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A-g-MAH共聚物增容PA6/ABS共混体系的聚集态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丹 黄伯芬 李志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6-49,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BA-g-MAH增容PA6/ABS共混物,采用FTIR、SEM、DSC等测试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BA-g-MAH与PA6发生化学反应所...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EBA-g-MAH增容PA6/ABS共混物,采用FTIR、SEM、DSC等测试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EBA-g-MAH对PA6/ABS共混物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及吸水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EBA-g-MAH与PA6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接枝物对PA6/ABS共混物有较好的增容作用,使分散相尺寸明显减小;PA6/ABS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比纯PA6提高430%,吸水性也得到改善,但是拉伸强度有所降低。DSC研究表明:EBA-g-MAH的加入抑制了PA6/ABS共混物中PA6的结晶,使PA6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 增容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酐接枝SEBS对尼龙6/SEBS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涛 成煦 张爱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研究了马来酸酐(MAH)接枝的部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SEBS-g-MAH)对尼龙6/SEBS的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S-g-MAH上的MAH侧基和尼龙6的端氨基发生了缩合反应,增加了尼龙6和SEBS的界面相互作用... 研究了马来酸酐(MAH)接枝的部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SEBS-g-MAH)对尼龙6/SEBS的共混物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EBS-g-MAH上的MAH侧基和尼龙6的端氨基发生了缩合反应,增加了尼龙6和SEBS的界面相互作用。透射电镜(TEM)的结果表明,当SEBS在尼龙6/SEBS共混物中为分散相时,SEBS-g-MAH使得分散相颗粒尺寸明显减小,两相界面变得模糊。示差扫描量热仪(DSC)的研究结果表明,SEBS-g-MAH的引入对尼龙6/SEBS共混物的熔融峰、结晶峰和结晶度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SEBS-g-MAH与SEBS相比能更有效地与尼龙6相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尼龙6/SEBS共混体系的聚集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接枝 部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 尼龙6 聚集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 被引量:10
3
作者 闰明涛 李鑫 +1 位作者 王增坤 崔福员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94,98,共4页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ABS含量在3%~5%(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 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分别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TT/ABS-g-MAH)共混合金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ABS含量在3%~5%(质量分数,下同)时,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极值,表明ABS的加入对PTT起到了一定的增强和明显的增韧作用。共混合金熔体为假塑性流体,但ABS含量的变化对共混物的表观黏度、非牛顿指数n、粘流活化能的影响较小,即对PTT的流变性能影响不大。采用ABS-g-MAH与PTT进行反应性共混,可以提高PTT的力学性能,而对加工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拉伸强度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工艺对ABS/PA6共混物聚集态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建兵 于杰 +3 位作者 姜岩世 罗筑 秦舒浩 朱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74-176,共3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研究了共混工艺对ABS/PA6共混物力学性能和聚集态结构的影响;并利用SEM研究了ABS/PA6冲击断面的形貌结构。研究表明:未加相容剂的ABS/PA6共混物,分散相易聚集,相容性差,力学性能最差,且有的孔洞...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研究了共混工艺对ABS/PA6共混物力学性能和聚集态结构的影响;并利用SEM研究了ABS/PA6冲击断面的形貌结构。研究表明:未加相容剂的ABS/PA6共混物,分散相易聚集,相容性差,力学性能最差,且有的孔洞直径大于4μm。加入反应性相容剂SMA后,PA6分散颗粒变小及更均匀地分散于ABS中,能显著改善ABS/PA6共混物的冲击,拉伸性能。在不同共混工艺下,力学性能最好的是通过ABS和SMA挤出,再与PA6挤出,注塑得到的ABS/PA6共混物;其次PA6/SMA挤出,再与ABS挤出,注塑的ABS/PA6共混物;接着是PA6/SMA/ABS一起挤出,注塑的ABS/PA6共混物;最后为PA6/ABS一起挤出,未加SMA,注塑的ABS/PA6共混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尼龙6 聚集态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N-g-GMA的制备及其在PA6/ABS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军 黄仁军 +2 位作者 吴意 陶国良 刘春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59,共4页
