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海拔地区大容量机组尾水管进口压力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建国 张晓宏 张俊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86-89,97,共5页
为了使高海拔地区大容量机组水力过渡过程中尾水管进口压力满足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导叶关闭过程至关重要,导叶关闭过程是水力过渡过程中解决水电站运行安全问题最经济、最常用的措施之一。结合某高海拔地区大容量机组水电站工程实例,... 为了使高海拔地区大容量机组水力过渡过程中尾水管进口压力满足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导叶关闭过程至关重要,导叶关闭过程是水力过渡过程中解决水电站运行安全问题最经济、最常用的措施之一。结合某高海拔地区大容量机组水电站工程实例,采用特征线计算方法,应用过渡过程软件进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海拔地区大容量机组水电站,选择合理的导叶折线关闭规律,能有效地改善尾水管进口压力,从而满足按海拔高程修正后的控制标准。研究成果可为规范控制高海拔地区大容量机组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中尾水管的进口压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机组 导叶关闭过程 尾水管进口压力 水力过渡过程 高海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压力变化内在机理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储善鹏 何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4-197,共4页
为探求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压力变化的内在机理,利用理论公式推导得出可表达尾水管进口压力的解析公式,分析和推测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同时基于瞬变流理论和特征线法开展过渡过程数值模拟,验证了分析和推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尾水... 为探求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压力变化的内在机理,利用理论公式推导得出可表达尾水管进口压力的解析公式,分析和推测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同时基于瞬变流理论和特征线法开展过渡过程数值模拟,验证了分析和推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所在轨迹点极靠近特性曲线“反S”下弯点,且在下弯点以上,轨迹点越靠近原点,其数值越大且最小压力出现的时刻越晚。该结果可为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压力极值的分析和推测提供简明解析公式,并可为机组导叶关闭规律的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特性曲线 尾水管进口压力 解析公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继甩负荷间隔时间与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的内在联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永进 储善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96,共4页
为探求相继甩负荷间隔时间与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双机一洞布置型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基于瞬变流理论和特征线法对相继甩负荷工况水力过渡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相继甩负荷工况下机组流量变化率和运行轨迹与尾水管... 为探求相继甩负荷间隔时间与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双机一洞布置型式的抽水蓄能电站,基于瞬变流理论和特征线法对相继甩负荷工况水力过渡过程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相继甩负荷工况下机组流量变化率和运行轨迹与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存在某一最不利相继甩间隔时间使得两台机组第一波流量变化率的时域不同步程度达到最大,则对应的尾水管进口压力达到最小,且此时先甩和后甩机组运行轨迹点分别在特性曲线反S区上弯点和下弯点。研究结果可为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压力极值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相继甩负荷 间隔时间 尾水管进口压力 流量变化率 运行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水主洞长度对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靖雯 张健 +2 位作者 蔡朝 陈胜 刘芸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0-73,共4页
针对采用"一洞两机"布置形式的无尾水调压室抽水蓄能电站,基于瞬变流理论与特征线法,对实际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尾水主洞长度对相继甩负荷工况下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尾水主洞的增长对尾水管... 针对采用"一洞两机"布置形式的无尾水调压室抽水蓄能电站,基于瞬变流理论与特征线法,对实际工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尾水主洞长度对相继甩负荷工况下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影响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尾水主洞的增长对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不利,但随着尾水主洞长度的增长,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随着尾水主洞长度的增长,先甩负荷机组和后甩负荷机组均有可能是引水发电系统出现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不利机组,整体来看,先甩负荷机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先减小后增大,后甩负荷机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一洞两机 引水调压室 相继甩负荷 水管进口最小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水支管长短对相继甩负荷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康生 熊涛 +2 位作者 杨建东 洪云来 杨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8-170,167,共4页
