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毒症性肺水肿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建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315-2315,共1页
尿毒症性肺水肿又称尿毒症性肺炎.是尿毒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关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40%~62%,其直接影响尿毒症患者的生存,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尿毒症性肺水肿86例临床分析如下。
关键词 尿毒症性肺水肿 临床分析 尿毒症性肺炎 尿毒症患者 早期诊断 并发症 发生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小芹 谢波 倪雅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531-532,共2页
目的 探求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40例患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并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每周 2次常规血液透析 (HD)的同时 ,接受每周 1次血液透析滤过 (HDF)治疗 ;对照组只行每周 ... 目的 探求治疗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40例患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并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在每周 2次常规血液透析 (HD)的同时 ,接受每周 1次血液透析滤过 (HDF)治疗 ;对照组只行每周 3次常规HD治疗而不接受HDF治疗 ,治疗前、治疗 3个月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症状、神经反射改善情况及正中神经、胫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SCV) 3项指标。结果 两组经过 3个月的充分透析后 ,其临床症状、神经反射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但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观察组的正中神经、胫神经SCV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在常规HD治疗的同时接受每周 1次的HDF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其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症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症猝死一例及文献复习
3
作者 刘艳 刘良 黄光照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70-171,共2页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症(Postpartum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简称产后MUS)是一种较罕见、死亡率甚高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产褥期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肾功能衰竭。近年来,国外报告本病40多例。国内仅见3例尸检报道。本... 产后溶血性尿毒症性综合症(Postpartum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简称产后MUS)是一种较罕见、死亡率甚高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产褥期发生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肾功能衰竭。近年来,国外报告本病40多例。国内仅见3例尸检报道。本文报告一例产后HUS因并发脑出血猝死的病例,并探讨有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尿毒症性 综合症 文献复习 猝死 微血管病溶血贫血 SYNDROME 肾功能衰竭 产后HUS 临床特点 死亡率 产褥期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力农治疗尿毒症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王东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3期696-696,共1页
氨力农治疗尿毒症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江阴市人民医院王东升关键词氨力农;尿毒症;心力衰竭,充血性中图号R541.61尿毒症晚期易致心脏扩大、心肌肥厚而引起心力衰竭。此时虽经利尿、洋地黄、扩血管药物和血液透析等措施... 氨力农治疗尿毒症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江阴市人民医院王东升关键词氨力农;尿毒症;心力衰竭,充血性中图号R541.61尿毒症晚期易致心脏扩大、心肌肥厚而引起心力衰竭。此时虽经利尿、洋地黄、扩血管药物和血液透析等措施治疗,但症状仍不易缓解,心力衰竭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力农 尿毒症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充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月异 张浩 +2 位作者 孙剑 季迎 刘纪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51-1256,共6页
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CUA)又称钙化防御,是一种少见但具有高病死率的临床综合征。CUA目前缺乏明确的实验室诊断标准,皮肤活检有中小动脉中膜钙化及微血栓形成,放射性检查、骨扫描及骨形态蛋白信号通路... 钙性尿毒症性小动脉病(calcific uremic arteriolopathy,CUA)又称钙化防御,是一种少见但具有高病死率的临床综合征。CUA目前缺乏明确的实验室诊断标准,皮肤活检有中小动脉中膜钙化及微血栓形成,放射性检查、骨扫描及骨形态蛋白信号通路激活的证据均能早期提示该病。CUA常通过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双磷酸盐,高压氧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来进行伤口、疼痛、营养、透析等方面的综合管理。CUA的早期防控主要通过合理控制慢性肾病-矿物质与骨异常,减少透析并发症/合并症,慎用某些药物(如华法林、活性维生素D等)来实现。CUA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并制订有效的多学科协作治疗方案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性小动脉病 早期诊断 早期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疗法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沈静 张琳 +2 位作者 常艳微 孙婷 杨洪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324-1327,共4页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效果有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上的难题。文章总结了近5年内透析疗法在该病治疗上的应用,从血液透析、皮肤透析、结肠透析、腹膜透析的应用上体现...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效果有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上的难题。文章总结了近5年内透析疗法在该病治疗上的应用,从血液透析、皮肤透析、结肠透析、腹膜透析的应用上体现了透析疗法的特点及优势,并认为此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 血液透析 皮肤透析 结肠透析 腹膜透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在尿毒症性心肌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崔亚东 张旻 陈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2-536,共5页
