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皮层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罗春霞 桂莉 +4 位作者 张映琦 张艳玲 迟路湘 李露斯 陈康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900-903,共4页
目的:脑缺血后可导致运动功能损伤。文中旨在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定量评估脑缺血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组,MCAO第7... 目的:脑缺血后可导致运动功能损伤。文中旨在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定量评估脑缺血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缺血组,MCAO第7、14和21 d,在硬脑膜直接引导测量皮层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和波幅改变,并与动物运动行为和脑梗死体积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EP与脑缺血损伤的关系。结果:硬脑膜直接测量能引导出较稳定的MEP。大鼠MCAO后MEP潜伏期显著延长,以缺血第7 d最为明显,各时相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MEP潜伏期有所恢复,但直至21 d仍未正常。比较各组的MEP波幅无统计学意义。MEP中的D波潜伏期与脑梗死体积(r=0.883,P<0.01)及运动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812,P<0.01)。结论:直接硬脑膜测量法是研究皮层运动诱发电位较可靠的方法;测定MEP潜伏期能提供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运动功能损伤和恢复的量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大鼠 运动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预防作用
2
作者 王欣 吴银瓶 +1 位作者 鞠洋 孟璇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44-47,共4页
目的:研究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acanthopanax giraldii leaves extract,AGL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3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片组(0.04 g/kg)及AGLE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 目的:研究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acanthopanax giraldii leaves extract,AGL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38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银杏叶片组(0.04 g/kg)及AGLE高、中、低剂量组(20、10、5 g/kg),每组23只,采用插线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tetry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范围;Longa法观测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光镜下观察缺血侧大脑皮层病理学改变;分光光度法和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指标评分、脑梗死范围、NOS活性及NO含量均高于假手术组(P<0.01);缺血侧大脑皮层出现神经元结构不清,神经细胞肿胀,核固缩、溶解、破裂或消失等病理改变。与模型组比较,AGLE各剂量组大鼠行为指标评分、脑梗死范围、NOS活性及NO含量均降低(P<0.01)。与银杏叶片组比较,AGLE低剂量组改善大鼠行为指标评分更明显(P<0.01)。AGLE各剂量组脑梗死范围、NOS活性及NO含量与银杏叶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L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脑组织中NOS活性及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红毛五加叶水提取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JAK2/STAT3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及其对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赫妍 毕珂瑶 +2 位作者 兰崴 李斯亮 唐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大椎”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通路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 目的观察电针“百会”“大椎”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通路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9只,采用Longa线栓法进行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复制,电针组模型复制4 h后予以电针治疗,共治疗7 d。比较各组大鼠模型复制后4 h和7 d的神经功能评分;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JAK2、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2(phosphorylated Janus kinase 2,p-JAK2)、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phosphorylated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p-STAT3)、VEGF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JAK2、STAT3、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复制后4 h,电针组、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JAK2、p-JAK2、STAT3、p-STAT3、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JAK2、STAT3、VE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7 d后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STAT3、VEGF、p-STAT3、JAK2、p-JAK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JAK2、STAT3、VE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激活JAK2/STAT3通路、促进下游VEGF的表达发挥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缺血 JAK2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可塑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林子越 陆允 +5 位作者 李慢中 李明聪 王含誉 庄雨明 贾靖婷 赵晖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99-104,共6页
目的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结构、血流灌注的影响,结合神经可塑性蛋白及糖代谢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变化分析其影响海马神经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 目的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结构、血流灌注的影响,结合神经可塑性蛋白及糖代谢相关转运蛋白表达变化分析其影响海马神经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致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补阳还五汤组、模型组、模型+补阳还五汤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30 d,假手术+补阳还五汤组和模型+补阳还五汤组予补阳还五汤灌胃30 d。