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45-1647,共3页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70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UAC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等生化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M...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对270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UAC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等生化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 IMT)。结果:270例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尿蛋白异常率为51.1%(138/270),c IMT异常率为47.0%(127/270)。正常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c IMT异常率分别为36.4%、55.3%、62.9%。c IMT〈1.0 mm组、c IMT≥1.0 mm组蛋白尿发生率分别为31.5%、73.2%。相关分析显示c IMT水平与UACR水平呈正相关(r=0.2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CR与c IMT相关(OR 2.783 95%CI 1.429~5.572),在校正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Hb A1c及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UACR对c IMT影响仍存在(OR 2.235,95%CI)1.124~5.016,P〈0.05)。结论 :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UACR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老年 尿白蛋白/肌酐比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苏珂 崔利娜 +3 位作者 楚晓婧 付艳芹 田晨光 李青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分析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3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斑块厚度及内膜中层厚度(IMT)...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分析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3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斑块厚度及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A组,n=80)、内膜增厚组(B组,n=175)、斑块组(C组,n=148)。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同时测定UACR、空腹胰岛素(FINS)及其他常规生化指标。结果:C组的年龄、吸烟者比例、糖尿病病程及高血压病程、SBP、HbA1c水平、UACR和斑块积分高于B组(P<0.05)。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SBP、HbA1c、UACR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95%CI)分别是1.085(1.042~1.130)、1.137(1.066~1.212)、1.125(1.047~1.209)、1.045(1.013~1.079)、1.252(1.032~1.520)、1.012(1.002~1.022)(P均<0.05)。UACR水平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HbA1c、尿酸、斑块积分呈正相关(r=0.109、0.248、0.119、0.132、0.116、0.432,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多种因素有关,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有助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UACR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颈动脉粥样硬化 尿白蛋白/肌酐比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指标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潘梓末 褚琳 +1 位作者 陈陵霞 王晶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856-2863,共8页
背景 随着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使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全景式”地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FGMS指标与T2DM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佩戴FGMS... 背景 随着血糖监测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使用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全景式”地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水平,明确FGMS指标与T2DM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目的 探究佩戴FGMS的T2DM患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等指标与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就诊并佩戴FGMS的T2DM患者79例,以尿液检查中UACR是否<30 mg/g将患者分为无白蛋白尿组(n=50)和白蛋白尿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FGMS指标等。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TIR、高血糖时间(TA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的相关性。分别采用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偏相关分析探讨FGMS指标与lnUACR的相关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IR对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结果 白蛋白尿组T2DM病程长于无白蛋白尿组,三酰甘油(TG)、HbA;、平均血糖(MBG)、TAR、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最大葡萄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葡萄糖波动幅度(MAGE)、连续每隔2 h血糖净作用(CONGA;)高于无白蛋白尿组,TIR低于无白蛋白尿组(P<0.05)。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IR与HbA;呈负相关(P<0.001),TAR与HbA;呈正相关(P<0.001)。Pearson相关、Spearman秩相关、偏相关分析结果均表明,TIR与lnUACR呈负相关(P<0.001),MBG、TAR、SDBG、LAGE、MAGE、CONGA;与lnUACR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R>70%〔OR=0.038,95%CI(0.003,0.467)〕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P<0.05),TAR升高〔OR=1.046,95%CI(1.000,1.094)〕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TIR预测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674,0.894)〕(P=0.003),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83%,最佳切点为69.71%。结论 在FGMS指标中,TIR>70%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保护因素,TAR升高是T2DM患者出现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同时,SDBG、LAGE、MAGE、CONGA;等多种反映血糖波动的指标也与UACR密切相关。