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老年男性逼尿肌活动低下及合并膀胱出口梗阻的尿动力学特点
1
作者 张艳 吕磊 +4 位作者 张瑞莉 贾亮花 王庆伟 王焱 文建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694-269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逼尿肌活动低下(DU)及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动力学中心2020年11月至2023年6月尿动力学资料完整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3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压力流率Schaefer列线图将...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逼尿肌活动低下(DU)及合并膀胱出口梗阻(BOO)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尿动力学中心2020年11月至2023年6月尿动力学资料完整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3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压力流率Schaefer列线图将患者分为DU组、BOO组、DU+BOO组和对照组。对组间尿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DU组67例,BOO组144例,DU+BOO组70例,对照组36例,4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U组较对照组初始排尿感容量、残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时腹压增高(P<0.05),而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膀胱排空率和逼尿肌收缩力因子降低(P<0.05);DU组较BOO组初始排尿感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和最大尿流率时腹压增高(P<0.05),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逼尿肌过度活动比率、膀胱出口梗阻因子(BOOI)和逼尿肌收缩力因子降低(P<0.05);DU组较DU+BOO组初始排尿感容量、最大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时腹压增高(P<0.05),而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逼尿肌过度活动比率、BOOI和逼尿肌收缩力因子降低(P<0.05)。结论中老年DU男性主要尿动力学特点为充盈期膀胱感觉降低,逼尿肌过度活动比率低和排尿时腹压增高,合并BOO者则残余尿量增多,BOOI和逼尿肌收缩力因子高,而最大尿流率和膀胱排空率低,应及时给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男性 尿肌活动低下 膀胱出口梗阻 尿动力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合电针俞募穴对SCI NB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建伟 梁会 +3 位作者 张勤敏 朱发林 张佐良 孙宁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 目的探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电针俞募穴对脊髓损伤(SCI)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俞募穴,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效率达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P<0.05)。两组康复治疗后最大排尿量、最大膀胱量、残余尿量及充盈期逼尿肌压力等各尿动力学指标均显著改善,而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治疗后,两组24 h排尿次数、24 h尿失禁次数及24 h排尿量均明显改善,而联合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针俞募穴应用于SCI后NB可改善患者膀胱储尿、排尿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电针 生物反馈 俞募穴 尿动力学 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护理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及排尿情况的影响
3
作者 刘佳佳 林本苗 +2 位作者 冯珊 孙萌萌 李珊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 分析产后尿潴留患者在行盆底肌治疗仪治疗期间辅以细节护理的临床价值,并评估其对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97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基线资料,2组患者均接受盆... 目的 分析产后尿潴留患者在行盆底肌治疗仪治疗期间辅以细节护理的临床价值,并评估其对患者尿动力学指标及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97例产后尿潴留患者的基线资料,2组患者均接受盆底肌治疗仪治疗,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细节护理。对比组间的尿动力学指标、排尿情况以及膀胱功能。结果 护理2周及4周后,2组的残余尿量均较护理前减少,平均尿流率均较护理前提升(P均<0.05);观察组的残余尿量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平均尿流率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均<0.05)。护理2周及4周后,2组的膀胱功能各项指标(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和膀胱初感容积)均有所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的恢复效果均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首次排尿时间和自主排尿恢复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早,首次排尿量相较于对照组更多,在干预第3天的残余尿量相较于对照组更少(P均<0.05)。结论 产后尿潴留患者行盆底肌治疗仪治疗时应用细节护理,对于减轻尿潴留、促进排尿、改善膀胱功能和尿动力学指标具有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盆底肌治疗仪 细节护理 尿动力学指标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尿动力学的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小宝 刘丽贞 +1 位作者 赵桂熔 柯小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尿动力学的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 目的探讨基于尿动力学的早期康复护理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尿动力学的早期康复护理。统计2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及尿动力学指标等。结果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自行排尿频次多于对照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比干预前更优(P均<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膀胱顺应性高于对照组,膀胱压力和逼尿肌压力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且2组均比干预前更优(P均<0.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尿动力学的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改善其尿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早期康复护理 尿动力学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三部曲联合康复训练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
5
作者 张杏 金梅 王传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05-109,共5页
