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ernethy畸形合并肝脏多发局灶性结节增生1例
1
作者 王莉莉 雷军强 +2 位作者 宋文艳 王瑞 李君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78,共2页
1病例简介。男,19岁,主诉: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2周。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谷草转氨酶54 U/L,总胆红素48.9μmol/L,直接胆红素17.6μmol/L,谷氨酰转肽酶311 U/L,碱性磷酸酶167 U/L,前白蛋白143 mg/L,总胆汁酸44.9μmol/L,尿素2... 1病例简介。男,19岁,主诉: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2周。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谷草转氨酶54 U/L,总胆红素48.9μmol/L,直接胆红素17.6μmol/L,谷氨酰转肽酶311 U/L,碱性磷酸酶167 U/L,前白蛋白143 mg/L,总胆汁酸44.9μmol/L,尿素2.45 mmol/L,血氨140μg/dl。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无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提示:肝内多发占位性病变,门静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ERNETHY畸形 肝外门腔分流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磁共振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R表现及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邱海英 强金伟 +3 位作者 李若坤 廖治河 李新 袁海滨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9-404,共6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FNH患者MRI平扫(T1WI、T2WI及DWI)和动态增强扫描的资料,对病灶信号及强化特点进行评价。结果:26例共33个病灶,单发型23例,多发型3例。实质...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FNH患者MRI平扫(T1WI、T2WI及DWI)和动态增强扫描的资料,对病灶信号及强化特点进行评价。结果:26例共33个病灶,单发型23例,多发型3例。实质部分于T1WI显示31例,其中低信号3例、略低信号28例;T2WI显示32例,其中略高信号25例,高信号7例;DWI显示29例,其中略高信号21例,高信号8例。共21例病灶显示中央瘢痕,其中T1WI显示19例,均为低信号;T2WI均可显示,且均呈高信号;DWI显示15例,均为高信号。增强后,实质部分均于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呈略高信号28例,等信号4例,略低信号1例。中央瘢痕于动脉期明显强化1例,延迟期仍持续强化,余32例均表现为延迟强化。8例病灶周围可见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4例病灶周围见不完整的环形包膜样延迟强化影。结论:MRI能全面展示FNH病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特征,DWI可以提供辅助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诊断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晶 胡建群 +3 位作者 林红军 叶新华 王剑翔 马文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1-684,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超声造影中的特征性表现及与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FNH26例,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9及意大利百胜公司DU8彩色多普勒系统,使用意大利Bracco公司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造影...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在超声造影中的特征性表现及与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FNH26例,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9及意大利百胜公司DU8彩色多普勒系统,使用意大利Bracco公司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造影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在直径大于3.0cm的15例病灶中,14例(93.3%)在动脉相出现"轮辐状"增强征象。13例(86.6%)在延迟相病灶中央或偏心出现瘢痕的征象。结论:对于大于3.0cm的病灶可以根据超声造影中特有的辐轮征和中央瘢痕来作为FNH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表现及相关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陈立达 王伟 +5 位作者 刘广健 吕明德 徐作峰 谢晓燕 王燕 陈勉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73-1476,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EUS表现,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9例经病理确诊的FNH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三期增强模式、离心性增强、轮辐状动脉、供血动脉和中央瘢痕,并分析上述各征象与病灶大小及肝脏背景的关系。结果 49例中,...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EUS表现,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对49例经病理确诊的FNH患者行CEUS检查,观察三期增强模式、离心性增强、轮辐状动脉、供血动脉和中央瘢痕,并分析上述各征象与病灶大小及肝脏背景的关系。结果 49例中,三期最常见的增强模式分别为动脉期高增强(45/49,91.84%)、门脉期等增强(25/49,51.02%)及延迟期等增强(21/49,42.86%);离心性增强27例(55.10%),轮辐状血管14例(28.57%),可见供血动脉33例(67.34%),中央瘢痕13例(26.53%)。在≤3cm和≤5cm的FNH中分别有15例(15/21,71.43%)和25例(25/38,65.79%)检出离心性增强,在≤3cm的FNH中未见中央瘢痕,但不同大小的FNH中轮辐状动脉(P=0.78)和供血动脉(P=0.62)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肝脏背景的FNH中,4种CEUS典型征象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FNH最常见的三期增强模式为"高-等-等";离心性增强常见于较小的FNH,而较大FNH多可见中央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病理学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EOB-DTPA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影 肖晓娟 +3 位作者 卢宝兰 冯仕庭 李子平 余深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9-274,293,共7页
