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近震尾波估算昆明及其周围地区的Q值和地震矩 被引量:49
1
作者 秦嘉政 阚荣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本文应用推广了的Aki尾波理论模式,忽略震源频谱含量的影响,考虑到仪器系统和地球Q-滤波器对尾波频散的影响,计算了fp-t*和k-t*独立的两套尾波响应理论量板。在假定Q与频率有Q(f)=Q0(f/f0)n关系的基础上,用云南区域台网短周期地震... 本文应用推广了的Aki尾波理论模式,忽略震源频谱含量的影响,考虑到仪器系统和地球Q-滤波器对尾波频散的影响,计算了fp-t*和k-t*独立的两套尾波响应理论量板。在假定Q与频率有Q(f)=Q0(f/f0)n关系的基础上,用云南区域台网短周期地震仪器记录的小震尾波资料,估算了昆明周围地区频率约1.0Hz的短周期波的地壳Q0值。结果表明,该区的Q0值在150—220之间,平均为191;频率相关值η不是常数,多数为0.2—0.3。这些结果与用尾波估算川滇交界地区的结果接近,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Q0值与美国西部地区类似,是属于低Q0值地区。 此外,用尾波与地震矩建立的关系,提出用尾波估算地震矩的一种可能方法,讨论了该区震级与地震矩的经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波理论 地震矩 震源矩 震源参数 短周期地震仪 近震 周围 昆明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实验场两次中强地震前后尾波衰减的区域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秦嘉政 刘祖荫 龙晓帆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12-221,共10页
本文在地方震尾波散射理论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1992年12月发生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永胜期纳地区的两次Ms5.4,5.1地震前后的序列地震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尾波Qc(-1)值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尾波... 本文在地方震尾波散射理论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1992年12月发生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永胜期纳地区的两次Ms5.4,5.1地震前后的序列地震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尾波Qc(-1)值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衰减特征。结果表明,尾波衰减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小区域范围的非均匀性,在主震震中附近(Δ<50km)的近场区内,主震期间的β值是0.0076s(-1),相应的Qc(-1)值是0.00561余震期间的β值是0.02095(-1),相应的Qc(-1)值是0.0153,主震前后Qc(-1)值的变化接近3倍。而在主震的外围地区(Δ>50km),主震前的区域β值平均是0.0235s(-1),Qc(-1)是0.0153,与余震期间的结果相接近,表明主震前后在外围地区的尾波衰减变化不明显。地震序列的Qc(-1)值主震前后的变化为上升(起伏变化较大)-下降到最低值(主震发生)-回升(起伏变化小)这样的演变过程,尾波振幅衰减率β和Qc(-1)所表现出的这种时空变化的非均匀性过程显示了具有明显前兆意义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波散射理论 尾波Q值法 地震前兆 滇西地震实验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