目的 探讨穴位三部曲联合康复训练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2例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穴位三部曲联合康复训练对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尿动力学、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52例逼尿肌反射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予常规间歇导尿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2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三部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尿动力学、尿道外括约肌肌电图、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两组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膀胱容量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最大尿流速率时逼尿肌压力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肌道外括约肌肌电图检测的排尿前振幅值、常用对数TL值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排尿中振幅值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推拿、穴位贴敷三部曲联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逼尿肌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尿动力学,提高膀胱顺应性,降低尿路感染及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三部曲 康复训练 尿肌亢进型神经源性膀胱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查的并发症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波 屈峰 +1 位作者 姚林方 郭宏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6期34-35,共2页
目的分析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总结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74例患者行277例次尿动力学检查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12例(4.33%),其中血尿1例,发热2例,置管失败6例,严重膀胱痉挛1例,严重尿频、尿急、血尿1例... 目的分析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总结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74例患者行277例次尿动力学检查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12例(4.33%),其中血尿1例,发热2例,置管失败6例,严重膀胱痉挛1例,严重尿频、尿急、血尿1例,死亡1例。伴基础疾病10例,检查时操作不规范7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的发生与其操作不规范、伴有基础疾病等有关,及时对症、对因处理能最大程度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并减轻其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尿动力学检查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0 nm蓝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手术指标、尿动力学、性功能、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刘向宇 凡新伟 张静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614-2616,2702,共4页
目的:探讨450 nm蓝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指标、尿动力学、性功能、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激光汽化组(n=71)和电切组(n=68)。术... 目的:探讨450 nm蓝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指标、尿动力学、性功能、炎性-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13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激光汽化组(n=71)和电切组(n=68)。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7 d,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17,反相高效色谱法测定血清5-羟基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术前及术后1 m,采用腹部B超检测残余尿量、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评估性功能,统计逆行射精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激光汽化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电切组,术中总出血量少于电切组(P<0.05);术后7 d,激光汽化组血清5-HT、IL-17水平低于电切组,IL-4水平高于电切组(P<0.05);术后1m,两组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均显著上升,残余尿量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m,激光汽化组IIEF-5评分高于电切组,逆行射精发生率低于电切组(P<0.05);激光汽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电切组(P<0.05)。结论:450 nm蓝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能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改善尿动力学指标和性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蓝激光汽化术 电切术 尿动力学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严重程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苏静 文建国 +3 位作者 魏振玲 王庆伟 刘奎 张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 S I)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50例G S I患者安排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 I-Q-SF),依据其评分分为三组,Ⅰ组问卷表评分≤7分,Ⅱ组7分<评分<14分,Ⅲ... 目的探讨女性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 S I)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50例G S I患者安排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 I-Q-SF),依据其评分分为三组,Ⅰ组问卷表评分≤7分,Ⅱ组7分<评分<14分,Ⅲ组14分≤评分≤21分。分别记录三组排尿日记并测定其尿动力学参数。结果功能性膀胱容量和va lsa lva漏尿点压在Ⅰ、Ⅱ、Ⅲ组之间逐渐降低,具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闭合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和最大逼尿肌压力均显著高于Ⅱ、Ⅲ组(P<0.05)。三组总排尿量、总排尿次数、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和功能性尿道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选择地应用排尿日记指标和尿动力学参数可有效地评估女性尿失禁患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真性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会范 张瑞莉 文建国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6-328,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下尿路梗阻患者468例,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或静脉肾盂造影证实存在肾积水。在尿动力学检查的不同阶段,对影响检查结果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下尿路梗阻患者468例,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或静脉肾盂造影证实存在肾积水。在尿动力学检查的不同阶段,对影响检查结果的各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时测定检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尿动力学检查,并获得准确而满意的检查结果。结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保证下尿路梗阻性肾积水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的成功率和结果的准确性以及有效预防检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梗阻 肾积水 尿动力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症所致膀胱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庆利 袁媛 +4 位作者 李博 孔祥芹 魏学斌 李青 门同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尿动力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4例BPH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联合应用A-G图和LinPURR图诊断BOO并分等级。