【目的】探讨肝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平扫及多期增强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肝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行肝MRI平扫及多期增强检查的36例FNH患者(共46个病灶)的影像学资料。观察FNH在... 【目的】探讨肝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平扫及多期增强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肝特异性对比剂Gd-EOB-DTPA行肝MRI平扫及多期增强检查的36例FNH患者(共46个病灶)的影像学资料。观察FNH在MRI平扫、多期增强(包括肝细胞期)以及DWI上的影像表现。【结果】146个病灶动脉期均呈明显强化,信号强度高于肝,6.52%(3/46)病灶内部和/或周围见迂曲血管影;门脉期及平衡期除中心瘢痕外均呈均匀性等或稍高信号。2肝细胞期FNH的信号特点有5种类型:均匀性高信号17.39%(8/46)、不均匀高信号34.78%(16/46)、中央低信号-边缘环形高信号28.26%(13/46)、等信号17.39%(8/46)和稍低信号2.18%(1/46)。316个病灶含有中心瘢痕,其中62.50%(10/16)病灶直径大于30 mm,81.25%(13/16)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3个病灶的中心瘢痕门脉期开始强化,16个病灶的中心瘢痕肝细胞期均呈低信号。436例患者中,12例(20个病灶)行DWI检查,5个病灶呈等信号,14个呈稍高信号,1个呈稍低信号;FNH和正常肝组织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17±0.047)×10-3 mm2/s、(1.24±0.039)×10-3 mm2/s(P=0.199>0.05),二者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NH绝大多数在Gd-EOB-DTPA肝细胞期呈等或高信号,有助于FNH的诊断。FNH的ADC值与周围正常肝组织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肝特异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螺旋CT表现 被引量:6
6
作者 许鹏君 许乙凯 +1 位作者 陈大朝 戴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00-1502,共3页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表现,提高FNH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CT平扫病灶呈等或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及1例病变未见明显增强,其余病灶均有明...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表现,提高FNH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CT平扫病灶呈等或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动脉期除中心瘢痕及1例病变未见明显增强,其余病灶均有明显强化,6例在多排CT上可以看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供血动脉。门脉期及延迟期病变呈略高、等或略低密度。20例病灶中,13例伴有中心瘢痕,延迟期均有强化,7例未见中心瘢痕。其他特殊的影像表现有:多FNH结节2例,假包膜样强化2例,钙化1例,中心坏死1例。结论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及血供特点,多排CT对显示FNH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有较强优势,可提高与其他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疾病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孙雪峰 王晓霞 +4 位作者 袁新宇 钟玉敏 杨梅 张晓伦 邹继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影像特点与病理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3例FNH患儿,术前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形态、大小、密度、增强模式等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对照。结果本组13例患儿共16个病灶,病灶位于右...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影像特点与病理特征。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3例FNH患儿,术前均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病灶形态、大小、密度、增强模式等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对照。结果本组13例患儿共16个病灶,病灶位于右叶8个,位于左叶5个,累及2个肝叶3个。瘤体最长径约5.5~11.5cm,中位最长径为7.5cm。2例为典型FNH,11例为非典型FNH。12例病灶形态规则,1例见包膜。CT平扫1例为等密度,余12例为低密度;2例典型FNH见裂隙状、星芒状低密度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动脉期12例明显强化,1例轻度强化,中心瘢痕未见强化,其中12例见明显增粗纡曲的动脉;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均不同程度减低,10例呈稍高密度,2例呈等密度,1例呈低密度,2例中央瘢痕轻度强化;延迟期病灶实质部分强化程度持续下降,12例呈等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2例中央瘢痕延迟期强化呈稍高密度。结论儿童FNH的CT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特征性,CT平扫及增强扫描可反映其病理变化,了解其CT影像特点,结合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局灶性结节增生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M-DWI鉴别诊断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被引量:12
8
作者 何梦琪 许乙凯 +3 位作者 张静 郑泽宇 雷李智 侯美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7-911,共5页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鉴别肝细胞癌(HCC)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价值。方法对407例临床疑似HCC或FNH的患者行常规上腹部MR平扫、动态增强及IVIM-DWI扫描,60例患者(40例HCC,20例FNH)入组。IVIM采用单、双...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鉴别肝细胞癌(HCC)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价值。方法对407例临床疑似HCC或FNH的患者行常规上腹部MR平扫、动态增强及IVIM-DWI扫描,60例患者(40例HCC,20例FNH)入组。IVIM采用单、双指数模型获得表观扩散系数(ADC)、慢速表观扩散系数(D)、快速表观扩散系数(D*)及快速扩散成分所占比例(f)。结果FNH组的ADC、D、D*及f值分别为(1.60±0.25)×10^(-3) mm^2/s、(1.12±0.17)×10^(-3) mm^2/s、(44.89±18.23)×10^(-3) mm^2/s和(34.80±9.68)%;HCC组分别为(1.32±0.21)×10^(-3) mm^2/s、(0.82±0.21)×10^(-3) mm^2/s、(49.82±20.11)×10^(-3) mm^2/s和(28.72±13.84)%。