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单双层网壳的初步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肖建春 刘家坤 +2 位作者 苟卡西 韩志刚 马克俭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63,共6页
局部单、双层网壳结构的设计涉及截面、形状和拓扑优化。为满足初步设计对计算效率的要求,采用均匀设计法来实现结构的多级别优化。实验设计使用现有的网壳结构设计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指标(用钢量、变形、基频和最小非线... 局部单、双层网壳结构的设计涉及截面、形状和拓扑优化。为满足初步设计对计算效率的要求,采用均匀设计法来实现结构的多级别优化。实验设计使用现有的网壳结构设计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指标(用钢量、变形、基频和最小非线性屈曲荷载)与变量(网壳矢高、单层部分范围和单层部分杆件设计应力比)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求解简单的规划问题,得到变量之间的最优水平组合。一个点支承六边形局部单、双层网壳的比较设计说明了方法的效率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 参数分析 实验设计 局部单 双层网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单应性矩阵的结构光系统标定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武彦林 全燕鸣 郭清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86-189,195,共5页
在基于结构光测量系统中,投影仪标定对物体的三维测量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投影仪投射多幅正交格雷码至棋盘格标定板表面,利用未标定摄像机获得受棋盘格标定板调制的变形格雷码条纹图像,通过局部单应性矩阵方法获得棋盘格标定板各... 在基于结构光测量系统中,投影仪标定对物体的三维测量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通过投影仪投射多幅正交格雷码至棋盘格标定板表面,利用未标定摄像机获得受棋盘格标定板调制的变形格雷码条纹图像,通过局部单应性矩阵方法获得棋盘格标定板各角点所对应的投影仪图像坐标。根据摄像机图像坐标、投影仪图像坐标与棋盘格标定板角点对结构光测量系统进行标定,获得摄像机与投影仪的内参数矩阵以及投影仪图像坐标系在摄像机图像坐标系的位姿矩阵。最后对结构光测量系统进行了标定实验;并使用Samuel Audet标定工具箱、Douglas Lanman标定工具箱与提及的标定方法进行标定误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度高,能较好地标定结构光测量系统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单应性矩阵 正交格雷码 结构光 系统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筛选和局部单应性的风电叶片图像匹配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梦帅 燕必希 +2 位作者 董明利 孙鹏 刘其林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161,共7页
将动态摄影测量方法应用到风电叶片动态监测中,对于优化风电系统设计、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图像特征点自动匹配是动态摄影测量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匹配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最终的测量精度。在实际风电叶片动态摄影测量中,... 将动态摄影测量方法应用到风电叶片动态监测中,对于优化风电系统设计、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图像特征点自动匹配是动态摄影测量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匹配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最终的测量精度。在实际风电叶片动态摄影测量中,叶片运行时的摆振会加剧叶片的非平面性,使得直接采用极线或单应性匹配技术匹配双目图像特征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预筛选和局部单应性的双目图像匹配方法,可用于风电叶片平缓连续曲面测量场。首先,通过双目摄影测量系统获取叶片像点图,对左相机采集到的像点图通过极线约束筛选出各个点在右像面中的候选匹配点集;其次对当前待匹配点及其候选匹配点集中的每个点分别抽取一个以该点为中心的局部近平面区域并做相应组合;之后针对每一组近平面区域分别采用改进的随机抽样一致算法估计相应的最佳单应性矩阵模型;最后通过局部单应性变换及合理的误差阈值在多个候选点中确定当前待匹配点的最终匹配点。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风电叶片的摆振测量实验,像点匹配率不低于96%且匹配准确率不低于97%,能够满足实际风电叶片图像匹配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图像匹配 极线约束 近平面 随机抽样一致 局部单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单应性的投影仪标定精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文丽 周哲海 +1 位作者 刘芳玲 赵爽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59,共7页
结构光三维测量中,系统标定参数不仅是三维重建的基础,其精度对测量结果也有直接的影响,但目前投影仪标定大多存在精度不高、过程复杂等问题。为此,论文利用棋盘格标定板,采用一种基于局部单应性矩阵的投影仪标定方法,通过局部单应性矩... 结构光三维测量中,系统标定参数不仅是三维重建的基础,其精度对测量结果也有直接的影响,但目前投影仪标定大多存在精度不高、过程复杂等问题。为此,论文利用棋盘格标定板,采用一种基于局部单应性矩阵的投影仪标定方法,通过局部单应性矩阵将相机和投影仪图像角点坐标对应关系建立起来,把角点邻域大小转化为投射角度,对每个投射角度分别进行投影仪标定,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选出系统最佳投射角度。介绍了系统模型及工作原理,并搭建实验系统研究了标定精度和投射角的关系,获得了最佳投射角度,并在此基础上对已知平面和复杂人脸进行三维重建,重投影误差可达0.284356像素,证明了选取最佳投射角度可获得更高的重建精度。此分析方法不依赖相机标定实现,摆脱了具体结构尺寸的约束,具有更普遍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测量 局部单应性 投影仪标定 格雷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单双层网壳火灾工况下受力分析
5
作者 苟卡西 王敬 苟力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4-757,共4页
针对工程实例的特定条件,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局部单双层网壳火灾工况下的受力分析和热力耦合分析,比较局部单双层网壳结构在火灾工况下的受力情况与常温态下的不同。以8个初始模型的组合变量为样本并以极限承载力为目标进行回... 针对工程实例的特定条件,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局部单双层网壳火灾工况下的受力分析和热力耦合分析,比较局部单双层网壳结构在火灾工况下的受力情况与常温态下的不同。以8个初始模型的组合变量为样本并以极限承载力为目标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回归分析对该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证明火灾荷载参与结构优化设计的可行性,为今后的深度优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单双层网壳 火灾荷载 受力分析 回归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局部加热对流的周期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宁利中 张迪 +3 位作者 宁碧波 李开继 田伟利 滕素芬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3,共9页
