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PS局域增强系统基准站多路径抑制消除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宋超 李景森 皮寿熹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08,共5页
GPS局域增强系统(LASS)作为飞机精密进场和着陆的最重要的导引系统,使得飞机进场过程实现全面GPS化。但是,由于DGPS多路径效应误差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LASS系统的性能,降低了飞机进场过程的导航精度。因此从多路径效应误差产生原理入手,... GPS局域增强系统(LASS)作为飞机精密进场和着陆的最重要的导引系统,使得飞机进场过程实现全面GPS化。但是,由于DGPS多路径效应误差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LASS系统的性能,降低了飞机进场过程的导航精度。因此从多路径效应误差产生原理入手,通过分析多路径效应误差的特性和建立多路径效应误差信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特殊设计的多路径抑制天线以及利用动态基准站和双差测量技术抑制多路径误差的方法。运用该方法,不仅能避免飞机机身反射信号所引起的多路径效应,还可以对地面及地面物体反射引起的多路径效应误差起到很好的消除作用,从而极大地改善LASS的性能,提高飞机进场过程的安全性和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局域增强系统 多路径效应 基准站 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增强系统台站最小保护间隔的计算 被引量:1
2
作者 周自力 李锐 +3 位作者 王建强 唐越 冉妮虹 唐万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5-999,共5页
针对局域增强系统(LAAS)的频率指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保护服务区的频率指配方法。根据LAAS频率保护服务区的定义,在机载接收机信号干扰比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无线电传播模型和空间几何关系,详细描述了计算LAAS台站间最小保护间隔的... 针对局域增强系统(LAAS)的频率指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保护服务区的频率指配方法。根据LAAS频率保护服务区的定义,在机载接收机信号干扰比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无线电传播模型和空间几何关系,详细描述了计算LAAS台站间最小保护间隔的方法。计算结果与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规范吻合,为LAAS设备的频率指配提供了简单有效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提高导航频率资源利用率,解决频率资源短缺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局域增强系统 频率指配 频率保护服务区 最小保护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增强系统中的模糊控制载波平滑码算法
3
作者 张光明 蔡文伟 黄顺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898-1900,1908,共4页
针对局域增强系统(LAAS)中导航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载波平滑码(CSC)算法。该算法将载体的运动速度或者导航卫星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划分成不同的值域,当GPS信号出现周跳时,根据速度所在值域,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调... 针对局域增强系统(LAAS)中导航定位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模糊控制的载波平滑码(CSC)算法。该算法将载体的运动速度或者导航卫星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划分成不同的值域,当GPS信号出现周跳时,根据速度所在值域,利用模糊控制理论调节GPS信号的载波和码的加权值。可以使导航定位精度平滑,并使定位参差降低一半。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并通过静态试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载波平滑码 全球定位系统 局域增强系统 精密进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接收机局域机场监视系统的完好性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志鹏 张军 +1 位作者 朱衍波 薛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41-1045,1049,共6页
现有局域机场监视系统(LAM)采用单接收机,健壮性和完好性较差.基于多接收机LAM(MLAM)概念,从地面监测站和机载用户两方面讨论了其完好性.在地面监测站方面,研究了多接收机伪距校正数校验方法;通过地面监测保护级最小原则选择最佳可见卫... 现有局域机场监视系统(LAM)采用单接收机,健壮性和完好性较差.基于多接收机LAM(MLAM)概念,从地面监测站和机载用户两方面讨论了其完好性.在地面监测站方面,研究了多接收机伪距校正数校验方法;通过地面监测保护级最小原则选择最佳可见卫星组合,减小了机载用户的计算负担.在机载用户方面,考虑系统完好性、连续性和可用性的前提下进行漏检系数计算,精确估计了机载用户保护级,改善了系统的整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LAM相比,MLAM的精度和完好性指标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局域增强系统 局域机场监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AS地面站伪距纠正量误差完好性监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志鹏 张军 刘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6-200,共5页
该文推导了LAAS地面参考站系统中伪距纠正量误差公式,分析现有的伪距纠正量误差完好性监测算法B值排除法,得出结论:B值之间具有相关性,一个B值出错,会影响到其它B值;B值排除法没有把接收机故障和卫星故障分开考虑,会产生较大的误检和漏... 该文推导了LAAS地面参考站系统中伪距纠正量误差公式,分析现有的伪距纠正量误差完好性监测算法B值排除法,得出结论:B值之间具有相关性,一个B值出错,会影响到其它B值;B值排除法没有把接收机故障和卫星故障分开考虑,会产生较大的误检和漏检概率。该文提出两种伪距纠正量误差完好性监测算法:行列判断法和C值辅助法。针对无故障和5种故障情况,通过仿真实验对3种算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新算法的误检、漏检、误排、漏排概率均小于原算法,进而提高了系统的定位精度和连续性。把行列判断法和C值辅助法进行对比,讨论各自优缺点,提出选择算法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局域增强系统 完好性监测 伪距纠正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