结果诊断为BOO225例(82.1%),可疑BOO31例(11.3%),无BOO18例(6.6%);逼尿肌不稳定... 目的探讨尿动力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BOO)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4例BPH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联合应用A-G图和LinPURR图诊断BOO并分等级。结果诊断为BOO225例(82.1%),可疑BOO31例(11.3%),无BOO18例(6.6%);逼尿肌不稳定(DI)93例,逼尿肌低顺应性82例,逼尿肌活动低下(DUA)68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19例。随着BOO程度加重,IPSS评分、残余尿、DI和DUA发生率呈升高趋势,而逼尿肌顺应性、最大尿流率(Qmax)呈下降趋势。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BOO的金标准,BPH患者可根据术前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出口梗阻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膀胱功能的尿动力学特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詹胜利 蔡明 +3 位作者 李州利 李响 李聪然 韦星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7期497-499,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膀胱功能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住院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87例。按是否合并前列腺炎分为单纯前列腺增生组(n=91)及合并前列腺炎组(n=96)。比较两...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膀胱功能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住院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87例。按是否合并前列腺炎分为单纯前列腺增生组(n=91)及合并前列腺炎组(n=96)。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包括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稳定性及最大尿道闭合压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测得的膀胱容量(P=0.741)、最大逼尿肌压(P=0. 872)、最大尿道闭合压(P=0.5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稳定性优于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8.0±42.7) vs (79.6±30.0)ml,P=0.032]。结论 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动力学表现主要以不稳定性膀胱为主,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道不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神经原膀胱尿动力学检查的技术控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丹 李莹 +2 位作者 杨荆艳 陈敏 杜茂信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0期21-22,共2页
对150例神经原膀胱患儿行尿动力学检查。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严格把握尿动力学检查指征,做好患儿及仪器准备、信号控制、数据质量判断及分析等。结果检查准确率100%。其中无反射型膀胱69例,高反射型膀胱56例,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诊... 对150例神经原膀胱患儿行尿动力学检查。检查前、中、后三个阶段,严格把握尿动力学检查指征,做好患儿及仪器准备、信号控制、数据质量判断及分析等。结果检查准确率100%。其中无反射型膀胱69例,高反射型膀胱56例,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为神经原膀胱;余25例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拟诊为遗尿。提示规范的技术控制可使儿童神经原膀胱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更客观、准确,为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膀胱 尿动力学检查 儿童 临床表现诊断 检查指征 信号控制 质量判断 检查结果 参考依据 临床诊疗 检查前 准确率 未发现 患儿 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尿路超声尿动力学研究:关于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测量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应涛 胡兵 +3 位作者 陈磊 冯亮 金三宝 陈曾德 《声学技术》 CSCD 2004年第F11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腹压对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的影响,并比较尿道四个不同侧壁的关闭压,为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的标准化测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对40例受检者进行腹压大小和连接部移动度的关系的研究,对56例受检者... 目的: 探讨腹压对尿道膀胱连接部移动度的影响,并比较尿道四个不同侧壁的关闭压,为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的标准化测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对40例受检者进行腹压大小和连接部移动度的关系的研究,对56例受检者进行尿道四个壁关闭压的检测,并对尿道四个侧壁(前、后、左、右)的最大关闭压进行比较。结果: 对40例受检者共120例次的同步测量结果表明,腹压和移动度呈正相关(r=0. 64,P=0.0001)。尿道的四个侧壁关闭压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一定腹压范围内,移动度随着腹压的变化而改变, 女性尿道四个侧壁的关闭压具有显著差异。该结果为连接部移动度和尿道关闭压的标准化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尿动力学 尿道关闭压 压力性尿失禁 尿道膀胱连接部 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盆底肌肉松弛的尿动力学特点及其检查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孔桃红 李江婷 +1 位作者 凌冬兰 陆新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4期43-45,58,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肌肉松弛致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尿动力学特点,总结SUI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致SUI患者(病例组)及33例正常女性(对照组)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腹压漏尿点压(a...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肌肉松弛致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尿动力学特点,总结SUI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致SUI患者(病例组)及33例正常女性(对照组)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腹压漏尿点压(abdominal leak point pressure,ALPP)、最大尿道关闭压(maximum urethral closure pressure,MUCP)、功能尿道长度(fuctional urethral length,FUL),检查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结果 (1)在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许多因素可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影响因素并加强护理干预,可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2)病例组的ALPP、MUCP及FUL检测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SUI患者同时存在尿道关闭压减弱和尿道功能长度减少的情况;(2)尿动力检查的操作者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护理人员在检查前、检查中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配合指导,才能获得可靠的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 检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痉挛护理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15
