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度对尼罗罗非鱼肝脏免疫、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物的影响
1
作者 蒋利进 衣萌萌 +6 位作者 可小丽 曹建萌 刘志刚 王章 谭泽加 卢迈新 王淼 《淡水渔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9,共11页
为探索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适宜的养殖水体碱度,分析了不同初始碱度(3.90、21.57和48.88 mmol/L)养殖的尼罗罗非鱼的肝脏免疫指标、肠道微生物和肠道代谢物差异。结果显示,21.57 mmol/L碱度组尼罗罗非鱼的肝脏碱性磷酸酶(... 为探索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适宜的养殖水体碱度,分析了不同初始碱度(3.90、21.57和48.88 mmol/L)养殖的尼罗罗非鱼的肝脏免疫指标、肠道微生物和肠道代谢物差异。结果显示,21.57 mmol/L碱度组尼罗罗非鱼的肝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最高,肝脏免疫球蛋白M(IgM)和补体C3含量最高,肝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最低。48.88 mmol/L碱度组尼罗罗非鱼肝脏AKP活性、肝脏IgM和补体C3含量最低,肝脏TNFα含量最高。二元回归分析发现,养殖水体初始碱度为16.32~24.51 mmol/L时,尼罗罗非鱼的免疫性能最高。21.57 mmol/L碱度组尼罗罗非鱼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与对照组相比,21.57 mmol/L碱度组尼罗罗非鱼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途径显著上调,48.88 mmol/L碱度组罗非鱼辅因子生物合成、核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等途径显著下调。本研究表明尼罗罗非鱼最适初始碱度范围为16.32~24.51 mmol/L,高碱度(48.88 mmol/L)对尼罗罗非鱼的肝脏免疫、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碱度 高通量测序 肠道微生物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温度应激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生化指标和肝脏HSP70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3
2
作者 强俊 杨弘 +2 位作者 王辉 徐跑 何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43-953,共11页
采用温度应激的方法,将尼罗罗非鱼在26℃下驯养3周后,直接放入16℃、21℃、26℃(对照)、31℃和35℃水环境中,在不同温度应激后(0—24h)对鱼体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及其肝脏HSP70mRNA表达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组(除对照组外)... 采用温度应激的方法,将尼罗罗非鱼在26℃下驯养3周后,直接放入16℃、21℃、26℃(对照)、31℃和35℃水环境中,在不同温度应激后(0—24h)对鱼体血液和肝脏生化指标及其肝脏HSP70mRNA表达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实验组(除对照组外)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上升(P<0.05)。16℃组血清葡萄糖水平在24h时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血清总蛋白水平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和肝脏HSP70mRNA表达量在0—24h内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24h后,16℃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上升,而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16℃和35℃组肝脏丙二醛含量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温度应激可显著改变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抗氧化能力以及肝脏HSP70mRNA的表达水平。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应密切关注温度的变化,降低温度胁迫对鱼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温度 生化指标 HSP70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类固醇激素E_2、MT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雌、雄生长差异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细兰 张勇 +1 位作者 陈勇智 周立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87-1493,共7页
性类固醇激素对动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对鱼类雌、雄生长差异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为进一步了解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在体注射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了性类固醇激素(E_2、MT)对尼罗罗非鱼雌鱼和雄鱼的生长及对垂体G... 性类固醇激素对动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对鱼类雌、雄生长差异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为进一步了解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在体注射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了性类固醇激素(E_2、MT)对尼罗罗非鱼雌鱼和雄鱼的生长及对垂体GH、肝脏GHR1、IGF-I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性类固醇激素E2和MT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及生长轴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二态性。