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类固醇激素对动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对鱼类雌、雄生长差异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为进一步了解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在体注射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了性类固醇激素(E_2、MT)对尼罗罗非鱼雌鱼和雄鱼的生长及对垂体G...性类固醇激素对动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对鱼类雌、雄生长差异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为进一步了解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在体注射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了性类固醇激素(E_2、MT)对尼罗罗非鱼雌鱼和雄鱼的生长及对垂体GH、肝脏GHR1、IGF-I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性类固醇激素E2和MT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及生长轴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二态性。E_2明显促进雌鱼的生长但不显著影响雄鱼的生长,MT显著促进雄鱼和雌鱼的生长;E2可使雌鱼垂体GH和肝脏GHR1、IGF-I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降低雄鱼垂体GH和肝脏GHR1的m RNA表达;MT显著提高雄鱼垂体GH和肝脏GHR1、IGF-I m RNA水平(P<0.05),但降低雌鱼垂体GH的m RNA表达,促进雌鱼肝脏GHR1 m RNA的表达,但对雄鱼肝脏GHR1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雌鱼(P<0.05)。上述结果表明,性类固醇激素对不同性别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及生长轴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有不同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性别二态性,提示不同性别鱼体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尼罗罗非鱼雌雄生长二态性的另一内在原因。展开更多
为了分析大豆异黄酮对鱼类生长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以金雀异黄素含量为0、30、300μg/g和3 000μg/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尼罗罗非鱼幼鱼8周,分析了金雀异黄素对罗非鱼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摄食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并利用Real-time PCR...为了分析大豆异黄酮对鱼类生长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以金雀异黄素含量为0、30、300μg/g和3 000μg/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尼罗罗非鱼幼鱼8周,分析了金雀异黄素对罗非鱼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摄食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并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尼罗罗非鱼垂体GH、肝脏GHRs和肝脏IGF-I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μg/g和300μg/g金雀异黄素对罗非鱼终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 000μg/g金雀异黄素显著降低了罗非鱼的生长(P<0.05),而各处理组对罗非鱼的摄食率和饲料系数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随着金雀异黄素含量的增加,罗非鱼垂体GH和肝脏IGF-I m RNA表达量逐步降低,而且3 000μg/g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对罗非鱼肝脏GHR1 m RNA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而3 000μg/g组显著降低了GHR2 m RNA表达量。以上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金雀异黄素可通过抑制尼罗罗非鱼生长轴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鱼类的生长。展开更多
为比较星洲红鱼(Singapore red tilapia)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和肌肉营养特性,实验利用两种鱼的不同体色将其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养殖管理下研究其生长特性,并分析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两种罗...为比较星洲红鱼(Singapore red tilapia)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生长和肌肉营养特性,实验利用两种鱼的不同体色将其混养在同一池塘中,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和养殖管理下研究其生长特性,并分析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两种罗非鱼生长在前60 d无差异,60 d后星洲红鱼的体长、体质量日增长和特定生长率均大于奥尼罗非鱼,且差异显著(P<0.05)。据此得到了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的体长(L)、体质量(W)生长与养殖天数(d)的回归方程。星洲红鱼含肉率高于奥尼罗非鱼9.65%(P<0.05),肌肉水分高于奥尼罗非鱼,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低于奥尼罗非鱼,其中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他不显著。两种罗非鱼肌肉的氨基酸组成全面,氨基酸组成均符合FAO/WHO的理想模式,除精氨酸含量有差异外,其他氨基酸含量稍有差异但不显著。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肌肉EAA/TAA、EAA/NEAA、DAA/TAA和EAAI分别为41.04%和40.95%,70.00%和69.34%,40.71%和39.08%,67.46%和67.08%,差异不显著。星洲红鱼、奥尼罗非鱼肌肉∑SFA和∑UFA分别为28.03%和28.60%,63.87%和61.38%,各脂肪酸含量除C14:0和C18:2外,其他含量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星洲红鱼和奥尼罗非鱼生长快、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是优质淡水鱼类养殖品种,其中星洲红鱼含肉率高,生长快,养殖效益明显。展开更多
文摘性类固醇激素对动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其对鱼类雌、雄生长差异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为进一步了解动物雌雄生长差异的内在原因,本文通过在体注射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了性类固醇激素(E_2、MT)对尼罗罗非鱼雌鱼和雄鱼的生长及对垂体GH、肝脏GHR1、IGF-I 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性类固醇激素E2和MT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及生长轴相关基因的表达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性别二态性。E_2明显促进雌鱼的生长但不显著影响雄鱼的生长,MT显著促进雄鱼和雌鱼的生长;E2可使雌鱼垂体GH和肝脏GHR1、IGF-I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降低雄鱼垂体GH和肝脏GHR1的m RNA表达;MT显著提高雄鱼垂体GH和肝脏GHR1、IGF-I m RNA水平(P<0.05),但降低雌鱼垂体GH的m RNA表达,促进雌鱼肝脏GHR1 m RNA的表达,但对雄鱼肝脏GHR1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雌鱼(P<0.05)。上述结果表明,性类固醇激素对不同性别尼罗罗非鱼的生长及生长轴相关基因的m RNA表达有不同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性别二态性,提示不同性别鱼体内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尼罗罗非鱼雌雄生长二态性的另一内在原因。
文摘为了分析大豆异黄酮对鱼类生长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以金雀异黄素含量为0、30、300μg/g和3 000μg/g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尼罗罗非鱼幼鱼8周,分析了金雀异黄素对罗非鱼特定生长率、存活率、摄食率和饲料系数的影响,并利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尼罗罗非鱼垂体GH、肝脏GHRs和肝脏IGF-I m 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μg/g和300μg/g金雀异黄素对罗非鱼终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3 000μg/g金雀异黄素显著降低了罗非鱼的生长(P<0.05),而各处理组对罗非鱼的摄食率和饲料系数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随着金雀异黄素含量的增加,罗非鱼垂体GH和肝脏IGF-I m RNA表达量逐步降低,而且3 000μg/g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处理组对罗非鱼肝脏GHR1 m RNA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而3 000μg/g组显著降低了GHR2 m RNA表达量。以上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金雀异黄素可通过抑制尼罗罗非鱼生长轴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鱼类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