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RCON96在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其与组合尾流模式的对比
被引量:
2
1
作者
方晟
李红
方栋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9-264,272,共7页
ARCON96是目前NRC推荐用于核电站设计基准情况下主控室可居留性评价的大气弥散因子的计算程序。基于国内某核电站厂址实测气象数据,用ARCON96程序对大气弥散因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将ARCON96计算结果与国内目前采用的组合尾流模式进行...
ARCON96是目前NRC推荐用于核电站设计基准情况下主控室可居留性评价的大气弥散因子的计算程序。基于国内某核电站厂址实测气象数据,用ARCON96程序对大气弥散因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将ARCON96计算结果与国内目前采用的组合尾流模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RCON96程序对于主控室可居留性评价中的大气弥散因子计算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其计算结果比组合尾流模式略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室可居留性
大气弥散因子
ARCON96
组合
尾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腔流尾流模式振荡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裕
姚世卫
+1 位作者
李邦明
苟金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57,共6页
采用基于两方程k-ω-SST模型的IDDES方法,对5类空腔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空腔流尾流模式的振荡特性,详细分析了流场中涡结构、腔口法向速度等信息,着重探讨了空腔跨度和深度对尾流模式振荡频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IDDES方法可有效...
采用基于两方程k-ω-SST模型的IDDES方法,对5类空腔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空腔流尾流模式的振荡特性,详细分析了流场中涡结构、腔口法向速度等信息,着重探讨了空腔跨度和深度对尾流模式振荡频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IDDES方法可有效模拟尾流模式不可压缩空腔流,捕捉空腔流一个周期内涡的演化规律;不同跨度、深度空腔尾流模式流场结构及涡发展规律基本一致;空腔跨度几乎不影响振荡频率,而深度对振荡频率有显著影响,与可压缩空腔流Rossiter给出的半经验公式有明显区别,并揭示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腔流
尾流模式
IDDES
自持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角形布置圆柱体群绕流特性与流动机理研究
3
作者
涂佳黄
吕海宇
+1 位作者
胡刚
王贯宇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7,共14页
基于浸没边界-多松弛-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Re=100时等边三角形布置三圆柱体群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间距比(Kd)与来流角度(α)两个关键参数对流体力系数及流场特性的影响,揭示其流动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流场下尾流模式分为单漩...
基于浸没边界-多松弛-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Re=100时等边三角形布置三圆柱体群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间距比(Kd)与来流角度(α)两个关键参数对流体力系数及流场特性的影响,揭示其流动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流场下尾流模式分为单漩涡、单漩涡体向双漩涡过渡、不规则的双漩涡、规则的双漩涡、双漩涡向三漩涡过渡、不规则的三漩涡和规则的三漩涡模式,在α=30°时流场下游涡街更加规则,尾流模式转变更快。三圆柱所受的时均流体力系数受间隙流流速影响较大,各来流角度下随间距比(除小间距比外)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尾流模式转变会导致三圆柱群的流体力系数均方根值发生显著变化,在Kd≥3.5后上游圆柱流体力系数均方根值有较大起伏。除α=0°工况外,在Kd≥2.5后中游圆柱的涡脱落频率受α和Kd影响较小,数值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边界-多松弛-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等边三角形布置
尾流模式
流体力系数
流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三棱柱流致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张军
练继建
+2 位作者
刘昉
徐国宾
燕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7-23,共7页
以典型的圆柱流致振动为参照,进行了水中弹性支撑正三棱柱在不同刚度下的流致振动试验,系统阐述了正三棱柱的振幅与主频变化特性、频谱特征及尾流模式,并揭示了系统刚度对振动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别于圆柱"自限制"的...