采用固相接枝制备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N-g-GMA),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酰(BPO)和GMA用量对接枝吸光比的影响,以自制的SAN-g-GMA增容尼龙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A6/ABS)共混物,探讨了SAN-g-GMA对共混物结构与性... 采用固相接枝制备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N-g-GMA),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酰(BPO)和GMA用量对接枝吸光比的影响,以自制的SAN-g-GMA增容尼龙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A6/ABS)共混物,探讨了SAN-g-GMA对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AN-g-GMA能够增容PA6/ABS共混物,改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Molau实验发现,SAN-g-GMA能够促进PA6/ABS两相界面结合,起到相容作用;共混物的SEM照片表明,SAN-g-GMA使ABS在PA6中分散均匀,粒子尺寸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接枝 尼龙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物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ABS/PC共混物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何小芳 许雅枫 +2 位作者 范利丹 秦刚 曹新鑫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汽车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ABS/PC)共混物改性的研究进展,通过对ABS/PC共混物的改性,提高了ABS/PC共混物的阻燃性、导电性及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了汽车对各种改性材料的需求,并对汽车用ANN/PC共混物改性的... 综述了近年来汽车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ABS/PC)共混物改性的研究进展,通过对ABS/PC共混物的改性,提高了ABS/PC共混物的阻燃性、导电性及力学性能。分析讨论了汽车对各种改性材料的需求,并对汽车用ANN/PC共混物改性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聚碳酸酯 改性 汽车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方式对ABS/PA6/SMA共混体系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罗筑 姜岩世 +2 位作者 郭建兵 涂兴文 秦舒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76,共5页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反应增容剂,研究不同共混工艺和ABS/PA6配比对三共混体系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对共混体系增容效果显著,并明显改善了ABS/PA6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其中当PA6用量为30份和40份时,SMA先... 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反应增容剂,研究不同共混工艺和ABS/PA6配比对三共混体系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MA对共混体系增容效果显著,并明显改善了ABS/PA6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其中当PA6用量为30份和40份时,SMA先与ABS共混再与PA6共混的方式所生成共混物的性能优于SMA先与PA6共混再与ABS共混的方式。PA6用量为30份时性能最好,共混物的分散相尺寸达到最小值0.31μm,分散相颗粒PA6周长面积比为最大值0.46,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也分别为最大值63.2 MPa和8.29 kJ/m^2。当PA6用量达到45份时,共混方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研究表明,当ABS为连续相时,共混方式可以强烈地影响ABS/PA6共混物体系的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而PA6和ABS向共连续相发展时,共混方式对ABS/PA6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则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式 聚集态结构 增容 聚酰胺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ABS共混物的热稳定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巨安奇 王娜 +2 位作者 高玉铃 周超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4-77,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采用热失重法和刚果红试纸法对共混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热失重分析发现,共混物第一阶段失重的起始失重温度T01和最大失重速率时温度T1m都随着AB... 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采用热失重法和刚果红试纸法对共混物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热失重分析发现,共混物第一阶段失重的起始失重温度T01和最大失重速率时温度T1m都随着ABS接枝共聚物含量的增加向低温方向移动,ABS的加入促进了PVC的降解;刚果红试纸法分析发现PVC/ABS共混物的静态热稳定时间比PVC的长;透射电镜观察发现ABS接枝共聚物的加入改善了PVC的加工流动性,提高了稳定剂的分散性和效率,这是共混物稳定时间变长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 降解机理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的新型PC/ABS共混物
9
作者 严淑芬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28,共1页
据“www.ptonline.com”报道,Penn Berwyn Oftrinseo汽车集团开发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树脂系列共混物Pulse XT,与市场上的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密度相比,有10%的优势.Pulse XT树... 据“www.ptonline.com”报道,Penn Berwyn Oftrinseo汽车集团开发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PET)树脂系列共混物Pulse XT,与市场上的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密度相比,有10%的优势.Pulse XT树脂共混物的目的是提供轻量级和具有成本效益的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汽车用 PULSE .com 聚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对ABS/PC共混物耐紫外光辐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佳荣 丁艳云 +3 位作者 陈复 江龙 李光宪 淡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并结合拉伸性能分析,研究了石墨烯对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ABS/PC)共混物耐紫外光辐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辐照过程中,虽然PC组分未发生明显的结构变化,但ABS组分的... 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并结合拉伸性能分析,研究了石墨烯对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ABS/PC)共混物耐紫外光辐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光辐照过程中,虽然PC组分未发生明显的结构变化,但ABS组分的分子结构受到破坏,产生羰基、羟基等含氧基团化合物,导致力学性能劣化。辐照100 h,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由58.68 MPa降低至49.72 MPa,拉伸断裂伸长率由11.65%降低至3.3%;引入石墨烯后,共混物在紫外光辐照下的老化过程受到抑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引入1%的石墨烯,即可使共混物发生由韧至脆的转变所经历的辐照时间由100 h延长到200 h。通过引入石墨烯,能提高ABS/PC共混物耐紫外光辐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 石墨烯 紫外光辐照 分子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注射成型PP/ABS共混物相形态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章 王爱国 +4 位作者 王龙 杨其 李松荣 曾琼 曹燊钊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0-24,共5页
