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高阳 陈思娇 +4 位作者 杨红艳 李红燕 朱贺 郭英华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8-600,604,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lbum 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的相关因素,以早期预防和指导DN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同步测定尿...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lbum 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的相关因素,以早期预防和指导DN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同步测定尿微量清蛋白和尿肌酐,按ACR分为3组:糖尿病无肾病组(正常清蛋白尿组),男性41例ACR〈22 mg/g,女性49例ACR〈31 mg/g;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微量清蛋白尿组)男性32例:ACR 22~220mg/g,女性41例:ACR 31~220 mg/g;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大量清蛋白尿组)男性33例、女性42例,ACR〉220mg/g。所有受检者分别记录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检测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尿微量清蛋白及尿肌酐,计算ACR并做比较。结果 3组患者的ACR、FBG、PBG、血尿酸、FIB、TG、HbA1c、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HDL-C、LDL-C、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TG、FIB、血尿酸被纳入回归方程,与ACR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病程、HbA1c、TG、FIB、血尿酸与ACR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与比值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管红斌 何凯平 +3 位作者 桓文穆 吕路 黄华 汪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934-2936,共3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mAl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6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厄贝沙...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mAl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6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厄贝沙坦组)和治疗组(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组),经2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UmAlb/C、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SCr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UmAlb/C、hs-CRP和SCr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FBG、HbA1c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mAlb/C、hs-CRP及SCr的水平,使肾脏损伤程度减低,较单用厄贝沙坦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百令胶囊 厄贝沙坦 尿微量蛋白/尿比值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与糖尿病前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建雷 蔡学英 +1 位作者 叶光勇 屈百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ACR)与糖尿病前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因胸闷、胸痛入住我院的12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为至少单支冠状动脉主干或...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ACR)与糖尿病前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因胸闷、胸痛入住我院的12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为至少单支冠状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内径狭窄≥50%(冠心病组,68例)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20%(对照组,6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的晨尿UACR;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ACR预测冠心病的最佳切点。结果 (1)冠心病组的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UA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组单支(n=18)、双支(n=36)、三支(n=14)血管病变患者的UACR分别为(3.19±1.78)、(4.32±1.97)、(6.39±3.33)mg/mmol(F=7.961,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CR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存在回归关系(t=3.283,P=0.002)。(3)UACR与Gensini积分亦存在相关性(rs=0.393,P<0.001)。UA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54,0.896),P<0.001〕,UACR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切点对应于2.75 mg/mmol(敏感度76.5%,特异度75.0%)。结论升高的UACR与糖尿病前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尿 尿病前期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高血压前期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郭爱珍 岑俊 +2 位作者 魏莉莉 顾谊铮 常文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0-264,共5页
目的 探讨上海市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建工集团外来建筑工人中抽取3 195名青壮年(18~50岁)建筑工人,由专业人员... 目的 探讨上海市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 to creatinine ratio,UACR)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上海建工集团外来建筑工人中抽取3 195名青壮年(18~50岁)建筑工人,由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检测的生化指标包括UACR、肾功能、血尿酸(uric acid,UA)、血糖、血脂等;根据UACR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将研究对象分为Ⅰ、Ⅱ、Ⅲ、Ⅳ4组,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ACR与血压分组的关联性.结果 抽样人群中共完成3 112例调查,资料完整率97.4%.正常血压、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组的UACR水平[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分别为0.8(0.6~1.2)、0.9(0.7~1.4)和1.0(0.8~1.7) mg/mmol,高UACR率分别为6.8%、8.0%及15.6%,3组间上述两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UACR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Ⅰ、Ⅱ、Ⅲ、Ⅳ4组,在调整年龄等因素后,发现UACR各分组的收缩压分别为(126.8±13.3)、(127.9±14.2)、(129.9±14.4)和(134.2±19.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分别为(77.6±9.7)、(78.8±9.2)、(79.2±10.4)和(81.8±12.5) 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与UACR呈正相关.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在调整年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混杂因素后,与UACR Ⅰ组比较,Ⅱ、Ⅲ、Ⅳ组发生高血压前期与高血压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依次为0.98(0.80~1.20)、1.29 (1.05~1.58)、1.86(1.52~2.28).结论 上海外来青壮年建筑工人UACR水平与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发生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 尿微量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中心动脉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周艳 徐新娟 +2 位作者 张俊仕 刘海明 梁晓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024-3027,303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中心动脉压(CAP)的相关性。