作者 聂远 杨庞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3期143-144,共2页
为研究前列腺增生症 ( BPH)术前不稳定膀胱 ( U SB)与术后膀胱痉挛 ( BS)的关系 ,阐明尿动力学 ( U DS)检查在 BPH术后 BS护理中的意义。将 78例 BPH病人术前行 U DS检查 ,了解 U SB情况 ,术后观察 BS发生情况 ,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 为研究前列腺增生症 ( BPH)术前不稳定膀胱 ( U SB)与术后膀胱痉挛 ( BS)的关系 ,阐明尿动力学 ( U DS)检查在 BPH术后 BS护理中的意义。将 78例 BPH病人术前行 U DS检查 ,了解 U SB情况 ,术后观察 BS发生情况 ,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前有 U SB者 ,术后 BS发生率 ( 87.2 % )较术前无 U SB者之术后 BS发生率 ( 16 .1% )明显增高。提示 BPH术后护理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尿动力学 护理 术后 膀胱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查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汤尧 陈广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9期59-60,共2页
目的探索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确诊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作为观察组,体检的健康人中选出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有81.67%的患... 目的探索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确诊为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作为观察组,体检的健康人中选出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有81.67%的患者尿流曲线正常,而对照组则100.00%尿流曲线正常。在尿动力学参数上,观察组的最大尿流量率(Qmax)、平均尿流量率(Qave)、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诊断上具有显著价值,且检查结果还能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检查 压力性尿失禁 括约肌 膀胱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瑞莉 刘会范 左书强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尿动力学特点及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膀胱功能测定的护理配合要点、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上尿路扩张患者多表现为膀胱低顺应性...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尿动力学特点及检查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膀胱功能测定的护理配合要点、检查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上尿路扩张患者多表现为膀胱低顺应性、逼尿肌过度活动、高逼尿肌漏尿点压、相对安全容量显著降低、残余尿量显著增多、膀胱活动低下等,尿动力学检查后患者并发泌尿系感染的风险和严重程度明显增加。结论神经源性膀胱合并上尿路扩张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时需加强相关的护理配合,如严格控制膀胱充盈速度及重复检测次数、及时留置导尿管持续引流尿液或进行清洁间歇导尿、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并有效预防检查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尿路扩张 尿动力学 尿系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OA患儿逼尿肌超微结构改变及其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庆华 阚春梅 +4 位作者 李丽 张瑞莉 张红 文建国 王国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跃(NDOA)患儿逼尿肌超微结构改变及其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NDOA患儿18例(NDOA组),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患儿10例(对照组),均行尿动力学检查及逼尿肌组织活检。结果NDOA组的...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跃(NDOA)患儿逼尿肌超微结构改变及其与尿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NDOA患儿18例(NDOA组),因上尿路疾病需要手术治疗而下尿路功能正常的患儿10例(对照组),均行尿动力学检查及逼尿肌组织活检。结果NDOA组的残余尿量、紧密细胞粘着数目和紧密细胞粘着与中间细胞连接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最大膀胱压测定容量(MCC),膀胱顺应性和中间细胞连接数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若以紧密细胞粘着与中间细胞连接比率>3为诊断NDOA的标准.则灵敏度为94%(17/ 18),特异度为100%(17/17)。MCC与紧密细胞粘着数目呈负相关(Beta=-0.638,P<0.05),与中间细胞连接数目呈正相关(Beta=0.389.P<0.05)。结论NDOA患儿的逼尿肌有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且与其尿动力学参数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跃 尿 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动力学在尿频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附267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魏广金 宋娟 +2 位作者 李启忠 王向阳 赵全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评价尿动力学在尿频患者病因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方法:对267例不同年龄的尿频患者行尿流率、压力容积、压力-流率、前列腺压和肌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行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比较治疗前后排尿次数的变化。结果:55.9%的患者有膀胱... 目的:评价尿动力学在尿频患者病因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方法:对267例不同年龄的尿频患者行尿流率、压力容积、压力-流率、前列腺压和肌电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行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比较治疗前后排尿次数的变化。结果:55.9%的患者有膀胱出口梗阻,行手术或尿道扩张有效率为98.7%;21.8%的患者存在不稳定膀胱,行药物治疗有效率为86.4%;19.6%的患者有逼尿肌反射亢进,行药物及膀胱训练有效率为65.6%;2.7%的患者有逼尿肌无反射,行膀胱造瘘及膀胱训练有效率为100%。结论:尿动力学检查揭示尿频的深层次病因,在尿频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尿动力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锦芳 邱少卿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0期48-49,共2页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特点。方法 总结 3 0 0例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检查 ,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作为一项功能性检查方法 ,积极的心理护理、熟练正确的操作配合对尿动力检查的顺利完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尿动力学检查 护理配合 并发症 护理特点 护理措施 患者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