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结扎脑表面动脉构建大鼠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 被引量:9
1
作者 肖端 吕田明 +2 位作者 陆兵勋 何国林 尹恝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通过半结扎脑表面动脉的方法,构建一种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观察血管周围间隙(VRS)扩张情况。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分为24 h模型组、48 h模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脑表面动脉半结扎术造成局部淋巴回... 目的通过半结扎脑表面动脉的方法,构建一种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观察血管周围间隙(VRS)扩张情况。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分为24 h模型组、48 h模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脑表面动脉半结扎术造成局部淋巴回流障碍,术中监测大鼠脑电图变化;假手术组大鼠仅开颅分离脑表面动脉而不行半结扎。假手术组于术后48 h,24 h模型组和48 h模型组分别在术后24和48 h灌注固定并取脑进行冰冻切片,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VRS扩张情况,采用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24 h和48 h模型组以及假手术组的VRS截面积进行定量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电图监测显示术后大鼠未出现脑缺血等脑功能障碍改变。半结扎的脑表面动脉支配区域的皮层及皮层下均可见明显扩张的VRS,皮层下白质较多见。扩张的VRS周围脑组织结构疏松,着色浅淡。24 h模型组和48 h模型组半结扎的脑表面动脉支配区域的VRS面积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脑表面动脉半结扎术能够有效构建大鼠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动物模型,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制备的动物模型较稳定,为研究脑内淋巴循环障碍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局灶性淋巴滞留性脑病 半结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淋巴滞留性脑病bcl-2、bax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育娴 夏作理 +3 位作者 陈连璧 叶文静 杨明峰 孙巧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淋巴滞留性脑病模型中大脑皮层bcl-2、bax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用阻断颈部淋巴引流的方法复制大鼠淋巴滞留性脑病模型,术后1、2、3、5、7和14d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结构变化,TUNEL荧光标记检测原位细... 目的:研究大鼠淋巴滞留性脑病模型中大脑皮层bcl-2、bax基因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方法:用阻断颈部淋巴引流的方法复制大鼠淋巴滞留性脑病模型,术后1、2、3、5、7和14d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脑组织结构变化,TUNEL荧光标记检测原位细胞凋亡,RT-PCR检测大脑皮层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显微镜下见脑组织有水肿的结构变化,第5d最明显。大脑皮层TUNEL阳性细胞数和bax表达从术后2d开始增多,5d达最高峰,14d降至对照组水平。bcl-2表达于术后1d开始增高,5d达最高值,第7d下降至对照组水平。bax表达增高的程度大于bcl-2。结论:阻断颈部淋巴引流可导致淋巴滞留性脑病,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死亡以凋亡为主并与bcl-2和bax的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滞留 大鼠 颈部淋巴结切除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男性,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5天——局灶性脑动脉病
3
作者 陈歆然 陈红兵 +1 位作者 李竹浩 曾进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8-320,共3页
1资料患者男,13岁,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5 d"于2019年9月6日入院。患者5 d前午睡时突感头痛,为右侧额顶颞部持续性胀痛,疼痛放射至颈背部肌肉。数分钟后上厕所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摔倒在地,伴流口水、小便失禁,无意识丧... 1资料患者男,13岁,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5 d"于2019年9月6日入院。患者5 d前午睡时突感头痛,为右侧额顶颞部持续性胀痛,疼痛放射至颈背部肌肉。数分钟后上厕所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摔倒在地,伴流口水、小便失禁,无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可呼叫亲人,但无法自行爬起。后被家属发现,送至当地医院就诊。家属诉入院后行头颅CT未见异常,头颅MRI示"右侧大脑半球梗死"(文字描述,未带影像片),予脱水、抗板等治疗后症状无缓解,为求进一步诊疗转入我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动脉 血管壁高分辨磁共振 条带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浩 苏万东 +1 位作者 吉训明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37-240,共4页
关键词 缺血模型 动物实验研究 缺血血管 大鼠 机制 防治措施 动物模型 指导意义 稳定 重复 梗死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多注射液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及caspase-8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宋利春 张鸿 +1 位作者 贾春红 刘艳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脑缺血治疗的关键是减轻脑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元凋亡。细胞内有一套精细复杂的信号系统在调控着凋亡过程。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通路是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以caspase-8蛋白的激活为特征。近年来银杏叶制剂被临床广... 脑缺血治疗的关键是减轻脑缺血半暗带区的神经元凋亡。细胞内有一套精细复杂的信号系统在调控着凋亡过程。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通路是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以caspase-8蛋白的激活为特征。近年来银杏叶制剂被临床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银杏叶制剂为复合制剂.其主要有效成分为24%类黄酮和6%萜内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CASPASE-8蛋白 神经元凋亡 金纳多注射液 蛋白表达 receptor 信号转导通路 缺血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治疗时间窗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苏万东 吉训明 +1 位作者 吴浩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423-426,共4页