对TIR水平较低及TAR、SDBG、LAGE、MAGE、CONGA;水平较高的T2DM患者进行FGMS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及预防白蛋白尿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尿病肾病 蛋白尿 尿白蛋白/肌酐比 血糖自我监测 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 目标范围内时间 血糖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范围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坤 刘欢欢 +1 位作者 李洮俊 楼青青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14-718,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范围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5年,所有患者每年由专业眼科医师进行眼底散瞳检查。根据UAC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 目的探讨正常范围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5年,所有患者每年由专业眼科医师进行眼底散瞳检查。根据UAC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患者UACR<6.24 mg·g^(-1)(n=443);Q2组患者6.24 mg·g^(-1)≤UACR<10.21 mg·g^(-1)(n=446);Q3组患者10.21 mg·g^(-1)≤UACR<16.79 mg·g^(-1)(n=446);Q4组患者UACR≥16.79 mg·g^(-1)(n=445)。使用Cox回归分析评价正常范围内不同水平的UACR与DR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未校正还是校正模型中,随着UACR的升高,DR的发病率也随之显著升高(均为P_(趋势)<0.05)。以Q1组为对照,在未校正任何因素的情况下(模型1),Q4组发生DR的风险将升高44.3%;在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治疗方法后(模型2),Q4组发生DR的风险将升高46.9%;在模型2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正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预估肾小球滤过率(模型3),Q4组发生DR的风险将升高52.0%(均为P_(趋势)<0.05)。累积风险图显示:无论在未校正还是校正模型中,Q4组患者发生DR的累积风险一直保持最高,校正模型中Q4组患者DR发病累积风险高于Q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正常范围内的UACR的高值可能是DR发病的风险因素,当UACR达到16.79 mg·g^(-1)时,更应高度关注DR发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视网膜病变 2型糖尿 尿白蛋白/肌酐比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任庆文 张小玲 王翠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215例,将所有受试者根据UACR由小到大分为4组:UACR<14.5 mg/g(UAC... 目的 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对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215例,将所有受试者根据UACR由小到大分为4组:UACR<14.5 mg/g(UACR 1组),14.5 mg/g≤UACR<36.5 mg/g (UACR 2组),36.5 mg/g≤UACR<60.5 mg/g (UACR 3组),60.5 mg/g≤UACR(UACR 4组),探讨UACR对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功能以及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前体(NT-proBNP)的影响。结果 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中,UACR与LVEDV(r=0.822,P<0.01)、LVESV(r=0.859,P<0.01)、NT-proBNP(r=0.697,P<0.01)呈正相关性,与LVEF呈负相关性(r=-0.460,P<0.01),UACR (AUC=0.778, 95%CI 0.712~0.843,P<0.01)对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有较强的诊断意义。并且随着UACR的增加,舒张功能不全加重(P<0.05)。结论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中,UACR与LVEF、LVEDV、LVESV、NT-proBNP和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可作为HFpEF患者心血管损害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蛋白/肌酐比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危险因子 左心室舒张功能 左心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水平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张玲 王英 +2 位作者 坎丽比努尔 蒙茂茂 鲜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9-725,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水平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水平与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的198例老年T2DM患者。采用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根据aMCI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MCI组和认知功能正常(normal cognition group,CON)组。依据UACR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和大量蛋白尿。结果198例患者中有aMCI者62例(31.3%),认知功能正常136例(68.7%)。在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间,总体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得分呈现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蛋白尿及大量蛋白尿组的即时回忆和延迟回忆评分均低于正常蛋白尿组,且大量蛋白尿组表现尤为明显(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协变量后,微量蛋白尿(OR=1.35,95%CI:1.16~4.95)和大量蛋白尿(OR=4.38,95%CI:1.68~11.87)与较高的aMCI风险相关。结论老年T2DM患者尿蛋白异常与aMCI发病风险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糖尿 尿蛋白/ 认知功能障碍 轻度 遗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RG1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俊 于菁 +2 位作者 韩艳秋 任慧娟 苏晓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46-2450,共5页
