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比值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高阳 陈思娇 +4 位作者 杨红艳 李红燕 朱贺 郭英华 宋今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8-600,604,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lbum 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的相关因素,以早期预防和指导DN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同步测定尿...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肌酐的比值(album in to creatinine ratio,ACR)的相关因素,以早期预防和指导DN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和体检中心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38例,同步测定尿微量清蛋白和尿肌酐,按ACR分为3组:糖尿病无肾病组(正常清蛋白尿组),男性41例ACR〈22 mg/g,女性49例ACR〈31 mg/g;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微量清蛋白尿组)男性32例:ACR 22~220mg/g,女性41例:ACR 31~220 mg/g;临床糖尿病肾病组(大量清蛋白尿组)男性33例、女性42例,ACR〉220mg/g。所有受检者分别记录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检测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尿微量清蛋白及尿肌酐,计算ACR并做比较。结果 3组患者的ACR、FBG、PBG、血尿酸、FIB、TG、HbA1c、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C、HDL-C、LDL-C、血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HbA1c、TG、FIB、血尿酸被纳入回归方程,与ACR呈正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病程、HbA1c、TG、FIB、血尿酸与ACR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与肌酐比值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管红斌 何凯平 +3 位作者 桓文穆 吕路 黄华 汪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934-2936,共3页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mAl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6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厄贝沙...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mAl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 62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厄贝沙坦组)和治疗组(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组),经2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UmAlb/C、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SCr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UmAlb/C、hs-CRP和SCr均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两组治疗后FBG、HbA1c较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百令胶囊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mAlb/C、hs-CRP及SCr的水平,使肾脏损伤程度减低,较单用厄贝沙坦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百令胶囊 厄贝沙坦 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前列素钠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清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黄娟 张韶英 +1 位作者 段晓宇 管斯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434-2436,共3页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MAU)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7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为早期DN患者。将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贝前列素钠治疗组,仅给予... 目的观察贝前列素钠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MAU)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7例为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为早期DN患者。将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贝前列素钠治疗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后者再加用贝前列素钠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C、尿MAU及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早期DN患者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贝前列素钠治疗组患者血清Cys-C、尿MAU及UAER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DN患者即存在血清Cys-C水平升高;贝前列素钠治疗能显著降低早期DN患者血清Cys-C及尿MAU水平,对早期DN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胱抑素C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糖尿病肾病泛素-核糖体融合蛋白52和尿微量清蛋白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艳 任荣 +1 位作者 梁新华 张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128-3130,共3页
目的探讨泛素-核糖体融合蛋白52(UBA52)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尿微量清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例(糖尿病组),DN患者59例(DN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 目的探讨泛素-核糖体融合蛋白52(UBA52)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尿微量清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例(糖尿病组),DN患者59例(DN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3组受试者MAU,采用ELISA法检测血UBA52、尿UBA52。结果 3组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UBA52、尿UBA52、尿蛋白定量和MA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N组血UBA52、尿UBA52、尿蛋白定量和MAU均高于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尿蛋白定量、MAU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U和糖化血红蛋白影响DN患者尿UBA52水平(P<0.05)。结论 DN患者血UBA52、尿UBA52水平升高,MAU是尿UBA52水平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泛素-核糖体融合蛋白52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小血管病与尿微量清蛋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广恩 沈秀张 +1 位作者 甘利萍 周乃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3-625,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小血管病(SVD)与尿微量清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及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100例,根据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分为SVD阳性组和SVD阴性组,...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脑小血管病(SVD)与尿微量清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住院及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100例,根据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分为SVD阳性组和SVD阴性组,详细记录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肌酐、MAU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VD的影响因素。结果 SVD阳性组与SVD阴性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收缩压、脉压、MA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MAU与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VD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年龄、收缩压、MAU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V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SVD与早期肾损害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小血管病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与糖尿病前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建雷 蔡学英 +1 位作者 叶光勇 屈百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ACR)与糖尿病前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因胸闷、胸痛入住我院的12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为至少单支冠状动脉主干或...