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三角洲秋季典型O3污染的气象条件及贡献量化 被引量:52
1
作者 洪莹莹 翁佳烽 +1 位作者 谭浩波 沈劲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0,共10页
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2013~2017年秋季海平面气压和全风速场进行大样本客观分型.结果表明,影响O3的天气类型共有7种,由污染程度高低分为高、中、低3类,对应的平均O3超标率分别为32.3%,12.0%和4.2%.对比2017年和2016年... 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2013~2017年秋季海平面气压和全风速场进行大样本客观分型.结果表明,影响O3的天气类型共有7种,由污染程度高低分为高、中、低3类,对应的平均O3超标率分别为32.3%,12.0%和4.2%.对比2017年和2016年秋季O3污染天气分型下促发O3污染的气象因子差异,2017年秋季高污染型O3天气形势出现的天数比2016年增多,且中污染型天气形势出现时,2017年的局地污染气象条件更为不利.采用WRF-CAMx模式通过改变气象场输入来量化气象条件贡献,并用实测变化减去气象变化以推算排放贡献.结果表明,气象条件变化导致O3浓度上升的贡献率为29.8%,而排放的变化引起O3浓度下降的贡献率为7.1%.在2017年秋季开展的O3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指导下的珠江三角洲O3前体物控制措施,有效缓解了部分由于不利气象条件而引起的O3污染浓度上升.不利气象条件是导致2017年秋季O3浓度升高的重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天气分型 局地气象要素 气象贡献率 臭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