E_2明显促进雌鱼的生长但不显著影响雄鱼的生长,MT显著促进雄鱼和雌鱼的生长;E2可使雌鱼垂体GH和肝脏GHR1、IGF-I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降低雄鱼垂体GH和肝脏GHR1的m RNA表达;MT显著提高雄鱼垂体GH和肝脏GHR1、IGF-I m RNA水平(P<0.05),但降低雌鱼垂体GH的m RNA表达,促进雌鱼肝脏GHR1 m RNA的表达,但对雄鱼肝脏GHR1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雌鱼(P<0.05)。上述结果表明,性类固醇激素对不同性别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及生长轴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有不同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性别二态性,提示不同性别鱼体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尼罗罗非鱼雌雄生长二态性的另一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E2 MT 雌雄生长差异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胺盐酸盐(CSH)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及生长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细兰 张勇 +2 位作者 刘晓春 周立斌 林浩然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为了分析半胱胺盐酸盐(CSH)对尼罗罗非鱼生长调节的作用,设计了长期和短期2个实验,采用腹腔注射(剂量100μg/g体重)方法,分析CSH对尼罗罗非鱼绝对生长率、特定生长率、肝体系数和肥满度的影响,并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在注射CSH... 为了分析半胱胺盐酸盐(CSH)对尼罗罗非鱼生长调节的作用,设计了长期和短期2个实验,采用腹腔注射(剂量100μg/g体重)方法,分析CSH对尼罗罗非鱼绝对生长率、特定生长率、肝体系数和肥满度的影响,并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在注射CSH后不同时段(6h,12h,24h,2周)尼罗罗非鱼垂体GH、肝脏GHR和肝脏IGF-I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CSH组尼罗罗非鱼的绝对生长率、特定生长率、肝体系数、肥满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注射CSH后12h、24h垂体GH和肝脏GHR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2周后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注射CSH后6h肝脏IGF-I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12h恢复到对照组水平,24h和2周表达水平极显著上升(P<0.01)。以上结果提示,CSH可显著上调尼罗罗非鱼生长轴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鱼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半胱胺盐酸盐(CSH) 生长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相关分析及生长模型构建 被引量:10
5
作者 肖俊 凌正宝 +6 位作者 唐瞻杨 罗永巨 郭忠宝 郭恩彦 严欣 张明 甘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72-1278,共7页
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尼罗罗非鱼可量性状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Gompertz、Bertal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相关参数进行生长模型构建,以研究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各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 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尼罗罗非鱼可量性状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Gompertz、Bertallanffy三种非线性模型对尼罗罗非鱼生长相关参数进行生长模型构建,以研究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各形态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重与全长、体长、体高的相关性相对显著,与尾柄长的相关性不明显。生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模拟尼罗罗非鱼生长曲线,拟合度(R2)均高于0.983,其中以Logistic模型的拟合度最高(R2=0.991),运用这3种模型对尼罗罗非鱼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比较分析较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相关分析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乳链球菌抑菌中草药的筛选及其穿透尼罗罗非鱼体血脑屏障能力的研究
6
作者 郑梦婕 李梓昕 +6 位作者 陈杨慧 蔡佳 黄瑜 汤菊芬 牟希东 杨叶欣 王蓓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2-381,共10页