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ACR)与糖尿病前期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2月因胸闷、胸痛入住我院的12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为至少单支冠状动脉主干或其主要分支内径狭窄≥50%(冠心病组,68例)和冠状动脉管腔狭窄≤20%(对照组,6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的晨尿UACR;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UACR预测冠心病的最佳切点。结果 (1)冠心病组的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UA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组单支(n=18)、双支(n=36)、三支(n=14)血管病变患者的UACR分别为(3.19±1.78)、(4.32±1.97)、(6.39±3.33)mg/mmol(F=7.961,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UACR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存在回归关系(t=3.283,P=0.002)。(3)UACR与Gensini积分亦存在相关性(rs=0.393,P<0.001)。UA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54,0.896),P<0.001〕,UACR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最佳切点对应于2.75 mg/mmol(敏感度76.5%,特异度75.0%)。结论升高的UACR与糖尿病前期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和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尿肌酐 尿病前期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尿微量清蛋白与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娜 刘海明 +1 位作者 张俊仕 徐新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MAU)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EH患者500例,其中男284例,女216例。根据MAU的测定结果分为E...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MAU)与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EH患者500例,其中男284例,女216例。根据MAU的测定结果分为EH组和EH+MAU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时间、年龄、性别、病史、高血压病程、服降压药史、入院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计算体质指数(BMI)和脉压〕、统一检测实验室指标〔血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AU、血清25(OH)D3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MAU与血清25(OH)D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根据MAU的测定结果,EH组305例,EH+MAU组195例。两组患者的病程、eGFR、BMI、24 hSBP、24 hDBP、TG、入院SBP、入院DBP、脉压、尿酸、服降压药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H+MAU组的血清25(OH)D3水平低于EH组〔(11.27±5.72)ng/ml与(12.60±8.16)ng/ml;t=-1.977,P<0.05〕。EH组血清25(OH)D3缺乏者有260例(85.2%),不足者有34例(11.2%),充足者有11例(3.6%);EH+MAU组血清25(OH)D3缺乏者有173例(88.7%),不足者有20例(10.3%),充足者有2例(1.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AU水平与病程、BMI、TG、24 hSBP、24 hDBP、入院SBP、入院DBP呈正相关,与血清25(OH)D3水平及eGFR呈负相关(P<0.05);与尿酸、TC、LDL-C、HDL-C、服降压药史无直线相关性(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校正性别、年龄、病史等因素后,血清25(OH)D3水平与24 hSBP、24 hDBP、入院SBP、MAU水平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与BMI、TG、TC、LDL-C、入院DBP以及脉压无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EH患者存在血清25(OH)D3不足或缺乏,且MAU异常时,MAU与血清25(OH)D3水平呈负相关。故应重视血清25(OH)D3在EH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尿微量蛋白 25-羟维生素D3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清蛋白对非糖尿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琦 陈一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00-701,共2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U)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糖尿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10例接受直接PCI的非糖尿病STEMI患者,入院48h内行24hMAU检测,其中MAU≤20mg/24h者为MAU阴性组,MAU>20mg/...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U)对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糖尿病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110例接受直接PCI的非糖尿病STEMI患者,入院48h内行24hMAU检测,其中MAU≤20mg/24h者为MAU阴性组,MAU>20mg/24h者为MAU阳性组,观察发病后6个月~1年〔平均(10.3±3.2)个月〕时心脏事件的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再发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MAU与非糖尿病STEMI患者再发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度(OR)为1.019,95%CI(1.005,1.033)。结论入院早期测定MAU对直接PCI治疗的非糖尿病STEMI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MAU增加是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尿微量蛋白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8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1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1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尿微量清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和阳性率,同时对比不同病程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和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定量检测结果为(58.96±8.69)mg/L,阳性率为46.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12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定量检测结果为(79.05±7.03)mg/L,阳性率为84.62%,均显著高于病程6-12年和病程〈6年的患者(P〈0.05);病程6-12年患者的尿微量清蛋白定量检测结果为(34.16±5.42)mg/L,阳性率为46.51%,显著高于病程〈6年的患者(P〈0.05)。结论尿微量清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动态检测其水平变化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和病情评估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尿微量清蛋白与C反应蛋白及其-717A>G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10
作者 吴建华 张定武 +3 位作者 崔之础 王锋 黄新忠 范亚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U)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717A>G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将高血压患者按尿清蛋白水平分为尿正常清蛋白(NMAU)组(75例)和MAU组(56例),另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60例)。免疫浊度法测定各...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尿微量清蛋白(MAU)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其-717A>G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将高血压患者按尿清蛋白水平分为尿正常清蛋白(NMAU)组(75例)和MAU组(56例),另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60例)。免疫浊度法测定各组血浆hs-CRP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受检者CRP的-717A>G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3组受检者的收缩压、舒张压、hs-CRP、MA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MAU组与MAU组的收缩压、hs-CRP、MAU、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升高是高血压患者MAU发生的危险因素(OR=3.107)。MAU组与NMAU组受检者比较,CRP-717A>G基因型AA、AG及GG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21,P>0.05);等位基因A、G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1,P=0.047)。结论 hs-CRP升高是高血压患者MA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RP-717A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患者MAU发生的易患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尿微量蛋白 C反应蛋白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居民尿微量清蛋白筛查研究