2组间的ADC、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D*、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值相应ROC曲线下面积为0.90,以0.96×10^(-3) mm^2/s为阈值诊断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44%、90.02%。结论 IVIM-DWI有助于鉴别诊断HCC和FNH,其中双指数模型计算的D值诊断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 局灶性结节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启榆 王忠 +5 位作者 谢步东 林华 杨伟 王富春 何瑜 王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6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有临床症状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造影明确供血动脉后,3例使用弹簧圈行供血动脉栓塞术,2例行碘化油加平阳霉素乳剂栓塞。结果5例超选择...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有临床症状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造影明确供血动脉后,3例使用弹簧圈行供血动脉栓塞术,2例行碘化油加平阳霉素乳剂栓塞。结果5例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取得成功,随访时间为10个月~6年,4例患者症状消失,1例患者症状缓解,无并发症。结论动脉栓塞治疗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局灶性结节增生 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许尚文 陈自谦 +1 位作者 钱根年 钟群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1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FNH的平扫及三期增强CT表现。结果:CT平扫21个病灶中7个病灶呈均匀低密度,14个呈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 目的:总结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1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FNH的平扫及三期增强CT表现。结果:CT平扫21个病灶中7个病灶呈均匀低密度,14个呈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疤痕外,19个病灶有明显均匀强化、1个中等不均匀强化、1个轻度不均匀强化,6个病灶还可见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影;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显示10个病灶呈略高密度,6个病灶呈等密度,5个病灶呈略低密度。平扫显示7个病灶伴有中央星状疤痕者,多期增强CT显示15个病灶有中央疤痕并于平衡期出现延迟强化。结论:CT检查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FNH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以"快进慢出"为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及肝血管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军英 白晓忠 +4 位作者 张筠 蔡惠红 高越 于馨 王宁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二维及三维超声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及肝血管瘤(HCH)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肝组织病理活检或增强CT/MRI证实肝内病变57例共72个病灶;其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13例13个病灶,肝血管瘤44例59个病灶,行二... 目的:研究二维及三维超声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及肝血管瘤(HCH)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肝组织病理活检或增强CT/MRI证实肝内病变57例共72个病灶;其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13例13个病灶,肝血管瘤44例59个病灶,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分别记录灰阶图像特点、彩色多普勒特点及PSV、RI、VI。结果:典型的FNH及HCH二维图像有特征性的改变,血流速度FNH组高于HCH组,三维超声的血流指数FNH组高于HCH组。结论:三维超声可以定量研究病变的血流指数,FNH及HCH的血流指数特点在协助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二维和三维相结合可以更好地鉴别诊断FNH及H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局灶性结节增生 血管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影像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薛鹏 皇甫幼田 +1 位作者 杨继周 程新宝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 )的CT、MR及DSA表现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6例经证实的FNH ,均行CT、MR及DSA检查。结果 :6例病灶CT平扫低密度者 4例 ,均匀或不均匀 ,2例为等密度。增强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强化 ,除中心瘢...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 )的CT、MR及DSA表现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6例经证实的FNH ,均行CT、MR及DSA检查。结果 :6例病灶CT平扫低密度者 4例 ,均匀或不均匀 ,2例为等密度。增强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强化 ,除中心瘢痕外病灶强化均匀一致 ,3例可见到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 4例病灶为等密度 ,2例为略高密度。 3例伴有中心瘢痕 ,1例无强化 ,2例延迟强化。 2例行DSA检查 ,病灶内分布较均匀的新生血管团。MR检查 4例 ,T1 WI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 ,T2 WI呈略高信号。 1例行Gd DTPA增强延迟期呈略高信号 ,中心瘢痕无明显强化。结论 :CT、MR及DSA检查可充分反映FNH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 ,动态增强是诊断FNH最有效的影像学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影像学表现 鉴别诊断 肿瘤样病变 病理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表现关联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侯志彬 王春祥 李欣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9-433,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为FNH的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3例患儿发病前确诊患有神经母细胞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髓母细胞瘤,另外3例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为FNH的患儿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3例患儿发病前确诊患有神经母细胞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髓母细胞瘤,另外3例患儿无恶性病变病史,均系偶然发现。