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假尿嘧啶核苷的浓度 被引量:6
1
作者 胡永狮 汤秋华 刘标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9-351,共3页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假尿苷(PD)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PakC183.9mm×150mm,流动相为0.04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4.0),检测波长为263nm,线性范围为0.7~6....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假尿苷(PD)的含量,色谱柱为Nova-PakC183.9mm×150mm,流动相为0.04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pH4.0),检测波长为263nm,线性范围为0.7~6.8μmol/L,回收率为93.50%,日间误差CV=3.11%(n=6)。同时测定了部队体检正常人血清中PD的浓度,并用于临床观察肝炎、肾病、肺癌等多种疾病以及He-Ne激光治疗前后患者血中PD含量的变化。正常人血中PD的浓度无性别差异,成年人的正常值与文献一致。肾脏疾病中以尿毒症患者血清中的假尿苷升高最为明显,3例肺癌患者也都有升高的趋势。而我院开展的He-Ne激光治疗前后无明显的变异,证明激光对细胞修饰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尿嘧啶核苷 血清 尿嘧啶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肺癌患者尿中假尿嘧啶核苷和肌苷量比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吴逸明 周舫 +2 位作者 吴拥军 曹书霞 刘一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3-435,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尿液中假尿嘧啶核苷和肌苷量比值 ,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肺癌患者、肺良性疾病及对照组各 5 0例 ,分别收集其晨起空腹尿液 ,离心过滤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假尿嘧啶核苷及肌苷 ,计算假尿... 目的 :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尿液中假尿嘧啶核苷和肌苷量比值 ,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肺癌患者、肺良性疾病及对照组各 5 0例 ,分别收集其晨起空腹尿液 ,离心过滤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假尿嘧啶核苷及肌苷 ,计算假尿嘧嘧与肌苷量比值。结果 :肺癌患者尿液中n (假尿嘧啶核苷 ) /n (肌苷 )比值有明显升高 ,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但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和肺癌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假尿嘧啶核苷对肺癌诊断并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但可以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一种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肺癌 尿 尿嘧啶核苷 肌苷量 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尿液中的假尿嘧啶核苷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明刚 梁统 +1 位作者 周克元 凌光鑫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17-419,共3页
假尿嘧啶核苷(ψ)主要来自tRNA的降解,已证实在癌症患者尿液中排泄量异常,可以作为肿瘤诊断的极有用的标志物之一。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了人尿中的ψ,用涂层柱(24cm×25μmi.d.)及硼酸盐缓冲液,在线... 假尿嘧啶核苷(ψ)主要来自tRNA的降解,已证实在癌症患者尿液中排泄量异常,可以作为肿瘤诊断的极有用的标志物之一。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了人尿中的ψ,用涂层柱(24cm×25μmi.d.)及硼酸盐缓冲液,在线200nm检测,可在4min内使ψ与尿苷等及尿中其它内源物质完全分离。方法的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4.0%,用磺基水杨酸作内标,以ψ浓度对相应的峰高或峰面积比定量得标准曲线(r>0.9990),ψ最低检测限为4μmol/L。样品处理简单、重复性好、消耗低、全自动化,为假尿嘧啶核苷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尿嘧啶核苷 尿液 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人尿中假尿嘧啶核苷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科太 弋昌厚 +2 位作者 刘平 杨慎英 谢国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50,共3页
人尿中的修饰苷主要是由转移核糖核酸(tRNA)酶解产生的。现已发现:在人体癌变组织中从tRNA到假尿苷的转换率比周围正常组织高。癌症患者尿液中的修饰核苷比正常人的含量高,尿液中的修饰核苷以假尿苷含量最高,它因不被酶解而成为tRNA代... 人尿中的修饰苷主要是由转移核糖核酸(tRNA)酶解产生的。现已发现:在人体癌变组织中从tRNA到假尿苷的转换率比周围正常组织高。癌症患者尿液中的修饰核苷比正常人的含量高,尿液中的修饰核苷以假尿苷含量最高,它因不被酶解而成为tRNA代谢的最终产物。基于以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核苷 人尿 RP-HPLC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疣孢菌FIM06031产生的2'-脱氧尿嘧啶核苷 被引量:3
5
作者 聂毅磊 林如 +4 位作者 郑永标 张慧 程元荣 郑卫 江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6-430,共5页