11
作者 曹海涛 徐学凡 武桂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09-3111,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居民尿微量清蛋白异常发生情况,探讨社区居民尿微量清蛋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 2010年3—9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西街道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上门健康问卷调查和... 目的了解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居民尿微量清蛋白异常发生情况,探讨社区居民尿微量清蛋白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 2010年3—9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闸北区天目西街道年龄在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上门健康问卷调查和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测,调查对象共4 107人。调查一般情况、身高、体质量,测量血压,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筛查出尿微量清蛋白异常居民379例,检出率达9.23%。其中男性尿微量清蛋白异常居民266例,男性异常检出率为14.05%,女性尿微量清蛋白异常居民113例,女性异常检出率为5.11%。男性和女性尿微量清蛋白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4,P>0.05)。不同年龄居民尿微量清蛋白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0.05)。尿微量清蛋白正常组和尿微量清蛋白异常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HbA1c、TG、TC、HDL、L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筛查是社区人群早期发现尿微量清蛋白异常的有效方法;应加强对社区人群体质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的监测,尽早发现患者并进行社区综合防治干预,以便延缓肾脏功能受损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上海 尿微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与脂蛋白(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喻萍 朱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ACR)与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T2DM患者106例和非糖尿病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非糖尿病对照组)。根据UACR将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清蛋白/尿肌酐(UACR)与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T2DM患者106例和非糖尿病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非糖尿病对照组)。根据UACR将T2DM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UACR≥30 mg/g,50例)和糖尿病非肾病组(UACR<30mg/g,56例)。检测各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尿微量清蛋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与UACR的相关性,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UACR的危险因素。结果 (1)3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Lp(a)、尿素、肌酐、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UA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非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非肾病组Lp(a)水平与UACR无相关性(r=-0.290,P=0.120;r=0.163,P=0.230);糖尿病肾病组Lp(a)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r=0.363,P<0.01)。(3)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舒张压、LDL-C、ApoB、Lp(a)、HbA1c、空腹C肽(FCP)为UACR可能的危险因素(P<0.2);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CP、糖尿病病程、Lp(a)为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Lp(a)水平与UACR呈正相关,且Lp(a)水平为影响UACR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Lp(a)可间接反映T2DM患者的肾脏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2型 尿病肾病 蛋白尿 蛋白(A) 尿微量蛋白 尿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观察美喘清对肾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吕广秀 应如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B05期47-47,,57,,共2页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测定 美喘 肾功能
全文增补中
尿微量清蛋白与糖尿病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翠叶 瞿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104-2106,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UMA)与糖尿病足(D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7—2010年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526例,其中UMA(+)患者103例,UMA(-)患者423例。比较UMA(+)与UMA(-)患者DF患病率;UMA(+)非糖尿病足(NDF)患者与UMA(-)NDF患者随访1...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UMA)与糖尿病足(DF)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7—2010年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526例,其中UMA(+)患者103例,UMA(-)患者423例。比较UMA(+)与UMA(-)患者DF患病率;UMA(+)非糖尿病足(NDF)患者与UMA(-)NDF患者随访1年,观察新发DF病例数;将UMA(+)NDF患者分为UMA>200 mg/L患者与20 mg/L<UMA≤200 mg/L患者,随访1年观察新发DF病例数。结果 UMA(+)患者DF患病率(33.98%)显著高于UMA(-)患者(3.78%)(P<0.01)。UMA(+)NDF患者68例,UMA(-)NDF患者407例,随访1年,前者DF发病率(35.29%)显著高于后者(9.58%)(P<0.01)。68例UMA(+)NDF患者中,UMA>200 mg/L患者25例,20 mg/L<UMA≤200 mg/L患者43例,随访1年,前者DF发病率(56.00%)显著高于后者(23.26%)(P<0.01)。结论 UMA与DF的发生有关,且UMA水平越高,DF发病率越高。故早期干预UMA有助于预防DF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尿病足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玉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确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40例糖尿病早期患者(早期DM组),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所... 目的: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检测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确诊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包括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组)和40例糖尿病早期患者(早期DM组),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静脉血以及尿液,检测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微量清蛋白。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FBG)为(5.12±0.45)mmol/L,尿素氮(BUN)、血肌酐(Scr)、mAlb定量异常均为0例,mAlb为(8.5±1.2)mg/L;早期DM组FBG为(7.65±1.32)mmol/L、BUN、Scr、mAlb定量异常分别为9(30.0%)、8(20.0%)、33(82.%)例,mAlb为(25.3±9.8)mg/L,DN组FBG为(8.56±2.54)mg/L、BUN、Scr、mAlb定量异常分别为50(83.3%)、55(91.7%)、60(100.0%)例,mAlb为(55.1±22.5)mg/L。早期DM组及D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BUN、Scr、mAlb定量异常率及mAlb与早期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DM组及DN组中,mAlb定量异常率显著高于BUN、Scr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lb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蛋白 肌酐 尿素氮 尿病肾病 尿病微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清胱抑素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6