方法采集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医大一附院心脏中心高血压科住院的患者673例。根据测定的随机ACR分为两组,即ACR正常组(ACR <30 mg/g,n=485)和ACR异常...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与中心动脉压(CAP)的相关性。方法采集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新医大一附院心脏中心高血压科住院的患者673例。根据测定的随机ACR分为两组,即ACR正常组(ACR <30 mg/g,n=485)和ACR异常组(ACR≥30 mg/g,n=188)。收集这些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运用Sphygmocor脉搏波分析系统测定中心动脉压及其相关指标:反射波增强指数(AIX)、中心动脉收缩压(CSP)、中心动脉舒张压(CDP)、脉压(CPP)、增强压(AP),分析上述指标与ACR的相关性和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CSP、CDP、CPP、A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R与AIX、CSP、CDP、CPP、AP、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尿素氮呈正相关(r=0.075,P <0.05;r=0.290,P <0.01;r=0.078,P <0.05;r=0.116,P <0.01;r=0.142,P <0.01;r=0.123,P <0.01;r=0.110,P <0.01;r=0.100,P <0.01;r=0.077,P <0.05;r=0.086,P <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SP、AP、收缩压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CSP、AP、收缩压是ACR的危险因素,其升高可导致ACR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尿微量蛋白比值 中心动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迟丽屹 胡小菁 +3 位作者 胡军 白跳 张彦海 田红燕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关系,为早期发现和预防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集404例5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行血液生化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测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关系,为早期发现和预防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集404例5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资料,行血液生化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测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根据相应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结果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有更高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体质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均为P<0.05)和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对上述因素与MMSE评分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MMSE评分与年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明显负相关(均为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明显正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均为P<0.05)。结论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和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是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障碍 尿微量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7
作者 胡威 陈光敏 +2 位作者 胡雁 朱进 曾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23-927,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对糖尿病肾病(DK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肾病泌尿中心、内分泌科首次住院的21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受损且行...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联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对糖尿病肾病(DK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肾病泌尿中心、内分泌科首次住院的21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受损且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活检及眼底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DKD+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n=96)、DKD+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R)组(n=75)、非糖尿病肾病(non-DKD)+DR组(n=41)。比较各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析DKD在不同程度DR分组中的发病率、DKD的危险因素及DR+ACR对DK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DKD+DR组比较,DKD+non-DR组、non-DKD+DR组血清肌酐(Scr)、ACR明显降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DKD+DR组比较,non-DKD+DR组病程短,平均动脉压(MAP)、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24 h尿蛋白降低,血清白蛋白(ALB)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KD在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DR)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P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R、DR、PDR是DK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eGFR为保护因素(OR=0.92,P=0.004)。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DR+ACR可有效诊断DKD,曲线下面积为0.88,而NPDR+ACR对DKD的诊断价值有限,曲线下面积仅为0.63。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DR联合ACR对确诊DKD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 尿病视网膜病变 尿微量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与脂蛋白(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喻萍 朱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ACR)与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T2DM患者106例和非糖尿病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非糖尿病对照组)。根据UACR将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ACR)与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T2DM患者106例和非糖尿病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非糖尿病对照组)。根据UACR将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UACR≥30 mg/g,50例)和糖尿病非肾病组(UACR<30mg/g,56例)。检测各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尿微量清蛋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与UACR的相关性,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UACR的危险因素。结果 (1)3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Lp(a)、尿素、肌酐、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UA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非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非肾病组Lp(a)水平与UACR无相关性(r=-0.290,P=0.120;r=0.163,P=0.230);糖尿病肾病组Lp(a)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r=0.363,P<0.01)。