关键词 缺血 治疗时间窗 亚低温治疗 实验研究进展 缺血血管 中动脉阻塞 缺血 缺血 药物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临床诊治分析:附病例报道 被引量:1
7
作者 毕涌 陈国钱 +3 位作者 陈为安 周淑娟 马泳泳 张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探讨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12-27收治的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P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入院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 目的探讨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12-27收治的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并发P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入院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及诊治经过。结果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视觉障碍、认知功能减退和精神行为异常等常见PML症状;脑脊液中检测到JC病毒;颅脑MRI显示两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多发T1FLAIR低信号、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病灶,颅脑MRI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改变,无占位效应,符合典型的PML影像学表现。给予退热、补液,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积极治疗,但患者病情仍迅速进展,自动出院1d后死亡。结论 PML临床表现多样,神经系统表现多为高级皮质功能减退,脑脊液JC病毒及颅脑MRI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但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 进行 磁共振成像 JC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8
作者 陈晓明 张志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66-768,共3页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在世界范围内,脑血管病是引起死亡的第2位原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219/10万。近代医学和新技术研究认为,不... 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在世界范围内,脑血管病是引起死亡的第2位原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脑血管病的年发病率为219/10万。近代医学和新技术研究认为,不论何种脑血管疾病均存在以脑缺血为基础的脑循环和代谢障碍等一系列脑缺血一缺氧性生化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脑血管异常。组织缺氧是局灶性脑缺血发生细胞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缺氧在缺血性细胞死亡中的重要作用,脑缺血后恢复足够的氧供成为脑组织恢复的一个关键因素。高压氧能明显地增加机体对氧的摄取和利用,使血氧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血管 高压氧治疗 机制 血管疾 血管 细胞死亡 血管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脑淋巴滞留的荧光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肖端 吕田明 +2 位作者 陆兵勋 何国林 尹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通过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局部脑淋巴滞留后血管周围间隙(VRS)特点及BSA在VRS内循环分布规律。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24、48h假手术组(各10只),24、48h模型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脑表浅动脉半结扎术造成局部淋巴循环障碍;假手... 目的:通过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局部脑淋巴滞留后血管周围间隙(VRS)特点及BSA在VRS内循环分布规律。方法: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24、48h假手术组(各10只),24、48h模型组(各10只);模型组采用脑表浅动脉半结扎术造成局部淋巴循环障碍;假手术组开颅分离浅表动脉而不行半结扎。分时间点做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SA在VRS内分布规律,进行扩张VRS计数,统计分析。结果:荧光显微镜下,BSA多聚集在VRS中,在半结扎皮层下VRS中BSA更为集中。模型组相应皮层及皮层下可见明显扩张的VRS,扩张数目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多(P<0.01);24、48h假手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脑局部淋巴循环受阻可引起相应部位的VRS扩张,VRS是颅内淋巴循环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滞留 血管周围间隙 荧光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淋巴瘤病临床及病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雅杰 朴月善 卢德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94-596,共3页
大脑淋巴瘤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特殊类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展迅速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显示弥漫性脑白质病变,组织病理学呈现脑白质内恶性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大脑淋巴瘤病已经成为脑白质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 大脑淋巴瘤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特殊类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展迅速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显示弥漫性脑白质病变,组织病理学呈现脑白质内恶性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大脑淋巴瘤病已经成为脑白质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病因之一,因此尽早进行病理检查对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大脑淋巴瘤病的认识仅基于一些病例报道,系统分析较少。在本文中,我们对国外相关病例进行回顾,共收集17例大脑淋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对其进行总结,以期对该病能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白质 进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发作性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三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贾瑞 王雪贞 +2 位作者 李希芝 李斌 衣香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72-476,共5页