为研究巴西苏木素(Brazilin)穿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能力,探究巴西苏木素治疗罗非鱼脑部疾病的可行性,筛选抑菌效果良好的中草药苏木,建立了测定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脑屏障体外模型中巴西苏木素的UPLC... 为研究巴西苏木素(Brazilin)穿透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能力,探究巴西苏木素治疗罗非鱼脑部疾病的可行性,筛选抑菌效果良好的中草药苏木,建立了测定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脑屏障体外模型中巴西苏木素的UPLC-MS/MS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试验中使用的36味中草药中,苏木水提物对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的体外抑菌效果最好,选择其有效成分巴西苏木素进行后续试验;CCK8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巴西苏木素对构成血脑屏障的罗非鱼脑内皮细胞(TVEC-01)和罗非鱼星形胶质细胞(TA-02)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浓度为20、40、80μmol/L的巴西苏木素均能下调紧密连接蛋白JAM-B、ZO-1、Claudin-5的表达水平(P<0.05);给药30 min后即可在血脑屏障模型下池样品中检测到巴西苏木素,且穿透浓度随给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巴西苏木素能透过血脑屏障发挥抑菌作用,可为筛选治疗罗非鱼脑部疾病的药物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血脑屏障 无乳链球菌 巴西苏木素 L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盐碱耐受性和生长比较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丽慧 筴金华 +3 位作者 张艳红 任炳琛 梁从飞 赵金良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32,共7页
为评估尼罗罗非鱼的耐盐碱性能,分别测定了上海、山东、河北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鱼种96 h的半致死盐、碱度,并在不同盐碱混合浓度(S0A0、S10A0、S10A2、S10A4、S10A6)中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生长比较。单盐、单碱耐性研究表明,上海、山东、... 为评估尼罗罗非鱼的耐盐碱性能,分别测定了上海、山东、河北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鱼种96 h的半致死盐、碱度,并在不同盐碱混合浓度(S0A0、S10A0、S10A2、S10A4、S10A6)中进行为期60 d的养殖生长比较。单盐、单碱耐性研究表明,上海、山东、河北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鱼种的96 h半致死盐度分别为18.528 g/L、20.347 g/L、19.342 g/L,96 h半致死Na HCO3碱度为8.827g/L、8.540 g/L、8.542 g/L。盐碱混合条件下,盐度为10时,96 h半致死碱度分别为河北品系(4.377g/L)>上海品系(3.561 g/L)>山东品系(3.108 g/L),品系之间差异显著(P<0.05);盐度为15时,96 h半致死碱度分别为河北品系2.144 g/L,上海品系2.183 g/L,山东品系2.183 g/L,品系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盐度下尼罗罗非鱼鱼种的碱度耐受性明显低于低盐度下的碱度耐受性。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日均增重率在S0A0、S10A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盐碱浓度增加,盐碱S10A4和S10A6组中日均增重率呈下降趋势,河北品系表现出相对生长优势(P<0.05)。研究结果为尼罗罗非鱼适宜养殖的盐碱范围的确定、耐盐碱品系的筛选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盐碱处理 96h半致死浓度 日均增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系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实用日粮中蔗糖糖蜜的养殖效果与血糖代谢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淞 冯健 +3 位作者 宁毅 何姝珍 苏玉琴 黄燕青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3,共6页
采用6种等蛋白质(34.4%)、等能量(16.10MJ/kg)试验日粮,研究了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实用日粮中蔗糖糖蜜替代小麦次粉的养殖效果与血糖代谢变化。结果表明,56d试验期间各试验组鱼均无死亡;蔗糖糖蜜替代小麦次粉40%—100%日粮组鱼的摄食... 采用6种等蛋白质(34.4%)、等能量(16.10MJ/kg)试验日粮,研究了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实用日粮中蔗糖糖蜜替代小麦次粉的养殖效果与血糖代谢变化。结果表明,56d试验期间各试验组鱼均无死亡;蔗糖糖蜜替代小麦次粉40%—100%日粮组鱼的摄食量、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益和蛋白效益均高于小麦次粉组鱼,当蔗糖糖蜜100%替代小麦次粉时,其摄食量、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益蛋白效益比均显著性上升(P<0.05)。各试验组鱼鱼体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和肝体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结构正常。蔗糖糖蜜组鱼血浆中血糖、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高于小麦次粉组鱼(P<0.05)。本试验结果认为,蔗糖糖蜜在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实用日粮中可以完全替代小麦次粉,蔗糖糖蜜对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具有较好的生长效益、节约日粮蛋白质效益和适口性,其主要原因与摄食蔗糖糖蜜后尼罗系罗非鱼幼鱼产生的较长时间高血糖现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系吉富罗非鱼 蔗糖糖蜜 生长效益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睾丸酮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肌肉中的代谢和消除规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祝璟琳 邹芝英 +3 位作者 杨弘 李大宇 肖炜 卫程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6-1022,共7页