(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舒张压、LDL-C、ApoB、Lp(a)、HbA1c、空腹C肽(FCP)为UACR可能的危险因素(P<0.2);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CP、糖尿病病程、Lp(a)为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Lp(a)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且Lp(a)水平为影响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Lp(a)可间接反映T2DM患者的肾脏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尿病肾病 蛋白尿 蛋白(A) 尿微量蛋白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心肌微循环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徐琢 马树人 +1 位作者 朱颖 陈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心肌微循环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37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量尿清蛋白水平,计算尿清蛋白和肌酐比值(ACR);采用冠状...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心肌微循环与微量蛋白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胸痛患者37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量尿清蛋白水平,计算尿清蛋白和肌酐比值(ACR);采用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测定心肌血流储备(CFR),以CFR≥2.5为正常组(n=15),<2.5为低血流储备组(n=2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生化指标、心脏超声检查指标、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检查指标,分析CFR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腰围、BMI、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脉压、24 h平均心率、血糖、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血流储备组ACR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房内径(LAD)、左房室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左房室瓣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血流储备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高于正常组、E/A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基线舒张压、充血期血流速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血流储备组基线血流速度、收缩压、脉压、心率均高于正常组,CFR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R与log ACR呈线性负相关(r=-0.51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ACR、LVMI及E/A对CFR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蛋白尿是高血压早期患者心肌微循环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流储备分数 尿蛋白比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玉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确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40例糖尿病早期患者(早期DM组),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所...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确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40例糖尿病早期患者(早期DM组),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静脉血以及尿液,检测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清蛋白。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FBG)为(5.12±0.45)mmol/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mAlb定量异常均为0例,mAlb为(8.5±1.2)mg/L;早期DM组FBG为(7.65±1.32)mmol/L、BUN、Scr、mAlb定量异常分别为9(30.0%)、8(20.0%)、33(82.%)例,mAlb为(25.3±9.8)mg/L,DN组FBG为(8.56±2.54)mg/L、BUN、Scr、mAlb定量异常分别为50(83.3%)、55(91.7%)、60(100.0%)例,mAlb为(55.1±22.5)mg/L。早期DM组及D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BUN、Scr、mAlb定量异常率及mAlb与早期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M组及DN组中,mAlb定量异常率显著高于BUN、Scr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尿素氮 尿病肾病 尿病微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柯箫韵 余育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781-3783,共3页
目的探讨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MCP-1)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13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3组:DN临床组(46例)、DN早期组(48例)及DN前期组(43例),另选择体检健康... 目的探讨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MCP-1)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13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3组:DN临床组(46例)、DN早期组(48例)及DN前期组(43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受检者的UMCP-1[以UMCP-1/尿肌酐(UCr)表示,即UMCP-1/UCr]、血清CysC、尿微量清蛋白(UMA)和血肌酐(SCr)水平。结果 DN前期组患者UMCP-1、血清Cys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早期组、DN临床组患者UMCP-1、血清CysC和UMA水平分别与DN前期组、对照组比较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临床组患者S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N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UMCP-1/UCr和CysC均与UMA呈正相关(P<0.05)。结论 UMCP-1联合血清CysC检测有助于DN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胱抑素C 尿蛋白排泄率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Fractalkine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谢绍锋 黄莉吉 +3 位作者 赵越 安晓飞 刘敬顺 余江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Fractalkine(FK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正常清蛋白尿期及微量清蛋白尿期(即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变化及二者与相关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39例2型糖... 目的探讨血清Fractalkine(FK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正常清蛋白尿期及微量清蛋白尿期(即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变化及二者与相关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肌酐(UACR)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CR<30 mg/g)92例和微量清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4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测定相关生化指标水平,计算UACR;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FKN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及血清FKN、hs-CRP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相关指标与血清FKN、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1)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清蛋白尿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血脂、FKN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FKN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TG)、hs-CRP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hs-CRP水平与BMI、腰围、eGFR、TG、UACR均呈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KN与BMI独立相关(β=0.32,P<0.01,R2=0.40);血清hs-CRP与BMI(β=0.30,P<0.01,R2=0.37)、UACR(β=0.17,P<0.01,R2=0.27)独立相关。