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和其受体(uPAR)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其临床和病理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周立 芮静安 +2 位作者 王少斌 陈曙光 曲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422-423,共2页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和其特异性受体 (uPAR)在肝细胞癌 (HCC)的表达及其临床和病理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uPA和uPAR在HCC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与临床及病理指标相联系。 ...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和其特异性受体 (uPAR)在肝细胞癌 (HCC)的表达及其临床和病理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uPA和uPAR在HCC和非癌组织中的表达 ,并与临床及病理指标相联系。 结果 HCC中uPA和uPA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5 0 % (12 / 16 )和 6 8.8% (1/ 16 )。在进展性和侵袭性肿瘤与非进展性和非侵袭性肿瘤间uPA和uPAR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癌细胞和基质细胞胞浆且主要位于癌侵犯的边缘。非癌组织仅见少量阳性染色细胞 ,对照组无特异性阳性染色。在ELISA中 ,癌与非癌组织uPA抗原水平分别为 (4 2 3± 0 5 7)ng/mg蛋白和 (1 2 6± 0 14)ng/mg蛋白 ,uPAR抗原水平分别为 (4 2 5± 0 2 1)ng/mg蛋白和 (3 15± 0 2 3)ng/mg蛋白 ,有显著性差异 (t=18.96 3,P =0 .0 0 0 ;t=13.6 93 ,P =0 .0 0 0 )。且进展性和侵袭性肿瘤中其抗原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性和非侵袭性肿瘤 (P <0 0 5 )。  结论 uPA和uPAR在肝细胞癌表达较高并与其进展和侵袭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酶原激活剂 受体 肝细胞癌 病理学 临床意义 ELISA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效果研究
2
作者 黄晓韩 朱铁英 +3 位作者 彭楠 高恒波 田英平 姚冬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8-1902,共5页
背景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条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行PCI难度大,而心肺复苏(CPR)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AMI心脏骤停患者是否需要溶栓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AMI心脏骤停患者CPR后... 背景临床实际工作中,部分基层医院不具备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条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行PCI难度大,而心肺复苏(CPR)是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AMI心脏骤停患者是否需要溶栓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AMI心脏骤停患者CPR后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的临床应用效果、可行性及必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省宁晋县医院、石家庄新乐市人民医院、唐山丰润区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MI心脏骤停行CPR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非溶栓治疗组(17例)和溶栓治疗组(100例)。非溶栓治疗组给予呼吸循环支持、抗凝、扩血管、抗心律失常、抗休克等对症综合治疗,溶栓治疗组在非溶栓治疗组的治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溶栓治疗均在时间窗内进行,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非溶栓治疗组中17例患者均抢救无效死亡。溶栓治疗组患者死亡15例(15.0%),存活85例(85.0%)。85例存活住院患者中,17例未行PCI治疗或行强化CT检查,药物治疗后出院;19例行PCI,经影像学检查患者冠状动脉管腔内未发现血栓或血管闭塞,故未置入支架;46例患者行PCI检查发现患者血管管腔明显狭窄,置入支架扩张血管。溶栓治疗组中出现溶栓并发症者共3例,均为牙龈出血,未见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AMI患者CPR后静脉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较未溶栓者预后良好,对于无开展PCI条件的医院,静脉溶栓仍是AMI心脏骤停患者CPR后的优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术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糖酯对大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洪明 姚子昂 +1 位作者 姜招峰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4期595-598,共4页
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海洋新药甘糖酯的抗栓作用机理。实验以大鼠为材料,采用定量RTPCR方法定量检测口服甘糖酯后大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因m RNA水平变化。研究表明大鼠口服甘糖酯后uPA基因m RNA 水平... 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海洋新药甘糖酯的抗栓作用机理。实验以大鼠为材料,采用定量RTPCR方法定量检测口服甘糖酯后大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基因m RNA水平变化。研究表明大鼠口服甘糖酯后uPA基因m RNA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认为甘糖酯可提高体内uPA基因的m RNA 水平,从而提高uPA蛋白的活性,激活机体的纤溶系统,达到抗栓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糖酯 大鼠 尿激酶 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调蛋白诱导乳腺癌细胞表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
4
作者 马林 Berthois Y Calvo F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308-1310,1318,共4页