在实验水温(28±2)℃条件下,以60mg/kg单剂量甲基睾丸酮对尼罗罗非鱼混饲口灌给药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尼罗罗非鱼肌肉中的药物水平,研究甲基睾丸酮在尼罗罗非鱼肌肉中的代谢及消除规律。结果表明... 在实验水温(28±2)℃条件下,以60mg/kg单剂量甲基睾丸酮对尼罗罗非鱼混饲口灌给药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尼罗罗非鱼肌肉中的药物水平,研究甲基睾丸酮在尼罗罗非鱼肌肉中的代谢及消除规律。结果表明,肌肉中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达峰时间T(peak)为3.04h,质量浓度C(max)为33.331ng/g,消除半衰期T(1/2)β为23.073h。肌肉中甲基睾丸酮浓度24h内呈指数型下降,具有较高的消除速率,其后消除得较缓慢,消除方程符合C=46.18e0.101t。29d后罗非鱼肌肉中甲基睾丸酮水平在美国FDA的检测限0.8ng/g以下,给药120d后肌肉中检测不到甲基睾丸酮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 MS) 尼罗罗非鱼 甲基睾丸酮 代谢 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及生长轴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栋 金秋燕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37,共6页
为了分析大豆异黄酮对鱼类生长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以金雀异黄素含量为0、30、300μg/g和3 000μg/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尼罗罗非鱼幼鱼8周,分析了金雀异黄素对罗非鱼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摄食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并利用Real-time PCR... 为了分析大豆异黄酮对鱼类生长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以金雀异黄素含量为0、30、300μg/g和3 000μg/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尼罗罗非鱼幼鱼8周,分析了金雀异黄素对罗非鱼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摄食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并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尼罗罗非鱼垂体GH、肝脏GHRs和肝脏IGF-I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μg/g和300μg/g金雀异黄素对罗非鱼终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 000μg/g金雀异黄素显著降低了罗非鱼的生长(P<0.05),而各处理组对罗非鱼的摄食率和饲料系数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随着金雀异黄素含量的增加,罗非鱼垂体GH和肝脏IGF-I m RNA表达量逐步降低,而且3 000μg/g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对罗非鱼肝脏GHR1 m RNA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而3 000μg/g组显著降低了GHR2 m RNA表达量。以上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金雀异黄素可通过抑制尼罗罗非鱼生长轴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鱼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尼罗罗非鱼 生长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尼罗罗非鱼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艳丽 刘苏雨 +2 位作者 和子涵 杨闯 肖绪诚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对尼罗罗非鱼生长、饵料系数、肠道组织学和血清指标的影响,为黄芪多糖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基础饲粮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 g/kg的黄芪多糖,饲喂给初始体质量相近的... [目的]探讨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对尼罗罗非鱼生长、饵料系数、肠道组织学和血清指标的影响,为黄芪多糖在罗非鱼饲料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基础饲粮为对照组,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5 g/kg的黄芪多糖,饲喂给初始体质量相近的尼罗罗非鱼。饲喂8周后,分别测定生长性能与形体指标、肌肉常规组分、消化酶活性和血清抗氧化能力,并对肠道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黄芪多糖的处理组末质量提高21.25 g、增质量率提高63.11百分点,饵料系数降低0.29。黄芪多糖组肌肉粗脂肪显著提高0.08百分点。添加黄芪多糖组肠绒毛高度增加63.16μm,肌层厚度增加4.57μ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肠道中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明显增加。氨氮攻毒试验后,饲粮中添加黄芪多糖显著提高罗非鱼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第3天提高6.37 U/L,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能够提高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性能、肠道消化、形态以及氨氮攻击下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黄芪多糖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池塘模式评价日粮中添加蔗糖糖蜜养殖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效果
12
作者 覃志彪 彭淇 +2 位作者 吴彬 王斐 冯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36-1641,共6页
