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削弱弧形钢板阻尼器减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邓雪松 杨驰 周云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2-78,59,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木结构榫卯节点的局部削弱弧形钢板阻尼器。设计15个局部削弱弧形钢板阻尼器,采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钢板弧形半径、钢板厚度、钢板宽度和削弱系数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将一个优选出的阻尼器安装在...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木结构榫卯节点的局部削弱弧形钢板阻尼器。设计15个局部削弱弧形钢板阻尼器,采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钢板弧形半径、钢板厚度、钢板宽度和削弱系数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将一个优选出的阻尼器安装在某典型木结构中,研究其对木结构的减震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局部削弱弧形钢板阻尼器耗能位置明确,耗能效果明显,滞回曲线饱满,塑性变形良好;随着阻尼器钢板厚度、钢板宽度和削弱系数的增大,阻尼器耗能量增大;随着阻尼器钢板弧形半径增大,阻尼器耗能量减小;安装阻尼器后,木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楼层剪力均有所减少,阻尼器在木结构中起到一定减震效果。给出局部削弱弧形钢板阻尼器各项参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削弱弧形钢板阻尼器 参数分析 木结构 减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钢质耗能铰连接中开孔削弱钢板阻尼器滞回性能研究
2
作者 颜桂云 王迪 +2 位作者 叶建峰 薛潘荣 肖晓菲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9,共16页
提出一种装配式节点钢质耗能铰连接,对其关键部件开孔削弱钢板阻尼器,进行3种开孔削弱形式的试件轴向往复加载试验,考察开孔削弱钢板阻尼器的破坏模态,研究其滞回性能、骨架曲线、承载能力与延性性能等。探讨开孔削弱长度、开孔削弱宽... 提出一种装配式节点钢质耗能铰连接,对其关键部件开孔削弱钢板阻尼器,进行3种开孔削弱形式的试件轴向往复加载试验,考察开孔削弱钢板阻尼器的破坏模态,研究其滞回性能、骨架曲线、承载能力与延性性能等。探讨开孔削弱长度、开孔削弱宽度、宽厚比、厚度方向间隙等参数对钢板阻尼器滞回性能的影响。建立开孔削弱钢板阻尼器的简化力学模型,提出阻尼器滞回本构模型并对本构模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阻尼器的开孔削弱钢板在开孔削弱处开裂或断裂,避免了面外屈曲的发生,实现塑性耗能与破坏模式可控;阻尼器滞回曲线饱满,承载力均高于297.31 kN,位移延性系数Δ/Δy均大于4.5,表现出良好的耗能能力、承载能力与延性性能;相比菱形开孔,竖缝开孔削弱阻尼器综合力学性能更优,建议开孔削弱长度a/L为0.25~0.55,开孔削弱宽度b/B为0.2~0.5,宽厚比为12.50~15.63,厚度方向间隙不超过2 mm;提出的开孔削弱钢板阻尼器滞回本构模型能准确地模拟阻尼器滞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质耗能铰连接 钢板阻尼 滞回性能 轴向往复加载试验 开孔削弱 滞回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连接中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滞回性能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颜桂云 黄冠骅 +2 位作者 滕军 郑莲琼 薛潘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8-106,122,共10页
为解决装配式框架节点与连接的抗震能力不足、震损后难修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连接,对其关键耗能减震部件-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其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刚度退化与延性等滞回性能,... 为解决装配式框架节点与连接的抗震能力不足、震损后难修复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连接,对其关键耗能减震部件-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考察其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刚度退化与延性等滞回性能,揭示阻尼器的失效破坏机制,分析开孔削弱形式、削弱长度、钢板厚度以及约束套筒与削弱钢板的间隙等对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在削弱截面部位开裂或断裂,实现了阻尼器的塑性耗能与失效模式可控,具备良好的承载-耗能双重功能。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狗骨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与延性性能优于竖缝开孔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削弱长度对延性与钢板侧向屈曲性能影响较大,钢板厚度对承载能力与刚度退化性能影响较大,而约束套筒与钢板间隙较大时,约束套筒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易导致削弱钢板发生受压屈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耗能减震节点 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 承载-耗能双重功能 滞回性能 往复加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弧形钢棒阻尼器性能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子康 邓雪松 周云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6-401,共6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弧形钢棒阻尼器,该阻尼器采用局部削弱构造,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端部应力过大的问题。