3例患儿行MRI检查,2例患儿行CT检查,1例患者行CT及MRI检查,行CT检查者全部行增强扫描,2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6例诊断为FNH患儿中3例(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8.7岁)存在远隔脏器恶性病变病史,影像学上3例患儿肝脏均呈多发病变,病变最大径2.0~5.2cm,边界尚清楚,1例可见纤维分隔及中心瘢痕,1例可见引流静脉。其他3例FNH患儿(男1例,女2例,平均年龄7.3岁)无恶性病变病史,2例呈单发病变,1例呈多发病变;病变最大径4.3~7.6cm,边界清楚,2例可见纤维分隔及中心瘢痕,3例均无明确引流静脉显示。结论:增强CT及MRI检查,尤其是MSCT血管成像能真实反映儿童FNH的病理学特点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儿童肝脏FNH患者影像学特点的认知和了解对于该病的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Meta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赵彩红 李智贤 邹良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6-1118,共3页
目的对超声造影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BM、CNKI及维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采用QUADAS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分别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选择、质量评估及资料提取,应用Meta-dis... 目的对超声造影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检索Pubmed、CBM、CNKI及维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采用QUADAS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分别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选择、质量评估及资料提取,应用Meta-disc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质量中等。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诊断的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0.89、0.98,合并阳性似然比为37.89,合并阴性似然比为0.19(P均<0.1);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标准误为0.02,各研究间均存在异质性。结论超声造影对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分析和讨论异质性可提高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肿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尚建敏 夏进东 +4 位作者 赵年 陈晓蓉 刘安陆 万华 彭虹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2期1335-1338,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0个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FNH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4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病灶大小1.8~13.5cm;CT检出1...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0个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FNH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4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病灶大小1.8~13.5cm;CT检出11个病灶,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示除中心疤痕灶外,所有病灶均明显增强,6个病灶周边见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示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示6个病灶呈稍高或等密度,5个病灶呈稍低密度;5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均延时增强。MRI检出12个病灶,病灶均呈稍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或等信号,7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延时增强。结论:CT和MRI能够显示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FNH最有效的影像学手段,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局灶性结节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DSA和MRI诊断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永能 胡继红 +1 位作者 邬明 赵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1-534,共4页
目的评估DSA和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DSA和MRI影像资料,DSA检查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MRI检查为平扫后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DSA显示病灶富血供性,供血动脉增粗、迂曲,进入病灶后的... 目的评估DSA和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FNH的DSA和MRI影像资料,DSA检查为选择性肝动脉造影,MRI检查为平扫后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DSA显示病灶富血供性,供血动脉增粗、迂曲,进入病灶后的供血动脉分支向周围呈放射状分布,病灶染色均匀,边界清楚;6例见肝静脉引流。MRI动态增强扫描显示病灶于动脉期呈显著强化,持续至延迟期仍高于或等于肝实质;3例病灶中央显示瘢痕组织信号,于门脉期开始强化并持续至延迟期。