背景糖尿病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医疗工作者始终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方法较单一,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可能成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且准确、简便及风险性更小的生物学标志物,而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2型糖... 背景糖尿病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是医疗工作者始终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诊断糖尿病肾病方法较单一,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可能成为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且准确、简便及风险性更小的生物学标志物,而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RG1水平及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的关系,探讨LRG1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290例,根据不同AC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1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2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3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28例作为对照组(N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中LRG1、炎性指标、纤维化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间LRG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D3组LRG1要高于D2、D1和N组,D2组高于D1和N组,D1组高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ogACR与空腹血糖(r=0.578)、胰岛素抵抗指数(r=0.632)、C反应蛋白(r=0.834)、LRG1(r=0.930)、转化生长因子-β1(r=0.739)、纤维连接蛋白(r=0.92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0.691)呈线性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328)呈线性负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LRG1水平可能成为早期预测糖尿病肾病的新型血清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肾脏损伤的炎性反应、纤维化过程及异常血管新生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尿病肾病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尿蛋白排泄率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现象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华荣 王淼 +5 位作者 李小彬 李伟 王义围 赵翠 王璐 王兆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MBPS)现象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 Alb/Cr)的关系,明确其对肾脏功能的潜在损害。方法:收集225例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观察组(有晨峰血压的102例)及对照组(无晨峰... 目的:研究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的晨峰血压(MBPS)现象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m Alb/Cr)的关系,明确其对肾脏功能的潜在损害。方法:收集225例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观察组(有晨峰血压的102例)及对照组(无晨峰血压的123例),均行Um Alb/Cr、血尿素氮(BUN)、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检测,分析两组间Um Alb/Cr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例数比、病程、年龄、血BUN、Cr、HDL-C、LDL-C、TG、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血压晨峰变异幅度显著升高[(△晨峰血压mm Hg:(33.82±8.26)比(14.01±6.15),P=0.01)]。不同性别观察组Um Alb/Cr均高于对照组[mg/mmol:男性(4.92±1.91)比(2.48±1.95),P=0.001,女性(5.49±2.04)比(3.95±2.37),P=0.03]。结论:具有MBPS现象的老年杓型高血压患者较无MBPS现象者更易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杓型 高血压 晨峰血压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杜蔚蓓 张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3905-3908,共4页
目的:研究肥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T2DM患者199例,男94例,女105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计算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AT),按不同BMI值分成正常体重组:18≤BMI<... 目的:研究肥胖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T2DM患者199例,男94例,女105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计算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比(FAT),按不同BMI值分成正常体重组:18≤BMI<23;肥胖组:BMI≥25,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比较;Pearson法检验患者ACR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影响ACR的相关因素。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组T2DM患者的ACR水平均与BMI、FAT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是男性T2DM患者ACR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早期积极减肥有望延缓T2DM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肥胖 尿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若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A/C)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A/C检测,将其分为A/C正常组96例(A/C≤30 mg/g)及A/C异常组64例(A/C>30 mg/g),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60例),检...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A/C)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A/C检测,将其分为A/C正常组96例(A/C≤30 mg/g)及A/C异常组64例(A/C>30 mg/g),选择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60例),检测三组研究对象静脉血RAS指标并比较各组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A/C与RAS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C异常组及A/C正常组患者静脉血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C异常组患者静脉血PRA、AngⅡ及醛固酮水平均高于A/C正常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与静脉血PRA无明显相关性(P>0.05),A/C与AngⅡ、醛固酮水平呈正相关(r=0.495,0.316;P=0.000,0.00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A/C与RAS活性具有相关性,RAS激活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及血管损伤有关,A/C检测能够反映患者体内RAS激活程度,为2型糖尿病患者微循环损伤的早期发现提供新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蛋白排泄率/肌 2型糖尿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迟丽屹 胡小菁 +3 位作者 胡军 白跳 张彦海 