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降水中大尺度环流和局地陆-气相互作用的贡献:河南“21·7”强降水事件特征影响因子探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玥 王爱慧 +1 位作者 支蓉 封国林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1-566,共16页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突破历史极值的极端强降雨,造成极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此次事件暴露出对中国东部汛期降水预测存在一定不足,提示我们需要加强汛期降水和传统影响因子不匹配的机理研究。本文首先利用再分析ERA5月资料识别了与2...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突破历史极值的极端强降雨,造成极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此次事件暴露出对中国东部汛期降水预测存在一定不足,提示我们需要加强汛期降水和传统影响因子不匹配的机理研究。本文首先利用再分析ERA5月资料识别了与2021年7月有相似环流背景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事件;进一步利用基于相似环流型的动力调整方法,对1979~2021年7月中国东部降水距平开展了大尺度环流动力影响和局地陆面作用分离;最后,量化研究了上述两个作用对此次极端降水事件的贡献。得到如下主要结论:2011年是2021年7月的500 hPa环流相似年,然而相应降水场在华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呈现显著差异。利用动力调整方法从降水距平中分离出大气环流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余项反映局地陆—气反馈作用。降水余项是引起2021年7月江淮到长江下游地区的异常强降水的主要原因。归因分析表明,余项主要是由局地热力因子变化引起的,其中,蒸发加强,感热通量显著降低,增加了大气强对流不稳定能量,并通过影响大气相对湿度和边界层高度,使得降水增加。推广到1979~2021年7月降水的演变过程发现,中国东部降水余项的年际变率很强,极端降水异常主要体现在余项中,而环流分量相对稳定,结果强调了局地热力作用对夏季极端降水的重要影响。本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预测需要同时考虑大尺度大气环流特征和局地热力作用的贡献,后者对于极端降水预测的贡献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降水 河南 动力调整方法 大尺度环流 局地热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