结论血清FKN水平与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UACR水平无相关性,而hs-CRP水平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KINE 超敏C反应蛋白 尿 2型 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纤维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玉容 徐勇 +1 位作者 方向明 刘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73-1774,共2页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亦无特异性治疗措施[2]。DN早、中期肾脏表现为肾小球、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肾小球高滤过,胶原Ⅲ、Ⅳ、Ⅴ、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FN)增加[3];晚期表现为肾...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1],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亦无特异性治疗措施[2]。DN早、中期肾脏表现为肾小球、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肾小球高滤过,胶原Ⅲ、Ⅳ、Ⅴ、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FN)增加[3];晚期表现为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增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小球纤维结节形成,最终发生肾小球硬化[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蛋白酶体抑制剂 纤维连接蛋白 肾脏纤维化 尿微量蛋白 尿蛋白/尿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ACR与血清氧化应激、血管新生指标以及外周血T细胞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夏卫 倪唯益 +1 位作者 代龙 王庆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与血清氧化应激、血管新生指标以及外周血T细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ACR<3mg/mmol、3~30mg/mmol、>30mg/mmol的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的DM1组、...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与血清氧化应激、血管新生指标以及外周血T细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ACR<3mg/mmol、3~30mg/mmol、>30mg/mmol的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的DM1组、DM2组、DM3组;另取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氧化应激指标、血管新生指标,采集外周血并测定T细胞含量。结果:DM1组、DM2组、DM3组患者血清中SOD、GSH-Px、CAT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h2、Treg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ACR越高,血清中SOD、GSH-Px、CAT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h2、Treg的含量均越低;DM1组、DM2组、DM3组患者血清中MDA、8-OHdG、VEGF、Ang1、Ang2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h1、Th17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CR越高,血清中MDA、8-OHdG、VEGF、Ang1、Ang2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h1、Th17的含量均越高。结论: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血管新生增多以及T淋巴细胞紊乱与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微量蛋白/尿比值 氧化应激 血管新生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重及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怡 陈思娇 +4 位作者 李红燕 杨红艳 朱贺 郭英华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本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 I)。根据BM I将患者分为对照组(BM I在18.5~23.9 kg/m2)、超重组(BM I...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及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本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BM I)。根据BM I将患者分为对照组(BM I在18.5~23.9 kg/m2)、超重组(BM I在24.0~27.9 kg/m2)、肥胖组(BM I≥28.0 kg/m2),均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尿微量清蛋白(MAU)、尿肌酐(Ucr)、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较(UACR),比较3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超重组、肥胖组患者的FIB、UACR、TG、TC、LDL-C、FBG、FINS水平及HOMA-IR显著升高,且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P〈0.05);而PT、APTT、HDL-C水平则显著降低,且随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超重及肥胖会加重2型糖尿病的凝血功能障碍及代谢紊乱,并加重了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且此异常随肥胖程度的加深而更加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凝血功能 胰岛素抵抗 尿微量蛋白与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水平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2
16
作者 郭旭 郭凤静 +4 位作者 王晓鸥 熊艳华 蒋昆 郑红梅 张大庆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合并糖尿病(DM)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SCAD)患者机体炎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和门诊合并DM的SCAD病例44例。收集患者空腹及早餐后...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对合并糖尿病(DM)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SCAD)患者机体炎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和门诊合并DM的SCAD病例44例。收集患者空腹及早餐后4 h血脂、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等指标。ELISA法检测患者空腹及早餐后4 h血清白介素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空腹比较,早餐后4 h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而血清甘油三酯(TG)和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LP-C)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 <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与RLP-C水平在空腹(r=0.686,P <0.01)及早餐后4 h (r=0.814,P <0.01)均呈正相关。早餐后4 h,血清TG与IL-6水平(r=0.541,P <0.001)、TNF-α(r=0.684,P <0.001)以及UACR (r=0.339,P=0.026)水平呈正相关;血清RLP-C与IL-6 (r=0.391,P <0.001)、TNF-α(r=0.527,P <0.001)、UACR (r=0.341,P=0.025)正相关;UACR与血清IL-6 (r=0.503,P=0.001)、TNF-α(r=0.525,P <0.001)之间亦存在正相关。结论合并DM的SCAD患者餐后TC和LDL-C水平与空腹时一致;而餐后TG、RLP-C水平增高。