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小板计数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春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micro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与病情程度、肾小球分级相关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rinary microalbumin,U-mALB)、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micro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与病情程度、肾小球分级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102例DN患者为研究组;取同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44例为对照组,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及不同病情程度、不同肾小球分级患者U-mALB、UACR、PLT并分析相关性。依据1 y后预后情况,比较研究组不同预后患者不同治疗时间U-mALB、UACR、PLT并分析治疗后2 m后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U-mALB、UACR高于对照组,PLT低于对照组;对照组U-mALB、UACR高于健康组,PLT低于健康组(P<0.05)。随着研究组病情程度加重、肾小球分级增加,U-mALB、UACR呈上升趋势,PLT呈下降趋势(P<0.05)。病情程度、肾小球分级与U-mALB、UACR呈正相关,与PLT呈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者治疗后2 mU-mALB、UACR高于预后良好者,PLT低于预后良好者(P<0.05)。治疗后2 mU-mALB、UACR、PLT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大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U-mALB、UACR、PLT与DN发生、病情程度、肾小球分级有关,联合检测可为临床预测患者预后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比值 血小板计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2微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检测意义
2
作者 孙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022-1024,106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在本院确诊收治60例CRF患者为CRF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在本院确诊收治60例CRF患者为CRF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学水平(β2-MG、AGR、UACR)。根据CRF分期,分为Ⅲ组(n=26)、Ⅳ组(n=18)和Ⅴ组(n=16),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学指标与CRF分期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学指标对CRF的诊断价值。结果:CRF组的血清β2-MG、UACR水平高于对照组,AGR低于对照组(P<0.05);Ⅲ组的血清β2-MG、UACR水平低于Ⅳ组和Ⅴ组,AGR高于Ⅳ组和Ⅴ组;Ⅳ组的血清β2-MG、UACR水平低于Ⅴ组,AGR高于Ⅴ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β2-MG、UACR与CRF分期呈正相关,AGR与CRF分期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β2-MG、AGR、UACR以及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742、0.715、0.721、0.779,敏感度分别为83.33%、75.00%、80.00%、95.00%,特异度分别为78.33%、66.67%、70.00%、61.67%(P<0.05)。结论:血清β2-MG、UACR、AGR联合检测对CRF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蛋白/球蛋白比值 尿微量白蛋白/比值 慢性肾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葡萄糖监测与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罗永丽 马慧 +1 位作者 黄伟 朱迎霞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2期19-23,30,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相关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及关联程度。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74例T2DM患者。根据UACR结果分为UACR异常组(73例)和UACR正常组(101例... 目的探讨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相关指标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及关联程度。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174例T2DM患者。根据UACR结果分为UACR异常组(73例)和UACR正常组(101例)。通过CGM连续采集3 d的血糖数据,记录CGM相关指标;留取随机尿液,测定UACR;分析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UACR的相关性。结果UACR异常组的糖尿病病程长于UACR正常组,男性占比、血尿酸、血肌酐、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高于UACR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小球滤过率水平低于UACR正常组(P<0.05)。CGM指标中,UACR异常组的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平均葡萄糖、标准差、平均葡萄糖波动幅度、最大葡萄糖波动幅度水平高于UACR正常组,TIR水平低于UACR正常组(P<0.05)。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血压、肾功能、血脂、HbA1c及体重指数等因素后,TIR与UACR呈负相关(r<0,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UACR为因变量,TIR为自变量,经逐步校正性别、糖尿病病程等混杂因素后,TIR始终是维持UACR水平正常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UACR异常与糖尿病病程延长、性别、代谢紊乱加重、并发症风险升高及肾功能下降密切相关;此外,CGM监测显示UACR异常的T2DM患者其血糖控制较差,而TIR作为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是其保护因素。因此,通过改善血糖控制(如提高TIR),可能有助于降低UACR异常的发生风险,从而减少T2DM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持续葡萄糖监测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 尿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肺结核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马珺 刘婷 +3 位作者 裴异 覃娇 李飘 文锐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7期721-72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与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的相关性,为临床糖尿病肾病与肺结核共病(DKD-PTB)患者的管理和... 