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尿路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人工智能预警模型:基于临床多模态数据
1
作者 陈永文 罗小燕 +9 位作者 梁燕秋 王于路 谭宝飞 陈一峰 梁彬 黄倍源 韦嘉佳 王祖恒 王富博 庞桂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89-897,共9页
目的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并验证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7464例,其中622例(8.33%)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将所... 目的利用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并验证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7464例,其中622例(8.33%)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将所有患者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5224例)和验证集(2240例)。采用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logistic回归、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随机森林(RF)、自适应增强(AdaBoost)、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6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沙普利加性解释(SHAP)分析、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和临床效益等。结果纳入模型的临床参数包括BMI、手术次数、心率、Barthel指数、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评分、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尿亚硝酸盐及尿白细胞。在训练集中,XGBoost、LightGBM和RF模型表现优异,ROC曲线AUC值均达到1.00。在验证集中,logistic回归模型表现最佳,ROC曲线AUC值为0.76,具有较好的预测稳定性和校准度;AdaBoost和GBDT模型次之,AUC值分别为0.74和0.75,而LightGBM、XGBoost和RF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71、0.70和0.68。在模型的可解释性方面,SHAP分析显示,变量贡献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心率、尿白细胞、性别、BMI、Barthel指数、VTE风险评分、尿亚硝酸盐、手术次数和ASA分级。结论成功构建上尿路结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风险预测logistic回归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和校准度,可有效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尿源性脓毒血症 机器学习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治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大坤 张洪波 +3 位作者 董德鑫 高翔 郑瀚 张浪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0-874,共5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隆福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诊治的32例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资料,以对照原则按1∶2比例匹配选取64例同期...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市隆福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诊治的32例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资料,以对照原则按1∶2比例匹配选取64例同期手术而未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引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和早期诊治策略。结果通过检测术后2、6、12 h血白细胞和降钙素原作为早期预警的关键指标,早期诊断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治疗给予静脉滴注美罗培南(1.0 g,每8 h 1次)抗感染治疗,并液体复苏治疗和维持出入量平衡,所有32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均成功康复出院。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120 min)、女性、术前尿培养阳性、术前发热、结石直径(≥20 mm)是上尿路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相关尿源性脓毒血症是临床急危重症。术前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0岁、女性、术前尿培养阳性、术前发热和结石直径≥20 mm,术后2、6、12 h血白细胞和降钙素原可以作为早期预警的关键指标,术后早期发现并积极抗感染治疗是诊治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尿管镜 尿源性脓毒血症 危险因素 早期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47
3
作者 李建忠 宁松毅 +2 位作者 刘广 胡有根 汤元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41-944,共4页
目的目前关于降钙素原和内毒素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方面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内毒素联合检测在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 目的目前关于降钙素原和内毒素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方面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内毒素联合检测在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5年12月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收治的427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49例(脓毒症组),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378例(对照组)。均于术前1 d、手术开始2 h测定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水平,应用ROC曲线对术后2组间降钙素原、内毒素水平以及联合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脓毒症组手术开始2 h降钙素原和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5.18±4.43)vs(1.38±1.01)ng/m L;(50.91±35.45)vs(17.86±10.78)pg/m L,P<0.01]。对降钙素原、内毒素水平及两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显示,降钙素原的AUC为0.841±0.038,其敏感度为79.6%,特异度为78.0%;内毒素的AUC为0.786±0.043,其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70.1%;两者联合检测时AUC为0.915±0.029,敏感度为85.7%,特异度为86.5%,显示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01)。结论降钙素原和内毒素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PCNL术尿源性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降钙素原、内毒素的单项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内毒素 经皮肾镜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CNL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肖建涛 黄凯 +4 位作者 戴英波 蒋志强 何乐业 蒋先镇 尹光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了解患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某院1 022例患者mPCNL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对患者m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022例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62例... 目的了解患者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某院1 022例患者mPCNL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对患者m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022例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62例,发生率为6.07%。患者经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95%CI:1.25-3.92)、血常规(OR95%CI:1.25-14.00)、尿常规(OR95%CI:2.67-10.02)及术中灌注液体量(OR95%CI:1.37-4.18)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年龄(≥60岁)和术中灌注液体量(≥30 L)是患者m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了解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和及时治疗患者mPCNL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MPCNL 肾结石 尿源性脓毒血症 危险因素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6联合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40
