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过渡轨迹优化方法
1
作者 邹旭 刘贞报 +1 位作者 赵闻 王莉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071-3085,共15页
针对目前基于传统最优化方法得到的过渡轨迹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实际飞行过程中可行性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过渡走廊的过渡轨迹优化方法。以一种双发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机翼不同区域之间的迎角差异... 针对目前基于传统最优化方法得到的过渡轨迹在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实际飞行过程中可行性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过渡走廊的过渡轨迹优化方法。以一种双发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机翼不同区域之间的迎角差异,构建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倾转旋翼飞行器过渡走廊研究思路,设计一种针对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的过渡走廊,并通过限制爬升速率和俯仰角速率来提高过渡走廊的可行性。通过分析模型误差对过渡走廊的影响,得到一条具有最大安全裕度的目标过渡轨迹。将过渡过程视为轨迹优化问题,求解得到最接近目标过渡轨迹且保留足够作动器裕度的最优过渡轨迹。仿真和实际飞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引导飞机快速安全地完成过渡,避免出现高度增加过大、过渡时间过长及作动器饱和等不利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动力学模型 最优化方法 过渡走廊 过渡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g尾座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 被引量:2
2
作者 雷志荣 赵超 +1 位作者 秦玮 左玲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3-48,共6页
在分析目前国内外主流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近况的基础上,为解决复合翼类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固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鸭式布局尾座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该无人机将四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相结合,通过优化无人机气动方案、飞控系统选型... 在分析目前国内外主流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近况的基础上,为解决复合翼类垂直起降无人机的固有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鸭式布局尾座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该无人机将四旋翼和固定翼无人机相结合,通过优化无人机气动方案、飞控系统选型、设计控制方案,尤其是在详细研究了旋翼模式与固定翼模式相互转换的控制方案后,完成无人机建模及控制律仿真并进行了科研试飞。试飞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尾座式无人机在保留复合翼类无人机优点的同时,避开了其固有的缺点,可作为垂直起降类无人机的研究方向继续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起降 鸭翼 模态转换 飞行控制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RC的尾座式无人机姿态控制
3
作者 查启繁 李刘杰 +5 位作者 吕国森 李成 童奕澄 周皓宇 李烨 田聪玲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0-344,共5页
基于小型尾座式无人机进行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无人机平台采用凤凰无人机平台:一套完整开源的尾座式无人机平台。该小型尾座式无人机采用2个电机和舵面完成无人机的垂直起降和前飞。在建模方面建立了无人机运动学、动力学和作动器的数... 基于小型尾座式无人机进行自抗扰控制器的设计。无人机平台采用凤凰无人机平台:一套完整开源的尾座式无人机平台。该小型尾座式无人机采用2个电机和舵面完成无人机的垂直起降和前飞。在建模方面建立了无人机运动学、动力学和作动器的数学模型,为解决该无人机姿态表示的奇异性问题,采用旋转矩阵表示姿态。为提高无人机垂直起飞和前飞过程的抗干扰能力,设计了基于ADRC(主动抗干扰控制)的姿态控制器,通过Simulink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动力学 奇异性 旋转矩阵 AD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座式无人机续航时间估算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帅 姚小敏 +2 位作者 师志强 淡煦珈 韩文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0-90,共11页
