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保逸 何青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4期303-306,共4页
活性氧的增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产生活性氧的主要酶体是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NADPH氧化酶)。NADPH氧化酶对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心房颤动又可引起NADPH氧化酶的增加。
关键词 尼克酰胺核苷氧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氧对早产大鼠肺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1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彭琼玲 常立文 +3 位作者 卢红艳 李文斌 蔡成 姜娜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暴露对早产大鼠肺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1(ND1)表达的影响。方法早产SD新生大鼠生后1 d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85%氧气中,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分别取两组大鼠高... 目的探讨高浓度氧暴露对早产大鼠肺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亚单位1(ND1)表达的影响。方法早产SD新生大鼠生后1 d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高氧组持续暴露于≥85%氧气中,空气组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分别取两组大鼠高氧或空气暴露后1、4、7、10和14 d肺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D1蛋白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D1 mRNA的表达。结果①高氧组和空气组各时间点均有ND1蛋白表达;与空气组相比,高氧组在1、4和7 d ND1蛋白表达增高,随后其表达下降。②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暴露后1、4和7 d ND1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其后ND1 mRNA表达逐渐下降,10 d和14d时低于空气组,但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ND1蛋白的表达变化趋势与ND1 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高氧导致早产大鼠肺组织ND1表达改变,提示ND1可能参与了高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早产 还原型烟酰胺核苷脱氢亚单位1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功能的家蚕l(3)neo18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
3
作者 王更先 鲁延军 +2 位作者 司马杨虎 张升祥 徐世清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5,共8页
果蝇l(3)neo18基因可以通过P转座子诱发致死突变,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ND)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克隆了家蚕l(3)neo18同源基因,分... 果蝇l(3)neo18基因可以通过P转座子诱发致死突变,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ND)的功能。利用生物信息学、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等方法,克隆了家蚕l(3)neo18同源基因,分析了基因结构与表达谱。Bm-l(3)neo18基因(EU826676)的cDNA全长为868 bp,由573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ORF)序列、25 bp的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和251 bp的3′端非编码区序列(3′-UTR)组成,编码蛋白质为19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质量22.7 kD,pI 9.60。Bm-l(3)neo18基因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定位于家蚕第3染色体,位于nscaf2930的1 203.8-1 205.6 knt。Bm-l(3)neo18蛋白质在1-185氨基酸残基位置为ND的SGDH亚基保守区,在61-83氨基酸残基位置具有一个保守的跨膜区域。采用Clustal W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Bm-l(3)neo18与埃及伊蚊等昆虫ND具有50%以上的蛋白质同源性,ND的保守区域高度一致,NJ法分子进化分析也显示Bm-l(3)neo18与昆虫ND进化上同源。该基因除在家蚕卵期的表达量较低外,在幼虫、蛹和蛾期均有较高表达,且存在组织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l(3)neo18基因 还原型烟酰胺核苷脱氢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化性家蚕滞育发动期间滞育性卵和非滞育性卵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启龙 姚金美 +1 位作者 司马杨虎 赵林川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探究家蚕滞育发动期间呼吸耗氧量下降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变化的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在25℃条件下产下后12~72 h的二化性家蚕滞育性卵与非滞育性卵中的还原型NAD(NADH)含量、氧化型NAD(NAD+)含... 为了探究家蚕滞育发动期间呼吸耗氧量下降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变化的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检测在25℃条件下产下后12~72 h的二化性家蚕滞育性卵与非滞育性卵中的还原型NAD(NADH)含量、氧化型NAD(NAD+)含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胞质苹果酸脱氢酶(cMDH)活性。