目的:探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与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的相关性,为临床糖尿病肾病与肺结核共病(DKD-PTB)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2型DKD-PTB患者(设为DKD-PTB组)和同期未合并PTB的105例DKD患者(设为DKD组)作为研究对象,再根据患者的UACR水平不同将其分为UACR正常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分析DKD与DKD-PTB患者的差异,以及UACR水平与DKD-PTB的关联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DKD-PTB组患者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白蛋白(albumin,ALB)指标水平均低于DKD组(P<0.05),而其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two-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2hPG)、球蛋白(globulin,GLB)、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餐后2 h C肽(two-hour postprandial C-peptide,2h-CP)、UACR等指标的水平则均明显高于DKD组(P<0.05);与UACR正常组患者相比,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DKD-PTB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将UACR水平与相关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CR水平与BMI、ALB、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F-CP、2h-CP、25(OH)D等指标水平呈负相关,而与NEUT%、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FPG、HbA1c等指标水平呈正相关,与DKD-PTB亦呈正相关(r=0.329,P<0.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BP、HbA1c、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eGFR可影响DKD患者UACR水平,并且合并PTB是影响DKD患者UACR水平可能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32,95%CI=1.381~5.407,P=0.004)。结论:UACR水平与DKD-PTB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并且受SBP、HbA1c、25(OH)D、eGFR等指标的影响,对此临床应加强DKD患者的管理和监测,避免或减少DKD-PTB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2型糖尿 肺结核 尿微量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蛋白试纸条定性与尿清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青艳 李海霞 +6 位作者 李志艳 黄磊 焦莉莉 闫存玲 屈晨雪 邢凌生 徐国宾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23-426,共4页
目的对尿蛋白试纸条定性与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尿蛋白试纸条定性的结果解读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神经内科住院,同时检测了尿蛋白试纸条定性和ACR的946例冠心病或缺... 目的对尿蛋白试纸条定性与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关系进行分析,为尿蛋白试纸条定性的结果解读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神经内科住院,同时检测了尿蛋白试纸条定性和ACR的946例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蛋白试纸条定性采用基于溴酚蓝反应的自动干化学法。尿清蛋白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肌酐浓度采用碱性苦味酸动力学法测定。用Spearman检验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ACR≥30 mg/g作为蛋白尿的诊断标准,评估尿蛋白试纸条定性分析对于蛋白尿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尿蛋白试纸条定性与ACR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8,P<0.01。尿蛋白试纸条阴性的患者88.5%为正常蛋白尿(ACR<30 mg/g)。尿蛋白试纸条微量的患者61.2%为正常蛋白尿,而38.8%为轻度或重度蛋白尿(ACR≥30 mg/g)。尿蛋白试纸条1+的患者87.1%为轻度或重度蛋白尿。尿蛋白试纸条≥2+的患者99.2%为轻度和重度蛋白尿。结论尿蛋白试纸条定性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尿蛋白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试纸条 尿蛋白/比值 冠心病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意尿蛋白/尿渗透压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江 夏运成 +4 位作者 王瑞 午向青 姜文玲 刘伏友 彭佑铭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4-224,230,共2页
一般认为,晨尿(随意尿)尿蛋白和尿肌酐比值(Upro/Uer)可作为24 h尿蛋白定量的替代检测方法;但也有学者提出,由于年龄和疾病类型及程度的不同,肌酐的排泄存在很大的差异,建议使用晨尿(随意尿)尿蛋白和尿渗透压比值(Upro/U... 一般认为,晨尿(随意尿)尿蛋白和尿肌酐比值(Upro/Uer)可作为24 h尿蛋白定量的替代检测方法;但也有学者提出,由于年龄和疾病类型及程度的不同,肌酐的排泄存在很大的差异,建议使用晨尿(随意尿)尿蛋白和尿渗透压比值(Upro/Uosm)作为替代方法。我们用两种方法对80例肾脏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 尿 尿渗透压 清除率 尿蛋白/尿渗透压 尿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薛国华 马惠芳 +2 位作者 田利平 张守彦 赵洛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506-509,共4页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入选高血压患者266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高血压肾脏...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血清胱抑素C水平及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胱抑素C水平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入选高血压患者266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高血压肾脏正常组152例(UACR<30 mg/g)和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114例(UACR≥30 mg/g),检测患者血脂、空腹血糖、血清胱抑素C、血常规、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测量体质指数(BMI),调查有无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另设对照组50例(选自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肾脏正常组及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RDW水平均明显升高[(13.43±0.92)%比(15.05±1.29)%比(12.09±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升高[(1.46±0.22)mg/L比(1.16±0.18)mg/L,P<0.01].②与高血压肾脏正常组比较,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组RDW水平[(15.05±1.29)%比(13.43±0.92)%]及胱抑素C水平[(1.46±0.22)mg/L比(1.20±0.19)mg/L]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③高血压组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UACR的增加,RDW水平逐渐增加.④高血压组RDW与UACR、血清胱抑素C水平、平均收缩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6、0.633和0.479,P均<0.01).