抽水蓄能电站相继甩负荷过程中两台机组的流量相互影响,尾水支管长短对尾水管进口压力的影响很大。通过理论推导结合对实际工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后甩机组尾水支管长短对相继甩负荷后甩机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机组流... 抽水蓄能电站相继甩负荷过程中两台机组的流量相互影响,尾水支管长短对尾水管进口压力的影响很大。通过理论推导结合对实际工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后甩机组尾水支管长短对相继甩负荷后甩机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机组流量变化率大小决定尾水支管长短对自身机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影响程度,与同时甩负荷相比,相继甩负荷后甩机组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对自身机组尾水支管长短更敏感;固定上、下游岔点位置,移动机组使其靠近下游岔点,可减小尾水支管水流惯性、增大相继甩负荷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该措施可代替降低机组安装高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洞两机 相继甩负荷 水支管长短 水管进口最小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的甩负荷试验尾水管压力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曹林宁 蒋磊 +1 位作者 陈忠宾 倪海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目前应用于工程的抽水蓄能电站一维过渡过程计算做了近似处理,忽略了机组在过渡过程伴随的脉动压力。基于VMD算法分解现场甩负荷试验数据提取信号中的脉动项,结合一维计算对尾水管进口总压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VMD算法分解出的尾水... 目前应用于工程的抽水蓄能电站一维过渡过程计算做了近似处理,忽略了机组在过渡过程伴随的脉动压力。基于VMD算法分解现场甩负荷试验数据提取信号中的脉动项,结合一维计算对尾水管进口总压力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VMD算法分解出的尾水管进口压力趋势项表现为频率为零的水锤波动;脉动项集中在低频段,脉动幅值呈现与转速变化相近的趋势;结合脉动项的尾水管进口总压力预测比一维仿真预测更接近实测结果,为现场甩负荷试验分析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过渡过程 VMD 尾水管进口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蓄机组流量不同步变化对尾水管低压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龙 俞晓东 +2 位作者 林文雯 陈胜 张健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99-905,共7页
尾水低压现象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影响显著,为阐明尾水低压现象出现机理,基于一洞两机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采用刚性水体动量方程,研究了甩负荷过程机组尾水管低压现象.为揭示输水系统布置对尾水低压现象的影响机制,定义了流量不... 尾水低压现象对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影响显著,为阐明尾水低压现象出现机理,基于一洞两机抽水蓄能电站输水发电系统,采用刚性水体动量方程,研究了甩负荷过程机组尾水管低压现象.为揭示输水系统布置对尾水低压现象的影响机制,定义了流量不同步变化抑制系数,并基于特征线法建立了系统的过渡过程仿真模型,通过移动上下游岔管位置,对比抽蓄电站不同类型甩负荷工况的结果,研究了不同流量变化抑制系数对尾水管最小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尾水低压出现的本质是同一水力单元2台机组流量变化不同步引起的压力交替变化,进而加剧了机组自身的流量变化;随着流量不同步变化抑制系数的减小,甩负荷过程中流量交替变化现象和尾水管低压现象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水电站 甩负荷 输水系统布置 过渡过程 水管进口最小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压室对尾水隧洞明满流水力过渡过程影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高会 陈益民 +1 位作者 方杰 杨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93,共4页
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中,明满流现象一直是仿真模拟的难点。针对某大型水电站发生过渡过程时尾水隧洞中出现的明满流现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设置尾水调压室后,尾水隧洞明满流过程对机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及机组一次调频性能的... 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中,明满流现象一直是仿真模拟的难点。针对某大型水电站发生过渡过程时尾水隧洞中出现的明满流现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设置尾水调压室后,尾水隧洞明满流过程对机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及机组一次调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尾水调压室可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明满流对机组运行的干扰,同时尾水洞中的明满流又可减少调压室水位波动幅值,二者的合理搭配改善了尾水系统过渡过程品质,可为发生眀满流现象的水电站尾水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满流 水管进口最小压力 稳定性 一次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过渡过程计算中尾水系统糙率的取值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文欣 张晓宏 陈建国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175-179,共5页