为研究尾座式无人机翼展长、翼根弦长、翼梢弦长、机翼后掠角、小翼翼梢长、小翼展长、小翼高、小翼后掠角、小翼厚度和小翼脚长等10个结构参数对无人机续航时间的影响,利用CATIA和ANSYS建立了尾座式无人机及其外流场的三维实体模型,采... 为研究尾座式无人机翼展长、翼根弦长、翼梢弦长、机翼后掠角、小翼翼梢长、小翼展长、小翼高、小翼后掠角、小翼厚度和小翼脚长等10个结构参数对无人机续航时间的影响,利用CATIA和ANSYS建立了尾座式无人机及其外流场的三维实体模型,采用SST k-ω模型在ANSYS CFX中模拟无人机在130种不同结构参数组合下的气动特性,利用方差分析确定气动系数的特征因子为翼展长、后掠角、小翼厚度和小翼脚长,建立了4个特征因子与气动系数的多元回归模型;结合质量系数方程,最终建立了结构参数与续航时间的关系模型,精度达0. 97。采用风洞试验的方法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测量4架样机在巡航状态下的气动系数,相对误差小于14%,数值模拟方法可靠。采用定高定点盘旋的方法进行样机试飞试验,对续航时间模型进行验证,连续记录不同剩余电量时的飞行时间,结果相对误差小于15%,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气动特性 垂直起降 续航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_1-ITD的尾座式无人机姿态控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姝旸 张晶 杨凌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01-2509,共9页
针对尾座式无人机在垂直起降(VTOL)阶段对风干扰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1-ITD的尾座式无人机姿态控制方法。建立了垂直起降阶段尾座式无人机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设计了基于L1自适应的无人机姿态控制器,可抑制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针对尾座式无人机在垂直起降(VTOL)阶段对风干扰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1-ITD的尾座式无人机姿态控制方法。建立了垂直起降阶段尾座式无人机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设计了基于L1自适应的无人机姿态控制器,可抑制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实现垂直起降阶段存在风干扰和模型不确定时对无人机姿态的良好控制。在此基础上,针对L1自适应控制方法对量测噪声敏感及无法直接获取有效微分信号的问题,引入改进跟踪微分器,在快速精确跟踪信号的同时抑制了量测噪声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_1自适应控制 跟踪微分器 无人机 姿态控制 量测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道尾座式垂直起降飞行器全包线飞行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子欢 裴海龙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63-1873,共11页
本文针对一种新型涵道尾座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全包线飞行控制方案.在设计的控制框架中,采用统一的坐标系描述该飞行器的多模态特性.对于不可测量的外部力矩,设计了辅助系统进行观测及自适应律进行补偿;对于可测... 本文针对一种新型涵道尾座式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非线性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全包线飞行控制方案.在设计的控制框架中,采用统一的坐标系描述该飞行器的多模态特性.对于不可测量的外部力矩,设计了辅助系统进行观测及自适应律进行补偿;对于可测的合外力,设计了一种基于加速度测量的拉力/姿态几何解耦方法;同时,给出了保证闭环系统全局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所述控制方案成功应用于一小型涵道尾座式无人机上,并完成了飞行器垂直/水平模态转换飞行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涵道飞行器 垂直起降 无人机控制 飞行模态转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涵道风扇飞行器飞行控制技术与分类 被引量:1
7
作者 MANZOOR Tayyab 夏元清 +1 位作者 ALI Yasir HUSSAIN Khurram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1-221,共21页
飞行控制设计的最新进展提高了复杂自主飞行器完成各类任务的能力.在各类垂直起降飞行器中,涵道风扇飞行器(DFAV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尾座式飞行器,其运动和驱动部件由称为涵道的环形机身所屏蔽.这一结构使得其能够很好地保护飞行器自身... 飞行控制设计的最新进展提高了复杂自主飞行器完成各类任务的能力.在各类垂直起降飞行器中,涵道风扇飞行器(DFAVs)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尾座式飞行器,其运动和驱动部件由称为涵道的环形机身所屏蔽.这一结构使得其能够很好地保护飞行器自身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让飞行器能够在狭窄、杂乱和危险的环境中飞行.此外,DFAVs具有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特点,能够同时展现它们的优良特性,如长时居高监视能力和大有效载荷能力.本文是关于DFAVs的第1篇综述论文,旨在概述与其相关的几个方面的最新进展.首先,综述了世界范围内开发的此类飞行平台的历史与分类,并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用于控制这些飞行器的多种控制方法.最后,给出总结,并讨论了现存的挑战,以及新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 飞行动力学 垂直起降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