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尾流振子模型的柔性悬挂立管涡激振动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邹丽 国奇 +1 位作者 金国庆 于宗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共10页
为了分析深海采矿柔性立管涡激振动响应特性,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针对特殊边界的处理方法.基于欧拉梁模型和尾流振子模型,结合有限差分方法,系统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中间仓质量和海流剪切参数对深海采矿立管涡激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悬... 为了分析深海采矿柔性立管涡激振动响应特性,提出了一种高效的针对特殊边界的处理方法.基于欧拉梁模型和尾流振子模型,结合有限差分方法,系统研究不同边界条件、中间仓质量和海流剪切参数对深海采矿立管涡激振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悬挂立管底部会产生较大位移,与传统两端铰接立管相比,相同激励下悬挂立管会激发出更高阶的振动模态,从原本5阶模态升至6阶;随着中间仓质量增加,立管振动的主导模态会随之降低,在同一模态下,悬挂立管底部位移逐渐减小,从0.460降至0.405,当模态转换时,底部位移均方根会迅速增大,由0.405升至0.413;底部位移随着均匀流速的增加呈现出波动趋势,在一定流速范围内,位移随流速线性变化;随着剪切参数增大,在同一模态下,立管底部的位移逐渐减小,当模态转换时,底部位移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柔性悬挂立管 涡激振动 尾流振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尾流振子模型的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高云 谭暖 +2 位作者 熊友明 邹丽 宗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86-92,171,共8页
基于改进的尾流振子模型对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先分别建立了柔性圆柱体结构振子模型以及尾流振子模型,随后将二振子模型进行耦合。研究中通过改变无量纲张力、细长比以及质量比等无量纲参数,对柔性圆柱体的振幅... 基于改进的尾流振子模型对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先分别建立了柔性圆柱体结构振子模型以及尾流振子模型,随后将二振子模型进行耦合。研究中通过改变无量纲张力、细长比以及质量比等无量纲参数,对柔性圆柱体的振幅比、相位角、频率比以及位移响应时间特性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特性呈现典型的行波特性,行波传播速度随着无量纲张力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行波传播速度随着细长比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无量纲张力以及细长比的增加,位移与升力之间的相位角会发生突变,突变点均发生在振动频率经过固有频率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圆柱体 尾流振子模型 数值研究 行波 相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尾流振子模型的套管涡激振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翔 谭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1-152,共12页
针对PIP(Pipe In Pipe)系统(套管)的涡激振动问题,开展了对PIP系统在涡激振动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研究,分析了在涡激振动作用下不同无因次波数、内外管道直径比、连接层刚度以及张力对海洋立管位移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基于Euler-Bernou... 针对PIP(Pipe In Pipe)系统(套管)的涡激振动问题,开展了对PIP系统在涡激振动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研究,分析了在涡激振动作用下不同无因次波数、内外管道直径比、连接层刚度以及张力对海洋立管位移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基于Euler-Bernoulli双梁理论,采用尾流振子模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利用谐波平衡法求得内、外管道的振动响应表达式。结果表明,在不同无因次波数的作用下,套管的振动存在不稳定现象,在七阶模态时,管道的振动出现单一频率的振动现象;在高频率比区域,随着无因次连接层刚度的增大,内、外部管道的位移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并且逐渐趋于稳定;张力对外部管道位移的影响相对复杂,内部管道的位移随张力的增大呈现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 Euler-Bernoulli双梁 尾流振子模型 谐波平衡法 响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涡激振动的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芳 林黎明 凌国灿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7-365,共9页