目的研究分离自海绵的菌株FIM06031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系统发育、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菌株FIM06031到属水平。有机溶媒提取菌株FIM06031发酵液,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速逆流色谱等方法对菌... 目的研究分离自海绵的菌株FIM06031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系统发育、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菌株FIM06031到属水平。有机溶媒提取菌株FIM06031发酵液,用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高速逆流色谱等方法对菌株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和碳谱(13C)等分析对化合物FW03101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菌株FIM06031属于疣孢菌属(Verrucosispora),定名为Verrucosispora sp.FIM06031,其中一个代谢产物FW03101与2'-脱氧尿嘧啶核苷(2'-Deoxyuridine)同质。本文首次报道从疣孢菌中分离到2'-脱氧尿嘧啶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尿嘧啶核苷 疣孢菌 次级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实验性牙移动大鼠血管内皮祖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超 苗雷英 +1 位作者 孙新华 刘金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大鼠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最佳标记时间与剂量。方法建立实验性牙移动大鼠模型,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外周血EPCs并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化学鉴定细胞表面抗原;终浓度分别为5、10、1... 目的探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大鼠外周血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最佳标记时间与剂量。方法建立实验性牙移动大鼠模型,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大鼠外周血EPCs并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化学鉴定细胞表面抗原;终浓度分别为5、10、15μmol/L的BrdU标记EPCs,并于标记后12、24、48、72、96h检测各组BrdU的标记率,筛选BrdU的最佳标记计量和时间。结果所培养细胞CD34、CD133呈阳性表达,且DiI-ac-LDL、FITC-UEA-1呈双荧光阳性;终浓度为10μmol/L的BrdU标记细胞72h后标记率达(66.8±2.9)%,与5μmol/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5μmol/L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浓度BrdU对细胞均无毒性影响。结论成功分离、培养了实验性牙移动大鼠外周血EPCs;终浓度为10μmol/L的BrdU标记EPCs72h后可获得较高标记率。本实验可为研究EPCs的趋化、分化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血管内皮祖细胞 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体外掺入舌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新明 赵强 +2 位作者 何荣根 周晓健 陈万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78-280,共3页
目的 :观察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在肿瘤增殖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用 80 μg ml的BrdU或碘脱氧尿嘧啶核苷 (IdU)体外掺入Tca8113细胞或舌癌组织 ,标本连续切片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比较 ;相同孵育时间的细胞与流式细胞术 (... 目的 :观察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BrdU)标记在肿瘤增殖研究中的价值。方法 :用 80 μg ml的BrdU或碘脱氧尿嘧啶核苷 (IdU)体外掺入Tca8113细胞或舌癌组织 ,标本连续切片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比较 ;相同孵育时间的细胞与流式细胞术 (FCM)定量S期细胞数比较。结果 :BrdU标记细胞核大浑圆 ,呈散在或姊妹细胞分布 ,子代细胞染色稍淡。BrdU或IdU掺入和PCNA表达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FCM测定的S期细胞数显著多于BrdU掺入的细胞数 (P <0 0 0 1)。结论 :BrdU标记可用于细胞增殖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舌癌 体外标记 BRD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25)I-2′脱氧尿嘧啶核苷杀伤大鼠C_6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金问森 季其仁 +3 位作者 姚涌病 徐师国 徐生新 肖林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研究在不同放射性浓度下, 5 125I 2′ 脱氧尿嘧啶核苷(125I UdR)对大鼠C6 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在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放射性浓度 125I UdR培养 24h后,通过细胞形态学变...  目的 研究在不同放射性浓度下, 5 125I 2′ 脱氧尿嘧啶核苷(125I UdR)对大鼠C6 神经胶质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并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在大鼠C6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放射性浓度 125I UdR培养 24h后,通过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存活实验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进行观察。结果 在加入 74MBq/L放射性浓度的 125IUdR培养 24h后,细胞形态上表现出皱缩、变圆、脱落现象,贴壁细胞数目减少。不同放射性浓度的细胞存活分数 (SF)随着浓度升高明显下降,同一浓度下与对照组相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随着 125I UdR的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加, 24h细胞凋亡率最高接近 20%。结论 125I UdR对大鼠C6 神经胶质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效应,并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其发生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核苷酸类 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尿嘧啶核苷结合抗原的制备
