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聚苯乙烯/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石素宇 王利珂 +2 位作者 张笑源 董昕辰 李桐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9,共4页
以再生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PS/LLDPE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分析其结构及性能。加入LL... 以再生聚苯乙烯(PS)为主要原料,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PS/LLDPE复合材料。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拉伸测试等分析其结构及性能。加入LLDPE显著提升了PS/LLDPE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添加质量分数13%的LLDPE时,PS/LLDPE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约为PS的10倍,达到GB/T 29645—2013增韧级聚苯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的优等品技术要求;与PS相比,PS/LLDPE拉伸断面较为粗糙,为塑性变形;PS/LLDPE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均提升,损耗峰向高温方向发生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再生聚苯乙烯 复合材料 热压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静电LLDPE/CN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博 杨森 +3 位作者 蒋和跃 仕双云 徐淑权 李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0-286,共7页
目的制备特种产品用抗静电包装材料。方法采用碳纳米管(CNT)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熔融复合改性,研究CNT含量对LLDPE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确定的最优体系进行应用性能考核。结果CNT具有较大的长径... 目的制备特种产品用抗静电包装材料。方法采用碳纳米管(CNT)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行熔融复合改性,研究CNT含量对LLDPE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结晶行为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确定的最优体系进行应用性能考核。结果CNT具有较大的长径比,直径为10~20 nm,纯度较高。LLDPE/CNT复合材料表面电阻率变化呈现明显的“渝渗”现象,当CNT质量分数从3%增加至5%时,其表面电阻率由1013Ω骤降至105Ω。随着CNT含量增加,LLDPE/CN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有所降低。CNT没有改变LLDPE的熔融行为,但其结晶度和熔点随着CNT含量增加而略有降低。LLDPE/CNT复合材料起始降解温度和最大降解速率处温度随着CNT含量增加而增加。CNT质量分数为4%的LLDPE/CNT复合材料综合性能最优,热氧老化后其表面电阻率几乎无变化,相比纯LLDPE,其熔融指数有所下降,氧化诱导时间大幅提升。结论通过CNT对LLDPE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综合性能优良的抗静电LLDPE/CNT复合材料,在特种产品包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碳纳米管 抗静电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PA6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形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戚远慧 黄安荣 +3 位作者 朱永军 罗筑 孙静 韦良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8,共3页
通过熔融挤出——热拉伸的方法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酰胺66(LLDPE/PA6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探讨了分散相含量对复合体系中分散相形态及其尺寸的影响,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分散相形态以及复合材料熔... 通过熔融挤出——热拉伸的方法研究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聚酰胺66(LLDPE/PA66)原位成纤复合材料,探讨了分散相含量对复合体系中分散相形态及其尺寸的影响,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分散相形态以及复合材料熔融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并分析这些行为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贡献。结果表明,分散相在复合体系中形成了微纤,随分散相含量的增加,微纤尺寸先增大再减小;当PA66质量分数达到20%,复合材料结晶度比LLDPE的提高9.3%,此时拉伸强度为LLDPE的2.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聚酰胺66 复合材料形态 原位成纤 增强材料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外观耐高静压玻纤增强PA66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光伟 张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31,共5页
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了良外观耐高静压玻纤(GF)增强尼龙66(PA66)复合材料,考察不同尼龙种类、GF直径、增容剂种类及含量对良外观耐高静压GF增强PA66复合材料外观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黏度(2.4~2.7 Pa·s)PA66、数均分子量约... 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了良外观耐高静压玻纤(GF)增强尼龙66(PA66)复合材料,考察不同尼龙种类、GF直径、增容剂种类及含量对良外观耐高静压GF增强PA66复合材料外观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黏度(2.4~2.7 Pa·s)PA66、数均分子量约为12000的PA1212、直径为11μm的GF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LLD-g-MAH)与高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E-HD-g-MAH)的质量比1∶1复配的增容剂制备的GF增强PA66复合材料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良外观;随着长碳链尼龙含量增加,GF增强PA66复合材料的表面浮纤逐渐减少、拉伸及弯曲强度逐步下降,耐高静压能力上升;GF单丝直径越小(小于10μm),GF增强PA66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上升,容易出现表面浮纤团聚问题,反之GF单丝直接越大,材料耐高静压能力下降;增容剂PE-LLD-g-MAH和PEHD-g-MAH复配对GF增强PA66复合材料增容效果优于PP-g-MAH或EPDM-g-MAH;当同时加入2%PE-LLD-g-MAH和PE-HD-g-MAH时,PA66/PA1212/GF质量比为51/15/30时,制备出的PA66/PA1212/GF复合材料有较好的外观及力学性能,并且加工性能可满足要求,其中静压强度可达55.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外观 静压强度 玻纤增强PA66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LLDPE/炭黑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丁乃秀 齐兴国 +3 位作者 黄兆阁 李超勤 李伟 刘光烨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共4页