田红燕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关系,为早期发现和预防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集404例5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行血液生化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测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关系,为早期发现和预防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集404例5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行血液生化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测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根据相应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结果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有更高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均为P<0.05)和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对上述因素与MMSE评分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MMSE评分与年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明显负相关(均为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明显正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均为P<0.05)。结论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是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障碍 尿微量蛋白/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2
作者 胡威 陈光敏 +2 位作者 胡雁 朱进 曾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3-927,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对糖尿病肾病(DK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肾病泌尿中心、内分泌科首次住院的21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受损且行...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对糖尿病肾病(DK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肾病泌尿中心、内分泌科首次住院的21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受损且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活检及眼底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DK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n=96)、DKD+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R)组(n=75)、非糖尿病肾病(non-DKD)+DR组(n=41)。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析DKD在不同程度DR分组中的发病率、DKD的危险因素及DR+ACR对DK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DKD+DR组比较,DKD+non-DR组、non-DKD+DR组血清肌酐(Scr)、ACR明显降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DKD+DR组比较,non-DKD+DR组病程短,平均动脉压(MAP)、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24 h尿蛋白降低,血清白蛋白(AL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在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R、DR、PDR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eGFR为保护因素(OR=0.92,P=0.00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DR+ACR可有效诊断DKD,曲线下面积为0.88,而NPDR+ACR对DKD的诊断价值有限,曲线下面积仅为0.63。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DR联合ACR对确诊DKD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尿病视网膜病变 尿微量蛋白/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在卵巢癌患者联合化疗中对肾脏损害的早期预警价值 被引量:1
13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icroalbuminuria/creatinine,mALB/Cr)值在卵巢癌患者联合化疗中对肾脏损害的早期预警价值.方法:利用尿mALB/Cr分析仪检测36例卵巢癌患者术后联合化疗第1,2,3疗程前后mALB/Cr值,同时测定血尿蛋白氮、肌酐值...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icroalbuminuria/creatinine,mALB/Cr)值在卵巢癌患者联合化疗中对肾脏损害的早期预警价值.方法:利用尿mALB/Cr分析仪检测36例卵巢癌患者术后联合化疗第1,2,3疗程前后mALB/Cr值,同时测定血尿蛋白氮、肌酐值.结果:36例卵巢癌患者术后1~3个疗程化疗前后mALB/Cr值变化明显(P<0.05和0.01);血尿素氮、肌酐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尿mALB/Cr值能够较早预警卵巢癌患者术后联合化疗对肾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卵巢癌 化疗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程度与振动感觉阈值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沈娟 刘芳 +5 位作者 曾辉 于杰 李青 张锋 包玉倩 贾伟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38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的UACR和VPT,根据UACR分为无蛋白尿组(N...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振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38例2型糖尿病门诊患者的UACR和VPT,根据UACR分为无蛋白尿组(NA,n=395)、微量蛋白尿组(MA,n=110)和大量蛋白尿组(OA,n=33)。比较3组的基本情况、血糖、肾功能及VPT,分析UACR的影响因素。结果 3组在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glycolated hemoglobin,HbA1c)、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olated serum albumin,GA)、血尿素氮、血肌酐、UACR和VPT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MA、OA组中VPT异常者分别占14.18%、25.45%、48.48%(两两比较,P均<0.05)。UACR与年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HbA1c、GA、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PG)、血尿素氮、血肌酐和VPT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r=0.152,P=0.001)、收缩压(r=0.072,P=0.011)是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不同糖尿病病程的亚组分析显示UACR、VP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肾病和VPT异常的比例也逐渐升高。结论糖尿病病程、收缩压是UACR的独立影响因素;随着蛋白尿程度加重,合并VPT异常的发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蛋白/肌酐比 振动觉阈值 2型糖尿 尿病病程 收缩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促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4
