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药用菌中天然活性成分调控尿酸代谢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文静 殷朝敏 +4 位作者 范秀芝 史德芳 姚芬 于巍 高虹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28-336,共9页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由于人体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近年研究发现,食药用菌中一些天然活性成分在改善高尿...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由于人体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导致的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且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危害。近年研究发现,食药用菌中一些天然活性成分在改善高尿酸血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以尿酸代谢过程、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机制为基础,对食药用菌中主要活性成分调控尿酸代谢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食药用菌中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血症 痛风 尿酸代谢 食药用菌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孟凤仙 刘世菊 +7 位作者 张继胜 郝桂香 陶晓华 刘慧 孙华 倪青 张润云 宋金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3-34,46,共3页
目的观察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采用灌服腺嘌呤及乙胺丁醇进行造模。阳性药组按0.09mg/kg体重灌服秋水仙碱;大剂量组给... 目的观察青秦液对高尿酸血症大鼠尿酸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采用灌服腺嘌呤及乙胺丁醇进行造模。阳性药组按0.09mg/kg体重灌服秋水仙碱;大剂量组给予5g/(kg·d)青秦液灌胃,中剂量组给予2.5g/(kg·d)青秦液灌胃;小剂量组予1.25g/(kg·d)青秦液灌胃。采用磷钨酸法测定血尿酸和尿尿酸,采用酶比色法测定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的含量。结果秋水仙碱及青秦液均具有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的作用,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ADA活性作用方面,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青秦液中、小剂量组大鼠血ADA含量明显低于阳性药组(P<0.05);阳性药组及青秦液大、中、小剂量组大鼠血XOD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青秦液具有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及血ADA、XOD活性的作用;在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ADA活性作用方面,青秦液中、小剂量组明显优于阳性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秦液 尿酸血症 尿酸代谢 代谢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的尿酸代谢紊乱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德文 高丽真 +1 位作者 林从容 伍伏英 《临床荟萃》 CAS 1995年第20期935-936,共2页
已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者蛋白质、脂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出现紊乱。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SUA)代谢情况以及SUA与血白蛋白(Alb)、血脂代谢之间关系尚未有临床资料报道。本文旨在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尿酸代谢及其高尿酸血... 已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者蛋白质、脂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出现紊乱。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尿酸(SUA)代谢情况以及SUA与血白蛋白(Alb)、血脂代谢之间关系尚未有临床资料报道。本文旨在研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尿酸代谢及其高尿酸血症危险性。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符合诊断肾病综合征标准(①尿蛋白>3.5g/24h;②血Alb<30g/L;③高脂血症;④高度浮肿)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均值21.3±9.5岁,均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所有患者均行肾穿活俭,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14例,膜性肾病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尿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尿酸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海燕 《北方药学》 2017年第4期30-31,共2页
目的:分析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尿酸代谢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沈丘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甲亢患者65例,设为甲亢组,并给予药物治疗;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65例设为健康组,检测与比较两组甲... 目的:分析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尿酸代谢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沈丘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甲亢患者65例,设为甲亢组,并给予药物治疗;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人65例设为健康组,检测与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如FT3、FT4及TSH水平与尿酸代谢水平。结果:甲亢组治疗前FT3、FT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甲亢组治疗后FT3、FT4明显低于治疗前,TSH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甲亢组治疗前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5),治疗后甲亢组尿酸水平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5);甲亢组与健康组及甲亢组治疗前后尿素氮与肌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相关于尿酸代谢水平,说明甲亢患者尿酸水平密切关联于高甲状腺激素水平,提示甲亢为消耗性疾病,不仅要积极治疗,还要密切监测血尿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 甲状腺激素水平 尿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皂苷Holothurin A和Echinoside A对肥胖小鼠尿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巨盛楠 徐慧静 +3 位作者 王玉明 李兆杰 薛长湖 张恬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85-391,共7页