研究了PP/LLDPE/炭黑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以及工艺条件对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分散照片显示复合体系中炭黑的质量含量为8%时,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当热处理温度为120℃,热处理时间为10m in,体系可以获得较好的导电性,模压... 研究了PP/LLDPE/炭黑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以及工艺条件对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分散照片显示复合体系中炭黑的质量含量为8%时,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当热处理温度为120℃,热处理时间为10m in,体系可以获得较好的导电性,模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电性能影响不大,取18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聚丙烯 导电复合材料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木粉填充LLDPE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志君 魏福庆 +1 位作者 陈保安 林远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87-492,共6页
 用橡胶木粉填充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研究了酸、碱溶液预处理木粉的效果和硅烷偶联剂(KH 570)、MMA接枝的天然橡胶胶乳(MGL 30)两种改性剂对橡胶木粉表面改性的效果,以及木粉粒径和填充量等对木粉/LL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  用橡胶木粉填充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研究了酸、碱溶液预处理木粉的效果和硅烷偶联剂(KH 570)、MMA接枝的天然橡胶胶乳(MGL 30)两种改性剂对橡胶木粉表面改性的效果,以及木粉粒径和填充量等对木粉/LL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SEM对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粉的粒径、木粉填充量和改性剂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经碱溶液预处理再用改性剂改性后的木粉能有效地改善木粉与LLDPE的界面粘结强度,提高橡胶木粉/LL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木粉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结构 力学性能 热塑性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玉强 张彦奇 华幼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9,共5页
利用超声波分散、偶联剂对纳米SiO2 进行了表面改性 ,用共混法制备了LLDPE/纳米SiO2 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该种新型复合材料的静态、动态力学性能和红外吸收性能 ,并与球磨机分散、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 制备的LLDPE/纳米SiO2 复合... 利用超声波分散、偶联剂对纳米SiO2 进行了表面改性 ,用共混法制备了LLDPE/纳米SiO2 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该种新型复合材料的静态、动态力学性能和红外吸收性能 ,并与球磨机分散、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iO2 制备的LLDPE/纳米SiO2 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纳米SiO2 对LLDPE具有一定的增强、增韧作用 ;复合材料的贮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SiO2 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阻尼在 -15~ 30℃范围内逐渐降低 ;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能力较LLDPE明显提高。不同的分散、表面处理方法对纳米SiO2 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能影响不同。仅填加 3份纳米SiO2时 ,常规分散、表面处理方法比基体树脂的红外吸收性能提高了 42 .5 % ,超声波分散、偶联剂表面处理方法比基体树脂提高了 10 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制备 性能 研究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纳米二氧化硅 力学性能 红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填充氢氧化镁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松 魏忠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154,158,共4页
采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将氢氧化镁(MH)和硼酸锌(ZB)颗粒添加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中,制备了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燃烧实验机和拉伸机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断面形貌、阻燃性能... 采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将氢氧化镁(MH)和硼酸锌(ZB)颗粒添加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中,制备了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燃烧实验机和拉伸机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形貌、断面形貌、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增加混炼次数可有效地改善LLDPE/EAA/MH/ZB复合材料中阻燃颗粒的聚集现象,3次混炼可使阻燃颗粒均匀分布在基体中;MH和ZB比例增大可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LLDPE∶EAA∶MH∶ZB=25∶3∶65∶7(质量比)时,复合材料阻燃性能最好,达到UL-94防火标准的V-0等级;阻燃颗粒比例较大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也较差,拉伸断裂时阻燃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为裂纹发生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复合材料 无卤 阻燃 氢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LLDPE/芦苇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夏英 王前 +1 位作者 张卉 刘然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2,共4页