15
作者 阳皓 谭巧灵 +4 位作者 王岑 陈林 周青梅 陈晓 李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0-404,共5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探讨其与患者血清促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方法纳入30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50例早期DN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NGT)。T2DM组和DN组使用达格列净治疗12周,观察其...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探讨其与患者血清促炎症因子变化的关系。方法纳入30例初诊2型糖尿病(T2DM)、50例早期DN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NGT)。T2DM组和DN组使用达格列净治疗12周,观察其疗效、肾功能和血清促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T2DM组和DN组除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外,体重和血压也下降(均P<0.05);两组的肾小球滤过率均有所下降(均P<0.05);DN组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降低(P<0.05);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对照组血清促炎症因子增加,而治疗后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达格列净能改善早期DN患者的尿蛋白漏出。除降糖、降压和减重外,该作用可能与促炎症因子水平的降低直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共同转运体2抑制剂 2型糖尿 尿病肾病 促炎症因子 尿白蛋白/肌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转转 赵丽 +7 位作者 李彦彦 夏虹 戴梅清 郭畅 于凡 袁国跃 杨玲 王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2-297,303,共7页
背景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是一种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简易指标,前期研究表明TyG指数升高增加了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但其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探究TyG指数与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相... 背景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是一种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简易指标,前期研究表明TyG指数升高增加了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但其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关系尚未明确。目的探究TyG指数与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2月-2019年11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就诊并建立档案的T2DM患者524例,记录其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并计算TyG指数。根据TyG指数,采用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TyG(L-TyG)组(TyG<9.16,n=175),中TyG(M-TyG)组(9.16≤TyG<9.68,n=175)和高TyG(H-TyG)组(TyG≥9.68,n=174)。并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n=267)、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n=207)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n=50)。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yG指数与UAC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yG指数与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yG指数对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TyG指数与T2DM病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5),与体质指数(BM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lg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lgUACR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与lgUACR独立相关〔β=0.443,95%CI(0.373,0.51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2DM病程长〔OR=1.003,95%CI(1.001,1.006)〕,合并高血压〔OR=2.540,95%CI(1.652,3.813)〕,HbA1c〔OR=1.194,95%CI(1.079,1.322)〕、TyG指数〔OR=6.184,95%CI(3.987,9.593)〕升高,HDL-C下降〔OR=0.446,95%CI(0.224,0.886)〕是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5)。TyG指数预测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95%CI(0.799,0.865)〕,均大于lgHOMA-IR、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P<0.001)。TyG指数为9.57时,其约登指数最大为0.53,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87.3%。结论TyG指数升高是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其有望成为预测糖尿病肾脏疾病风险的新型且简单实用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蛋白尿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 尿白蛋白/肌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倪会芳 丁源 +2 位作者 付群 贺慧甜 吴文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1-326,共6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n=66)、微量白...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UACR<30 mg/g,n=66)、微量白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n=64)和大量白蛋白尿组(UACR≥300 mg/g,n=70)。并采用Lp-PLA2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Lp-PLA2组(Lp-PLA2<104 ng/ml,n=66)、中Lp-PLA2组(104 ng/ml≤Lp-PLA2<161 ng/ml,n=67)和高Lp-PLA2组(Lp-PLA2≥161 ng/ml,n=67)。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间变量差异;Pearson相关和Spearman相关分析Lp-PLA2与各指标间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p-PLA2对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预测价值。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Lp-PLA2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Lp-PLA2三分位数的递增,患者UACR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患者Lp-PLA2水平与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UACR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OR=1.046,95%CI(1.031,1.060)]是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p-PLA2预测T2DM患者发生白蛋白尿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95%CI(0.862,0.942)],最佳切点值为148 ng/ml,敏感度为65.7%,特异度为98.5%。结论Lp-PLA2与T2DM患者白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相关磷脂酶A2 2型糖尿 蛋白尿 尿白蛋白/肌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定量试纸法评价微量白蛋白尿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喜杨 王鸿懿 +1 位作者 杨帆 孙宁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76-1779,共4页