结论 FNH的DSA特征为供血动脉分支进入病灶后呈辐射状向周围分布,且常见肝静脉引流,MRI动态增强扫描能敏感显示其病灶中央的瘢痕组织信号,两者结合检查能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局灶性结节增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金锋 熊奕 +5 位作者 吴瑛 彭启慧 宋红 冯晓凤 丁志敏 李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增强CT造影对照,并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23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变10例,采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声学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与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增强CT造影对照,并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肝癌23例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病变10例,采用意大利Bracco公司生产的第二代声学造影剂Sonovue进行超声造影成像,造影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肝细胞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各有特点,其鉴别要点主要在于病灶的充盈方式及消退时间。原发性肝癌的造影方式呈典型的快进快退型;而局灶性结节增生由于滋养血管在中央疤痕中穿行,其造影方式呈中央向周边逐渐充填,甚至在门脉相和延迟相增强呈等回声,消退时间明显晚于原发性肝癌。结论超声造影能清楚显示原发性肝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造影充填过程及充填方式,对它们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肝癌 局灶性结节增生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和MRI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殷小平 李彩英 +3 位作者 冯平勇 杨雪 封海龙 刘怀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FNH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及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结果:CT平扫显示病灶均呈稍低密度灶,1例在脂肪肝背景下呈相对高密度。增...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FNH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及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结果:CT平扫显示病灶均呈稍低密度灶,1例在脂肪肝背景下呈相对高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均呈明显均匀强化,2例可见扭曲扩张的供血动脉,8例病灶中央可见瘢痕区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及延时期示病灶稍高于、等于或低于周围肝实质,中心瘢痕灶延时期强化。MRI检查示病变呈等信号或稍低T1信号及稍高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时期呈稍高信号或等信号,11例显示病灶中央疤痕呈延迟强化。1例行MRS检查提示Cho峰明显升高。4例行DWI检查,病灶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ADC图上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结论:MRI较CT能更全面地显示FNH的病理特征,DWI和MRS检查有重要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综合影像诊断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风旗 于向荣 冯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8,109,共4页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MRI及超声造影表现,以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FNH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B超、CT、MRI检查,其中超声造影6例。结果:FHN病灶B超均呈稍低回声,超声造影时动脉...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MRI及超声造影表现,以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及随访证实的FNH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B超、CT、MRI检查,其中超声造影6例。结果:FHN病灶B超均呈稍低回声,超声造影时动脉呈中央向周边快速增强,门脉期、延迟期回声逐渐均匀,高于正常肝组织。病灶CT平扫呈低密度7个,等密度5个。MRI平扫T1WI低信号8个,等信号4个;T2WI均呈高或稍高信号。病灶动脉期CT及MRI均明显强化。门脉期CT显示7个等密度,4个稍高密度,1个为略低密度;延迟期9个等密度,2个稍高密度,1个稍低密度;MRI显示高信号9个,等信号3个;延迟期高信号8个,等信号4个。CT扫描示8个病灶有中央瘢痕,5个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3个有假包膜。MRI扫描示8个病灶有中央瘢痕,5个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3个有假包膜。MRI扫描示9个病灶有中央瘢痕,5个周边有扭曲,增粗血供,3个有假包膜。CT正确诊断4例(4/12),MRI为6例(6/12),超声造影为5例(5/6)。结论:CT及MRI增强扫描可充分反映FNH的供血特点及病理特征,在FNH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FNH的"离心性强"的超声造影特点,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平扫及动态增强MRI表现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静 王培军 +5 位作者 袁小东 郑少强 王国良 王金红 赵小虎 董宁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MRI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共20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病灶,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对病灶的MRI特征进行评价。结果18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MRI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共20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病灶,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检查,对病灶的MRI特征进行评价。结果18例为单发病灶,1例为2个病灶,病灶位于左外叶6个、左内叶9个、右后叶4个、尾状叶1个;病灶大小平均为3.6cm×4.5cm;与肝实质比较,平扫T1WI序列为稍低信号、T2WI序列为稍高信号者16个,T1WI及T2WI为等信号者4个,9个病灶内见瘢痕,呈长T1长T2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18个病灶明显强化,1个病灶中等程度强化,1个病灶周边轻度强化,2个病灶周边出现扭曲血管;门脉期信号高于周围肝实质者17个,等信号2个,信号相对低于肝实质1个;延迟期仍为高信号者14个,另5个表现为等信号,1个为稍低信号;门脉期和延迟期有3个病灶周围可见细环状包膜;15个病灶增强后其内可见瘢痕影,瘢痕于动脉期、门脉期均为低信号,延迟强化者4例。所有病灶周围静脉显示良好。结论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能较好地显示FNH的内部结构和信号特点,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特征,有助于和肝脏其他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