T2 mapping成像观察海马组织结构,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检测海马血流灌注情况,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突触素(SYN)、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和单羧酸转运蛋白(MCT)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侧和左侧海马T2弛豫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P<0.001),右侧海马血流量显著降低(P<0.05),右侧海马组织SYN、GAP-43、MCT4、MCT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01),双侧海马组织GLUT1、GLUT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补阳还五汤组大鼠右侧海马T2弛豫时间显著减少(P<0.05),右侧海马血流量显著升高(P<0.05),双侧海马组织SYN、GAP-43、GLUT1、GLUT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P<0.001),右侧海马组织MCT4、MCT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减轻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损伤可能与改善其血流灌注、上调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促进海马轴突再生和突触重塑、调节神经细胞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缺血 海马 神经可塑 糖代谢转运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纬萍 魏尔清 +2 位作者 朱朝阳 梅如焕 赵孟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2-76,共5页
 目的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诱导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 ,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定量分析脑损伤变化及药物保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 MCAO时间诱导脑缺血并再灌注 2 4 h后 ,观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脑梗...  目的 :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诱导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 ,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定量分析脑损伤变化及药物保护作用。方法 :以不同 MCAO时间诱导脑缺血并再灌注 2 4 h后 ,观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脑梗死体积、脑半球面积、皮层及纹状体神经元密度及白蛋白渗出 ;在缺血前后腹腔注射地塞米松 0 .1mg/ kg或尼莫地平 0 .4 mg/ kg,观察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血 30 min和再灌注 2 4 h可发生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梗死灶形成、缺血侧脑半球面积增加 11.4 %、神经元密度减少 36 .2 %、白蛋白渗出明显增加。地塞米松和尼莫地平可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显著减小梗死体积 ,抑制缺血侧脑半球面积增加、神经元死亡和白蛋白渗出。结论 :缺血 30 min和再灌注 2 4 h是诱导局灶性脑缺血的合适条件 ,计算机辅助技术客观定量综合评价脑缺血损伤及药物作用是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病理学 缺血 动脉阻塞 计算机定量分析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神经功能评分评价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乔琳 胡彬 +3 位作者 常明则 田晔 陈新林 刘勇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893-895,973,共4页
目的探讨Garcia和Bederson两种神经功能评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评价意义。方法 1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4 h后分别采用Garcia和Bederson两种神经功能评分方法进行评价,并行TTC染色法测定脑梗... 目的探讨Garcia和Bederson两种神经功能评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评价意义。方法 1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4 h后分别采用Garcia和Bederson两种神经功能评分方法进行评价,并行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BIVP),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判断神经功能评分与BIVP的相关性。结果 16只大鼠行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术后存活15只,Garcia评分与BIVP呈显著负相关(r=-0.930,P<0.001),Bederson评分与BIVP呈显著正相关(r=0.794,P<0.001)。结论 Garcia评分及Bederson评分均可作为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行为学评价指标,前者可能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神经功能评分 梗死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实践与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甘雨 马进 +3 位作者 袁媛 乔敏 包玉龙 王菲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用线栓阻塞SD大鼠(260~280 g)右侧大脑中动脉,2小时后再灌注,术后2小时及第3、7、14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通过脑组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用线栓阻塞SD大鼠(260~280 g)右侧大脑中动脉,2小时后再灌注,术后2小时及第3、7、14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通过脑组织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模型组大鼠死亡率为29.6%,术后2小时,3、7、14天神经行为学评分分别为(1.94±0.80)分、(1.61±0.78)分、(1.50±0.67)分及(1.33±0.52)分,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经TTC染色发现病灶范围较恒定,术后3、7、14天脑梗死面积占整个脑面积百分比分别为(32.61±0.76)%,(29.50±4.03)%和(13.32±3.24)%,与假手术组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西浓线栓制备过程中注重细节完善,便可得到稳定的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线栓法 动物模型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参总苷对电凝法致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磊 郜明 陆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玄参总苷对缺血性脑中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电凝法致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对电凝中动脉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评分,对梗死指数、脑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玄参总苷对电凝法致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玄参总... 目的探讨玄参总苷对缺血性脑中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电凝法致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对电凝中动脉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评分,对梗死指数、脑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玄参总苷对电凝法致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玄参总苷可以改善大鼠因中动脉缺血所致的行为学障碍;缩小脑部缺血大鼠的脑梗死面积,降低梗死率;可以降低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结论玄参总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法 缺血 玄参总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脑心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浆和脑组织中SOD、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金莹 唐燕 +2 位作者 王洪鑫 王炫策 许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400-401,共2页