9
作者 李瑜 闫书一 +2 位作者 王科太 谢家理 庞友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3期423-426,共4页
假尿嘧啶核苷结合抗原的制备*李瑜闫书一(成都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成都610059)王科太谢家理庞友印**(四川联合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关键词假尿嘧啶核苷抗原抗体根据细胞的分子生物学原理和临床研究确认,假尿嘧... 假尿嘧啶核苷结合抗原的制备*李瑜闫书一(成都理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成都610059)王科太谢家理庞友印**(四川联合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4)关键词假尿嘧啶核苷抗原抗体根据细胞的分子生物学原理和临床研究确认,假尿嘧啶核苷(ψ)可作为某些肿瘤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核苷 抗原 抗体 结合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氟尿嘧啶治疗胃癌患者预后与其癌组织中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基因的高表达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张正茂 张风华 +2 位作者 单保恩 张超河 田川雅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分析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肺癌和结肠癌的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了28例胃癌、14例肺癌和22例结肠癌组织及其远癌正常组织中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UP)基因的表达。结果:对28例胃癌组织及其远癌正常组... 目的:分析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肺癌和结肠癌的预后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了28例胃癌、14例肺癌和22例结肠癌组织及其远癌正常组织中尿嘧啶核苷磷酸化酶(UP)基因的表达。结果:对28例胃癌组织及其远癌正常组织检测发现,有20例UP基因的表达比正常组织增高,另8例UP基因的表达比正常组织低或二者相等。所有这些胃癌患者均在手术前、后接受了氟尿嘧啶的治疗。胃癌组织中UP基因表达增高的患者比UP基因表达正常或降低的患者有较好的生存率;相反,大多数的结肠癌(16例)和所有的肺癌患者未接受氟尿嘧啶的治疗,且大部分的结肠癌(12例)和肺癌(10例)样本显示癌组织中UP基因呈低表达。肺癌和结肠癌组织相对于其远癌正常组织中UP基因的不同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不相关。结论:胃癌组织相对于其远癌正常组织的UP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接受氟尿嘧啶的治疗的胃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核苷磷酸化耐 胃癌 肺癌 结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假尿嘧啶核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11
作者 屠振兴 许圣献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70-472,共3页
血清假尿嘧啶核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屠振兴,许圣献假尿嘧啶核苷(假尿苷)为尿嘧啶核苷的同分异构体,是体内主要的一种修饰核苷,它以一定数量存在于tRNA、rRNA和URNA中[1]。血清中假尿苷含量能反映体内tRNA、r... 血清假尿嘧啶核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屠振兴,许圣献假尿嘧啶核苷(假尿苷)为尿嘧啶核苷的同分异构体,是体内主要的一种修饰核苷,它以一定数量存在于tRNA、rRNA和URNA中[1]。血清中假尿苷含量能反映体内tRNA、rRNA分解代谢和核苷修饰状态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核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抗血清的制备及测定(摘要)
12
作者 李新明 崔文光 赵学平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08-608,共1页
关键词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抗血清 制备 测定 BrdU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甘草次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立 初相伍 +2 位作者 刘春梅 张琚政 程克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2,共6页