本实验模拟池塘养殖环境,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实用日粮中添加蔗糖糖蜜的养殖效果以及对水质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了6种等氮(34.8%)、等能量(16.4MJ/kg)的试验日粮,对照组日粮为20%小麦次粉,试验组1—5... 本实验模拟池塘养殖环境,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实用日粮中添加蔗糖糖蜜的养殖效果以及对水质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了6种等氮(34.8%)、等能量(16.4MJ/kg)的试验日粮,对照组日粮为20%小麦次粉,试验组1—5按20%—100%比例添加蔗糖糖蜜替代日粮中小麦次粉。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束时(56d),各实验组鱼成活率为100%,当日粮中蔗糖糖蜜替代80%次粉及以下时,其摄食量和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鱼无显著性差异,但当日粮中蔗糖糖蜜完全替代次粉时,这两种指标显著下降(P<0.05)。当日粮中蔗糖糖蜜替代40%次粉以下时,试验组鱼饲料效率、鱼体近似成分、肝体指数与主要水质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实验认为,在池塘养殖环境下,吉富品系尼罗罗非幼鱼实用日粮中蔗糖糖蜜可以替代40%及以下的次粉,即蔗糖糖蜜在配合饲料中添加量不宜高于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 日粮 蔗糖糖蜜 池塘 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态条件下星洲红鱼(Singapore red tilapia)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和肌肉营养特性的比较研究
13
作者 林祥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为比较星洲红鱼(Singapore red tilapia)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和肌肉营养特性,实验利用两种鱼的不同体色将其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养殖管理下研究其生长特性,并分析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两种罗... 为比较星洲红鱼(Singapore red tilapia)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和肌肉营养特性,实验利用两种鱼的不同体色将其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养殖管理下研究其生长特性,并分析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生长在前60 d无差异,60 d后星洲红鱼的体长、体质量日增长和特定生长率均大于奥尼罗非鱼,且差异显著(P<0.05)。据此得到了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的体长(L)、体质量(W)生长与养殖天数(d)的回归方程。星洲红鱼含肉率高于奥尼罗非鱼9.65%(P<0.05),肌肉水分高于奥尼罗非鱼,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低于奥尼罗非鱼,其中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不显著。两种罗非鱼肌肉的氨基酸组成全面,氨基酸组成均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除精氨酸含量有差异外,其他氨基酸含量稍有差异但不显著。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肌肉EAA/TAA、EAA/NEAA、DAA/TAA和EAAI分别为41.04%和40.95%,70.00%和69.34%,40.71%和39.08%,67.46%和67.08%,差异不显著。星洲红鱼、奥尼罗非鱼肌肉∑SFA和∑UFA分别为28.03%和28.60%,63.87%和61.38%,各脂肪酸含量除C14:0和C18:2外,其他含量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生长快、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是优质淡水鱼类养殖品种,其中星洲红鱼含肉率高,生长快,养殖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洲红鱼(Singapore red tilapia) 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生长 肌肉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IL-34基因克隆及其在抗菌免疫应答中的功能研究
14
作者 梁富 张璐 +6 位作者 李晓暖 唐怀庆 谢理滔 梁莹 黄振檀 喻大鹏 宋海霞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130-142,共13页
【目的】克隆尼罗罗非鱼白细胞介素-34(IL-34)基因,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在罗非鱼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并探究其在不同刺激下头肾、脾脏和外周血的表达差异,为IL-34在罗非鱼细菌感染中的免疫调控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尼罗罗非... 【目的】克隆尼罗罗非鱼白细胞介素-34(IL-34)基因,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其在罗非鱼不同组织的表达模式,并探究其在不同刺激下头肾、脾脏和外周血的表达差异,为IL-34在罗非鱼细菌感染中的免疫调控作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尼罗罗非鱼OnIL-3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鉴定出OnIL-34同源物,克隆OnIL-34编码区序列(CDS),对其氨基酸序列、蛋白结构域组成及系统发育进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RT-PCR)检测该基因在不同健康组织中的分布,以及在无乳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脂多糖(LPS)刺激后的表达变化。【结果】OnIL-34开放阅读框(ORF)长648 bp,编码21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5.26 kDa,理论等电点为8.52。蛋白序列包含1个含20个氨基酸的跨膜结构域,N端有含189个氨基酸的胞外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尼罗罗非鱼IL-34氨基酸序列与图形斑马鼻蝶(Simochromis diagramma)相似度最高、为98.6%,且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其与图形斑马鼻蝶IL-34聚为一支。