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素共沉淀法制备LiNi_(0.8)Co_(0.2)O_2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钟胜奎 胡飘 +1 位作者 刘乐通 王慧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83-1687,共5页
采用尿素共沉淀法合成了LiNi0.8Co0.2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锂源摩尔配比对LiNi0.8Co0.2O2晶形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共沉淀法合成LiNi0.8Co0.2O2样品最佳工艺条件是800℃温度条件下烧结10 h... 采用尿素共沉淀法合成了LiNi0.8Co0.2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烧结温度、锂源摩尔配比对LiNi0.8Co0.2O2晶形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共沉淀法合成LiNi0.8Co0.2O2样品最佳工艺条件是800℃温度条件下烧结10 h、锂过量5%合成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以0.2 C倍率充放电时首次充放电容量分别为206.4 mAh·g-1和191.6 mAh·g-1,循环30次后容量为178.2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 8Co0 2O2正极材料 尿素共沉淀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共沉淀法制备Nd:YAG纳米粉体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冬青 丁丽华 +3 位作者 张庆礼 邵淑芳 宁凯杰 殷绍唐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0-115,共6页
采用共沉淀方法,以Nd_2O_3、Y_2O_3和Al(NO_3)_3·9H_2O为起始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制备Nd:YAG纳米粉体,粉体经XRD、TG-DTA、FESEM以及激光散射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测试研究。XRD表明,前驱体在900℃煅烧3 h出现了YAG相和YAM... 采用共沉淀方法,以Nd_2O_3、Y_2O_3和Al(NO_3)_3·9H_2O为起始原料,尿素为沉淀剂,制备Nd:YAG纳米粉体,粉体经XRD、TG-DTA、FESEM以及激光散射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测试研究。XRD表明,前驱体在900℃煅烧3 h出现了YAG相和YAM中间相,在1000℃及其以上煅烧3 h后已完全转变成YAG相,且随着煅烧温度升高,衍射峰逐步增强,900℃~1200℃煅烧的Nd:YAG晶格常数值从1.2012 nm变化到1.1994 nm,颗粒度从31 nm变化到96 nm,激光粒度仪也给出了类似的变化趋势。TG-DTA结果表明当前驱体加热到1200℃时,粉体总重量损失约为43%。对前驱体进行了水洗和乙醇洗两种洗涤,比较发现乙醇洗涤更有利于Nd:YAG纳米粉体的分散,这些实验结果可为制备优良YAG透明陶瓷粉体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纳米粉体 尿素共沉淀 ND:YAG 颗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共沉淀法制备纤维状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粉料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洪 傅山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7-90,共4页
以尿素为沉淀剂,用溶液均匀共沉淀法制得纤维状羟基磷灰石(HAP)和无定形颗粒状壳聚糖(CS)的复合粉体,对粉体进行了XRD、SEM、IR表征。粉体无机相的Ca/P及晶相组成可以在共沉淀过程中,通过改变尿素浓度调节体系pH值而控制。尿素浓度为10m... 以尿素为沉淀剂,用溶液均匀共沉淀法制得纤维状羟基磷灰石(HAP)和无定形颗粒状壳聚糖(CS)的复合粉体,对粉体进行了XRD、SEM、IR表征。粉体无机相的Ca/P及晶相组成可以在共沉淀过程中,通过改变尿素浓度调节体系pH值而控制。尿素浓度为10mol/L,体系pH=72,复合粉体无机相的Ca与P摩尔比为164时,无机相基本为羟基磷灰石;尿素浓度05mol/L,体系pH=61,复合粉体无机相的Ca与P摩尔比为142时,无机相含有部分磷酸氢钙(DCPA)。复合粉体中羟基磷灰石的平均长度为40μm,平均直径为600nm,均匀分布在壳聚糖颗粒中。与物理混合的HAP/CS相比,共沉淀法得到的粉体在红外光谱1654和1560cm-1处有新峰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羟基磷酸钙 尿素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Lu_2SiO_5发光粉体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4
作者 杨磊 杨熠 +1 位作者 陈诗怡 严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3,47,共5页
分别采用尿素辅助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Eu^(3+)掺杂Lu_2SiO_5(Lu_2SiO_5∶Eu^(3+))粉体,对比分析了煅烧温度对粉体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Eu^(3+)掺杂量对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制得纯度较高的Lu_2SiO_5粉... 分别采用尿素辅助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Eu^(3+)掺杂Lu_2SiO_5(Lu_2SiO_5∶Eu^(3+))粉体,对比分析了煅烧温度对粉体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Eu^(3+)掺杂量对粉体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制得纯度较高的Lu_2SiO_5粉体,但溶胶凝胶法可以得到单相纯Lu_2SiO_5粉体,而尿素辅助共沉淀法所得粉体中含有少量Lu2O3杂质相;溶胶凝胶法所得粉体的粒径为200~300nm,且粉体颗粒的表面比尿素辅助共沉淀法制得的粗糙;当Eu^(3+)掺杂量(物质的量分数)为5%时,两种方法所得Lu_2SiO_5∶Eu^(3+)粉体的发光强度均达到最大,且溶胶凝胶法所得Lu_2SiO_5∶Eu^(3+)粉体的发光强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2SiO5:Eu3+粉体 尿素共沉淀 溶胶凝胶法 闪烁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