滞育性卵中的NADH+NAD+含量、NADH/NAD+值及LDH活性分别在产下后18、36、24 h达到峰值,而cMDH活性处于波动中。在产下后24~72 h,非滞育性卵中的NADH/NAD+值极显著低于滞育性卵,而LDH和cMDH活性极显著高于滞育性卵。据此可以推测,滞育发动期间家蚕滞育性卵的NAD+降解增强和NAD+再生下降共同导致呼吸耗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发动 呼吸耗氧量 酰胺核苷 脱氢 胞质苹果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在昼夜节律紊乱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帅 彭良玉 +2 位作者 许继岩 夏天娇 顾小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昼夜节律紊乱在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表达及合成NAD^(+)相关的关键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受到NAD^(+)的调控,NAD^(+)表达减少可导致昼夜节律明显紊... 昼夜节律紊乱在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表达及合成NAD^(+)相关的关键酶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昼夜节律受到NAD^(+)的调控,NAD^(+)表达减少可导致昼夜节律明显紊乱。补充NAD^(+)的前体物质或者促进NAD^(+)生成在缓解昼夜节律紊乱的同时可以明显缓解衰老、神经退行性病变、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核苷 -核糖聚合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后6个月消融区细胞活性的酶组织化学检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闫磊 章建全 +2 位作者 陈红琼 吴震中 程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消融区组织内细胞活性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消融区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评估的患者20例24个消融区。使用切割式活检针分别对消融区中央...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消融区组织内细胞活性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术后6个月进行消融区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评估的患者20例24个消融区。使用切割式活检针分别对消融区中央域及边缘域进行粗针穿刺活组织检查,取得标本条置入液氮制成冰冻切片。采用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的活性,并与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及组织结构对比。结果微波消融术后6个月24个消融区的中央域及边缘域均成功取材。消融区中央域SDH及NADPH-d酶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一致性好,阴性率均为95.83%(23/24)。消融区边缘域SDH及NADPH-d酶组织化学染色情况一致性好,阴性率均为91.67%(22/24)。23个中央域及22个边缘域的H-E染色切片均显示为红染无结构的大片坏死组织;1个中央域、2个边缘域H-E染色切片显示部分为坏死结构、部分为纤维组织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处与酶组织化学染色阳性区域位置一致。结论微波消融术后6个月甲状腺结节消融区组织符合凝固性坏死改变,仍处于失活状态,酶组织化学染色结合H-E染色能够对陈旧消融区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结节 热消融术 组织化学染色 琥珀脱氢 还原型烟酰胺核苷黄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地区牦牛血浆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史福胜 车发梅 +1 位作者 孙旭红 谭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脱氢 牛血浆 酰胺核苷 组织 海拔地区 基因表达与调控 高原环境 代谢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晚枫 厉平 李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是一种甲基化酶,在体内能使烟酰胺(NAM)甲基化,生成N1-甲基烟酰胺(MNAM)从体内排出。近来的研究表明NNMT除了能够清除NAM外,还可以通过消耗甲基供体及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参与脂肪及肝脏等组织的多种代谢途径调节... 烟酰胺N-甲基转移酶(NNMT)是一种甲基化酶,在体内能使烟酰胺(NAM)甲基化,生成N1-甲基烟酰胺(MNAM)从体内排出。近来的研究表明NNMT除了能够清除NAM外,还可以通过消耗甲基供体及生成活性代谢产物参与脂肪及肝脏等组织的多种代谢途径调节。本文对近年来研究发现的NNMT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作用以及治疗干预新途径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N-甲基转移 酰胺核苷 酰胺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氧化酶4在1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角膜病变中的致病作用及其机制
9
作者 赵文心 张弦 +4 位作者 覃亚周 张明 高宁 秦莉 李晶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2-612,共11页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4(Nox4)在1型DM模型小鼠角膜病变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Nox4基因敲除(Nox4^(-/-))纯合子雄性小鼠40只,以鼠龄、性别匹配的野生型C57BL/6(Nox4^(+/+))小鼠120只作为对照。采用随... 目的探讨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4(Nox4)在1型DM模型小鼠角膜病变中的致病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Nox4基因敲除(Nox4^(-/-))纯合子雄性小鼠40只,以鼠龄、性别匹配的野生型C57BL/6(Nox4^(+/+))小鼠120只作为对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2种小鼠随机分为DM组和非DM组,DM组小鼠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法构建1型DM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将Nox4^(+/+)小鼠DM组和非DM组分为普通饲料喂养小鼠和添加Nox4抑制剂GKT137831(GKT)饲料喂养小鼠。