结论 RDW指标简单易获得,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预测指标,联合血清胱抑素C水平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比值 胱抑素C 红细胞分布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检验半定量尿液清蛋白/肌酐比值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评价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强 宗晓龙 +1 位作者 刘坤 林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评价床旁检验(POCT)半定量尿液清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准确性,探讨POCT半定量ACR在糖尿病肾病(DKD)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281例。分别采用POCT尿检仪(... 目的评价床旁检验(POCT)半定量尿液清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准确性,探讨POCT半定量ACR在糖尿病肾病(DKD)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281例。分别采用POCT尿检仪(半定量方法)和生化分析仪(定量方法)检测尿液清蛋白(Alb)及肌酐(Cr)。采用Kappa检验比较半定量和定量结果一致性。以定量ACR检测为金标准,计算半定量ACR检测微量清蛋白尿(MAU)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拟然比等参数。另选取19543例T2DM患者,基于半定量ACR对DKD进行早期筛查。结果半定量Alb(Kappa系数为0.789)及Cr(Kappa系数为0.727)与定量结果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半定量ACR检测MAU的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81.6%,PPV为79.7%,NPV为86.7%,阳性拟然比为4.63,阴性拟然比为0.18。在T2DM患者中,87.2%(17047例)患者未发现肾脏损伤,12.8%(2496例)患者可能存在肾脏损伤。结论POCT半定量ACR是一种简单、有效、可靠性较高的MAU检测方法,使用随机尿液样本进行检测有助于DKD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检验 尿液分析 蛋白/比值 尿病肾病 半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值联合血清NT-proBNP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嵇海艳 史薇薇 +1 位作者 万晨 刘波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Cr)值联合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另选取同期住院的98例... 目的探究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Cr)值联合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另选取同期住院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收集并整理所有受试者的病历资料,Logistic分析筛查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mAlb/Cr、NT-proBNP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组mAlb/Cr及NT-proBNP均高于2型糖尿病组(P均<0.05)。2型糖尿病肾病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2型糖尿病组,尿蛋白排泄率(UAER)高于2型糖尿病组(P均<0.05)。UAER升高(OR=4.208,95%CI:2.386~7.422)、mAlb/Cr升高(OR=5.003,95%CI:2.837~8.824)、NT-proBNP升高(OR=3.487,95%CI:1.977~6.150)、eGFR降低(OR=3.889,95%CI:2.205~6.858)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肾病的危险因素(P均<0.05)。血清mAlb/Cr、NT-proBNP单一及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4(95%CI:0.624~0.825)、0.708(95%CI:0.627~0.830)、0.834(95%CI:0.785~0.942)。结论mAlb/Cr、NT-proBNP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N末端脑钠肽前体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D 3期患者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迎华 王永钧 +1 位作者 鲁盈 朱晓玲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8期690-691,共2页
目的:分析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探讨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是否可以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尿蛋白的排泄情况。方法:对184例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同时留取随机尿和24 h尿液标本,分别进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 目的:分析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探讨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是否可以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尿蛋白的排泄情况。方法:对184例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同时留取随机尿和24 h尿液标本,分别进行随机尿蛋白,尿肌酐与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计算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24 h尿蛋白定量≥1.0 g和≥0.15 g时与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间的相对应关系。结果: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呈良好正相关(r=0.771,P<0.001)。应用ROC曲线分析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相应24 h尿蛋白定量1.00 g及0.15 g的诊断界点分别为0.83 g/gcr及0.16 g/gcr时敏感性与特异性最佳。结论:随机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可以反映CKD3期患者的尿蛋白排泄量,可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尿比值 尿蛋白定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DR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科 李永蓉 王志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研究合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18-11/2019-09于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81例,根据眼底摄片结果将患者分为DR组和非DR(NDR)组,采集患者性别、... 目的:研究合肥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选取2018-11/2019-09于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81例,根据眼底摄片结果将患者分为DR组和非DR(NDR)组,采集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史、体质量指数(BMI)、UACR、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红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素等资料,分析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中,检出NDR患者169例(60.1%),DR患者112例(39.9%)。