建立了一个新的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流场近尾迹动力学特征被模化为非线性阻尼振子,采用vander Pol方程描述.以控制体中结构与近尾迹流体间受力互为反作用关系来实现流固耦合.采用该模型进行了二维结构涡激振动计算,得到了合理的振幅... 建立了一个新的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流场近尾迹动力学特征被模化为非线性阻尼振子,采用vander Pol方程描述.以控制体中结构与近尾迹流体间受力互为反作用关系来实现流固耦合.采用该模型进行了二维结构涡激振动计算,得到了合理的振幅随来流流速的变化规律和共振幅值,并正确地预计了共振振幅值A_(max)~*随着质量阻尼参数(m~*+C_A)ζ的变化规律,给出了预测A_(max)~*值的拟合公式.采用该模型计算了三维柔性结构在均匀来流和简谐波形来流作用下的VIV响应.结构在均匀来流作用下振动呈现由驻波向行波的变化过程,并最后稳定为行波振动形态.在简谐波形来流作用下,结构呈现混合振动形态,幅值随时间呈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流固耦合 尾流振子模型 动力响应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参数识别及桥梁涡激振动预测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平 陈强草 +1 位作者 华旭刚 温青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准确预测桥梁涡激振动特征,基于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涡激振动预测方法,分析其动力方程及近似解,针对目前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中较难确定的模型参数(质量参数M、流场“stall”效应参数γ、结构对尾流作用的耦合项参数A和范德珀尔... 为准确预测桥梁涡激振动特征,基于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涡激振动预测方法,分析其动力方程及近似解,针对目前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中较难确定的模型参数(质量参数M、流场“stall”效应参数γ、结构对尾流作用的耦合项参数A和范德珀尔参数ε),提出了基于涡激振动风速~振幅曲线的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开展某主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依据其实测涡振曲线,采用该方法识别模型参数,并预测不同阻尼比的桥梁涡激振动特征。结果表明:近似解精度与ε相关,ε越小,精度越高;ε越小,提出的模型参数识别方法越能准确识别模型参数;基于风洞试验实测涡激振动风速~振幅曲线识别的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可有效地预测桥梁涡激振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涡激振动 结构-尾流振子耦合模型 参数识别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与尾流非线性耦合涡激振动预测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郑仲钦 陈伟民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1,54,共6页
预测圆柱涡激振动的尾流振子模型中,通常采用线性的耦合模型,例如位移或者速度、加速度耦合来表征结构对尾流的作用。三种线性模型在预测圆柱锁频阶段的动力特性时存在差异,而且适用范围也受质量比的限制。提出了考虑结构与尾流动力非... 预测圆柱涡激振动的尾流振子模型中,通常采用线性的耦合模型,例如位移或者速度、加速度耦合来表征结构对尾流的作用。三种线性模型在预测圆柱锁频阶段的动力特性时存在差异,而且适用范围也受质量比的限制。提出了考虑结构与尾流动力非线性耦合的模型,该模型基于加速度耦合并结合速度耦合进行修正,适用范围不受质量比的影响;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模型可以更合理地给出锁频区域以及结构位移响应和尾流升力。最后,利用新模型讨论了质量比对锁频阶段结构振动幅值、尾流升力及频率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质量比的增大,结构锁频区域变窄,结构振幅和尾流升力幅值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尾流振子模型 流固耦合 质量比 锁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立管涡激振动预报模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7
作者 唐友刚 青兆熹 +1 位作者 张杰 王宾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8-343,共6页
涡激振动是立管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深海立管自重大、柔度高、顶部张力集中等会导致出现新的动力特性。为预报深海立管涡激振动并揭示其动力特性,考虑立管自重影响及线性剪切流,本文建立立管涡激振动方程,基于Van der Pol尾流振子模... 涡激振动是立管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深海立管自重大、柔度高、顶部张力集中等会导致出现新的动力特性。为预报深海立管涡激振动并揭示其动力特性,考虑立管自重影响及线性剪切流,本文建立立管涡激振动方程,基于Van der Pol尾流振子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立管的振动响应,并设计涡激振动试验进行验证,最后研究流速及顶张力对立管涡激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速越大,立管涡激振动频率越高,振动应力越大;同等流速下,顶张力越大,立管涡激振动主频率变化不大,但振动位移增大,振动应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立管 涡激振动 预报模型 试验 振动响应 尾流振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列双圆柱涡激振动的经验性模型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秦伟 康庄 +1 位作者 孙丽萍 宋儒鑫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8,共8页
建立一种新的预报并列双圆柱涡激振动响应的经验性模型,根据特定间距比条件下旋涡脱落频率出现分支的现象,提出以两个具有不同固有频率的尾流振子来共同描述结构的近壁尾涡动力特性,同时两个振子均满足van der Pol方程,进而得到结构振... 建立一种新的预报并列双圆柱涡激振动响应的经验性模型,根据特定间距比条件下旋涡脱落频率出现分支的现象,提出以两个具有不同固有频率的尾流振子来共同描述结构的近壁尾涡动力特性,同时两个振子均满足van der Pol方程,进而得到结构振子和流体振子的耦合方程组。使用该模型分别对中高质量比和低质量比的并列圆柱涡激振动问题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位移响应和最大振动幅值等变化规律与实验结果趋势一致,数值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并列双圆柱 流固耦合 尾流振子模型 vanderPol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足尺钢管杆件涡激振动及阻尼控制研究