5
作者 唐亚纯 符浩 +3 位作者 郭涛 段斌 王昕禧 陈选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198-2203,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观察组)6...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2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1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观察组)64例,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对照组)6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6、PCT及CRP水平;绘制单指标及三指标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价其对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效能。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患者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观察组患者三指标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IL-6诊断PCNL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95%CI:0.799~0.913),灵敏度为73.44%,特异度为78.13%,均高于PCT水平(AUC:0.819;95%CI:0.726~0.911;灵敏度:64.06%;特异度:69.53%)及CRP水平(AUC:0.738;95%CI:0.634~0.841;灵敏度:60.94%;特异度:62.50%);但略低于三指标联合检测水平(AUC:0.865;95%CI:0.788~0.942;灵敏度:81.22%;特异度:84.94%)。结论血清IL-6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可靠指标,且其诊断效能高于传统的PCT及CRP水平,但低于三指标联合检测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术 尿源性脓毒血症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何君伟 曹家栋 +4 位作者 王树声 翁湘涛 古炽明 李源 甘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45-1448,共4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泌尿外科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9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OS比例=0组、EOS比例>0组与降钙素原(PCT)≥2 ng/m ...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尿源性脓毒血症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泌尿外科2013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9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EOS比例=0组、EOS比例>0组与降钙素原(PCT)≥2 ng/m L、降钙素原<2 ng/m L组,比较两组间PCT与EOS比例等指标的差异;99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同时与同期确诊的未发生脓毒血症的100例泌尿道感染患者比较EOS比例等指标的差异。结果:86.9%(86/99)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出现EOS比例明显下降,治疗2 d、治疗4 d后、出院前EOS比例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EOS比例=0组PCT定量明显高于EOS比例>0组,治疗前PCT≥2 ng/m L组患者的EOS比例较PCT<2 ng/m L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源性脓毒血症组的EOS比例显著低于未发生脓毒血症的泌尿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EOS比例可评估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严重程度,监测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病情进展,评估感染控制情况。相比PCT检测,EOS检测医疗成本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嗜酸粒细胞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S通过调控iNOS/HO-1/Bax/Caspase3轴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唐亚纯 许武军 +4 位作者 陈仙 王斌辉 郭涛 吴孝斌 符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2433-2437,2445,共6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尿源性脓毒血症模型组(Model)、H2S供体NaHS处理组(8.4μmol/kg NaHS)和H2S合成酶抑制剂DL...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对尿源性脓毒血症所致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将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尿源性脓毒血症模型组(Model)、H2S供体NaHS处理组(8.4μmol/kg NaHS)和H2S合成酶抑制剂DL-炔丙基甘氨酸处理组(37.5 mg/kg PAG),每组8只。建立上尿路急性梗阻并感染脓毒血症动物模型。药物干预72 h后,采用HE染色检测兔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液中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活性氧(ROS)水平;采用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NOS/HO-1/Bax/Caspase3轴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相对于模型组,NaHS减轻兔肾组织病理损伤,显著降低血液中BUN、Scr及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及TNF-α水平(P<0.01),抑制损伤肾组织ROS的释放及细胞凋亡(P<0.01),抑制iNOS、Bax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05,P<0.01),促进HO-1的表达(P<0.01)。而PAG的干预效果与NaHS恰好相反,促进了兔肾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结论:H2S能够通过有效调控iNOS/HO-1/Bax/Caspase3轴减少炎症因子、iNOS的表达及ROS的释放,促进HO-1表达,进而抑制损伤肾组织的细胞凋亡,有效地减轻尿源性脓毒血症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尿源性脓毒血症 肾损伤 因子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尿系统腔镜碎石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8
作者 孙玉勤 范沛榕 +2 位作者 郝志 郑晓霞 郑浩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2987-2990,共4页
目的:构建泌尿系统腔镜碎石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预警评估指标体系,以帮助临床医护工作者早识别、早预警尿源性脓毒血症。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泌尿系统腔镜碎石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危险因素,构建预警评估... 目的:构建泌尿系统腔镜碎石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预警评估指标体系,以帮助临床医护工作者早识别、早预警尿源性脓毒血症。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泌尿系统腔镜碎石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危险因素,构建预警评估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0.86,变异系数分别为0.22,0.19。最终形成的尿源性脓毒血症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情况、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术中情况、术后情况6个模块,共24个指标。结论:构建的泌尿系统腔镜碎石取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预警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对病人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连续性评估,评估内容较为全面、科学、客观,可为医护人员识别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高风险病人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危险因素 评估 德尔菲法 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兔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0
9
作者 唐亚纯 许武军 +2 位作者 陈仙 吴孝斌 符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17-1423,共7页