合成新型熊果酸和甘草次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熊果酸和甘草次酸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二溴烷烃反应生成溴代烷烃酯;继而与尿嘧啶核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共合成得到4个新型的熊果酸/甘草次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 合成新型熊果酸和甘草次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并研究其体外抗肿瘤活性。以熊果酸和甘草次酸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二溴烷烃反应生成溴代烷烃酯;继而与尿嘧啶核苷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共合成得到4个新型的熊果酸/甘草次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并采用MTT法测试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甘草次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比熊果酸-尿嘧啶核苷缀合物强;4个目标化合物均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尿嘧啶核苷酸)-正辛基]-甘草次酸酯活性最高,20μmol/L抑制率约64%),而对NCI-H460、BEL-7404等肿瘤细胞抑制作用不明显;化合物([(3-尿嘧啶核苷基)-正辛基]-熊果酸酯对人宫颈癌细胞HeLa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20μmol/L抑制率约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甘草次酸 尿嘧啶核苷 缀合物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假尿嘧啶核苷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符雪松 白文元 +2 位作者 姚希贤 孙泽明 宋光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06-208,712,共4页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胃癌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尿及胃粘膜组织假尿嘧啶核苷(PU)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132例胃镜活检组织标本,其中浅表性胃炎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不典型增生20例,胃癌46例;30例...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胃癌患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尿及胃粘膜组织假尿嘧啶核苷(PU)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132例胃镜活检组织标本,其中浅表性胃炎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不典型增生20例,胃癌46例;30例正常胃粘膜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研究对象的血、尿及组织中假尿嘧啶核苷水平变化。结果:胃癌患者血清、尿及组织中PU分别是4.96±2.72(μmol/ml)、17.01±4.53(nmol/μmol肌酐)、7.90±3.16(μmol/ml),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01);不典型增生组上述各值虽有增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U值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转移有关,而与Lauren’s分型无关。结论:胃癌组假尿嘧啶核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且与其生物学行为相关,并且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开始增高,因此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尿嘧啶核苷 测定 临床意义 高效液相色谱 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标记假尿嘧啶核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益彬 王科太 +2 位作者 谢家理 程贵钧 胡子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1-264,共4页
本文报告了固相标记假尿嘧啶核苷方法。用苯乙酸作偶联剂 ,以巯基树脂为载体 ,利用硫与汞的高效率结合 ,对假尿嘧啶核苷进行间接标记 (I12 5)。最后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 ,标记率为 40~ 5 0 %
关键词 尿嘧啶核苷 苯乙酸 巯基树脂 碘125 同位素标记物 间接标记 肿瘤 诊断 放射免疫分析药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单药、联合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万希润 杨秀玉 +4 位作者 向阳 吴郁 杨艳梅 尹淑杰 李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loxuridine,FUDR)单药、联合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4月~2002年12月本院74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采用FUDR单药、联合方案化疗,其中侵袭性葡萄胎47例,绒癌27例;Ⅰ期33例,Ⅱ期3例,...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floxuridine,FUDR)单药、联合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4月~2002年12月本院74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采用FUDR单药、联合方案化疗,其中侵袭性葡萄胎47例,绒癌27例;Ⅰ期33例,Ⅱ期3例,Ⅲa期31例,Ⅲb期6例,Ⅳ期1例。21例系对5-FU或MTX单药、联合方案出现耐药后而改用FUDR单药、联合方案患者。结果74例患者中,通过FUDR单药、联合方案获治愈68例(91.9%),其中21例对5-FU或MTX单药、联合方案耐药而改用FUDR单药、联合方案的患者均获完全缓解,7例Ⅲb期以上的晚期患者亦均获治愈。FUDR单药、联合方案的主要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其中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26%,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占6.2%,Ⅲ度恶心呕吐占57.1%,Ⅲ度腹泻占4.3%。