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是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少见类型,临床上可表现为短暂性、发作性、刻板性的神经系统症状,有时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作者报道了3例以发作性症状为表现的cSAH,1例为烟雾病,1例为颅内大动脉狭窄,1... 脑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是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种少见类型,临床上可表现为短暂性、发作性、刻板性的神经系统症状,有时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作者报道了3例以发作性症状为表现的cSAH,1例为烟雾病,1例为颅内大动脉狭窄,1例为疑似脑淀粉样血管病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因此,临床上对于表现为cSAH的患者,需考虑多方面的病因,完善必要相关检查,以尽早诊断、早干预,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 短暂缺血发作 底异常血管 淀粉样血管网 短暂神经系统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医“白脉病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CD34、VEGF1、GAP-4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龙梅 郑丽娟 +6 位作者 祝日荣 毛萌 仁青加 邓志云 李佳林 武佳杰 任小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90-1698,共9页
目的:基于CD34、VEGF1、GAP-43探讨藏医"白脉病疗法"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7天、14天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D34蛋白、VEGF1蛋白、GAP-4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 目的:基于CD34、VEGF1、GAP-43探讨藏医"白脉病疗法"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血管再生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7天、14天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D34蛋白、VEGF1蛋白、GAP-4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7天,白脉病疗法组、如意珍宝丸组模型组CD34、VEGF1、GAP-43阳性表达明显较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14天白脉病疗法组、如意珍宝丸组、阳性对照组CD34、VEGF1、GAP-43阳性细胞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 <0.05,白脉病疗法组CD34、GAP-43的表达高于如意珍宝丸组。结论:白脉病疗法可以促进微血管增生,诱导侧支循坏的建立和微血管网的再建,促进血管再生,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脉疗法 缺血再灌注模型 神经 微血管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4卷总目次
13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585-589,共5页
关键词 血管 缺血卒中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大鼠组织 中动脉 经颅多普勒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溶栓治疗 烟雾 目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第2卷(1~12期)总目次
1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577-581,共5页
关键词 血管 缺血卒中 短暂缺血 暂时缺血 溶栓治疗 中动脉 夹层动脉瘤 壁间动脉瘤 颈动脉粥样硬化 梗死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黄如训 经颅多普勒超声 缪中 缺血-再灌注损伤 颅内动静脉畸形 高血压出血 目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第4卷关键词索引
15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577-584,共8页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 中动脉 大鼠组织 颈动脉狭窄 缺血卒中 蛛网膜下腔出血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管痉挛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血流自动调节 颈动脉支架置入 颅内动静脉畸形 静脉窦栓塞 颈动脉斑块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与防治
16
作者 荆荣坤 《山东畜牧兽医》 2011年第4期83-83,共1页
猪链球菌病是由几种主要链球菌引起的,常表现为猪急性败血症、脑炎、局灶性淋巴结化脓、慢性关节炎及心内膜炎。而仔猪主要是急性败血症及脑炎,部分淋巴结化脓。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败血症 防治 症状 心内膜炎 淋巴 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年第1卷作者索引
17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作者索引 骨髓抑制 杂志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 儿童过敏紫癜 儿科 哑科 儿童青少年 全身型幼年特发关节炎 儿童原发遗尿症 系统红斑狼疮 家族节段肾小球硬化 丁宗一 儿科学 临床医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循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年第1卷索引
18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321-326,共6页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 亚低温 流行学特征 醋酸去氨加压素 儿童原发遗尿症 儿童过敏紫癜 儿童肺炎 全身型幼年特发关节炎 婴幼儿腹泻 婴幼儿消化不良 儿童肾综合征 易著文 家族节段肾小球硬化 儿童青少年 人巨细胞 粗大运动功能分级 布地奈德 川崎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特应 陆权 王丹华 儿科 哑科 循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 索引 通检 检索工具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