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P准则的局部非等比例强度折减法
1
作者 王瑞鹏 蔡德钩 +2 位作者 尧俊凯 闫宏业 李竹庆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0,共7页
强度折减法通过对强度参数进行等比例折减使边坡渐进发生失稳破坏,但等比例强度折减计算结果存在失稳边坡体内部塑性区域过大、参数弱化路径比例不变等缺点,与客观现象不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强度折减思路,首先以全局失稳状态下边坡体... 强度折减法通过对强度参数进行等比例折减使边坡渐进发生失稳破坏,但等比例强度折减计算结果存在失稳边坡体内部塑性区域过大、参数弱化路径比例不变等缺点,与客观现象不符。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强度折减思路,首先以全局失稳状态下边坡体内部贯通的剪切塑性应变为基础,利用自编程序语言提取出失稳单元作为参数折减对象,然后在折减的过程中反映参数的动态劣化路径,最终以强度储备面积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基于Drucker-Prager(D-P)准则的局部非等比例强度折减计算结果较传统强度折减法效果更好,误差更小。由于真实考虑到折减区域、参数路径,边坡失稳过程中塑性区域最早出现在坡脚,随着折减参数的不断增大,塑性区域逐渐向上发展最终贯通整个模型,边坡变形较传统方法偏小,局部非等比例强度折减思路避免了折减范围过大导致的塑性破坏区失真现象,为强度折减法更有效地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局部单元 非等比例折减 塑性区 稳定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显著单元高维聚类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宗瑜 李明楚 +1 位作者 徐贯东 张彦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07-2712,共6页
以等宽或随机宽度网格密度单元为基础的高维聚类算法不能保证复杂数据集中的聚类结果的质量。该文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统计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局部显著单元的高维聚类算法来处理复杂数据的高维聚类问题。该方法以局部核密度估计... 以等宽或随机宽度网格密度单元为基础的高维聚类算法不能保证复杂数据集中的聚类结果的质量。该文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统计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一种基于局部显著单元的高维聚类算法来处理复杂数据的高维聚类问题。该方法以局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统计理论为基础定义了局部显著单元结构来捕获局部数据分布;设计了能快速发现覆盖数据分布的局部显著区域的贪婪算法;对具有相同属性子集的局部显著单元执行Single-linkage算法发现其中的聚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以局部显著单元为基础的高维聚类算法能够发现复杂数据集中隐含的高质量聚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高维聚类算法 核密度估计 局部显著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单元局部弱式法的2.5维直流电阻率正演 被引量:2
3
作者 麻昌英 闫玲玲 +3 位作者 姚振岸 柳建新 赵文学 周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02-1016,共15页
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依赖于节点连接信息的单元,基于全局弱式的无单元Galerkin法虽然无需节点连接信息的单元剖分,但仍依赖于全局域内剖分的背景积分单元。文中基于无单元Galerkin法,利用单位分解积分法将全局域积分转化为节点局部域积分... 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依赖于节点连接信息的单元,基于全局弱式的无单元Galerkin法虽然无需节点连接信息的单元剖分,但仍依赖于全局域内剖分的背景积分单元。文中基于无单元Galerkin法,利用单位分解积分法将全局域积分转化为节点局部域积分,从而不再需要全局域内剖分的背景积分单元,进一步减小了对单元的依赖,实现了更灵活和更高精度的2.5维直流电阻率无单元局部弱式法正演模拟。分别应用该算法、无单元Galerkin法及有限单元法对不同地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及效果对比,证明了所提算法对直流电阻率正演模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相比于无单元Galerkin法和有限单元法,文中算法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更高的精度。为了提高该算法对地形起伏模型的模拟精度,对地形起伏区域进行节点加密,并对地形以外的高斯点不做计算,可获得与无单元Galerkin法和有限单元法(FEM)基本一致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局部弱式法 有限单元 单位分解积分 正演模拟 直流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主题关键句抽取的自动文摘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徐超 王萌 +1 位作者 何婷婷 张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49-51,共3页
自动文摘是语言信息处理中的重要环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主题关键句抽取的中文自动文摘方法。通过层次分割的方法对文档进行主题分割,从各个局部主题单元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句子作为文章的文摘句。通过事先对文档进行语义分析,有效地... 自动文摘是语言信息处理中的重要环节。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主题关键句抽取的中文自动文摘方法。通过层次分割的方法对文档进行主题分割,从各个局部主题单元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句子作为文章的文摘句。通过事先对文档进行语义分析,有效地避免了数据冗余和容易忽略分布较小的主题等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文摘 主题分割 局部主题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送风结合局部送风实现手术室局部净化 被引量:3
5