以聚丙烯(PP)、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制备了PP/LLDPE/芦苇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PP/LLDPE质量比以及芦苇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芦苇经硅烷偶联剂KH550,A-151、钛酸酯偶联剂NDZ-101改性后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 以聚丙烯(PP)、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制备了PP/LLDPE/芦苇木塑复合材料。研究了PP/LLDPE质量比以及芦苇用量对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芦苇经硅烷偶联剂KH550,A-151、钛酸酯偶联剂NDZ-101改性后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能、微观结构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P/LLDPE质量比为60/40,加入30份A-151改性芦苇时,木塑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与加入未改性芦苇的复合材料相比,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33.93%,23.59%,42.58%;熔体流动速率值提高了18.69%;扫描电镜分析显示,改性芦苇与PP,LLDPE的相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芦苇 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收PET/GF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西文 杨中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4-26,共3页
采用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料与玻璃纤维(GF)和一定量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LLDPE-g-MAH)、恶唑啉进行共混制得回收PET/GF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恶唑啉与LLDPE-g-MAH对回收... 采用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料与玻璃纤维(GF)和一定量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LLDPE-g-MAH)、恶唑啉进行共混制得回收PET/GF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及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恶唑啉与LLDPE-g-MAH对回收PET/GF复合材料的增粘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当恶唑啉、LLDPE-g-MAH和GF质量分数分别为0.6%、6%和15%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玻璃纤维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恶唑啉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EPDM复合材料高效阻燃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2,共4页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为基体,以经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Mg(OH)2]为主阻燃剂,微胶囊化红磷和自制阻燃剂S为核心的复合阻燃剂为阻燃增效剂,制备了阻燃性能优良的LLDPE/EPDM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Mg(OH)...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为基体,以经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Mg(OH)2]为主阻燃剂,微胶囊化红磷和自制阻燃剂S为核心的复合阻燃剂为阻燃增效剂,制备了阻燃性能优良的LLDPE/EPDM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Mg(OH)2与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及其对LLDPE/EPDM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与复合阻燃剂并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当Mg(OH)2用量为40份、复合阻燃剂用量为5~7份时,可获得较高的氧指数和垂直燃烧FV-0级的高阻燃性,且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DPE EPDM 复合材料 阻燃体系 MG(OH)2 复合阻燃剂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高效 微胶囊化红磷 材料力学性能 加工性能 阻燃增效剂 氢氧化镁 表面处理 阻燃性能 阻燃效果 协同效应 高阻燃性 垂直燃烧 共聚物 指数和 用量 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相容剂对LLDPE/木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张淑芬 贺金梅 +1 位作者 李斌 姜洪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3,共2页
采用三步法合成了 4种烷基磷酸羟甲基脒基脲 ,合成产率高。研究了烷基磷酸羟甲基脒基脲、硅烷偶联剂、聚乙烯醇 (PVA)、苯丙乳液和马莱酸酐接枝聚乙烯界面相容剂对LLDPE -木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与低分子偶联... 采用三步法合成了 4种烷基磷酸羟甲基脒基脲 ,合成产率高。研究了烷基磷酸羟甲基脒基脲、硅烷偶联剂、聚乙烯醇 (PVA)、苯丙乳液和马莱酸酐接枝聚乙烯界面相容剂对LLDPE -木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与低分子偶联剂 (硅烷偶联剂 )相比 ,烷基磷酸羟甲基脒基脲 ,特别是异辛基磷酸酯羟甲基脒基脲 (C8P) ,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但其效果不如高分子型界面改性剂马莱酸酐接枝聚乙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纤维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界面相容剂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LDPE/OMMT纳米复合材料的熔融插层制备工艺研究
13
作者 缪国斌 孙新梅 +1 位作者 田华 谢林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35,共3页
采用熔融插层法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上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插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喂料速率为1.35kg/h时,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层间距先变大后变小,转速为400r/min时,层间... 采用熔融插层法在双转子连续混炼机上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插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喂料速率为1.35kg/h时,随着转子转速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层间距先变大后变小,转速为400r/min时,层间距最大,插层效果最佳;当转子转速为450r/min时,随着喂料速率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层间距同样先变大后变小,其中喂料速率为1.94kg/h时,层间距最大,插层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转子连续混炼机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有机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联剂对LLDPE/Al_2O_3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光宇 王庭慰 王泽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38,共4页