心脏磁共振(CMR)能提供心脏形态功能、心肌灌注、心肌组织特征等信息,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CMR在尿毒症性心肌病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心脏 尿毒症性心肌病 对比剂延迟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钙磷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8
作者 陈娟娟 刘素贞 +1 位作者 杨义芳 陈廷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remic prutitus,UP)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钙磷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UP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remic prutitus,UP)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钙磷代谢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UP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患者行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瘙痒症状、肾功能指标和钙磷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清磷、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BUN、Scr、血清PTH、血清磷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血清钙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对UP的治疗效果较好,且能调节患者钙磷代谢,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高通量血液透析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30例 被引量:21
9
作者 熊燕 赵毅 +1 位作者 顾少华 顾晓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0-622,共3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方法:58例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曲美他嗪治疗组)30例和B组(一般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均在规律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贫血、控制高血压等治疗。A组另应用曲美...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疗效。方法:58例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曲美他嗪治疗组)30例和B组(一般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均在规律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贫血、控制高血压等治疗。A组另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用法:每日3次,每次20 mg口服,疗程3个月。用药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作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左室短轴缩短率(FS)等指标。结果:A、B两组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前后LA、LVEDD、LVESD、IVST、LVPWT、LVEF、E/A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前后LA、LVESD、IVST、LVPWT、LVEF、E/A及FS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改善尿毒症性心肌病患者的心肌重构及心功能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心肌疾病 尿毒症性心肌病 曲美他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患者动脉血和脑脊液氨基酸浓度变化的探讨
10
作者 都培福 徐趾麟 罗天荣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81-83,共3页
对7例尿毒症患者和30例对照者动脉血以及脑脊液的氨基酸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在动脉血和脑脊液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甘氨酸均高于对照组(P<0.05),精氨酸只在动脉血中高于对照组... 对7例尿毒症患者和30例对照者动脉血以及脑脊液的氨基酸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酪氨酸在动脉血和脑脊液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甘氨酸均高于对照组(P<0.05),精氨酸只在动脉血中高于对照组(P<0.05),赖氨酸只在脑脊液中低于对照组(P<0.05)。文中还对这些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认为这些氨基酸浓度的异常可能与尿毒症性脑病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尿毒症 尿毒症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临床管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潘之 张玉琴 朱玲桂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45-448,共4页
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是一种易被患者及临床医生忽视的慢性瘙痒,可对患者身心产生较大影响,其发病机制不明,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该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对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治疗进展及不足作一综述,以期未来有更多高... 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是一种易被患者及临床医生忽视的慢性瘙痒,可对患者身心产生较大影响,其发病机制不明,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该文结合近年来的文献,对其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治疗进展及不足作一综述,以期未来有更多高证据价值的研究,为制定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的治疗方案而明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 瘙痒 皮肤瘙痒 尿毒症性 治疗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病人钙化防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丹 尹安春 +2 位作者 吴姝然 葛长乐 武文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082-3085,共4页