9
作者 炊晓毅 李巍 +3 位作者 武东亚 武鹏飞 陶亚光 陈文礼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但其钢管杆件长细比较大,水平放置易在低风速下发生涡激共振现象。钢管构件长期振动易使钢结构疲劳损伤甚至破坏,严重影响输电塔结构正常服役安全。针对钢管塔构件涡激振动现象开展试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 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应用广泛,但其钢管杆件长细比较大,水平放置易在低风速下发生涡激共振现象。钢管构件长期振动易使钢结构疲劳损伤甚至破坏,严重影响输电塔结构正常服役安全。针对钢管塔构件涡激振动现象开展试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阻尼控制方法。首先,开展了原尺输电塔钢管杆件气动效应研究。对槽型插板节点钢管弱轴向涡激振动响应及尾流展向特性进行分析。其次,引入尾流振子模型,探究了增加阻尼比对钢管杆涡振响应的理论抑制效果的提升。最后,根据理论计算结果开展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控制试验,通过加装TMD对钢管振动响应进行了控制,振幅最多可以下降95.8%,表明TMD可有效提高钢管塔在复杂风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保证钢管服役期间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钢管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尾流振子模型 调谐质量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圆钢管的涡激振动理论分析与风洞试验验证
10
作者 刘光辉 张博 +2 位作者 武鹏飞 伍川 陈文礼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在电网中应用广泛。其中钢管塔主要钢管构件长细比较大,低风速下易涡激振动,进而引起结构疲劳损伤,引起连接处损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针对目前钢管塔杆件涡振理论研究不充分现状,基于Van Der Pol式尾... 钢管塔力学性能卓越,在电网中应用广泛。其中钢管塔主要钢管构件长细比较大,低风速下易涡激振动,进而引起结构疲劳损伤,引起连接处损坏,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针对目前钢管塔杆件涡振理论研究不充分现状,基于Van Der Pol式尾流振子模型进行结构计算,采用中心差分法解模型耦合方程,编制圆钢管涡激振动计算程序并设计风洞试验验证其准确性,旨在研究圆钢管的涡激振动特性,为钢管塔涡振预测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文建立的尾流振子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钢管的位移,由于理论模型采用理想铰接约束,试验测得的涡振锁定区较短,且锁定频率低于理论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流振子模型 输电塔 钢管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管涡致振动的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志鹏 臧峰刚 +2 位作者 张毅雄 余晓菲 叶献辉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1-588,共8页
针对弹性管的涡致振动问题,分别在双向流固耦合模拟得到的流体力系数以及尾流振子模型的基础上,采用Euler-Bernoulli梁模型模拟弹性管,得到了弹性管涡致振动的运动方程,提出两种预测弹性管涡致振动的理论模型.首先通过4阶Galerkin方法... 针对弹性管的涡致振动问题,分别在双向流固耦合模拟得到的流体力系数以及尾流振子模型的基础上,采用Euler-Bernoulli梁模型模拟弹性管,得到了弹性管涡致振动的运动方程,提出两种预测弹性管涡致振动的理论模型.首先通过4阶Galerkin方法离散系统的运动方程,采用由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得出的流体力数据,预测了弹性管在横向流体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其次,引入尾流振子模型模拟弹性管与漩涡脱落间的耦合作用,并将预测结果与流固耦合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谐和形式流体力的理论模型预测得到的结果偏小,而尾流振子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弹性管的涡致振动特性,预测结果比得上双向流固耦合得到的结果,说明尾流振子模型用于弹性管的漩涡脱落诱发振动是可行的和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致振动 尾流振子模型 锁定 流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海底管道横流向涡激振动预报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喜峰 谢武德 徐万海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46,共6页
基于欧拉-伯努力梁理论确定了多跨管道结构振动方程,采用非线性Van der pol方程描述旋涡脱落的尾流动力特性,利用弹簧模拟两端和中间的复杂边界约束,构建了多跨海底管道横流向涡激振动预报模型。基于模态正交性展开流-固耦合作用方程,... 基于欧拉-伯努力梁理论确定了多跨管道结构振动方程,采用非线性Van der pol方程描述旋涡脱落的尾流动力特性,利用弹簧模拟两端和中间的复杂边界约束,构建了多跨海底管道横流向涡激振动预报模型。基于模态正交性展开流-固耦合作用方程,对各阶主坐标响应进行数值求解。对比了本模型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软件分析以及DNV规范推荐值,吻合情况比较理想。本模型可为深海多跨管道涡激振动的研究、防范和治理提供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激振动 流-固耦合 尾流振子模型 多跨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斜索三维气弹模型设计方法及其适应性研究