qRT-PCR结果显示,OnIL-34在健康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胃中表达量最高,是肠道组织的26.26倍;其次为肝脏、心脏、和鳃,分别为肠道组织的26.09、17.14、15.85倍。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后,IL-34在头肾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而在LPS刺激6 h后IL-34在外周血中表达显著上调,24 h后在头肾中表达显著上调;在无乳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LPS体外刺激后,头肾、脾脏和外周血白细胞中IL-34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结论】在病原菌感染和LPS刺激后,尼罗罗非鱼IL-34在免疫组织中表达上调,初步证实其在病原体感染、宿主免疫防御和炎症反应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具体的免疫调控途径还需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IL-34 基因克隆 无乳链球菌 嗜水气单胞菌 脂多糖 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cyp19a1a原核表达与蛋白纯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金 文春根 +3 位作者 赵燕 王慧 王艺雅 季相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表达和纯化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cyp19a1a蛋白,本研究从尼罗罗非鱼卵巢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模板后,利用设计的引物PCR扩增cyp19a1a ORF区1200 bp片段,双酶切后连接到pET-28a(+)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验证和DNA测序鉴定... 为表达和纯化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cyp19a1a蛋白,本研究从尼罗罗非鱼卵巢提取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模板后,利用设计的引物PCR扩增cyp19a1a ORF区1200 bp片段,双酶切后连接到pET-28a(+)表达载体上,经酶切验证和DNA测序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pET-28a-cyp19a1a原核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杆菌(E.coli)BL21中,优化IPTG诱导浓度和诱导时间。结果显示,在0.5 mmol/L IPTG诱导8 h后,cyp19a1a重组蛋白大量表达,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通过Ni2+-NTA层析柱和切胶纯化,获得与预期片段大小一致的表达蛋白,并用Western blotting验证了纯化的蛋白为目的蛋白。本研究为制备cyp19a1a抗体和研究高温对cyp19a1a蛋白表达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cyp19a1a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a Linn)幼鱼渗透压调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叶畹初 陈大刚 马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S2期88-98,共11页
作者提出了放置于水温为19~20℃及30℃,盐度为0,16‰和30‰的各水体中尼罗罗非鱼渗透压调节的时间过程。研究揭示出尼罗罗非鱼幼鱼具有极其灵活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力:当水体由于盐度的改变,其冰点下降值Δ°改变114~121.4%时,幼鱼... 作者提出了放置于水温为19~20℃及30℃,盐度为0,16‰和30‰的各水体中尼罗罗非鱼渗透压调节的时间过程。研究揭示出尼罗罗非鱼幼鱼具有极其灵活的渗透压调节能力力:当水体由于盐度的改变,其冰点下降值Δ°改变114~121.4%时,幼鱼在收容五天后,血液渗透压重新达到平衡,冰点下降值Δ°只增加1.6~4.7%,当水体的Δ°改变292~307.2%,幼鱼血液渗透压的Δ°值只增加4.7~6.2%。作者认为,该幼鱼渗透压的调节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失控期,Δ°值迅速增加 二,调节期,Δ°缓慢地随收容时间继续增加,直达到最大值,并开始下降;三、趋平期,幼鱼血液的Δ°值下降并达到平衡位置。尼罗罗非鱼渗透压调节的具体时间过程及特点取决于其内外渗透浓度变化的梯度(从淡水到海水或半海水)以及水温、饵料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渗透压 泌氯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不同月龄性状的主成分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唐瞻杨 肖俊 +4 位作者 李莉萍 朱佳杰 罗永巨 黄姻 甘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8-293,共6页
采用主成分与判别分析的方法,研究尼罗罗非鱼形态性状的增长规律,并判定其最佳生长季节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选择2—5月龄尼罗罗非鱼各100尾,测量体长、头长、躯干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体宽和体重共8个性状,并对其进行主成分与判别... 采用主成分与判别分析的方法,研究尼罗罗非鱼形态性状的增长规律,并判定其最佳生长季节体格与月龄的关系。选择2—5月龄尼罗罗非鱼各100尾,测量体长、头长、躯干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体宽和体重共8个性状,并对其进行主成分与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尼罗罗非鱼各月龄的体型特征参数间均有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体重与体长、体高的相关性最显著;不同月龄尼罗罗非鱼性状的主成分有所不同,主成分1:2—5月龄均相同为增重因子;主成分2:2—4月龄均为尾柄因子,而5月龄是躯干因子;主成分3:2月龄是头部因子,3—4月龄是躯干因子,5月龄是尾柄因子。通过建立判别式来判断错过最佳生长季节尼罗罗非鱼的体格与大小相符的月龄,判别结果表明,总的判别准确率为99.25%,其中2—4月龄尼罗罗非鱼的判别准确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Linn)胃酸的PH值,周日变化及其在消化兰藻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吉滨河 周路 曾纪财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0-40,共11页