通过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侧向局部加热条件下Prandtl数Pr=0.0272时流体对流的周期性.结果表明:随着Grashof数Gr的增加,对流按稳态对流、单局部周期对流、双局部周期对流、准周期对流的顺序发展.当Gr<3.6×103时,对... 通过流体力学方程组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侧向局部加热条件下Prandtl数Pr=0.0272时流体对流的周期性.结果表明:随着Grashof数Gr的增加,对流按稳态对流、单局部周期对流、双局部周期对流、准周期对流的顺序发展.当Gr<3.6×103时,对流为稳态;在3.6×103<Gr<6.78×104的范围内,对流属于单局部周期;在6.78×104<Gr<3.5×106范围内,对流具有双局部周期;当Gr≥3.5×106时,对流进入准周期.在稳态对流区间,壁面的加热区对应的对流圈的位置随着时间变化;在单局部周期对流区间,壁面的上加热区对应的对流圈内的核心部位随着时间周期移动;在双局部周期对流区间,壁面两个加热区对应的对流圈内的核心部位都随着时间周期移动;在准周期区间,在下未加热区对应的对流圈的上下部各存在随着时间准周期变化的小对流圈.在上述的对流周期变化范围内,对于一定的Pr,对流周期随着Gr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局部加热 局部周期对流 局部周期对流 准周期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匹配区域的结构光系统的投影仪标定 被引量:6
7
作者 王中任 万仁全 刘亚俊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9-333,共5页
针对现有的投影仪标定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根据投影仪的非线性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匹配区域的新投影仪标定算法。首先通过试验得到最优匹配区域,然后在最优匹配区域内计算角点的局部单应性矩阵,最后采用相机标定的方法对投影仪进行亚... 针对现有的投影仪标定算法精度不高的问题,根据投影仪的非线性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匹配区域的新投影仪标定算法。首先通过试验得到最优匹配区域,然后在最优匹配区域内计算角点的局部单应性矩阵,最后采用相机标定的方法对投影仪进行亚像素级标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定过程简便,投影仪标定误差最大为0.10617 pixel,算法的执行时间为0.1907 s,系统三维重构的点云密度达9.14个/mm2。该方法只需要普通的平面标定板,操作简单,可满足高精度的三维测量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测量 三维重构 投影仪标定 局部单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cision Delivery Using Nanopipette for Single-cell Studies
8
作者 He Zhang Md Maksudur Rahman +2 位作者 Yang Tao Joseph W.Sampson Hang Ren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6,I0001,I0002,共12页
Nanopipette based scanning probe technique is a versatile tool in non-contact imaging in biology.In addition to the topographic imaging,its capability of localized delivery of bio-active molecules is emerging.In this ... Nanopipette based scanning probe technique is a versatile tool in non-contact imaging in biology.In addition to the topographic imaging,its capability of localized delivery of bio-active molecules is emerging.In this mini review,we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s of nanopipette in single-cell researches with a focus on localized delivery.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ree delivery modes including resistive pulse,pressure-driven flow,and electroosmotic flow-driven delivery ar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Their applications in single-cell researches are reviewed.The current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based delivery,and their growing influence in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ic researche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 Nanopipette Single cell image Local deliv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元优化的KNN入侵检测模型 被引量:6
9
作者 沈焱萍 伍淳华 +1 位作者 罗捷 高方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了改善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入侵检测模型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搜索算法的元优化特征权重KNN入侵检测模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特征权重,采用基于局部单峰采样(local unimodal sampling,LUS)的元优化模型对差分进... 为了改善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入侵检测模型的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搜索算法的元优化特征权重KNN入侵检测模型.利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特征权重,采用基于局部单峰采样(local unimodal sampling,LUS)的元优化模型对差分进化算法进行优化.应用NSL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将本优化模型和其他常用智能启发算法,包括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和灰狼优化(grey wolf optimization,GWO)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KNN算法模型相比,该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2.86%,检测率提高了3.18%,误报率降低了50%,而且基于元优化的优化策略优于其他常用优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近邻 差分进化 元优化 局部单峰采样 机器学习 入侵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