以典型的圆柱流致振动为参照,进行了水中弹性支撑正三棱柱在不同刚度下的流致振动试验,系统阐述了正三棱柱的振幅与主频变化特性、频谱特征及尾流模式,并揭示了系统刚度对振动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别于圆柱"自限制"的三个响应区间,正三棱柱的流致振动响应区间分别为:涡激振动分支,涡振-驰振转变分支及驰振分支。随折合流速增大,三棱柱的振动响应并未出现抑制现象。涡激-驰振转变分支中,振幅突增和频率突降,体现了由涡振向驰振的转变趋势;涡激振动上端分支和驰振分支中,柱体振动存在"锁频"现象。系统刚度的变化会造成相同折合流速下正三棱柱尾流模式的差异,进而影响振幅和频率响应。正三棱柱最大响应振幅比为2.11,大于现有圆柱试验的最大响应振幅比1.90。相比于圆柱,正三棱柱更有利于低速水流能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三棱柱
流致振动
驰振
尾流模式
系统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变攻角双圆柱涡激振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居正
姜新佩
柏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77,共11页
为了研究双圆柱在变攻角下的涡激振动机理,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耦合动力学及嵌套网格方法,建立了双自由度圆柱体涡激振动的高保真数值模型。通过与国内外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及程序的准确性。然后,对雷诺数Re...
为了研究双圆柱在变攻角下的涡激振动机理,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耦合动力学及嵌套网格方法,建立了双自由度圆柱体涡激振动的高保真数值模型。通过与国内外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及程序的准确性。然后,对雷诺数Re=0~8000、约化速度U r=2~13、来流攻角θ=0°~90°下圆柱体的振动响应、流体力特性、尾流模式开展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约化速度U r=2~3时,随着来流攻角增加,上下游柱体横向位移差不断增大,柱体尾流模式经历了单钝体、2S(双单涡模式)、2S(同相同步或反相同步模式)的演变过程,此时柱体振幅较小;当U r=4~8时,上下游柱体进入锁定区间,振幅均达到最大。与大攻角(θ=60°~90°)不同,由于小攻角下(θ=0°~30°)柱间存在较强的涡融合效应,相应的振幅较大些。特别的,受柱间屏蔽作用控制,小攻角下柱体最大振幅开始于更大的约化速度;当U r=9~13时,大攻角下上下游柱体均脱离锁定区间,振幅与单圆柱趋于一致。相反,小攻角下柱体振动频率接近漩涡脱落频率,加之上游柱体尾流的单边促进作用,导致上下游柱体振幅一直处于较大值。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海洋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攻角
涡激振动
嵌套网格
振动响应
流体力特性
尾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RCON96在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其与组合尾流模式的对比
被引量:
2
1
作者
方晟
李红
方栋
机构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出处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59-264,272,共7页
文摘
ARCON96是目前NRC推荐用于核电站设计基准情况下主控室可居留性评价的大气弥散因子的计算程序。基于国内某核电站厂址实测气象数据,用ARCON96程序对大气弥散因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将ARCON96计算结果与国内目前采用的组合尾流模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ARCON96程序对于主控室可居留性评价中的大气弥散因子计算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其计算结果比组合尾流模式略为保守。
关键词
主控室可居留性
大气弥散因子
ARCON96
组合
尾流模式
Keywords
control room habitability
atmospheric relative concentration
ARCON96
composite wake model
分类号
TL362.7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腔流尾流模式振荡特性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裕
姚世卫
李邦明
苟金澜
机构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热能动力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2-57,共6页
文摘
采用基于两方程k-ω-SST模型的IDDES方法,对5类空腔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空腔流尾流模式的振荡特性,详细分析了流场中涡结构、腔口法向速度等信息,着重探讨了空腔跨度和深度对尾流模式振荡频率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IDDES方法可有效模拟尾流模式不可压缩空腔流,捕捉空腔流一个周期内涡的演化规律;不同跨度、深度空腔尾流模式流场结构及涡发展规律基本一致;空腔跨度几乎不影响振荡频率,而深度对振荡频率有显著影响,与可压缩空腔流Rossiter给出的半经验公式有明显区别,并揭示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空腔流
尾流模式
IDDES
自持振荡
Keywords
cavity flow
wake mode
IDDES
self-sustained oscillation
分类号
O351.2 [理学—流体力学]
O414.3 [理学—理论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角形布置圆柱体群绕流特性与流动机理研究
3
作者
涂佳黄
吕海宇
胡刚
王贯宇
机构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市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4-367,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60221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J4568
+1 种基金
2021JJ50027)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1A0103)。
文摘