新型弧形钢棒阻尼器有两种削弱方案:A方案,端部截面尺寸不变,中部削弱;B方案,端部削弱,中部保持削弱后的截面尺寸不变。采用ABAQUS软件对... 设计了一种新型弧形钢棒阻尼器,该阻尼器采用局部削弱构造,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端部应力过大的问题。新型弧形钢棒阻尼器有两种削弱方案:A方案,端部截面尺寸不变,中部削弱;B方案,端部削弱,中部保持削弱后的截面尺寸不变。采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削弱方案对新型弧形钢棒阻尼器的滞回耗能能力、承载力特性、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新型弧形钢棒阻尼器的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均比弧形钢棒阻尼器大,耗能效果得到了提升,且A方案的新型弧形钢棒阻尼器耗能效果提升更多;随着削弱程度的增加各试件的滞回曲线逐渐收缩、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耗能量和初始刚度逐渐减小、峰值应力逐渐从耗能元件的两端转移至中部;采用A方案进行局部削弱时,中部截面直径宜控制在端部截面直径的70%~80%;采用B方案进行局部削弱时,中部截面直径宜控制在端部截面直径的6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形钢棒阻尼 局部削弱 滞回曲线 耗能 钢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桥梁“耗能-限位”一体化弧形板装置力学性能试验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耿波 顾冉星 +3 位作者 贾俊峰 刘海明 王浩 唐光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43-1153,共11页
为解决强震作用下中小跨径简支梁桥的落梁问题,研发了一种经济高效、安装便捷的新型“耗能限位”梁一体化弧形板装置.首先采用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不同截面的弧形板装置滞回耗能行为和疲劳破坏机理,接着采用数值分析的手段探讨了参数对装... 为解决强震作用下中小跨径简支梁桥的落梁问题,研发了一种经济高效、安装便捷的新型“耗能限位”梁一体化弧形板装置.首先采用拟静力试验研究了不同截面的弧形板装置滞回耗能行为和疲劳破坏机理,接着采用数值分析的手段探讨了参数对装置力位移骨架曲线及等效阻尼比的影响规律,并补充了弧形板装置的防落梁行为模式与极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弧形板装置具有优异的耗能能力,T形截面的弧形板结构更加合理,等效阻尼比最大能达到近40%;弧形板装置可通过分离几何参数对耗能能力、滞回强度、刚度及位移能力进行设计,增大中间截面的腹板高度h2是提高弧形板耗能能力的最有效手段,增加50%的h2能提高50.1%的最大强度与约4.7%的等效阻尼比.所提出的新型防落梁装置为桥梁中小震消能和强震柔性防落梁提供一体化装置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震 弧形钢板装置 消能阻尼 防落梁装置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恢复功能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颜桂云 余勇胜 +2 位作者 吴应雄 郑莲琼 薛潘荣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7-100,共14页
提出一种震损后可恢复功能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该节点由带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损伤可控钢质铰、钢套筒约束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梁柱等构成。进行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然后在该试验的基础上仅更... 提出一种震损后可恢复功能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该节点由带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损伤可控钢质铰、钢套筒约束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梁柱等构成。进行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的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然后在该试验的基础上仅更换钢质铰中破坏的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进行第2次试验,最后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对比试验。考察各节点的破坏模态、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通过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的2次试验抗震性能指标,探讨其震损后可恢复功能的工作性能。结果表明:预制装配式损伤可控钢质节点的破坏集中在钢质铰中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上;装配式节点破坏模态、损伤程度可控,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等抗震性能;第2次试验中装配式节点前期刚度有所下降,但后期各项抗震性能与第1次试验基本一致,表明装配式节点在震损后其功能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节点 损伤可控钢质铰 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 可恢复功能 低周往复荷载试验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