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R发生相关危险因素为UACR(β=0.036,OR=1.037,95%CI 1.019~1.056,P<0.001),最佳临界值为10.15mg/g·Cr(AUC=0.717,P<0.001);糖尿病病程(β=0.061,OR=1.063,95%CI 1.008~1.120,P=0.023),最佳临界值为10.5a(AUC=0.666,P<0.001)。结论:UACR及糖尿病病程是合肥地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尿微量白蛋白比值 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胱抑素C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文灿 孙娜 孟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的关系.方法 共入选173例冠心病(CHD)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计算CAS,同时选取健康成人60名为对照组.检查入选对象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糖化血...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CAS)的关系.方法 共入选173例冠心病(CHD)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计算CAS,同时选取健康成人60名为对照组.检查入选对象血压、血糖、血脂、血清糖化血红蛋白、UACR及Cys C水平,比较两组UACR和Cys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的UACR和Cys C明显高于对照组.冠心病组中双支病变组患者UACR和Cys C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而多支病变组患者UACR和Cys C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UACR和Cys C与ACS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r分别为0.651,0.649,P均<0.01),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越多,UACR和Cys C水平越高.结论 UACR和Cys C与冠状动脉积分呈明显的正相关,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的增加呈相应增高趋势,可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积分 尿蛋白比值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患者尿转铁蛋白/肌酐的相关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其刚 边平达 李秀央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1年第6期546-548,共3页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引起老年人肾功能损伤的常见疾病[1,2],而尿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是一种比尿微量白蛋白出现更早、更能敏感反映肾小球滤过膜早期损伤的标志性蛋白[2,3]。
关键词 尿转铁蛋白 老年糖尿 相关因素 患者 尿微量白蛋白 肾小球滤过膜 2型糖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家庆 徐衡 +4 位作者 林昱 林彬 魏奕娜 袁璧钗 陈小曼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观察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格列齐特30 mg(每天1次)起始降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 mg(每天1次)和阿托伐他汀20 mg(每天1次),疗程1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PG、PPG、HbA1c及ACR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ACR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CRP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ACR,有效起到肾功能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与比值 西格列汀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丽敏 于家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2期70-71,共2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析患者ACR比值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1组患者ACR为(73.1±54.0)mg/g,观...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6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析患者ACR比值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1组患者ACR为(73.1±54.0)mg/g,观察2组患者ACR为(467.2±312.0)mg/g,对照组ACR为(13.2±9.3)mg/g;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尿酸为AC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尿酸为ACR的影响因素,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尿微量清蛋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胱抑素C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芸 吴书楷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6期26-27,共2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胱抑素C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胱抑素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胱抑素C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胱抑素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进行检测,并作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99.15±12.50)mg/μmol、血清淀粉样蛋白A(18.15±2.25)mg/L、胱抑素C水平(1.59±0.32)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6±1.62)mg/μmol、(2.41±0.83)mg/L、(0.51±0.17)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血清淀粉样蛋白A、胱抑素C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联合检测后,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胱抑素C 尿蛋白/比值 早期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洪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5期852-853,共2页