背景微量白蛋白尿(MAU)是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标志之一,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已被推荐作为MAU的首选检测方法。目前检测ACR的主要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比浊法等,均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的检验人员... 背景微量白蛋白尿(MAU)是高血压肾脏早期损害的标志之一,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已被推荐作为MAU的首选检测方法。目前检测ACR的主要方法包括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比浊法等,均需要特殊的仪器和设备以及专业的检验人员才能实施,不能应用于基层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寻找简易MAU的测定方法,有助于基层评估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并可能为相关的流行病学调研提供方法。半定量试纸法作为一种快速简便、经济的MAU检测方法,已被推荐用于基层的疗效监测、患者家庭监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少。目的本研究以免疫比浊法检测的尿ACR作为金标准,评估半定量试纸法检测MAU的准确度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就诊的未服降压药18~85岁高血压患者284例为研究对象,以免疫比浊法测定的ACR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以半定量试纸法测定的ACR结果30~300 mg/g(标准一)、50~300 mg/g(标准二)、80~300 mg/g(标准三)、100~300 mg/g(标准四)、150~300mg/g(标准五)作为MAU的阳性诊断标准,计算不同阳性诊断标准下半定量试纸法检测MAU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Youden指数及阳性似然比。结果与半定量试纸法ACR 30~300 mg/g、50~300 mg/g、80~300 mg/g以及150~300 mg/g的切点相比,ACR 100~300 mg/g的Youden指数及阳性似然比最优,分别为6.83%及1.25。同时,半定量试纸法ACR 150~300 mg/g的特异度(75.61%)最高,误诊率(24.39%)最低。结论半定量试纸法检测的ACR 100~300 mg/g可作为MAU的半定量阳性诊断标准,是一种可用于基层筛查MAU的有效工具,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尿 高血压 尿微量蛋白/ 半定量试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尿白蛋白升高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芸凡 彭澎 +3 位作者 孙婧煜 钱雪松 孙伟 孔祥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人群动脉僵硬度与尿白蛋白升高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和大新镇选取年龄>45岁的78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包括PWVⅠ组(PWV<1552.8 c...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人群动脉僵硬度与尿白蛋白升高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和大新镇选取年龄>45岁的78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包括PWVⅠ组(PWV<1552.8 cm/s,197例)、PWVⅡ组(PWV为1552.8~1733.5 cm/s,196例)、PWVⅢ组(PWV为1733.6~1949.0 cm/s,196例)和PWVⅣ组(PWV>1949.0 cm/s,197例)。主要观察尿白蛋白升高,定义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30 mg/g。以PWVⅠ组作为参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计算其他三组发生尿白蛋白升高的风险。进一步采用亚组分析探讨不同亚组间baPWV和尿白蛋白升高的相关性。结果与低baPWV者比较,高baPWV者的年龄偏大、男性偏多、饮酒者偏多、收缩压偏高、空腹血糖偏高、UACR水平更高(均为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aPWV和UACR水平呈正相关(rs=0.205,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baPWV与尿白蛋白升高显著相关(均为P<0.05)。调整变量后,以PWVⅠ组作为参考,PWVⅣ组的尿白蛋白升高的风险最高(OR=1.84,95%CI:1.10~3.10)。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baPWV与尿白蛋白升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僵硬度 臂踝脉搏波速度 尿蛋白/ 尿蛋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与尿蛋白、血压及血糖的相关性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李爱琴 匡霞 +1 位作者 林立平 王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310-3312,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与尿蛋白、血压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ACR:30~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ACR〉300 mg/...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脂联素与尿蛋白、血压及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的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ACR)将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ACR〈30 mg/g);微量白蛋白尿组(ACR:30~300 mg/g);大量白蛋白尿组(ACR〉300 mg/g)。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脂联素水平。结果:相关分析尿脂联素与ACR、血肌酐、血脂联素、年龄、Hb A1c、LDL-C、收缩压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1、0.52、0.77、0.21、0.23、0.31、0.22,均P〈0.05)。与BMI、腰臀比呈反向关系(r分别为-0.32、-0.45,均P〈0.05);多元Logisitic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尿脂联素与年龄、收缩压、血肌酐、24 h尿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ACR相关(β分别为0.210、0.114、0.127、0.124、0.421、0.753、0.010,均P〈0.05);校正上述指标,发现尿脂联素与ACR独立相关,并且随ACR升高而升高。结论 :尿脂联素可能是评估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指标;与ACR、血压及血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脂联素 尿微量蛋白/ 2型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