对终末期肾病病人钙化防御的主要筛查方法、危险因素以及疾病管理进行综述,指出护理研究者应以多中心的终末期肾病钙化防御病人为研究对象,针对危险因素、伤口管理、疼痛管理、营养管理以及心理干预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研究,建立个体化的... 对终末期肾病病人钙化防御的主要筛查方法、危险因素以及疾病管理进行综述,指出护理研究者应以多中心的终末期肾病钙化防御病人为研究对象,针对危险因素、伤口管理、疼痛管理、营养管理以及心理干预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研究,建立个体化的终末期肾病病人钙化防御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钙化防御 尿毒症性小动脉病 筛查方法 危险因素 疼痛管理 疾病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灌肠干预MHD的UP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俊杰 张以来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7-1330,共4页
目的:观察乳果糖灌肠疗法对持续性血透(MHD)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干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微炎状态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慢性肾脏病(CKD)5期,MHD的UP患者,按照不同干预方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 目的:观察乳果糖灌肠疗法对持续性血透(MHD)的尿毒症性皮肤瘙痒(UP)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从干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微炎状态角度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慢性肾脏病(CKD)5期,MHD的UP患者,按照不同干预方法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氯雷他定组及乳果糖组,对照组采用肾病一体化治疗,氯雷他定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氯雷他定口服,10 mg/次,1次/天,乳果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乳果糖灌肠,30 mg/次,2次/天,持续30天。治疗前后分别评价3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其瘙痒可视模拟评分(VAS)及血清PTH、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VAS、PTH及炎症指标(hs-CRP、TNF-α、IL-6)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氯雷他定组及乳果糖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VAS、PTH及炎症指标(hs-CRP、TNF-α、IL-6)皆明显降低(P<0.05),而氯雷他定组及乳果糖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果糖灌肠疗法对MHD的UP患者PTH及微炎状态具有改善作用,此为其改善皮肤瘙痒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 持续血液透析 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甲状旁腺激素 微炎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患者肾移植术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心脏磁共振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未 倪雪峰 +6 位作者 祁丽 周长圣 陆梦洁 谢轲楠 文吉秋 张龙江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4-379,共6页
目的目前有关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肾移植术后尿毒症性心肌病(UC)可逆性的临床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利用心脏磁共振(CMR)探讨接受肾移植术的ESRD患者在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9月到2017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 目的目前有关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肾移植术后尿毒症性心肌病(UC)可逆性的临床研究较少。文中旨在利用心脏磁共振(CMR)探讨接受肾移植术的ESRD患者在心脏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9月到2017年2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接受肾移植术的ESRD患者38例。患者于肾移植术前1~2 d接受CMR初次检查,并进行肾移植术后CMR随访复查。统计学分析:随访中位时间7.0(3.7~9.5)个月。将随访时间分为:3~4个月阶段,随访中位时间3.5(3.4~3.7)个月;≥6个月阶段,随访中位时间8.4(7.1~12.7)个月。于随访中位时间7.0个月、随访中位时间3.5个月、随访中位时间8.4个月分别对比各自时间段内CMR随访复查及CMR初次检查的CMR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体表面积、收缩末期容积(LVESV)/体表面积、舒张末期质量(LVEDM)/体表面积、收缩末期质量(LVESM)/体表面积等]差异。结果 38例患者中25例完成随访,平均年龄27.5岁,无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史,透析时间1.7(1.5~2.2)年。随访中位时间7.0个月、随访中位时间3.5个月、随访中位时间8.4个月:CMR随访复查LVEDV/体表面积、LVESV/体表面积较CMR初次检查显著下降(P<0.05)。随访中位时间7.0个月:CMR随访复查LVEDM/体表面积较CMR初次检查显著下降[(59.0±17.0)g/m^2vs (67.1±24.2)g/m^2,P<0.05]。随访中位时间7.0个月、随访中位时间8.4个月:CMR随访复查LVEF较CMR初次检查显著升高(P<0.05)。随访中位时间7.0个月、随访中位时间3.5个月、随访中位时间8.4个月,3个时间段内的CMR随访复查左心室初始T1弛豫时间(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及整体)较CMR初次检查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于无糖尿病及缺血性心脏病史且透析时间较短的年轻ESRD患者,UC特征性改变左心室扩张、收缩功能障碍以及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在肾移植术后均是可逆的。初始T1弛豫时间可作为评价ESRD患者弥漫性心肌纤维化程度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性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 终末期肾病 初始T1弛豫时间 弥漫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