者 王运生 王黎明 聂芬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08-215,共8页
目的为了使多聚焦灰度图像融合时保持源图像清晰信息,并有效抑制块效应和重影现象,基于3种不同聚焦测量与模糊推理系统,设计一种焦点度量与模糊逻辑的多聚焦灰度图像融合方案。方法首先,分别利用空间频率(SF)、改进的Laplacian能量和(SM... 目的为了使多聚焦灰度图像融合时保持源图像清晰信息,并有效抑制块效应和重影现象,基于3种不同聚焦测量与模糊推理系统,设计一种焦点度量与模糊逻辑的多聚焦灰度图像融合方案。方法首先,分别利用空间频率(SF)、改进的Laplacian能量和(SML),以及梯度和(SOG)计算输入灰度图像在像素邻域的局部焦点特征,并利用像素相关性改善对比度,从而得到SF,SML,SOG等3种聚焦度量。其次,根据SF与SML强度关系,建立焦点三态图,结合互补聚焦信息,并进行形态、中值滤波和一致性检查,消除狭窄的鸿沟和突起问题。然后,引入模糊逻辑算子,将每个图像像素的SF,SML图以及SOG作为模糊化的输入,通过模糊规则和去模糊器,生成每个图像的融合权重。最后,根据焦点权重执行加权融合,形成最后的融合图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流行的融合方案相比,对于灰度图像,所提算法在融合性能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融合图像具有更好的景深信息,避免了块效应与重影现象。结论所提算法具有良好的融合质量,能够有效提高灰度图像的分辨率,在图像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焦图像融合 模糊逻辑 空间频率 改进的laplacian能量和 梯度和 焦点三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协调经验小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 被引量:7
5
作者 宫睿 王小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1-210,共10页
提出了可协调经验小波变换,并将其应用于多聚焦图像融合。经验小波变换(EWT)是一种自适应信号分解方法,具有比经验模态分解和传统小波分解更好的特性。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构造自适应的滤波器实现对信号的自适应分解。但是若直接对两幅多... 提出了可协调经验小波变换,并将其应用于多聚焦图像融合。经验小波变换(EWT)是一种自适应信号分解方法,具有比经验模态分解和传统小波分解更好的特性。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构造自适应的滤波器实现对信号的自适应分解。但是若直接对两幅多聚焦图像分别进行EWT分解,因各自生成的经验小波互不相关,将出现分解所得对应子带不匹配的情况,影响融合图像的质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协调的经验小波变换(C-EWT),CEWT分解下的两个多聚焦图像的对应子带是完全匹配的。基于此,利用C-EWT提出了一种新的多聚焦图像融合算法。每幅源图像经过C-EWT分解后,得到一个低频分量和多个高频分量;对低频分量采用基于改进Laplacian能量和的阈值匹配选择与加权规则进行融合,对高频分量则采用局部Log-Gabor能量取大的融合规则;将融合之后的各子带分量进行重构得到融合图像。仿真实验表明:与其他六种融合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融合聚焦区域、保留边缘和细节信息方面具有优势,融合图像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且客观评价指标与标准图像最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焦图像融合 经验小波变换 可协调 改进laplacian能量和 Log-Gabor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