于DM造模后第16周采用酚红棉线法检测各组小鼠泪液分泌量;采用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法评估角膜上皮完整性;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基质层神经纤维密度变化;采用CellROX荧光探针检测角膜上皮中活性氧簇(ROS)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角膜上皮中E-Cadherin蛋白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变化;采用角膜铺片TUBB3染色法检测角膜中央区神经纤维密度。结果Nox4^(+/+)小鼠DM组和非DM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2.40±1.18)和(5.30±1.02)m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x4^(-/-)小鼠DM组泪液分泌量为(4.19±0.63)mm/min,明显多于Nox4^(+/+)小鼠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饲料喂养小鼠与GKT添加饲料喂养小鼠DM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2.23±0.83)和(4.02±0.71)mm/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Nox4^(+/+)小鼠非DM组比较,Nox4^(+/+)小鼠DM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显著升高,角膜神经纤维密度显著降低,角膜上皮中ROS荧光强度明显增强,E-Cadherin蛋白表达荧光强度减弱,NF-κB蛋白表达荧光强度增强。Nox4^(-/-)或GKT添加饲料喂养小鼠DM组与非DM组比较角膜上皮中ROS荧光增强,E-Cadherin蛋白表达荧光减弱。Nox4^(-/-)和GKT添加饲料喂养小鼠DM组角膜上皮细胞中NF-κB蛋白荧光强度均较弱,与非DM组强度一致。角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显示,Nox4^(+/+)小鼠DM组中TUBB3染色的神经纤维密度明显低于非DM组,Nox4^(-/-)或GKT添加饲料喂养小鼠DM组角膜基质层神经纤维与非DM组比较无明显减少。结论Nox4参与了糖尿病角膜病变的致病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诱导ROS产物聚集,激活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角膜病变 还原型烟酰胺核苷氧化 氧化应激 抑制剂/治疗作用 疾病模型 近交系C57BL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微波消融肝癌效果的酶组织化学检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大全 吕明德 +2 位作者 谭进富 王竹 周忠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比较HE染色和酶组织化学染色对判断微波消融灭活肝癌细胞效果的价值。方法分别用60℃、3min和50℃、3min两种条件的微波消融,依次治疗A、B两组(每组6只)小鼠移植型肝癌,取微波消融前、后的肿瘤组织标本制成石蜡和冰冻切片,进行常规H... 目的比较HE染色和酶组织化学染色对判断微波消融灭活肝癌细胞效果的价值。方法分别用60℃、3min和50℃、3min两种条件的微波消融,依次治疗A、B两组(每组6只)小鼠移植型肝癌,取微波消融前、后的肿瘤组织标本制成石蜡和冰冻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H-diaphorase)化学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种染色情况。结果从HE染色观察,两组小鼠肝癌组织在微波消融后的即刻,其细胞核形态和排列较消融前无明显改变;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组肿瘤消融区内的NADH-diaphorase活性均消失,说明癌细胞灭活;B组肿瘤消融区内上述酶活性都呈散在阳性,提示部分癌细胞仍存活;两组肿瘤灭活效果明显不同(P<0.01)。结论HE染色不能评价微波消融对肝癌的即刻灭活效应,酶组织化学染色测定NADH-diaphorase活性能判定微波消融对肝癌的灭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消融 酰胺核苷黄递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β抑制剂LY333531对糖尿病肾脏NADPH氧化酶与SOD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高霞 叶凤 +4 位作者 周赤燕 刘慧敏 徐援 夏正远 雷少青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2-396,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PKC)-β抑制剂LY333531对糖尿病肾脏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PKC)-β抑制剂LY333531对糖尿病肾脏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氧化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影响。方法 24只SD雄性大鼠(240~260 g),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C)、糖尿病组(diabetes mellitus,DM)及LY333531(LY)治疗组。LY组灌胃给予PKC-β抑制剂LY333531〔1 mg/(kg.d)〕治疗4周后测量血糖、肾质量/体质量、24 h尿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游离15-F2t-Isoprostane、总抗氧化浓度及SOD活性。Western blotting分析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与P67phox,SOD亚型Cu/Zn-SOD与Mn-SOD蛋白改变。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血糖、肾质量/体质量、24 h尿蛋白、Ccr、血浆与肾脏中15-F2t-Isoprostane、血浆总抗氧化浓度及P22phox与P67phox表达明显增加,而肾脏总抗氧化物浓度、血浆与肾脏SOD活性、Cu/Zn-SOD及Mn-SOD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LY333531除对血糖与Mn-SOD的表达无显著影响外,均能显著逆转上述变化。