采用传统注射成型和微注射成型制备了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P/ABS)共混物的2种尺寸的矩形样条,并对其相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样条的相形态差异很大,传统注射成型样条皮层分散相变形较大,且在ABS含量达... 采用传统注射成型和微注射成型制备了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P/ABS)共混物的2种尺寸的矩形样条,并对其相形态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种样条的相形态差异很大,传统注射成型样条皮层分散相变形较大,且在ABS含量达到50%(质量分数,下同)时,仍为分散相形态;而芯层分散相呈球形,在ABS含量为40%时呈共连续结构;微注射成型由于剪切速率较高,冷却速率较快,样条皮层和芯层相形态没有太大的差异,分散相变形均较大,在ABS含量为50%时呈现共连续结构,即相反转区域向ABS含量较高的方向移动;随着ABS含量的增加,2种样条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微注射成型 相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SAN/中粘度PMMA三元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彧 吕坤 李齐方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制备不同配比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丙烯腈(SAN)/中粘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合金,分别测试其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熔体流动指数等,结果表明:ABS/SAN可以引发中粘度PMMA产生大量的银纹,从而大幅度提高... 制备不同配比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丙烯腈(SAN)/中粘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合金,分别测试其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热变形温度、熔体流动指数等,结果表明:ABS/SAN可以引发中粘度PMMA产生大量的银纹,从而大幅度提高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引入中粘度PMMA可以提高ABS/SAN的耐热性能;添加中粘度PMMA,合金的流动性能呈现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苯乙烯-丙烯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性能 ABS SAN PMMA 三元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B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清怡 孙颜文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7,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C/ABS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C/AB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随温...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C/ABS共混物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PC/ABS共混物熔体的流变行为呈假塑性流体的特征,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ABS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ABS含量的增加,共混物表观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对剪切速率的敏感性增加;加入相容剂使PC/ABS共混物更易加工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 毛细管流变 流变行为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6/ABS共混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相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倪卓 郭震 +2 位作者 林煜豪 姜苏俊 柴晓燕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8-404,共7页
为改善PA6/ABS共混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相容性,提高该共混材料的性能,分析了聚酰胺6(polyamide 6, PA6)结晶行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ABS)“核-壳”结构、共混物组成和工艺等条件对PA... 为改善PA6/ABS共混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相容性,提高该共混材料的性能,分析了聚酰胺6(polyamide 6, PA6)结晶行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ABS)“核-壳”结构、共混物组成和工艺等条件对PA6/ABS共混材料微观结构与相容性的影响,介绍环氧型和酸酐型反应性增容剂对PA6/ABS共混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对PA6/ABS共混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进行评述.分析表明,随着PA6/ABS共混材料中组分ABS含量增多,PA6的微观形貌由球晶向片晶转变,且ABS“核-壳”结构颗粒可有效增韧PA6;反应性增容剂与PA6/ABS共混材料发生的接枝反应可降低界面张力,使分散相颗粒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酰胺6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改性 微观结构 相容性 反应性增容剂 接枝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合生物相容性需要的新型聚碳酸酯共混物
15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40,共1页
据“Modern Plastics Worldwide,2009,86(12):20”报道,一种新型的共混物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已由Bayer材料科技公司开发出来,该材料可用于生产医疗设备,具有冲击性、刚性良好,尺寸及颜色稳定的... 据“Modern Plastics Worldwide,2009,86(12):20”报道,一种新型的共混物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已由Bayer材料科技公司开发出来,该材料可用于生产医疗设备,具有冲击性、刚性良好,尺寸及颜色稳定的特点。牌号Bayblend M850XF产品同时还符合生物相容性需求,满足ISO 10933要求,由这种新材料制成的医疗用品可用氧化乙烯、γ射线及电子射线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性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材料科技 医疗设备 氧化乙烯 医疗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ABS共混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任华 张勇 张隐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9,共4页
