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国泰 曾振盛 陈盛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5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24例,鼻咽温度控制在32~35℃,持续1~3d,同时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对照...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治疗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54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亚低温组24例,鼻咽温度控制在32~35℃,持续1~3d,同时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血糖、血乳酸、血气、血电解质;对照组30例,鼻咽温度控制在36.5~37.5℃,其他治疗同亚低温组。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当时及2周时进行2次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周时亚低温组脑水肿量减少,欧洲卒中评分升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命体征、血气及电解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无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降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局部亚低温具备肯定的脑保护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安全有效,可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局部亚低温治疗 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林春颖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52-554,共3页
许多研究表明,亚低温(33~35℃)治疗具有多环节的脑保护作用,特别是对脑血管病引发的脑水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争取时机。然而,由于全身低温治疗所需条件高、不良反应多,难以在临床开展。近年来开展的局部... 许多研究表明,亚低温(33~35℃)治疗具有多环节的脑保护作用,特别是对脑血管病引发的脑水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为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争取时机。然而,由于全身低温治疗所需条件高、不良反应多,难以在临床开展。近年来开展的局部亚低温治疗克服了全身低温的诸多缺点.为急性脑血管病找到了新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4年10月-2006年9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我院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应用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亚低温治疗 脑出血患者 辅助治疗 疗效分析 临床 急性脑血管病 全身低温 脑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