作者 柯箫韵 余育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781-3783,共3页
目的探讨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MCP-1)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13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3组:DN临床组(46例)、DN早期组(48例)及DN前期组(43例),另选择体检健康... 目的探讨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UMCP-1)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依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13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3组:DN临床组(46例)、DN早期组(48例)及DN前期组(43例),另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受检者的UMCP-1[以UMCP-1/尿肌酐(UCr)表示,即UMCP-1/UCr]、血清CysC、尿微量清蛋白(UMA)和血肌酐(SCr)水平。结果 DN前期组患者UMCP-1、血清Cys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早期组、DN临床组患者UMCP-1、血清CysC和UMA水平分别与DN前期组、对照组比较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临床组患者SC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DN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UMCP-1/UCr和CysC均与UMA呈正相关(P<0.05)。结论 UMCP-1联合血清CysC检测有助于DN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胱抑素C 尿蛋白排泄率 尿微量蛋白 血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异常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栾雪静 姜绍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9-419,共1页
微量白蛋白尿(mAlb)指24h尿液中含白蛋白量30~300mg,是反映肾小球损伤的一个非常灵敏的指标。近年的研究资料显示,mAlb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我们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的mAlb含量,观察mAlb异常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 脑梗死患者 尿微量蛋白异常 老年 微量蛋白尿 心脑血管疾病 malb 肾小球损伤 研究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Fractalkine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谢绍锋 黄莉吉 +3 位作者 赵越 安晓飞 刘敬顺 余江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Fractalkine(FK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正常清蛋白尿期及微量清蛋白尿期(即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变化及二者与相关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39例2型糖... 目的探讨血清Fractalkine(FK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2型糖尿病正常清蛋白尿期及微量清蛋白尿期(即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变化及二者与相关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清蛋白/肌酐(UACR)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CR<30 mg/g)92例和微量清蛋白尿组(30 mg/g≤UACR<300 mg/g)47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测定相关生化指标水平,计算UACR;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FKN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及血清FKN、hs-CRP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相关指标与血清FKN、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 (1)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清蛋白尿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血脂、FKN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FKN水平与体质指数(BMI)、腰围、三酰甘油(TG)、hs-CRP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hs-CRP水平与BMI、腰围、eGFR、TG、UACR均呈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KN与BMI独立相关(β=0.32,P<0.01,R2=0.40);血清hs-CRP与BMI(β=0.30,P<0.01,R2=0.37)、UACR(β=0.17,P<0.01,R2=0.27)独立相关。结论血清FKN水平与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及UACR水平无相关性,而hs-CRP水平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KINE 超敏C反应蛋白 尿 2型 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肌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前后患者血清β2-MG、Cys C及尿mAl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明双 丰文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589-593,共5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前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35名志愿...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前后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CysC)及尿微量清蛋白(mAl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35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血清β2-MG、Cys C及尿mAlb水平,分析观察组不同预后患者血清β2-MG、Cys C、尿mAlb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利用ROC曲线分析血清β2-MG、Cys C及尿mAlb水平在输尿管结石诊治中的评估价值,分析血清β2-MG、Cys C、尿mAlb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β2-MG、Cys C及尿mAlb水平较观察组治疗后、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残留者血清β2-MG、Cys C、尿mAlb水平、BUN、SCr较无残留者明显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β2-MG、Cys C、尿mAlb水平联合检测评估输尿管结石及体外震波碎石疗效的灵敏度、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三项单独检测(P<0.05);偏相关分析提示血清β2-MG、Cys C及尿mAlb水平与BUN、SCr呈正相关(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前后患者血清β2-MG、Cys C及尿mAlb水平变化明显,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输尿管结石早期诊断以及碎石术后肾功能的评估,可为输尿管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治疗的患者肾功能的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管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 β2微球蛋白(β2-MG) 胱抑素C(Cys C) 尿微量蛋白(mal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G酶、γ-谷氨酰转移酶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智慧 唐小铁 +1 位作者 王艳娥 李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甘酶(NAG酶)、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终点法和速率法对113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尿中NAG酶、γ-GT、mAlb进行检... 目的:探讨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甘酶(NAG酶)、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终点法和速率法对113例尿蛋白定性阴性的患者和30例健康人群尿中NAG酶、γ-GT、mAlb进行检测,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对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DM组、HBP组、SLE组患者mAlb、NAG酶、γ-GT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指标单项检测阳性率较低,两两联合检测会提高检测阳性率,但是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明显提高检测阳性率,与单项及两项检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Alb、NAG酶、γ-GT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mAlb、NAG酶、γ-GT联合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肾损伤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甘酶(NAG酶)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尿微量蛋白(malb)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