餐后TG、RLP-C水平与TNF-α、IL-6、UACR水平相关;合并DM的SCAD患者餐后血脂水平对其炎症和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脂异常 尿微量蛋白/比值 炎性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血脂等相关因素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雷 郑振优 宋绪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1期1930-193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等的相关关系,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将其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180例,...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糖、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等的相关关系,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及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6例,将其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180例,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11例,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5例,并设正常人群对照组40例。每个被调查对象均进行眼底彩照或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体格和血液检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组间的体质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T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与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正相关关系;高密度脂蛋白与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影响因素,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越高、高密度脂蛋白越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糖 血脂 尿微量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娇 范芳 徐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21-1024,共4页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 2,SGLT2)抑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糖尿病研究的新热点。其不仅具有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还有其他附加效应,如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提...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 2,SGLT2)抑制剂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成为近年来糖尿病研究的新热点。其不仅具有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还有其他附加效应,如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提示其可能对糖尿病肾病有直接或间接保护效应。相比目前糖尿病肾病经典治疗方法——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断,不少动物实验表明SGLT2抑制剂可改善肾结局指标,维持稳定的肾功能并减少尿蛋白。由此,SGLT2抑制剂有望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远期结局,成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GLT2抑制剂 尿病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小球滤过率 尿微量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2
19
作者 孔德慧 刘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6-380,共5页
目的:筛选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标。方法:搜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科病房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选取高血压早期肾损害[30 mg/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0 mg/24 h]患者51例(肾损害组),以及单纯高血压患者51例(... 目的:筛选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指标。方法:搜集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科病房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选取高血压早期肾损害[30 mg/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300 mg/24 h]患者51例(肾损害组),以及单纯高血压患者5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同型半胱氨酸(HCY)、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umALB)、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α1微球蛋白(uα1MG)、β2微球蛋白(u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及转铁蛋白(uTF)水平的差异。绘制ROC曲线,比较上述指标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肾损害组患者血清BUN、SCr、HCY、RBP、CysC水平及umALB、uAER、uACR、uα1MG、uβ2MG、uNAG、uT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AUC>0.9的指标从高到低分别为uACR>CysC>uα1MG>uβ2MG>umALB>RBP,其中CysC+uACR联合诊断的效能和敏感度最高[AUC(95%CI)为0.994(0.954~1.000),敏感度为1.000]。结论:CysC+uACR为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高效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损害 肾功能 24 h尿蛋白排泄率 胱抑素C 尿微量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水平与早期肾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素芬 赵玉兰 +1 位作者 黄亚萍 赵映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就可出现微血管病变。文中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小时血糖(1hPG)及2小时血糖(2hPG)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门诊及住... 目的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就可出现微血管病变。文中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小时血糖(1hPG)及2小时血糖(2hPG)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门诊及住院符合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2级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8例,病程10年以内。所有入选者均行OGTT,并记录每位患者空腹血糖(FPG)、1hPG、2hPG。将所有入选患者按照血糖水平分为4组,血糖正常(NGT)组100例、单纯OGTT 1 h血糖升高(1hHPG)组102例、单纯OGTT 2 h血糖升高(2hHPG)组104例、OGTT 1 h和2 h血糖均升高(1 hH PG/2 hH PG)组102例;同时记录408例患者的身高、体重、BMI、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吸烟史、血压、血脂、肌酐等一般临床资料,并根据肌酐值、年龄值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 FR)值。分析1hHPG及2hHPG水平与ACR的关系。结果 4组研究对象高血压病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舒张压、脂代谢指标及空腹血糖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糖升高水平情况患者的收缩压、血肌酐、eG FR、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1hHPG组、2hHPG组、1hHPG/2hHPG组ACR均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1hHPG/2hHPG组高于1hH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hHPG组高于2hH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1hPG(OR=2.461,95%CI:1.947~3.112)、肌酐(OR=1.071,95%CI:1.027~1.117)以及2hPG(OR=2.016,95%CI:1.500~2.710)水平均为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 1hHPG与2hHPG异常均与ACR相关,可作为预测早期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尿微量蛋白与比值 早期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