13
作者 井昊坤 李寿英 陈政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924-2932,共9页
由于超长斜索三维气弹模型设计存在长度与直径几何缩尺比选择的困难,研究一种索结构三维气弹模型设计方法及其适应性。以某在建大跨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边跨无吊索主缆为例,研究几何缩尺比对垂跨比、动力特性及涡振响应的影响规律。... 由于超长斜索三维气弹模型设计存在长度与直径几何缩尺比选择的困难,研究一种索结构三维气弹模型设计方法及其适应性。以某在建大跨径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梁边跨无吊索主缆为例,研究几何缩尺比对垂跨比、动力特性及涡振响应的影响规律。确定模型的合理几何缩尺比,设计并制作超长斜索三维气弹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短模型的垂跨比随几何缩尺比的增大而增大,在几何缩尺比1:20时与原型结构接近;短模型的频率计算结果均高于长模型;几何缩尺比越大,涡振振幅越大。且模型越长,涡振振幅越小。按几何缩尺比1:20设计的短模型频率与模拟结果一致,且阻尼比较小,与原型结构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弹模型设计 斜索 涡激振动 尾流振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rcaFlex的钢悬链立管疲劳损伤预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侯静 康庄 井学斌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涡激振动是钢悬链立管疲劳损伤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因此涡激振动分析在钢悬链立管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OrcaFlex在海洋工程领域功能强大、应用广泛,能够提供两种涡激振动疲劳损伤预报方法,分别是基于模态叠加法的频域预报方法和基于Iwan... 涡激振动是钢悬链立管疲劳损伤的重要诱导因素之一,因此涡激振动分析在钢悬链立管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OrcaFlex在海洋工程领域功能强大、应用广泛,能够提供两种涡激振动疲劳损伤预报方法,分别是基于模态叠加法的频域预报方法和基于Iwan-Blevins尾流振子模型的时域预报方法。OrcaFlex的涡激振动时域预报模型只考虑了横流向涡激振动造成的疲劳损伤,基于OrcaFlex的时域预报方法开发了双自由度涡激振动尾流振子模型的接口,考虑了浮式平台运动对钢悬链立管的涡激振动激励作用,实现了钢悬链立管双自由度涡激振动疲劳损伤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悬链立管 疲劳损伤 时域预报 涡激振动 OrcaFlex 尾流振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端铰接的细长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云 邹丽 宗智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0,共12页
目前细长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方法、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以及半经验模型方法.鉴于实验方法研究成本较高、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计算时间较长,本文基于尾流振子模型对线性剪切来流下两端铰接的细长柔性圆柱体涡激... 目前细长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方法、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以及半经验模型方法.鉴于实验方法研究成本较高、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计算时间较长,本文基于尾流振子模型对线性剪切来流下两端铰接的细长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了半经验模型方法研究.先建立了柔性圆柱体结构振子以及尾流振子之间的耦合模型,紧接着基于二阶精度中心差分格式对耦合模型先离散后迭代进行求解.对不同剪切参数下柔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响应的振动波长、振动频率、振动位移以及响应频率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等参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圆柱体的涡激振动响应由驻波和行波混合组成.当无量纲弯曲刚度较小时,在圆柱体两端附近,驻波占主导;而在圆柱体中间段附近,行波占主导.当无量纲弯曲刚度较大时,在圆柱体整个长度区间上均为驻波占主导.随着剪切参数的增大,振动位移以及振动波长均逐渐减小,而振动频率和频率带宽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圆柱体 涡激振动 线性剪切来流 尾流振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热管在内外流体及间隙作用下的非线性振动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志鹏 兰彬 +2 位作者 臧峰刚 张毅雄 曾忠秀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38,共6页
考虑轴向伸长引起的几何非线性和间隙支撑非线性,利用尾流振子模型模拟了流体力的变化及传热管振动的耦合,基于力平衡法建立了传热管在内外流体和间隙支撑作用下的非线性运动方程,采用4阶Runge-Kutta算法计算了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研... 考虑轴向伸长引起的几何非线性和间隙支撑非线性,利用尾流振子模型模拟了流体力的变化及传热管振动的耦合,基于力平衡法建立了传热管在内外流体和间隙支撑作用下的非线性运动方程,采用4阶Runge-Kutta算法计算了耦合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研究了传热管在内外流体和间隙支撑作用下的非线性响应特性,得到了不同内流速度下以外流速度为分叉参数的分叉图。结果表明,内流速度对有支撑间隙的传热管耦合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涡致振动 分叉 混沌运动 尾流振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悬跨输流管道纯顺流向涡激振动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万海 余建星 +1 位作者 刘健 黄鑫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81-1489,共9页