作者 董书芸 于振峰 +1 位作者 涂光备 曹荣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针对我国盲目投资建设大量高级别洁净室的现状,研究一种局部净化设备解决垂直单向流存在的问题,寻求关键手术区最优局部净化效果的净化方式.采用数值模拟得出一般垂直单向流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一般垂直单向流和局部净化设备对关键区的净... 针对我国盲目投资建设大量高级别洁净室的现状,研究一种局部净化设备解决垂直单向流存在的问题,寻求关键手术区最优局部净化效果的净化方式.采用数值模拟得出一般垂直单向流存在的问题,并比较一般垂直单向流和局部净化设备对关键区的净化效果,从而得出局部净化设备的最佳风量、风速,研制出局部净化设备,通过实测验证其净化效果、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集中送风结合局部送风可以得到关键手术区最优的局部净化效果.在手术室利用送风单元进行局部净化,以较低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可灵活实现较高的洁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净化 水平净化 手术感染 手术室 局部洁净送风单元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提高四边形四节点平面壳单元计算精度的新方法
6
作者 刘云飞 吕军 高效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平面壳单元是由平面应力单元和平板弯曲单元叠加组合而成,具有简单的理论表达,但是它在计算曲面壳体结构时误差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平面壳单元的计算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平面壳单元刚度矩阵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在高斯积分点建立... 平面壳单元是由平面应力单元和平板弯曲单元叠加组合而成,具有简单的理论表达,但是它在计算曲面壳体结构时误差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平面壳单元的计算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平面壳单元刚度矩阵的新方法。通过该方法在高斯积分点建立多个单元局部坐标系,并保证每个局部坐标系都位于单元在高斯点处的切平面上,从而可以有效适应曲面壳体形状,达到进一步提高平面壳单元计算精度的目的。为了在这种新坐标系下计算单元刚度矩阵,给出了求解形函数对局部坐标的导数、局部到自然坐标系积分转换的雅可比、以及局部到整体坐标系的转换矩阵的新型计算方法。通过将这些新坐标系以及新计算方法运用到平面壳单元DKQ24中,可以有效提高平面壳单元尤其是在计算曲面壳体时的精度。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和平面壳单元相结合,不仅具有平面壳单元简单的理论表达式,还能得到满意的精度。另外,本文方法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平面壳单元,为提高其他类型平面壳单元的计算精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壳单元 高斯积分点 单元局部坐标系 形函数对局部坐标的导数 曲面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50
7
作者 楼章华 金爱民 +2 位作者 朱蓉 蔡希源 高瑞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120,共10页
理想的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模式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两种,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①泥岩压榨水离心流;②大气水下渗向心流;③越流、越流-蒸发泄水;④滞留。地下水动力场演化具有旋回性,每个旋回可以分为两个... 理想的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模式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两种,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①泥岩压榨水离心流;②大气水下渗向心流;③越流、越流-蒸发泄水;④滞留。地下水动力场演化具有旋回性,每个旋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①盆地沉降接受沉积时期的泥岩压榨水离心流阶段;②盆地抬升剥蚀阶段的大气水下渗向心流阶段。随着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盆地北部和东部大气水不对称下渗形成向心流;中央拗陷区压榨水形成离心流和越流;盆地南部以越流-蒸发浓缩为特征。在纵向上地下水动力的强度具有分带性,由浅到深,可以划分出强、弱、停滞3个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水动力场 局部水动力单元 地下水 沉积盆地 形成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陆相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与油气运移、聚集 被引量:30
8
作者 楼章华 金爱民 +2 位作者 田炜卓 蔡希源 高瑞祺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5-318,共14页
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是沉积盆地演化在孔隙流体中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受盆地地貌、水文网、沉积环境、构造性质及其演化史的控制。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与油气的运移、聚集和分布规律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含油气... 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是沉积盆地演化在孔隙流体中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受盆地地貌、水文网、沉积环境、构造性质及其演化史的控制。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与油气的运移、聚集和分布规律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含油气沉积盆地通常经历了多期水文地质旋回,从而决定了在一个独立的水动力体系中油气阶段性运移和阶梯式—环带状分布的特点。油气的阶梯式—环带状分布以沉积凹陷控制的包括部分相邻三级构造单元的具有相对独立的水动力体系为基本单元。因此,作为一个具有多个沉积凹陷的盆地来说,油气的分布通常由多个环带复合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场 局部水动力单元 油气运移 陆相沉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特征研究——以松辽盆地为例 被引量:27
9
作者 楼章华 程军蕊 金爱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201,共9页
