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路念珠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氟康唑治疗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兴刚 王陶陶 +1 位作者 王茂义 马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209-1213,共5页
目的探讨尿路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氟康唑治疗尿路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62例氟康唑治疗尿路念珠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所占比例... 目的探讨尿路念珠菌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氟康唑治疗尿路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62例氟康唑治疗尿路念珠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32.3%、30.6%和30.6%。其他感染病原菌包括2株近平滑念珠菌和2株链状假丝酵母菌。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在1~128μg/mL范围内均有分布,对氟康唑的耐药率为17.7%(11/62)。氟康唑治疗尿路念珠菌感染总体有效率为54.8%(34/62),200与400mg/d两种给药方案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3.1%和56.7%。Logistics回归模型表明氟康唑治疗尿路念珠菌感染与日剂量和MIC比值(Dose/MIC)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6,OR=1.006)。当Dose/MIC>200时,临床有效率可达73.3%。结论尿路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高,非白念珠在尿路感染中比例增加,氟康唑治疗尿路念珠菌感染的疗效与Dose/MIC值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实践中应结合药敏结果制定尿路念珠菌感染的抗真菌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流行病学 尿路念珠菌感染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