目的:观察利脑心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血浆和脑组织中SOD、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采动脉血以比色法检测血浆及脑组织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 目的:观察利脑心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血浆和脑组织中SOD、MD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模型,采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采动脉血以比色法检测血浆及脑组织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组织水肿、部分脑细胞坏死,利脑心胶囊各剂量组对脑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利脑心胶囊各剂量组血浆中MDA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水平升高(P<0.05);利脑心胶囊各剂量组脑组织中的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利脑心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对血浆和脑组织SOD、MDA的影响是其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胶囊 缺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栓法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作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武生 杨倩 +1 位作者 吴家幂 陈绍兰 《安徽医学》 2001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缺血 中动脉闭塞 MCAO 线栓法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川芎嗪与盐酸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艳花 刘珊珊 《食品与药品》 CAS 2008年第5期37-39,共3页
目的比较磷酸川芎嗪和盐酸川芎嗪治疗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所致大脑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大鼠4 0只分为伪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川芎嗪组、盐酸川芎嗪组。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手术后分别按1... 目的比较磷酸川芎嗪和盐酸川芎嗪治疗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所致大脑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大鼠4 0只分为伪模型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川芎嗪组、盐酸川芎嗪组。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手术后分别按10 mL/kg静脉给药,12 h后对其神经症状评分,24 h后处死动物取脑,TTC染色,计算梗死面积,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磷酸川芎嗪和盐酸川芎嗪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大脑梗死面积和梗死率,明显减轻模型大鼠的神经症状,抑制神经元变性坏死和神经细胞水肿等病理组织学改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2种药物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用磷酸川芎嗪和盐酸川芎嗪治疗脑梗死基本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川芎嗪 盐酸川芎嗪 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建勋 刘俊 沈映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提出一个手术简单,重复性好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方法。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15只/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与丁基苯酞治疗组均采用大鼠颈总动脉套管进线和分离翼腭动脉但不结扎的方法复制局灶性... 目的:提出一个手术简单,重复性好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方法。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15只/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与丁基苯酞治疗组均采用大鼠颈总动脉套管进线和分离翼腭动脉但不结扎的方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观察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功能缺陷的改变。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比较假手术对照组,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和神经功能评分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改进线栓法复制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可靠,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线栓法 动物模型 大鼠缺血 模型方法 缺血再灌注 缺血模型 组织含水量 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血清中IL-1β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丹丹 佟欣 +3 位作者 寇吉友 杨添淞 乔立达 卫彦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4期71-72,共2页
脑卒中(stroke)起病急,因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引起的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与受累脑血管的血供区域相一致。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治疗上强调早期综合干预[1]。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IL-1Β 大鼠模型 缺血血管疾病 血清 部血液循环障碍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敬霞 任小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制备 大鼠 控制线栓法 缺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区脑组织和血清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辉 曹仕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6期531-532,共2页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区脑组织和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从100只高脂血症SD(Sprague Dawley,SD)大鼠中随机选择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电凝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方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缺血区脑组织和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从100只高脂血症SD(Sprague Dawley,SD)大鼠中随机选择2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其余大鼠采用电凝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组,每组20只。于模型复制后即刻开始给予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方悬浊液灌胃,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缺血脑区和血清5-HT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缺血脑区5-HT含量显著下降(P<0.01),而血清5-HT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大鼠缺血脑区5-HT含量相对回升(P<0.01),而血清5-HT含量相对下降(P<0.01)。结论:大鼠在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区的5-HT含量显著降低,在外周血中则显著升高,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方治疗后,可使缺血区5-HT显著增多,外周血中的5-HT则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大鼠 模型 益气活血通络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适应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16