选用适当的ABS对PBT进行改性 ,不加增容剂也能得到性能较好的共混物。但该共混物的性能对加工条件依赖程度较大 ,且加工窗口较窄。用含环氧官能团的一类聚合物对PBT ABS共混体系进行反应增容后能有效地改善PBT的性能 ,使共混体系相分散... 选用适当的ABS对PBT进行改性 ,不加增容剂也能得到性能较好的共混物。但该共混物的性能对加工条件依赖程度较大 ,且加工窗口较窄。用含环氧官能团的一类聚合物对PBT ABS共混体系进行反应增容后能有效地改善PBT的性能 ,使共混体系相分散好 ,共混物的形态结构稳定 ,加工窗口变宽 ,有利于得到性能稳定的共混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增容 PBT/ABS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ABS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维宪 王桂梅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3年第1期7-9,共3页
用毛细管流变仪对PVC/ABS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体系的流动符合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当ABS含量为 0~ 5 0 %时 ,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随ABS的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当ABS的含量大于 5 0 %时 ,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变化... 用毛细管流变仪对PVC/ABS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该体系的流动符合假塑性流体的流动规律。当ABS含量为 0~ 5 0 %时 ,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随ABS的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当ABS的含量大于 5 0 %时 ,共混体系的表观粘度变化不大。同时ABS的种类和PVC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也影响共混物的表观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ABS体系 流变性能 研究 聚氯乙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PC/ABS汽车后视镜翘曲变形优化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谭安平 刘克威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2,共6页
为了预测和降低翘曲风险,在模具设计及制造前,先利用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对产品的翘曲变形进行分析及预测。针对翘曲变形产生的三个主要因素(取向效应、冷却不均、收缩不均)逐一进行优化。通过调整模具浇口位置、优化冷却系统、调整注... 为了预测和降低翘曲风险,在模具设计及制造前,先利用Moldflow模流分析软件对产品的翘曲变形进行分析及预测。针对翘曲变形产生的三个主要因素(取向效应、冷却不均、收缩不均)逐一进行优化。通过调整模具浇口位置、优化冷却系统、调整注塑时的保压参数,使产品的翘曲变形量逐渐减小,最终达到质量要求。结果表明,采用PC/ABS共混物注塑制备汽车后视镜外壳的最优方案是:扇形侧浇口;凹模2条水路、抽芯1条水路、凸模3条水路的优化冷却;保压压力85 MPa,保压时间分10,5 s两段。最优方案条件下,翘曲变形量降低约35.0%,并依据最终方案进行了模具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汽车后视镜制件 翘曲变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膨胀石墨/包覆红磷体系及协效剂对ABS阻燃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勇 罗鹏 +2 位作者 邹晓轩 戴文利 敬波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91,120,共5页
制备了一系列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物(ABS)/可膨胀石墨(EG)/包覆红磷(MRP)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可膨胀石墨/包覆红磷体系与其他协效剂氯化聚乙烯(CPE)、三聚氰胺(MA)、氢氧化镁(MH)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氧指数测试、热重分析(TG)及炭... 制备了一系列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混物(ABS)/可膨胀石墨(EG)/包覆红磷(MRP)复合材料;并探讨了可膨胀石墨/包覆红磷体系与其他协效剂氯化聚乙烯(CPE)、三聚氰胺(MA)、氢氧化镁(MH)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氧指数测试、热重分析(TG)及炭层的形貌观察,结果表明:当可膨胀石墨/包覆红磷质量比为15/5时,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较纯ABS有显著提高,材料氧指数由18%提高到28.2%。加入5%的氯化聚乙烯,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由28.2%提高到30.7%,说明该阻燃体系与氯化聚乙烯间存在较好的协同效应,而加入的MH与MA,能降低复合材料的热损失速率,但没有提高复合材料的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阻燃 协同 极限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噁唑啉基团生成率对噁唑啉官能化ABS高胶粉增韧ABS/PET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连天 殷海青 +1 位作者 袁丹丹 蔡绪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4,共6页
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ABSHR)和乙醇胺为原料,以邻二氯苯为溶剂,乙酸锌为催化剂合成了噁唑啉官能化ABSHR(oxa-ABSHR)。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了不同噁唑啉基团生成率的ABS高胶粉,并应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 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高胶粉(ABSHR)和乙醇胺为原料,以邻二氯苯为溶剂,乙酸锌为催化剂合成了噁唑啉官能化ABSHR(oxa-ABSHR)。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制备了不同噁唑啉基团生成率的ABS高胶粉,并应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混物体系。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成功地在ABS高胶粉上引入了噁唑啉基团。差示量热扫描仪分析和毛细流变仪测试表明,噁唑啉基团与PET端基发生了反应,并改善了体系的相容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PET在ABS基体里的分散在加入oxa-ABSHR后变得更加规则,粒径更小。当加入6%(质量分数,下同)的噁唑啉基团生成率为50%的oxa-ABSHR时,ABS/PET体系缺口冲击性能提高了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噁唑啉官能化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