目的:在人乳腺癌模型上研究双调蛋白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乳腺癌NS2T2A1细胞经双调蛋白反义cDNA质粒转染后经潮霉素B筛选获得表达双调蛋白反义RNA的AR-AS1及AR-AS3两个细胞克隆,转染空载体获得NS2T2A1V对照细... 目的:在人乳腺癌模型上研究双调蛋白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乳腺癌NS2T2A1细胞经双调蛋白反义cDNA质粒转染后经潮霉素B筛选获得表达双调蛋白反义RNA的AR-AS1及AR-AS3两个细胞克隆,转染空载体获得NS2T2A1V对照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形成肿瘤。测定细胞及肿瘤uPA表达水平,并研究uPA与细胞侵袭性之间的关系。结果:AR-AS1及AR-AS3细胞体外及体内uPA表达均被抑制。外源性双调蛋白可刺激对照细胞uPA的表达,并部分恢复AR-AS1及AR-AS3细胞uPA的表达水平。双调蛋白反义cDNA质粒转染及抗uPA抗体均导致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性的降低。结论:在乳腺癌模型上,uPA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密切相关。双调蛋白反义RNA表达可有效地抑制uPA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调蛋白 反义 尿激酶酶原活化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系统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毛晓丽 朱艳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5期98-102,共5页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是纤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水解细胞外间质,参与组织改造和细胞迁移,在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作用;讨论了uPA系统的结构、作用机理及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旨在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
关键词 尿激酶酶原激活剂(upa) 尿激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 尿激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s)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在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艳 张业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05-1307,1311,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u-PA)和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在腹主动脉瘤(AAA)组织中的表达及产生的源泉。方法用u-PA和MMP-2、MMP-9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30例AAA组织和30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切片上检测u-PA和MM...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u-PA)和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在腹主动脉瘤(AAA)组织中的表达及产生的源泉。方法用u-PA和MMP-2、MMP-9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30例AAA组织和30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切片上检测u-PA和MMP-2、MMMP-9抗原(蛋白);用u-PA的寡核苷酸探针和MMP-2、MMP-9的cDNA探针以原位杂交方法,在上述AAA组织和正常腹主动脉组织的冰冻切片上探测u-PA和MMP-2、MMP-9的mRNA。结果u-PA和MMP-9主要在AAA组织中层和外膜巨噬细胞表达,在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无表达;MMP-2在AAA组织中主要由中层平滑肌细胞表达,在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无表达。结论由巨噬细胞产生的u-PA直接激活原MMP-2和原MMP-9,在AAA形成和扩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尿激酶酶原活化 明胶酶A 明胶酶B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梁新华 毛祖彝 +2 位作者 何永文 肖贵州 吴军楼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 80例口腔鳞癌、10例口腔正常粘膜、10例口腔粘膜白斑中UPA的表达。结果 口腔鳞癌中UPA表达明显高于口腔正...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侵袭、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检测 80例口腔鳞癌、10例口腔正常粘膜、10例口腔粘膜白斑中UPA的表达。结果 口腔鳞癌中UPA表达明显高于口腔正常粘膜和口腔白斑。口腔鳞癌中UP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预后、生长方式存在相关关系 ;有转移者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预后差者表达明显高于预后好者 ,浸润型生长方式者表达高于外生型和溃疡型生长方式者。结论 UPA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 ,有望在临床上成为判断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 浸润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建立兔骨关节炎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石辉 何斌 +2 位作者 史晨辉 张永刚 王永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探讨在兔膝关节腔注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建立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可行性。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只,对照组18只;实验组在右膝关节内注... 为探讨在兔膝关节腔注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建立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可行性。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42只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只,对照组18只;实验组在右膝关节内注射uPA0.4μg/0.2mL,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完成后在4周、8周、12周分批取兔滑膜进行组织学观察、取软骨行组织学观察及电镜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兔膝关节滑膜均存在不同程度增生、肥厚、水肿,光镜及电镜下见实验组关节软骨呈明显退行性变。Mankin’s评分实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兔膝关节注射uPA可使滑膜发生炎症、关节软骨发生退变,而且随着时间退变的程度逐渐加重,这一模型可为研究膝关节OA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儿童急性门静脉血栓2例
9
作者 张金山 李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0,共3页
