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S方程模拟叶栅湍流分离及尾迹流动
1
作者 吴虎 ThieleF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59-664,共6页
采用了一种求解任意坐标系下二维不可压流N-S方程的有限体积法。基于非交错网格并结合一种高阶TVD对流新格式对叶栅湍流分离流动和尾迹流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湍流双方程k- ε模型。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 采用了一种求解任意坐标系下二维不可压流N-S方程的有限体积法。基于非交错网格并结合一种高阶TVD对流新格式对叶栅湍流分离流动和尾迹流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湍流双方程k- ε模型。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了本文方法精度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型 分离 尾迹流动 N-S方程 叶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层流尾迹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涵信 黎作武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9-399,共11页
本文利用无波动、无自由参数、耗散的差分格式(NND格式),通过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了高超声速层流尾迹的流动,清晰地给出了主激波、拐角膨胀波、迹激波及自由剪切层,所得流场物理量的分布与实验结果甚为一致。计算发现了底部迴流区由起... 本文利用无波动、无自由参数、耗散的差分格式(NND格式),通过求解NS方程,数值模拟了高超声速层流尾迹的流动,清晰地给出了主激波、拐角膨胀波、迹激波及自由剪切层,所得流场物理量的分布与实验结果甚为一致。计算发现了底部迴流区由起始向定常的发展中,在瞬时流线图上经历了极限环形成、胀大、缩小、再胀大最后消失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尾迹流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等离子体尾流结构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曹金祥 赵红波 +4 位作者 林毅君 张嘉祥 王洁霞 董永晖 李春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8-463,共6页
通过测量流场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方法,测定了超高速流场中钝体后主激波的几何位置.采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 Kolmogorov 熵值的方法,得到熵的极小值位置与电子密度法得到的最大值位置是相同的.根据 Kolmogorov... 通过测量流场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方法,测定了超高速流场中钝体后主激波的几何位置.采用非线性动力学中的 Kolmogorov 熵值的方法,得到熵的极小值位置与电子密度法得到的最大值位置是相同的.根据 Kolmogorov 熵值的分布得到了自由剪切层并观测到钝体底部近尾区存在有一个有序区域.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Kolmogor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流动 尾迹流动 等离子体诊断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槽结构对冲击射流流场和声场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齐龙舟 冯和英 +3 位作者 赵鲲 张俊龙 王海涛 杨成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05-112,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开槽斜板对射流冲击噪声及壁面横向射流尾迹的影响,并分析了其降噪机理。试验方面,采用PIV技术和远场传声器弧阵列在半消声室内测量了冲击射流流场和声场特性,数值模拟则采用分离涡模拟方法(de... 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开槽斜板对射流冲击噪声及壁面横向射流尾迹的影响,并分析了其降噪机理。试验方面,采用PIV技术和远场传声器弧阵列在半消声室内测量了冲击射流流场和声场特性,数值模拟则采用分离涡模拟方法(detached-eddy simulation,DES)和FW-H声学比拟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数值结果与流场/声场试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研究发现:冲击斜板的存在增加了冲击射流流场上游方向的声辐射;所有压比下,斜板表面凹槽结构都能够明显抑制横向流动,但只在NPR>2.5时,开槽斜板才能较好的抑制冲击射流噪声;开槽斜板主要是降低2500 Hz附近的纯音幅值,对3500~4500 Hz内的多个纯音基本不产生影响,因为凹槽结构会耗散掉冲击射流滞止区内的旋涡对,但不会影响射流剪切层涡脱落频率(3750 Hz)及该频率附近的纯音;开槽斜板对横向流动的抑制效果高达46%,且不同槽宽、槽深的开槽斜板均能够有效控制冲击射流横向流动尾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迹流动控制 冲击射流噪声抑制 分离涡模拟(DES) PIV流场 凹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A4412翼型低速绕流的定常/非定常计算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闫文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3-287,292,共6页
对NACA4412翼型低速绕流进行了定常/非定常数值计算。对流项及扩散项的空间离散分别采用Roe格式和二阶中心格式,时间方向采用了二阶精度的双时间步隐式方法求解,湍流模式采用了两方程SST k-ω模式。将定常/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 对NACA4412翼型低速绕流进行了定常/非定常数值计算。对流项及扩散项的空间离散分别采用Roe格式和二阶中心格式,时间方向采用了二阶精度的双时间步隐式方法求解,湍流模式采用了两方程SST k-ω模式。将定常/非定常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非定常计算显示出了翼型尾缘附近周期性脱落涡现象,尾迹流动区里非定常流动现象明显,时间平均的非定常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型绕流 非定常计算 湍流模型 尾迹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time–frequency entropy from wake oscillation to gas–liquid flow pattern identification 被引量:6
6
作者 HUANG Si-shi SUN Zhi-qiang +1 位作者 ZHOU Tian ZHOU Jie-mi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690-1700,共11页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bound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Identification of its flow patter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 A bluff bod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s...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abounds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and facilities. Identification of its flow patter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field of multiphase flow measurement. A bluff body wa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to recognize gas–liquid flow patterns by inducing fluid oscillation that enlarged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flow pattern. Experiments with air–water mixtures were carried out in horizontal pipeline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ignals from the bluff-body wake were obtained in bubble, bubble/plug transitional, plug, slug, and annular flows. Utilizing the adaptiv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the Hilbert transform, the time–frequency entropy S of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ignals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S and other flow parameters, such as the volumetric void fraction β, the dryness x, the ratio of density φ and the modified fluid coefficient ψ, a new flow pattern map was constructed which adopted S(1–x)φ and (1–β)ψ as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ordinates,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rate of classification of the map was verified to be 92.9% by the experimental data. It provides an effective and simple solution to the gas–liquid flow pattern identification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wake oscillation flow pattern map time–frequency entrop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Hilbert transfo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