Holothurin A(HA)和Echinoside A(EA)是海参中含量较高的两种皂苷,本研究分析了HA和EA对db/db肥胖小鼠血尿酸、尿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肾脏尿酸代谢相关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将db/db小鼠按体重分成模型组、HA组、EA组,每组8只,C57/BL6... Holothurin A(HA)和Echinoside A(EA)是海参中含量较高的两种皂苷,本研究分析了HA和EA对db/db肥胖小鼠血尿酸、尿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及肾脏尿酸代谢相关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将db/db小鼠按体重分成模型组、HA组、EA组,每组8只,C57/BL6小鼠为对照组,HA组、EA组饲料分别添加0.07%两种海参皂苷单体,喂养2周。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小鼠,模型组小鼠表现为血清尿酸水平显著升高,海参皂苷HA与EA分别降低血尿酸12.7%和18.1%(P<0.05),并显著改善肾脏肾小球组织结构病理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海参皂苷对db/db肥胖小鼠肝脏黄嘌呤氧化酶和腺苷脱氨酶的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上调肾脏尿酸代谢相关转运体GLUT9、OAT1、OCTs、OCTNs的mRNA表达水平(P<0.05)。海参皂苷HA和EA可能通过调控肾脏尿酸代谢相关转运体改善尿酸代谢异常,其中EA改善效果优于HA。该研究成果为膳食海参皂苷预防尿酸代谢异常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皂苷 尿酸代谢 嘌呤代谢 肥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禁食对尿酸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隋修锟 郭志峰 +7 位作者 张洪玉 王海龙 吴峰 杨超 郭雅秀 马婷 李莹辉 戴钟铨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0-320,共11页
为研究长期禁食过程中大鼠尿酸代谢的变化及其潜在的调控机制,以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动物模型,通过病理组织切片、生化检测、荧光定量PCR(qRT-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析不同禁食时间(1,2,3,5,7天)大鼠尿... 为研究长期禁食过程中大鼠尿酸代谢的变化及其潜在的调控机制,以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动物模型,通过病理组织切片、生化检测、荧光定量PCR(qRT-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分析不同禁食时间(1,2,3,5,7天)大鼠尿酸水平及其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长期禁食未对大鼠肾脏组织产生明显的损伤,引起了血尿酸水平上升、尿尿酸水平波动性变化和血液尿酸酶活性升高;随着禁食时间的延长,主要尿酸转运蛋白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调。长期禁食过程中大鼠尿酸代谢变化可能与尿酸转运蛋白及尿酸酶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禁食 尿酸代谢 调控机制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胃酸分泌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合并痛风患者使用艾司奥美拉唑对其尿酸代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燕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3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为胃酸分泌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合并痛风患者使用艾司奥美拉唑对其尿酸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海门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胃酸分泌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合并痛风患者设为试验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40例未合并痛... 目的:探讨为胃酸分泌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合并痛风患者使用艾司奥美拉唑对其尿酸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海门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胃酸分泌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合并痛风患者设为试验组,将同期该院收治的40例未合并痛风的胃酸分泌相关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艾司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前、用药72 h、停药72 h时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尿pH、血pH的水平及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用药72 h、停药72 h时,试验组患者血尿酸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用药后,试验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胃酸分泌相关消化系统疾病合并痛风患者使用艾司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可导致其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存在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酸分泌相关消化系统疾病 痛风 艾司奥美拉唑 尿酸代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失调促进高尿酸血症发生发展机制及菌群调节防治作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温倩颖 张丽卿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92-97,共6页
高尿酸血症指血尿酸水平升高(血尿酸>420 mmol/L)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是痛风、慢性肾脏病等其他相关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其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相比有较大差异,具有菌群多样性下降、有益菌群减少... 高尿酸血症指血尿酸水平升高(血尿酸>420 mmol/L)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是痛风、慢性肾脏病等其他相关疾病的潜在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其肠道菌群与健康人相比有较大差异,具有菌群多样性下降、有益菌群减少、潜在致病菌增加、短链脂肪酸生成减少的特点。肠道菌群在嘌呤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某些潜在致病菌群可参与嘌呤代谢过程,导致体内嘌呤负荷增加,促进血尿酸水平升高。肠道内尿酸分解代谢的失调也会影响尿酸排泄,部分菌群失调可能减少肠道对尿酸的分解,进一步加重高尿酸血症。肠道菌群失调也可影响宿主的抗氧化防御体系影响尿酸水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等)失调也可能改变肠道环境,影响尿酸的生成和排泄过程。最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增加肠道通透性,导致血尿酸水平的进一步升高。上述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影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通过调整饮食、服用益生菌、益生元及粪菌移植等方法增加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可能对高尿酸血症起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失调 嘌呤代谢 尿酸代谢 益生菌 尿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尿酸盐代谢障碍的防治