急性门静脉血栓往往导致肠系膜静脉血液瘀滞而引发肠道血运障碍,如不及时诊治将危及生命,病死率达20%~50%。本文报道2例急性门静脉血栓患儿采用肝素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获成功,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门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 维蛋白解药 肝素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康志强 姜斌 +1 位作者 李平 王雅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S004-S005,共2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对 3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u P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肺癌组织中 u PA表达的总阳性率为 5 4 .0 5 % (2 0 /37) ,其中肿块大于 3cm组阳...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对 3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u P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肺癌组织中 u PA表达的总阳性率为 5 4 .0 5 % (2 0 /37) ,其中肿块大于 3cm组阳性表达率为 6 6 .6 7% (18/2 7) ,显著高于肿块小于 3cm组的阳性表达率 2 0 .0 0 % (2 /10 ,P<0 .0 5 ) ;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为88.89% (8/9) ,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 4 2 .86 % (12 /2 8,P<0 .0 5 ) ,认为 u PA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转移特性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Kringle结构域催化功能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纪建国 茹强 +2 位作者 杨晶鑫 俞梅敏 茹炳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9-225,共7页
Kringle(K)结构域广泛存在于与凝血和纤溶相关的各种因子中 .虽然 K结构域在一级结构上是一种比较保守的结构域 (与其他结构域相比 ) ,但是 K结构域的功能在各种因子中的作用有很大的区别 .为探讨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scu- PA)... Kringle(K)结构域广泛存在于与凝血和纤溶相关的各种因子中 .虽然 K结构域在一级结构上是一种比较保守的结构域 (与其他结构域相比 ) ,但是 K结构域的功能在各种因子中的作用有很大的区别 .为探讨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scu- PA)的 K结构域功能 ,构建了在 scu- PA的 K结构域的 1 1 8位 Gly与 1 1 9位 Leu之间插入 PRGDWR序列的突变体 (称为 insert mutant B,In B) ,并测定了野生型 scu- PA与 In B的纤溶相关反应的动力学常数 . scu- PA与 In B水解 S- 2 4 4 4反应的 Km 值无明显变化 (分别为 60 .4与 56.8μmol·L-1) ,而 In B的 kcat值 (0 .33s-1)比 scu- PA的 kcat值 (7.31 s-1)降低很多 ;In B激活纤溶酶原反应的 Km 值 (0 .397μmol· L-1)比 scu- PA Km 值(0 .648μmol·L-1)降低 40 % ,但 kcat值 (0 .0 1 65s-1)比 scu- PA的 kcat值 (0 .0 62 6s-1)降低 74% .以上结果说明 :K结构域主要与反应活性相关 ,而与酶及底物的亲和性无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尿激酶酶原激活剂 KRINGLE 结构域 催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晓武 王元和 王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uP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uP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几乎无表达。阳性表达定位于癌组织...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uPA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uP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胃组织几乎无表达。阳性表达定位于癌组织的基质成分,以巨噬细胞表达显著。结论:uPA表达与胃癌侵袭和转移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酶原激活物 胃癌组织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骨桥蛋白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治国 周明锴 +4 位作者 秦胜利 李振锋 张献东 崔静 常卫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6-908,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表达及二者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7例进展期胃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OPN与uPA蛋白的表达。结果:67例胃癌组织中OPN与...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的表达及二者的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7例进展期胃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OPN与uPA蛋白的表达。结果:67例胃癌组织中OPN与uP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1%(47/67)、64.2%(43/67)。OPN与uPA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临床病理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OPN与uPA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69,P<0.05)。结论:OPN、uPA蛋白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能够作为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评估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桥蛋白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 胃肿瘤 侵袭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新华 肖贵州 +2 位作者 毛祖彝 吴军楼 何永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研究加热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ca8113细胞在不同加热温度下 (37℃、4 0℃、4 3℃、4 5℃ )UPA表达情况。结果 与 37℃组相比 ,4 0℃、4 3... 目的 研究加热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P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ca8113细胞在不同加热温度下 (37℃、4 0℃、4 3℃、4 5℃ )UPA表达情况。结果 与 37℃组相比 ,4 0℃、4 3℃组加热后Tca8113细胞UPA表达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 4 5℃组UPA表达下降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口腔鳞癌局部热疗不会促进侵袭、转移 ,还会对肿瘤的侵袭、转移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 舌癌 TCA8113细胞 尿激酶 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新华 冯戈 +3 位作者 王大章 毛祖彝 冷卫东 何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729,共3页