目的探讨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兔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SB203580)、SB203580+p53激活剂Nutlin-3组(SB2... 目的探讨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兔肾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p38MAPK抑制剂SB203580组(SB203580)、SB203580+p53激活剂Nutlin-3组(SB203580+Nutlin-3),每组15只。采用输尿管近端注入大肠埃希菌菌液法制作尿源性脓毒血症模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30μg/kg SB203580或腹腔注射128 mg/kg Nutlin-3进行干预,1次/d,共3 d。记录术后24、48、72 h时各组兔肛温、呼吸频率和心率;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以及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TUNEL染色观察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法检测肾组织MDM2和p5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Cleaved caspase-3、Bax、Bcl-2、p-p38MAPK、MDM2、p53和PUMA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odel组比较,SB203580组兔肛温、呼吸频率、心率、白细胞计数、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以及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降低(P<0.05),同时肾组织细胞凋亡率、p53 mRNA以及p53、Cleaved caspase-3、Bax、PUMA、p-p38MAPK等蛋白水平降低(P<0.05),而MDM2 mRNA以及MDM2、Bcl-2等蛋白水平增加(P<0.05)。与SB203580组比较,SB203580+Nutlin-3组兔肛温、呼吸频率、心率、白细胞计数、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以及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同时肾组织细胞凋亡率、p53 mRNA以及p53、Cleaved caspase-3、Bax、PUMA等蛋白水平增加(P<0.05),Bcl-2蛋白水平降低(P<0.05),而MDM2 mRNA以及MDM2、p-p38MAPK等蛋白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通过促进MDM2表达而抑制p53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从而减少尿源性脓毒血症兔肾组织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MAPK信号通路 尿源性脓毒血症 P53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对尿源性脓毒血症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雄 陈仙 +3 位作者 唐亚纯 王斌辉 廖国涛 许武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2-707,共6页
目的硫化氢(H2S)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文中旨在探索H2S对尿源性脓毒血症肾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尿源性脓毒血症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将4... 目的硫化氢(H2S)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文中旨在探索H2S对尿源性脓毒血症肾组织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尿源性脓毒血症肾损伤的机制。方法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对照组(给予饲料以及纯净水喂养)、假手术组(游离输尿管上段后关闭腹腔)、脓毒血症组(向输尿管近端注入大肠埃希菌菌液,制作脓毒血症模型)、NaHS组(制作脓毒血症模型后,注射NaHS溶液,促进H2S产生)、D-L炔丙基甘氨酸组(DL-Propargylglycine,PAG)组(制作脓毒血症模型后,经腹腔注射PAG溶液,抑制H2S产生),每组8只。分别记录5组术前、术后24、48、72 h时间点的生命体征、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术后72 h取左肾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细胞形态及结构变化;Tunel法标记肾组织凋亡细胞;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p38MAPK和Caspase3的表达量。结果NaHS组凋亡指数[(16.93±2.03)%]明显小于脓毒血症组[(25.26±2.70)%]、PAG组[(33.09±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脓毒血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假手术组[(5.65±0.24)%、(5.57±0.27)%],低于PAG组(P<0.05)。脓毒血症组、PAG组肾组织中p38MAPK、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假手术组、NaHS组明显升高(P<0.05);PAG组较脓毒血症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H2S对尿源性脓毒血症兔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2S抑制尿源性脓毒血症肾组织中p38MAPK、Caspase3的表达,从而减少肾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细胞凋亡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半胱氨酸蛋白酶3 尿源性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通过抑制TLR4/MyD88/PI3K信号通路减轻尿源性脓毒血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25
11
作者 许武军 谢娟娟 陈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_2S)减轻尿源性脓毒血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血症模型组、脓毒血症模型Na HS处理组和脓毒血症模型Na HS联合TAK-242(TLR4抑制剂)处理组,每组8只。各组分... 目的:探讨硫化氢(H_2S)减轻尿源性脓毒血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脓毒血症模型组、脓毒血症模型Na HS处理组和脓毒血症模型Na HS联合TAK-242(TLR4抑制剂)处理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按分组处理72 h后,采用HE染色观察兔肾组织病理学变化;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分子1(KIM-1)、降钙素原(PCT)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LR4/MyD88/PI3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血症兔肾组织呈现明显损伤,Na HS处理后肾脏病理明显改善,且血液中BUN、SCr、NGAL、KIM-1、PCT、IL-1β、IL-6和TNF-α水平显著提高(P <0.05),但Na HS处理或联合TAK-242处理后显著降低;脓毒血症兔肾脏组织中的TLR4、MyD88、p-PI3K和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Na HS处理或抑制TLR4则显著抑制TLR4/MyD88/PI3K信号通路激活。结论:H_2S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PI3K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及肾损伤因子的释放,从而有效减轻尿源性脓毒血症诱导的急性肾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源性脓毒血症 硫化氢 TLR4/MyD88/PI3K信号通路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下护理干预对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魏育英 张轶庠 张小琼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8期2762-2764,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下护理干预对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病人2 348例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的病人2 350...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下护理干预对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病人2 348例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的病人2 3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风险评估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确诊病人预后情况、循环功能、肾功能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治疗期间使用血管活性药、激素治疗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液复苏24h后观察组尿量、动脉氧分压、氧合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上尿路结石腔内碎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感染发生率,提高确诊脓毒症病人的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腔内碎石术 尿源性脓毒血症 风险评估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