分别采用经过偶联剂处理和未经过偶联剂处理的Al2O3来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改性LLDPE/Al2O3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并探讨了不同种类的偶联剂及其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分别采用经过偶联剂处理和未经过偶联剂处理的Al2O3来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改性LLDPE/Al2O3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性能,并探讨了不同种类的偶联剂及其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熔体流动速率及零剪切黏度进一步提高。硅烷偶联剂KH-550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改善均最佳。当偶联剂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偶联剂 复合材料 氧化铝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体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的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晓敏 刘太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6-142,共7页
高性能金属-有机骨架(MOFs)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热点。文中首次采用熔体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纤维作为沉积MOFs晶体的衬底,并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原位制备了负载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的LDPE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扫描... 高性能金属-有机骨架(MOFs)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热点。文中首次采用熔体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纤维作为沉积MOFs晶体的衬底,并采用溶剂热合成法原位制备了负载锆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UiO-66)的LDPE纤维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和热重分析(TG),对UiO-66@PE纤维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UiO-66@PE复合纤维材料最佳制备温度是100℃,它是由UiO-66包裹的纤维态复合材料,且晶体较均匀负载于LDPE纤维表面,UiO-66晶体直径为190~900 nm;FT-IR分析表明UiO-66晶体与LDPE纤维之间没有化学作用;TG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基材LDPE,UiO-66@PE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有所提高,能够达到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静电纺丝 低密度聚乙烯 金属-有机框架 UiO-66@PE纤维复合材料 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牢固结合的多层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过滤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雪 刘太奇 +1 位作者 李言 赵小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56,共7页
为提升纳米纤维复合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及膜层间的结合力,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工业过滤织物上纺制低熔点聚合物纤维和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再与玻璃纤维进行热压成形制备出一种结合牢固的多层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过滤性能,同时... 为提升纳米纤维复合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及膜层间的结合力,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在工业过滤织物上纺制低熔点聚合物纤维和聚酰胺6(PA6)纳米纤维,再与玻璃纤维进行热压成形制备出一种结合牢固的多层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过滤性能,同时通过建立拉力测试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层间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过滤效率随着PA6纳米纤维膜面密度和聚苯乙烯(PS)微球水溶液起始浊度值的增加而增高,当PA6纳米纤维膜面密度为2.5 g/m^(2)时,该复合材料对直径为1μm的PS微球的过滤效率可达98.9%;复合材料层间结合力随着低熔点聚合物纤维平均直径的增加而增大,当采用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纤维时,其结合力可达8.2 N/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聚酰胺6 聚苯乙烯 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多层纳米复合材料 过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PE–LLD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现军 郑一泉 丁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3-57,共5页