通过测定喂食水华微囊藻的尼罗罗非鱼胃PH值、不同颜色粪便的叶綠素/脱镁叶綠素比例,发现尼罗罗非鱼具有一个与摄食相关的胃酸分泌周期。摄食旺期胃平均PH值为1.47,最低值为0.8。停食后PH值升高,最大值为6.0。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处理水华... 通过测定喂食水华微囊藻的尼罗罗非鱼胃PH值、不同颜色粪便的叶綠素/脱镁叶綠素比例,发现尼罗罗非鱼具有一个与摄食相关的胃酸分泌周期。摄食旺期胃平均PH值为1.47,最低值为0.8。停食后PH值升高,最大值为6.0。用不同浓度的盐酸处理水华微囊藻和对不同颜色粪便的营养分析结果表明,高浓度的胃酸(PH<2)溶解了水华微囊藻细胞壁,为肠消化酶对细胞内含物进行消化创造了先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胃酸 PH值 消化 兰藻
全文增补中
聚乙烯微塑料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抗氧化、免疫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晓飞 余秋然 +4 位作者 赵宇航 石展耀 周利 李二超 谢嘉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01-314,共14页
近年来,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笔者研究了0、0.01、0.1和5 mg·L^(-1)的高密度聚乙烯微塑料(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61~83μm)胁迫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28 d后的毒性效应。结果表... 近年来,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笔者研究了0、0.01、0.1和5 mg·L^(-1)的高密度聚乙烯微塑料(high-density polyethylene,HDPE,61~83μm)胁迫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28 d后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DPE微塑料暴露28 d后,尼罗罗非鱼的成活率、增重率、肝体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尼罗罗非鱼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在0.01 mg·L^(-1)和5 mg·L^(-1)HDPE暴露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在5 mg·L^(-1)暴露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暴露组尼罗罗非鱼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以及鱼脑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0.1 mg·L^(-1)暴露组中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尼罗罗非鱼暴露于HDPE微塑料28 d后,肠道菌群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样品中共获得465336条优化序列,操作分类单元(OTU)总数854个;与对照组相比,微塑料暴露组尼罗罗非鱼肠道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门的丰度减少,放线菌门丰度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在5 mg·L^(-1)HDPE微塑料暴露组中,衣原体门的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可知,高浓度微塑料暴露能够对尼罗罗非鱼产生氧化胁迫并影响肠道菌群群落结构。研究结果可为揭示聚乙烯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微塑料 尼罗罗非鱼 氧化应激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风英 佟延南 +6 位作者 曹建萌 刘志刚 王淼 衣萌萌 可小丽 卢迈新 朱海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目的】研究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评估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为罗非鱼以生长性状为目的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从POU1F1中共筛查到28个多态性较高... 【目的】研究POU1F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评估多态性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为罗非鱼以生长性状为目的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产物测序方法,从POU1F1中共筛查到28个多态性较高的位点,分析尼罗罗非鱼高要亲代群体的这些位点与其体质量及全长、体长、头长、体高、体宽等6个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并在尼罗罗非鱼高要子代群体和番禺群体中验证,将获得的体质量和形态相关位点进一步在尼罗罗非鱼海南群体中验证。【结果与结论】高要亲代群体和子代群体中,分别有6个位点[S3(A-400G)、S4(A-469T)、S5(I-539D)、S6(A-881G)、S7(A-888G)和S12(C-1365T)]和5个位点[S3、S5、S11(I-1358D)、S13(C-1511T)、S14(A-1539T)]与体质量、形态性状相关。POU1F1基因11个SNP位点中,未发现与番禺群体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相关联的位点。POU1F1基因6个SNP位点与海南雌雄群体关联分析表明,S4位点与海南雌性群体体质量相关,S3和S5位点与雄性群体体质量相关。双倍型与各群体体质量、各形态性状关联分析表明,在高要亲代群体中获得体宽相关双倍型2个;在高要子代群体、番禺群体及海南雄性群体中未获得与生长性状相关双倍型;在海南雌性群体中获得与体质量相关的双倍型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POU1F1 SNPs 双倍型 体质量 形态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