作者 傅宏庆 卢炜 +1 位作者 刘静 贾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2-78,共7页
试验旨在从方法学的角度比较3种有脑保护效应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及其保护作用,以期为IPOC机制的研究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1组(开颅电凝大脑中动脉+双... 试验旨在从方法学的角度比较3种有脑保护效应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及其保护作用,以期为IPOC机制的研究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1组(开颅电凝大脑中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 min)、模型2组(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60 min)、模型3组(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100min),3个组再按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各分为3个亚组,计9组,每亚组10只,分别在灌注2和2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灌注24h后取大脑进行2,3,5-3氯4氮唑(TTC)染色确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3种模型后处理后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异系数。结果显示,3种大鼠模型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且IPOC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脑梗死体积,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中电凝法缺血30min时建模的成功率最高。电凝法缺血3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下降42.9%;线栓法缺血6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下降15.9%;线栓法缺血10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下降33.4%。电凝法缺血3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的变异系数最低。开颅电凝法缺血30min再灌30s/缺血10s,反复3次的IPOC模型不仅保护作用强,而且模型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可作为研究IPOC机制较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动物模型 建立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干缺血的微创模型及其局灶性脑水肿的诊断
17
作者 王永顺 叶文慧 黄鲲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干缺血的微创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局灶性脑水肿的诊断。方法在大鼠椎动脉进入椎体处用微银夹夹闭椎动脉的方法,建立可逆性脑干缺血模型,实时检测脑干诱发电位和电镜检查。结果本方法模型成功率达86.15%。缺血组Ⅰ、Ⅲ、... 目的探讨大鼠脑干缺血的微创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局灶性脑水肿的诊断。方法在大鼠椎动脉进入椎体处用微银夹夹闭椎动脉的方法,建立可逆性脑干缺血模型,实时检测脑干诱发电位和电镜检查。结果本方法模型成功率达86.15%。缺血组Ⅰ、Ⅲ、Ⅴ波潜伏期值及Ⅰ~Ⅲ、Ⅲ~Ⅴ、Ⅰ~Ⅴ波峰同期值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后0.5、1.0、1.5、2.0、2.5、4.0 h均非常显著延长(P<0.01)。结论本组模型建立简便有效,使用脑干诱发电位可作为无创性脑干局灶性水肿的敏感诊断手段,临床及时诊断局灶性脑干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 水肿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4c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淑艺 秦红亚 +3 位作者 商溪溪 王晓莹 张虎 王春梅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miR-34c及其靶基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miR-34c及其靶基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然后利用qRT-PCR检测miR-34c在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 目的通过检测miR-34c及其靶基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初步探讨miR-34c及其靶基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然后利用qRT-PCR检测miR-34c在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4c的可能靶基因;再利用RT-PCR和qRT-PCR方法检测靶基因在大鼠脑缺血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iR-34c在大鼠脑缺血模型中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呈下降趋势;靶基因Hspa1b、Cacna2d1、Sperping1、Cntn2在大鼠脑缺血模型中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miR-34c通过靶基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4c 大鼠缺血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8
19
作者 叶龙彬 奚涛 +1 位作者 陈峰 王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水溶性的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灌胃给药 ,观测其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脑梗塞范围和脑含水量以及脑组织SOD活力、MDA...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以水溶性的丹参酮ⅡA纳米制剂灌胃给药 ,观测其对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脑梗塞范围和脑含水量以及脑组织SOD活力、MDA含量和NO水平的影响。结果 :丹参酮ⅡA(2 5mg/kg)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范围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丹参酮ⅡA亦能拮抗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SOD活力的下降及MDA含量的升高 ,并使脑组织NO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纳米制剂 缺血 自由基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4
20
作者 吴雪丰 王秋娟 楼凤昌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用中动脉阻塞 再灌模型观测对比脑缺血大鼠给药组和模型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银杏内酯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面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高、中、低三个剂... 目的 研究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方法 选用中动脉阻塞 再灌模型观测对比脑缺血大鼠给药组和模型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银杏内酯口服能使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明显改善 ,脑梗塞面积和脑含水量显著降低 ;高、中、低三个剂量组与缺血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该药还能降低缺血后脑组织匀浆中的MDA、LD含量 ,提高SOD和GSH活性。脑组织病理切片也证实了该药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 银杏内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 中动脉阻塞-再灌模型 缺血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