9
作者 杨宗泽 杨彩然 《中国兽药杂志》 2002年第7期50-52,共3页
本文综述了鸡尿酸盐代谢障碍的原因及危害,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综合防治因各种因素引起的鸡尿酸盐代谢障碍的方法,特别是药物防治方法。
关键词 尿酸代谢障碍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陆欣玲 李瑞玲 沈卫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5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UA)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门诊和针灸门诊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对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UA)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门诊和针灸门诊治疗的高尿酸血症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低嘌呤饮食,忌酒,适当运动,多饮水,使尿量维持在每日2000~3000 m L,有利于UA排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刺双侧脾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丰隆,每周3次,每次留针30 min。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UA、尿素氮(BUN)、肌酐(Cr)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U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BUN、C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U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UN、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可以降低患者的UA代谢,保护肾脏功能,进而起到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血症 针刺 效果 尿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种鸡尿酸盐沉积症的成因及其对策
11
作者 孟宪飞 《中国畜禽种业》 2013年第1期126-126,共1页
肉种鸡尿酸盐沉积症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某些致病因素致使种鸡肾功能下降导致尿酸盐代谢障碍的疾病。临床病理剖检以肾肿大,肾小管、输尿管尿酸盐沉积为特征。肉种鸡3-5周龄多发。轻者导致雏鸡生长阻滞、成鸡生产力降低,重者导致种... 肉种鸡尿酸盐沉积症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某些致病因素致使种鸡肾功能下降导致尿酸盐代谢障碍的疾病。临床病理剖检以肾肿大,肾小管、输尿管尿酸盐沉积为特征。肉种鸡3-5周龄多发。轻者导致雏鸡生长阻滞、成鸡生产力降低,重者导致种鸡大批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盐沉积症 肉种鸡 尿酸代谢障碍 成因 致病因素 饲养管理 病理剖检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痰瘀互结在痛风发病与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黎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8-459,共2页
关键词 痰瘀互结 痛风 尿酸代谢 嘌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
13
作者 王韬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9期52-52,共1页
痛风是由于嘌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四肢关节是好发部位。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我院2006~2011年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了16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病人,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6例病人... 痛风是由于嘌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四肢关节是好发部位。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我院2006~2011年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了16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病人,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6例病人(18个膝关节),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术前诊断为痛风性滑膜炎6例,创伤性滑膜炎2例,骨性关节炎合并滑膜炎6例(其中2例合并游离体),化脓性关节炎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术前血尿酸升高7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关节镜技术 膝关节 治疗 应用 创伤性滑膜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尿酸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痛风1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德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2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与转归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14例原发性痛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例首次发病于骨关节者107例,尿路结石7例;114原发性痛风患者,下肢关节受累89例(78.1%),上肢关节受累47例(41.2%...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风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与转归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14例原发性痛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4例首次发病于骨关节者107例,尿路结石7例;114原发性痛风患者,下肢关节受累89例(78.1%),上肢关节受累47例(41.2%);114例痛风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尿酸增高,男>420μmol/L,女>350μmol/L;经控制饮食、多饮水,急性期给予秋水仙碱治疗,间歇期给予别嘌醇治疗,疗效满意。结论原发性痛风发病率明显升高,危害性加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同时患者应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痛风膳食并长期坚持服降尿酸药,有效地治疗原发性痛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风 尿酸代谢异常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