文章提出了海底悬空输流管道纯顺流向涡激振动预报的尾流振子模型,运用两类不同的van der Pol方程描述旋涡尾迹特性。重点分析了悬跨长度,内流因素和轴向力对纯顺流向涡激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悬跨长度、小轴向力和高速内流介质可以... 文章提出了海底悬空输流管道纯顺流向涡激振动预报的尾流振子模型,运用两类不同的van der Pol方程描述旋涡尾迹特性。重点分析了悬跨长度,内流因素和轴向力对纯顺流向涡激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悬跨长度、小轴向力和高速内流介质可以降低纯顺流向涡激振动发生的速度范围,使其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流向涡激振动 悬空管道 尾流振子模型 内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热塑性增强管(RTP)涡激振动数值计算 被引量:7
18
作者 芮雪 陈东阳 王国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5-246,共12页
基于Van der Pol尾流振子模型和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transfer matrix method for multibody systems,MSTMM),建立了可以快速预测海洋热塑性增强管(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ipe, RTP)振动特性和涡激振动响应的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与AN... 基于Van der Pol尾流振子模型和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transfer matrix method for multibody systems,MSTMM),建立了可以快速预测海洋热塑性增强管(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ipe, RTP)振动特性和涡激振动响应的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与ANSYS软件仿真结果以及文献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考虑RTP立管刚性接头,不同顶张力,不同来流分布等情况对RTP立管涡激振动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流速越大,立管涡激振动激发出的模态越高;立管涡激振动主要受低阶模态控制;立管的刚性接头对立管的湿模态影响较小,但是对较高阶模态为主所激发出的涡激振动振幅分布影响较大;剪切流对沿立管轴向的涡激振动振幅分布影响较大,低流速能量小所引起的涡激振动幅值较小,但是当剪切流流速达到能激发出较高阶模态时,相比同等流速的均匀流所引起的涡激振动振幅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热塑性增强管 VAN der Pol尾流振子模型 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 涡激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悬浮隧道锚索在剪切流中的涡激响应 被引量:6
19
作者 葛斐 惠磊 洪友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51-356,共6页
以Iwan改进的尾流振子模型为基础,给出了剪切流中水中悬浮隧道锚索横向涡激振动的工程分析方法,分析了悬浮隧道重浮比以及剪切流特性对锚索涡激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悬浮隧道重浮比的改变,使锚索各阶模态的频锁区域分布发生变化,从... 以Iwan改进的尾流振子模型为基础,给出了剪切流中水中悬浮隧道锚索横向涡激振动的工程分析方法,分析了悬浮隧道重浮比以及剪切流特性对锚索涡激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悬浮隧道重浮比的改变,使锚索各阶模态的频锁区域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结构的涡激振动响应;剪切流陡度参数的增大会使锚索涡激响应的幅值减小,若使用均匀流场代替剪切流场计算悬浮隧道锚索的涡激振动,会过高估计其响应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悬浮隧道 涡激响应 尾流振子模型 锚索 阿基米德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热管在内外流体作用下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志鹏 张毅雄 臧峰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1-285,共5页
为研究传热管在内外流体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行为,引入尾流振子模型,同时考虑轴向伸长引起的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建立了弹性管-内外流体耦合系统的分析模型,并利用Galerkin方法离散非线性耦合方程。基于数值计算,分析了内外流体流速、几何... 为研究传热管在内外流体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行为,引入尾流振子模型,同时考虑轴向伸长引起的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建立了弹性管-内外流体耦合系统的分析模型,并利用Galerkin方法离散非线性耦合方程。基于数值计算,分析了内外流体流速、几何非线性参数对传热管振动响应的影响,得到了传热管在后屈曲时的分叉图、相图。结果显示,传热管在后屈曲时会表现出一系列丰富的动力学行为,如倒分叉、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混沌运动 分叉 尾流振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