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的昂奋与衰竭──尼采人生哲学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晓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23-28,共6页
哲学家尼采“上帝死了”的呼喊,曾引发了整个西方世界价值重估的运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沿习已久的生存模式。驻足于现代社会,考察尼采的人生哲学,尤其是将其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进行比较探讨,似可获得诸多启迪:在健康人生的崭新模... 哲学家尼采“上帝死了”的呼喊,曾引发了整个西方世界价值重估的运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沿习已久的生存模式。驻足于现代社会,考察尼采的人生哲学,尤其是将其与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进行比较探讨,似可获得诸多启迪:在健康人生的崭新模式方面,尼采提出的“日神精神”、“酒神精神”与中国魏晋时“竹林七贤”人生模式的异同;在人格问题上,尼采推崇的悲剧人格与中国传统儒家向往的圣人人格的比较;在为人生价值重新定位方面,尼采的看法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人生哲学 中国传统人生哲学 日神与酒神精神 悲剧人格 圣人人格 人生价值 生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尼采的人生哲学及其对现代中国人精神重建的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文英 牛玉香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4-66,共3页
一、尼采人生哲学的出发点——悲观主义年轻的尼采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时,就接触到了叔本华哲学,并且默默地接受了他的悲观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但是,尼采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最后导致了对人生意义的否定,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在他... 一、尼采人生哲学的出发点——悲观主义年轻的尼采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时,就接触到了叔本华哲学,并且默默地接受了他的悲观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前提。但是,尼采认为叔本华的哲学最后导致了对人生意义的否定,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在他看来,纵然人生本来没有任何意义,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人生哲学 “超人” 现代中国人 精神重建 生命意志 精神文明建设 叔本华 权力意志 传统道德 悲观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