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大宗尾矿废石资源化对策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敏 卢业授 +1 位作者 贾志红 钟自佳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37,47,共4页
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尾矿、废石(包括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排放。推动矿山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是矿产资源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尾矿、废石(包括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排放。推动矿山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矿业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是矿产资源领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我国矿山尾矿、废石堆存现状、综合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入手,通过大量的函调和实地调研,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期望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政策的引导,加快尾矿、废石等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从源头上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促进国家"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废石 综合利用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岩型铁尾矿机制砂中石粉的吸附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广田 刘娟红 +1 位作者 孔丽娟 吴瑞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71-6077,共7页
本工作分析了石英岩型铁尾矿机制砂中石粉的特性,考察其对砂浆与混凝土流动度的影响,建立了石粉吸附动力学方程与吸附模型,利用Zeta电位与红外测试方法,揭示了减水剂在石粉表面的吸附方式,并阐述了石粉吸附减水剂的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 本工作分析了石英岩型铁尾矿机制砂中石粉的特性,考察其对砂浆与混凝土流动度的影响,建立了石粉吸附动力学方程与吸附模型,利用Zeta电位与红外测试方法,揭示了减水剂在石粉表面的吸附方式,并阐述了石粉吸附减水剂的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石粉中存在链状、层状、架状硅酸盐矿物成分,减水剂在矿物中存在三种吸附方式:离子键作用吸附、石粉表面的钙离子起到桥接作用吸附、表面氢键作用吸附。长石与减水剂的表面吸附最为明显。在低浓度减水剂溶液中,吸附速率满足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排序为:水泥与蒸馏水>石粉与蒸馏水>石粉与水泥过滤液。石粉对减水剂的吸附为单分子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减水剂在粉体颗粒表面的最大及饱和吸附量顺序与吸附速率相反,石粉对减水剂的吸附强于水泥对减水剂的吸附,在碱性溶液中石粉吸附点活性与数量变大,导致石粉对减水剂的吸附数量增加,吸附作用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岩型尾矿废石机制砂 吸附 减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矿山废石制备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武俊宇 武俊慧 +1 位作者 聂法智 朴春爱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98,共3页
充分利用尾矿废石做骨料,代替部分细骨料,全部替代粗骨料,使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脂肪族(羟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复合的外加剂来制备自密实混凝土。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良好,不仅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自密实混凝土的成本,... 充分利用尾矿废石做骨料,代替部分细骨料,全部替代粗骨料,使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与脂肪族(羟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复合的外加剂来制备自密实混凝土。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良好,不仅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自密实混凝土的成本,且大掺量使用尾矿废石,对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有着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密实混凝土 尾矿废石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岭-王家崴子金矿采矿废料的酸化潜力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丽娜 金成洙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3-207,共5页
为控制金矿开采废岩和选冶废料的酸化 ,利用净产酸量、净产酸势实验和柱淋溶实验 ,研究了猫岭 王家崴子金矿区采矿废石和尾矿的酸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废石和尾矿的堆放过程中会发生酸化 ,且废石的产酸量远高于尾矿的产酸量 ,氰化尾矿... 为控制金矿开采废岩和选冶废料的酸化 ,利用净产酸量、净产酸势实验和柱淋溶实验 ,研究了猫岭 王家崴子金矿区采矿废石和尾矿的酸化情况。结果表明 ,在废石和尾矿的堆放过程中会发生酸化 ,且废石的产酸量远高于尾矿的产酸量 ,氰化尾矿的产酸量高于浮选尾矿的产酸量。但是 ,12 0天的淋溶实验表明 ,各种采选废物在短期内酸化现象不明显 ,与本区采矿废石和尾矿低的含硫量和系统中的缓冲能力及其外部环境因素有关 ,也反映了废物漫长的酸化过程。本研究结果为金矿开发废碴的环境管理和酸化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产酸实验 淋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fety assessment of waste rock dump built on existing tailings ponds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全明 袁会娜 钟茂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2707-2718,共12页
The construction of waste rock dumps on existing tailing ponds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in China to save precious land resources. This work focuses on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 Daheishan molybdenum mine waste roc... The construction of waste rock dumps on existing tailing ponds has been put into practice in China to save precious land resources. This work focuses on the safety assessment of the Daheishan molybdenum mine waste rock dump under construction on two adjoining tailings ponds.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tailings foundation and the filling quality of the waste rock are investigated by the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through detecting water-rich areas and loose packing areas, from which, the depth of phreatic line is also estimated. With such information and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the numerical method based on shear strength reduction is applied to analyzing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waste rock dump and the tailings ponds over a number of typical cross sections under both current and designed conditions, where the complex geological profiles exposed by site investigation are considered. Through numerical experiments, the influence of soft lenses in the tailings and possible loose packing areas in the waste rock is examined. Although large displacements may develop due to the soft tailings found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ste rock dump satisfies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under both present and designed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te rock dump tailings pond safety assessment 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 stabil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