在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中,为了满足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管道各项参数指标的正确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参数取值是水电站得以安全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结合某水电站工程实例,采用过渡过程通用软件,通过分别改变调压室前管道的糙率... 在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中,为了满足调节保证计算的要求,管道各项参数指标的正确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参数取值是水电站得以安全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结合某水电站工程实例,采用过渡过程通用软件,通过分别改变调压室前管道的糙率和调压室后管道的糙率,对水电站过渡过程计算中尾水系统糙率的取值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在机组丢弃负荷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尾水系统糙率的变化对尾水调压室最低涌浪水位、蜗壳末段最大压力和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皆有影响,在水电站过渡过程计算中,尾水调压室前、后段糙率均应采用可能的最小值较为合理。这些成果对于同类工程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水系统 糙率 水力过渡过程 最低涌浪水位 水管进口最小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型机组飞轮力矩GD^(2)与导叶关闭规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超 陈建国 孙心洲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1,共4页
特大型机组飞轮力矩的取值对调节保证参数以及系统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结合某高海拔地区水电站工程实例,建立仿真模型,研究特大型机组飞轮力矩取值与不同导叶关闭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导叶选取直线关闭规律时,受转速升高控... 特大型机组飞轮力矩的取值对调节保证参数以及系统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结合某高海拔地区水电站工程实例,建立仿真模型,研究特大型机组飞轮力矩取值与不同导叶关闭规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导叶选取直线关闭规律时,受转速升高控制,特大型机组飞轮力矩都存在一个最小临界值;而在折线关闭规律下,高海拔地区电站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受规范约束条件的限制,其飞轮力矩的取值同样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力矩 导叶关闭规律 过渡过程 特大型机组 尾水管进口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继甩负荷工况最不利间隔时刻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储善鹏 张健 何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5-1231,共7页
基于双机一洞布置型式的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水流动力方程和机组动量方程推导了先甩机组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解析公式,利用该解析公式分析并推测了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对应的相继甩负荷最不利间隔时刻点,并基于瞬变流理论和特征线法... 基于双机一洞布置型式的抽水蓄能电站输水系统水流动力方程和机组动量方程推导了先甩机组的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解析公式,利用该解析公式分析并推测了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对应的相继甩负荷最不利间隔时刻点,并基于瞬变流理论和特征线法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实例进行了水力过渡过程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验证了该分析和推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同时甩负荷或是相继甩负荷,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所在的机组运行轨迹点均极靠近机组特性曲线“反S”区间下弯点,且在下弯点以上;当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出现在先甩机组时,对于先甩机组尾水管进口压力而言的最不利相继甩负荷间隔时刻点出现在先甩机组运行轨迹点第一次行至特性曲线“反S”区间Ⅱ区范围内.研究结果为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尾水管进口压力最小值计算以及控制工况选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相继甩负荷工况 尾水管进口压力 最不利间隔时刻点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岔管位置对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显羽 孙立昌 +2 位作者 游秋森 叶永进 樊红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5-210,共6页
抽水蓄能电站多采用一洞多机的输水系统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控制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相继甩负荷工况。以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分别采用考虑摩阻变化及忽略摩阻变化的2种管道模型,计算了上下... 抽水蓄能电站多采用一洞多机的输水系统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控制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相继甩负荷工况。以福建厦门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进行计算分析,分别采用考虑摩阻变化及忽略摩阻变化的2种管道模型,计算了上下游岔管位置的改变对蜗壳末端最大内水压力及尾水管进口最小压力的影响;同时,结合抽水蓄能电站蜗壳进口及尾水管进口甩负荷过渡过程的控制指标,优化了岔管的位置。结果表明:岔管位置变化后,由摩阻变化引起的控制指标变化较小,上下游岔管向上游移动均可有效提高尾水管进口最小水压力;而由于岔管位置改变所造成蜗壳进口最大压力变化相较于尾水管进口压力的改变较小。因此,在进行水道系统布置时,可同时将上下游岔管向上游移动,以有效提高尾水管进口的最小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岔管位置 过渡过程 相继甩负荷 甩负荷过渡过程 水管进口最小压力 抽水蓄能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