为改进尼龙(PA) 6的韧性,在PA6中加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并采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作为相容剂,研究了该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相容剂POE-g-MAH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改善了材料的结... 为改进尼龙(PA) 6的韧性,在PA6中加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PE–LLD),并采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作为相容剂,研究了该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相容剂POE-g-MAH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改善了材料的结晶行为。在固定相容剂含量为5%条件下,随着PE–LLD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弯曲弹性模量逐渐降低;室温与低温(–40℃)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随着PE–LLD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PE–LLD含量为15%时,材料的室温与低温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5kJ/m2和10.8kJ/m2,较纯PA6的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0.8倍和4.3倍,赋予复合材料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相容剂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照官能化LLDPE及改性尼龙66的研究
18
作者 吴石山 冉千平 +1 位作者 罗艳玲 沈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75-1977,共3页
The oxygen-contained groups such as C—O,C—OH,CO,C(O)O and C(O)OH are introduced onto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through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at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of 70 ... The oxygen-contained groups such as C—O,C—OH,CO,C(O)O and C(O)OH are introduced onto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 through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at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of 70 ℃ in air without adding any additives.The concentration of these groups increases with the iucrease of irradiation time.The gel appears in irradiated LLDPE,the gel content increases with the iucrease of irradiation time.The melt flow index decreases and reach minimum when the irradiation time is 24 h,and then increase.The interfacial adhesion between irradiated LLDPE and polyamide 66(PA66)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PA66/irradiated LLDPE(80/20) blends are improved owing to the oxygen-contained polar groups introduced.Compared with those of PA66/LLDPE(80/20) blends,the tensile strength,Young′s modulus,bending strength and notch impact strength of PA66/irradiated LLDPE(80/20) blends for 24 h are increased from 48.3,908,64.8 MPa and 31 J/m\ to 62.0,984,83.1 MPa and 85 J/m,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含氧基团 PA66/辐照LLDPE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化低分子量聚丁二烯接枝改性LLDPE的制备及增韧尼龙6的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利军 陈华兵 +3 位作者 柯卓 施德安 殷敬华 吴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2-125,共4页
在传统橡胶增韧塑料体系中,由于橡胶含量通常大于10%(质量分数,下同),不仅提高了材料的成本而且大幅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模量。文中报道了以马来酸酐化低分子量聚丁二烯(MLPB)接枝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g)为增韧剂,通过反应挤出... 在传统橡胶增韧塑料体系中,由于橡胶含量通常大于10%(质量分数,下同),不仅提高了材料的成本而且大幅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模量。文中报道了以马来酸酐化低分子量聚丁二烯(MLPB)接枝改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g)为增韧剂,通过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了LLDPEg与尼龙6(PA6)的合金。利用在反应挤出过程中LLDPEg增韧剂中马来酸酐(MAH)与PA6中端胺基的反应,在合金体系中形成以LLDPE为核,MLPB为壳的核-壳结构。结果发现体系中MLPB净含量只有3%时,核壳增韧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最高可达到118kJ/m2。与POE-g-MAH增韧PA6的体系相比,在相同增韧剂含量的情况下,核壳增韧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官能化低分子量聚丁二烯橡胶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容剂对玻纤增强尼龙6流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志明 邵鹏 +2 位作者 蒋智杰 章永化 赵建青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1,共4页
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含有不同用量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g-MAH)和硅烷偶联剂的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6(PA6)复合材料,并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得到了熔体流变性能关系曲线。结果表明,不管是否存在... 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含有不同用量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g-MAH)和硅烷偶联剂的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6(PA6)复合材料,并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得到了熔体流变性能关系曲线。结果表明,不管是否存在硅烷偶联剂,PA6/GF/相容剂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符合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非牛顿性比PA6/ GF强,表观粘度随温度升高和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相容剂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不断增大,而非牛顿指数变小,而且流动活化能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玻璃纤维 相容剂 偶联剂 流变性能 流变行为 玻纤增强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硅烷偶联剂 非牛顿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