目的 :研究热休克对人舌癌Tca 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uPAR)表达的影响 ,探讨热休克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ca 8113细胞在不同加热温度下 ( 3 7、40、43、45℃ )uPAR蛋白... 目的 :研究热休克对人舌癌Tca 8113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uPAR)表达的影响 ,探讨热休克与口腔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ca 8113细胞在不同加热温度下 ( 3 7、40、43、45℃ )uPA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 3 7℃组相比 ,40、43℃组加热后Tca 8113细胞u PAR蛋白表达明显下降 ,且有统计学意义 ;45℃组uPAR蛋白表达下降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热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uPAR蛋白表达 ,提示口腔鳞癌局部热疗可能对肿瘤的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受体 热休克 舌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肿瘤患者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1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覃捷 李力 +4 位作者 张玮 张洁清 黎丹戎 潘忠勉 高琨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物1(PAI-1)含量的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49例卵巢恶’性肿瘤,49例卵巢良性肿瘤和49例正常健康妇女血清中uPA和PA... 目的:探讨血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物1(PAI-1)含量的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49例卵巢恶’性肿瘤,49例卵巢良性肿瘤和49例正常健康妇女血清中uPA和PAI—1含量。并对其中22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外周血uPA和PAI—1含量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关系和作为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结果:①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uPA和PAI.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良性肿瘤(P〈0.01)。②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清uPA和PAI-1含量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1)。③低分化恶性肿瘤、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前血清uPA和PAI-1含量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者(P〈0.05,P〈0.01)、Ⅰ~Ⅱ期患者(P〈0.05,P〈0.01)、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P〈0.01),大网膜转移者术前血清uPA含量高于无大网膜转移者(P〈0.05)。④uPA或PAI-1阳性者和阴性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uPA和PAI-1含量高低与其疾病进展相关,血清uPA和PAI.1含量测定有助于判断卵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浸润转移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毛囊外根鞘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志鸿 杨恬 +1 位作者 高强国 杨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rokinase typeplasminogenactivator,uPA)对体外培养的毛囊外根鞘 (Outerrootsheath ,ORS)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了小鼠ORS细胞 ;用MTT法研究了uPA促进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grow... 目的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rokinase typeplasminogenactivator,uPA)对体外培养的毛囊外根鞘 (Outerrootsheath ,ORS)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了小鼠ORS细胞 ;用MTT法研究了uPA促进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 (Hepatocytegrowthfactor ,HGF)和uPA抑制因子Amiloride处理后ORS细胞的增殖变化 ;用RT PCR方法研究了ORS细胞的uPAmRNA的表达情况 ,以及HGF和Amiloride处理ORS细胞后uPA的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体外培养的ORS细胞有uPA表达 ;HGF可促进uPAmRNA的表达并促进ORS细胞的增殖 ;Amiloride抑制uPAmRNA表达并抑制ORS细胞增殖。结论 毛囊ORS细胞表达uPA ,HGF促进uPA的表达并促进ORS细胞增殖 ,Amiloride通过抑制uPA的表达和其活性抑制ORS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 外根鞘细胞 HGF AMILORIDE 毛囊 细胞增殖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牛义凯 肖伟 朱媛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69-372,共4页
关键词 尿激酶酶原激活系统 患者血浆 肺癌 肿瘤组织 PAI-1 upaR 远处转移 预后相关 癌细胞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中血管生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壮 李宁毅 +1 位作者 陈万涛 尚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5-287,共3页
关键词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生成 口腔鳞癌 PLASMINOGEN activator 免疫组化法检测 抑癌基因 微血管密度 异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表达与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詹灵凌 吕小平 +1 位作者 李山 姜海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70-171,共2页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与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关系。我们对2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采用Child-Pugh分级方法进行肝功能分级,并按存活与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与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关系。我们对2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采用Child-Pugh分级方法进行肝功能分级,并按存活与死亡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测定UPA。结果①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年龄小于50岁的UPA值(0.83±0.16)ng/ml,大于或等于50岁的UPA值(0.96±0.31)ng/ml,两组比较t=1.341,P>0.05;②a存活组UPA值(0.43±0.25)ng/ml,b死亡组UPA值(0.97±0.38)ng/ml,两组比较t=3.883,P<0.001。说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UPA表达与其年龄无关,而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酶原激活物 慢性重肝炎 维样变 肝细胞坏死 肝小叶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