结论FUDR单药、联合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可达满意的临床效果,对其他药物耐药或晚期病例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脱氧核苷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斑蝥中3种核苷类成分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启洪 段灿灿 +1 位作者 李晓飞 张建永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9-943,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斑蝥中3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尿嘧啶核苷、次黄嘌呤)的含有量。方法斑蝥75%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Phenimenex Synergl 4μm Polar-RP80A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1%冰醋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斑蝥中3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尿嘧啶核苷、次黄嘌呤)的含有量。方法斑蝥75%乙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Phenimenex Synergl 4μm Polar-RP80A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1%冰醋酸-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尿嘧啶、尿嘧啶核苷、次黄嘌呤分别在1.01~141.40、20.24~141.68、20.32~142.2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87.0%~102.3%,RSD均不超过4.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斑蝥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 尿嘧啶 尿嘧啶核苷 次黄嘌呤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检测血清和尿样中肌酐、假尿苷、尿酸 被引量:19
18
作者 彭长华 王昌富 +3 位作者 李承彬 高清平 王植雄 张国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39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和尿样中的假尿嘧啶核苷、肌酐和尿酸,并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血清假尿嘧啶核苷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一种新颖而敏感的指标,有助于连续监测肾脏的功能...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39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和尿样中的假尿嘧啶核苷、肌酐和尿酸,并与24h尿白蛋白排泄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血清假尿嘧啶核苷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一种新颖而敏感的指标,有助于连续监测肾脏的功能状态以了解病程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嘧啶核苷 肌酐 尿酸 血清 尿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dU体外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40
19
作者 冯善伟 姚晓黎 +3 位作者 李中 柳太云 黄文 张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最佳标记时间、剂量。方法差速贴壁法对SD鼠MSCs进行体外传代培养;第6代细胞行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的表面抗原;以终浓度分别为5、10、15μmol/L的BrdU检测最佳标记剂... 目的探讨连续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最佳标记时间、剂量。方法差速贴壁法对SD鼠MSCs进行体外传代培养;第6代细胞行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的表面抗原;以终浓度分别为5、10、15μmol/L的BrdU检测最佳标记剂量;在细胞生长融合前72、48、36、24、12、3h加入BrdU,使终浓度为10μmol/L,并分别孵育至细胞融合,测定BrdU的标记率,找出最佳标记时间;免疫组化分析BrdU标记率。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标记的细胞表达CD29和CD44,不表达CD11b和CD45;终浓度为10μmol/L和孵育48hBrdU标记率均>98%,并且连续传5代均可检测到。结论传代后贴壁生长的梭形细胞为MSCs,终浓度为10μmol/L和孵育48hBrdU标记率均>98%,且可以连续检测到,提示BrdU标记可用于MSCs移植入体内后存活、生长和分化的动态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嘧啶核苷酸类 流式细胞术 细胞 培养的 细胞分离 造血干细胞 骨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ggin基因对成年大鼠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范晓棠 蔡文琴 +2 位作者 徐海伟 杨忠 张金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 探讨noggin基因对成年海马BrdU标记细胞的调控。方法 原位杂交与RT PCR检测noggin基因在海马的表达 ,免疫组化检测BrdU标记细胞数 ,反义技术阻断内源性noggin基因表达。结果 侧脑室注射反义寡核苷酸后 ,成年大鼠海马内nogginmRN... 目的 探讨noggin基因对成年海马BrdU标记细胞的调控。方法 原位杂交与RT PCR检测noggin基因在海马的表达 ,免疫组化检测BrdU标记细胞数 ,反义技术阻断内源性noggin基因表达。结果 侧脑室注射反义寡核苷酸后 ,成年大鼠海马内nogginmRNA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 ,而BMP4mRNA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变化 ,同时大鼠海马齿回及齿回颗粒下区的BrdU阳性细胞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正义寡核苷酸无此效应。结论 内源性noggin可促进成年内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GIN 海马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骨形成蛋白4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