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关系密切。由多个水动力体系组成的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总体上盆地北部为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区;中央坳陷区为离心流区和越流泄水区;盆地南部以地下... 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关系密切。由多个水动力体系组成的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总体上盆地北部为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区;中央坳陷区为离心流区和越流泄水区;盆地南部以地下水的越流—蒸发泄水浓缩为主要特征,盆地边缘和隆起剥蚀区的局部地区为大气水下渗区。且形成在地层压力、流动方向、流体势、垂直压力梯度等方面各具特征的局部水动力单元。同时,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阶段性,其水动力强度在纵向上具有分带性,由浅到深,可以划分出强、弱、停滞3个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地下水动力场 局部水动力单元 油气运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24
10
作者 楼章华 朱蓉 +3 位作者 金爱民 武恒志 郑和荣 王宁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5-96,共12页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两种 ,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泥岩压榨水离心流 ,大气水下渗向心流 ,越流、越流 蒸发泄水和滞流 4种类型。地下水动力场的演化具有旋回性 ,每个旋回可以分为两个阶...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对称型和不对称型两种 ,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泥岩压榨水离心流 ,大气水下渗向心流 ,越流、越流 蒸发泄水和滞流 4种类型。地下水动力场的演化具有旋回性 ,每个旋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盆地沉降沉积时期的泥岩压榨水离心流阶段和盆地抬升剥蚀时期的大气水下渗向心流阶段。随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水动力场也有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东营凹陷地下水动力场在平面上呈对称性 :总体上大气水由凹陷边缘向凹陷中心渗入 ,凹陷内部各洼陷为压榨水形成的离心流区 ,凹陷边缘南部斜坡带和北部断阶带以及凹陷内部中央断裂带为越流泄水区。纵向上 ,局部水动力单元强度及演化规律与地层的埋藏深度有关。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 ,水动力单元强度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流体动力场 局部水动力单元 水文地质旋回 含油气沉积盆地 沉积环境 地层 孔隙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点提取的三维点云模型水印算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齐向明 史双宇 杨晓陶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09-1312,1353,共5页
为了有效提高三维水印的透明性、抗噪能力和水印提取准确度,针对三维网格中不固定点云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点提取的三维点云模型水印算法。根据协方差分析提取出三维模型初始特征点,以初始特征点为核心,在它K近邻邻域中,构建不跨... 为了有效提高三维水印的透明性、抗噪能力和水印提取准确度,针对三维网格中不固定点云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点提取的三维点云模型水印算法。根据协方差分析提取出三维模型初始特征点,以初始特征点为核心,在它K近邻邻域中,构建不跨越区域最小三角形为嵌入单元的底面,将剩余顶点按照升序排列,寻找合适的嵌入顶点,构建局部嵌入单元,通过改变嵌入顶点信息来嵌入水印。其中通过顶点在平面投影产生的夹角确定水印索引值,实现盲水印。算法通过保留特征点信息,改变非特征点嵌入水印信息能有效提高透明性和抗噪能力,通过限制嵌入单元区域提高水印提取准确率,同时实现了盲水印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点 点云模型 数字水印 K近邻 局部嵌入单元 透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现今地下水动力场及其流体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金爱民 楼章华 +1 位作者 朱蓉 张文正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34-344,共11页
油气的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紧密相关。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两种,即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①泥岩压榨水离心流;②大气水下渗向心流;③越流、越流-蒸发泄水;... 油气的运移、聚集与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紧密相关。含油气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理想模式可以归纳为两种,即对称型和不对称型,其中局部地下水动力单元可以划分为:①泥岩压榨水离心流;②大气水下渗向心流;③越流、越流-蒸发泄水;④滞留4种类型。本文试通过讨论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地下水动力场的特征,推断其油气的运移和聚集,这对分析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田的形成从及资源评价和勘探决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生界 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地下水动力场 局部水动力单元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激励响应分析及模态阻尼反演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宇航 王雪仁 李欣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39-1350,共12页
实际工程结构中阻尼参数的获取往往依据规范经验或传统试验测试方法,然而经验取值普适性弱,传统测试方法中模态混叠难以有效分离、测点布置复杂以及某些情况下激励时序信号不易测量等问题,均给阻尼参数识别带来了困难。文章从多自由度... 实际工程结构中阻尼参数的获取往往依据规范经验或传统试验测试方法,然而经验取值普适性弱,传统测试方法中模态混叠难以有效分离、测点布置复杂以及某些情况下激励时序信号不易测量等问题,均给阻尼参数识别带来了困难。文章从多自由度模态叠加法动响应分析入手,提出了运用共振频率及其邻近频率激励响应反演系统模态阻尼的方法,推导了响应与阻尼比的理论关系,给出了“复合比例因子”的概念,并指出忽视系统共振响应与最大响应间的差异,往往会造成某些计算结果的大幅偏差。以某船船体梁数值计算为例,结合规范验证了阻尼反演理论及其公式的可靠性,并进一步对其进行了二维推广,完成了3块不同型式复合材料局部船体板单元结构模型的阻尼比测试,就其阻尼性能与钢材进行对比,发现复合材料在减振降噪方面有诱人的应用前景。该理论为潜艇总振动阻尼估算方法以及分布式阻尼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阻尼比识别 反演理论 共振激励 变频激励 船体梁 局部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