目的探讨CysC与MALB/SCr比值对2型DN的早期诊价值。方法选取淮滨县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2型DM患者,其中2型DM合并尿蛋白阴性患者50例(A组),合并尿蛋白弱阳性患者30例(B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C组),对3... 目的探讨CysC与MALB/SCr比值对2型DN的早期诊价值。方法选取淮滨县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2型DM患者,其中2型DM合并尿蛋白阴性患者50例(A组),合并尿蛋白弱阳性患者30例(B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C组),对3组患者CysC、肌酐水平及MALB/SCr比值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CysC与MALB/SCr比值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5);B组患者测量值显著高于A组(P<0.05),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各指标浓度逐渐增高。A组患者采用CysC联合MALB/SCr比值诊断阳性率为60%,明显高于单项检查。结论 CysC与MALB/SCr比值在2型DN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联合测定可以提高早期诊断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明 刘方平 +1 位作者 任启飞 刘帅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244-247,252,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UACR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UACR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3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UACR<299 mg/g)31例及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22例。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NLR、PLR与UACR的相关性,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UACR的因素。结果:3组患者性别、糖尿病病程、吸烟、BMI、舒张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年龄、收缩压均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且大量白蛋白尿组收缩压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eGFR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NLR和PL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NLR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PLR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UACR水平与NLR(r_(s)=0.595,P<0.001)和PLR(r_(s)=0.333,P=0.002)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增高、NLR高水平为影响大量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UACR高水平的危险因素,低eGFR水平为影响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UACR高水平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外周血NLR、PLR水平与UACR密切相关,NLR与PLR对糖尿病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疾病进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尿微量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转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人群新发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19
作者 马剑楠 陶杰 +2 位作者 桑大森 吴寿岭 张旗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8期700-705,共6页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人群尿转铁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TRF/Cr)和新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关系。方法选择参加开滦第6次健康体检且进行尿转铁蛋白及尿肌酐检测的T2DM患者8163例。依据基... 目的探索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人群尿转铁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TRF/Cr)和新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关系。方法选择参加开滦第6次健康体检且进行尿转铁蛋白及尿肌酐检测的T2DM患者8163例。依据基线uTRF/Cr水平将患者按三分位数分为3组,第一分位组2721例,第二分位组2721例;第三分位组2721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uTRF/Cr对CVD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①研究人群基线年龄(60.46±9.96)岁,男性占78.30%,基线uTRF/Cr为0.24(0.16~0.47)mg/mmol。②中位随访时间为3.85(3.43~4.22)年,共发生CVD事件411例(6.79%),第一、二、三分位组总CVD事件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3.81%、4.65%和7.29%。③校正相关影响因素后,第二、三分位组总CVD事件的风险分别是第一分位组的1.12(95%CI:0.86~1.46)倍和1.52(95%CI:1.18~1.97)倍。结论uTRF/Cr升高是T2DM人群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出现大量白蛋白尿之前,CVD的发病风险也随着uTRF/Cr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心血管疾病 尿转铁蛋白与尿肌酐比值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β痕迹蛋白与肌酐比值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20
作者 朱学涛 郑萍 +3 位作者 赵绍林 杨晋 杨新玲 吴惠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探讨尿β痕迹蛋白(BTP)/Cr是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方法选择51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59例,年龄22--78岁,女252例,年龄21--77岁。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BTP,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 目的探讨尿β痕迹蛋白(BTP)/Cr是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方法选择51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59例,年龄22--78岁,女252例,年龄21--77岁。按照性别、年龄进行分组。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尿BTP,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肌酐,结果以BTP/Cr表示。结果尿BTP/Cr结果呈非正态分布。男性尿BTP/Cr中位数(四分位数)为2.78(1.74,4.01)mg/g,女性尿BTP/Cr中位数(四分位数)为1.50(0.94,2.48)mg/g,男性结果高于女性(P〈0.01)。按年龄分组,男性尿BTP/Cr随年龄增加而降低,20~29岁组与30~39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0~39岁组与40~49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尿BTP/Cr变化随年龄增加而降低,20~29岁组高于其他4组(P〈0.01);而其他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第95百分位数作为参考区间上限,男性20~39岁、〉40岁和女性20~29岁、〉30岁年龄组尿BTP/Cr分别为7.84、5.23、4.38、3.86 mg/g。结论尿BTP/Cr存在年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痕迹蛋白 年龄 性别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