基于浸没边界-多松弛-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对Re=100时等边三角形布置三圆柱体群绕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间距比(Kd)与来流角度(α)两个关键参数对流体力系数及流场特性的影响,揭示其流动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流场下尾流模式分为单漩涡、单漩涡体向双漩涡过渡、不规则的双漩涡、规则的双漩涡、双漩涡向三漩涡过渡、不规则的三漩涡和规则的三漩涡模式,在α=30°时流场下游涡街更加规则,尾流模式转变更快。三圆柱所受的时均流体力系数受间隙流流速影响较大,各来流角度下随间距比(除小间距比外)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尾流模式转变会导致三圆柱群的流体力系数均方根值发生显著变化,在Kd≥3.5后上游圆柱流体力系数均方根值有较大起伏。除α=0°工况外,在Kd≥2.5后中游圆柱的涡脱落频率受α和Kd影响较小,数值相对稳定。
关键词
浸没边界-多松弛-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等边三角形布置
尾流模式
流体力系数
流动机理
Keywords
immersed boundary-multiple relaxation-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equilateral triangle arrangement
wake pattern
fluid force coefficient
flow mechanism
分类号
O357.1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三棱柱流致振动试验研究
被引量:
9
4
作者
张军
练继建
刘昉
徐国宾
燕翔
机构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7-23,共7页
基金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2DFA70490)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51021004)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青年基金项目)(12JCQNJC04000)
文摘
以典型的圆柱流致振动为参照,进行了水中弹性支撑正三棱柱在不同刚度下的流致振动试验,系统阐述了正三棱柱的振幅与主频变化特性、频谱特征及尾流模式,并揭示了系统刚度对振动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别于圆柱"自限制"的三个响应区间,正三棱柱的流致振动响应区间分别为:涡激振动分支,涡振-驰振转变分支及驰振分支。随折合流速增大,三棱柱的振动响应并未出现抑制现象。涡激-驰振转变分支中,振幅突增和频率突降,体现了由涡振向驰振的转变趋势;涡激振动上端分支和驰振分支中,柱体振动存在"锁频"现象。系统刚度的变化会造成相同折合流速下正三棱柱尾流模式的差异,进而影响振幅和频率响应。正三棱柱最大响应振幅比为2.11,大于现有圆柱试验的最大响应振幅比1.90。相比于圆柱,正三棱柱更有利于低速水流能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正三棱柱
流致振动
驰振
尾流模式
系统刚度
Keywords
equilateral triangle prism
flow induced vibration ( FIM )
galloping
wake flow mode
system stiffness
分类号
TV131.29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P74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攻角双圆柱涡激振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居正
姜新佩
柏茜
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77,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F0300201)。
文摘
为了研究双圆柱在变攻角下的涡激振动机理,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耦合动力学及嵌套网格方法,建立了双自由度圆柱体涡激振动的高保真数值模型。通过与国内外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及程序的准确性。然后,对雷诺数Re=0~8000、约化速度U r=2~13、来流攻角θ=0°~90°下圆柱体的振动响应、流体力特性、尾流模式开展了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约化速度U r=2~3时,随着来流攻角增加,上下游柱体横向位移差不断增大,柱体尾流模式经历了单钝体、2S(双单涡模式)、2S(同相同步或反相同步模式)的演变过程,此时柱体振幅较小;当U r=4~8时,上下游柱体进入锁定区间,振幅均达到最大。与大攻角(θ=60°~90°)不同,由于小攻角下(θ=0°~30°)柱间存在较强的涡融合效应,相应的振幅较大些。特别的,受柱间屏蔽作用控制,小攻角下柱体最大振幅开始于更大的约化速度;当U r=9~13时,大攻角下上下游柱体均脱离锁定区间,振幅与单圆柱趋于一致。相反,小攻角下柱体振动频率接近漩涡脱落频率,加之上游柱体尾流的单边促进作用,导致上下游柱体振幅一直处于较大值。研究结果可为相关海洋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变攻角
涡激振动
嵌套网格
振动响应
流体力特性
尾流模式
Keywords
variable angle of attack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
overset grid
vibration response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wake model
分类号
P751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O353.4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RCON96在核电站主控室可居留性评价中的应用及其与组合尾流模式的对比
方晟
李红
方栋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空腔流尾流模式振荡特性研究
郭裕
姚世卫
李邦明
苟金澜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角形布置圆柱体群绕流特性与流动机理研究
涂佳黄
吕海宇
胡刚
王贯宇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正三棱柱流致振动试验研究
张军
练继建
刘昉
徐国宾
燕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变攻角双圆柱涡激振动响应研究
张居正
姜新佩
柏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