结论 LY333531通过抑制糖尿病肾脏NADPH氧化酶的活化与表达,及促进Cu/Zn-SOD的表达而恢复SOD活性,以减少早期糖尿病肾脏的氧化损伤,从而发挥其保护肾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C-β抑制剂 LY333531 糖尿病性肾病 尼克酰胺核苷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2基因-C34G、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C242T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交互作用和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1 位作者 张利利 韩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38-1649,共12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2(PPAR-γ2)基因-C34G、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C242T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2(PPAR-γ2)基因-C34G、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C242T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和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ESCCBroderⅠ级、BroderⅡ级和BroderⅢ级患者各200例,以2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上述各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PCR-RFLP检测PPAR-γ2基因-C34G和NADPH氧化酶p22phox亚基基因-C242T多态性。采用14C-UBT检测受检者H.Pylori与14C结合的每分钟衰变数(DPM)以判断H.Pylori感染情况。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C34G、-C242T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C34G(CG)和-C34G(GG)基因型者患ESCC的风险均显著增加,-C242T(CT)和-C242T(TT)基因型者患ESCC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C34G(GG)和-C242T(TT)基因型在ESCC发生、发展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另外在-C34G(CG)和-C242T(TT)之间、-C34G(CG)和-C242T(CT)之间及-C34G(GG)和-C242T(CT)之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γ均大于1)。H.Pylori感染者患ESCC的风险性均明显增高。H.Pylori感染与-C34G(CG)、-C34G(GG)、-C242T(CT)和-C242T(TT)基因型与均有正向交互作用(γ均大于1)。结论携带-C34G(CG)、-C34G(GG)、-C242T(CT)和-C242T(TT)基因型的个体属ESCC高危险人群,这些基因型和H.Pylori感染的交互作用促进了ESCC的发生、发展,应当采取根除H.Pylori或调控基因表达的措施以达到有效预防LSCC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过氧化物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2基因-C34G 酰胺核苷氧化p22phox亚基基因-C242T 幽门螺杆菌 多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含量的酶法测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柳畅先 陈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98,共3页
利用醇脱氢酶(ADH)催化乙醇与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反应的原理 ,通过测定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H)吸光度的变化率得出其酶促反应速度 ,对应不同的乙醇含量而制得标准曲线 ,试样中乙醇含量由测定值查标准曲线求得 ... 利用醇脱氢酶(ADH)催化乙醇与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反应的原理 ,通过测定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H)吸光度的变化率得出其酶促反应速度 ,对应不同的乙醇含量而制得标准曲线 ,试样中乙醇含量由测定值查标准曲线求得 ;讨论了pH值和抑制剂对测定的影响 ;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含量 测定 醇脱氢 催化法 还原型烟酰胺核苷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表达和活性氧生成的影响
14
作者 王蕾 苏华斌 +1 位作者 卢琼 吴和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和NADPH氧化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NOX)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 mmol/L甘露醇处理4 h高渗对照组、20 mmol/L葡... 目的: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活性氧生成和NADPH氧化酶(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NOX)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0 mmol/L甘露醇处理4 h高渗对照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2 h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4 h组、20 mmol/L葡萄糖处理6 h组和NOX特异性抑制剂二苯基碘(diphenylene iodonium,DPI)5 mol/L预处理0.5 h再加入20 mmol/L葡萄糖处理组(DPI预处理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内活性氧的浓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内NOX各亚基m 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 mmol/L葡萄糖处理2,4和6 h组活性氧增高(均P<0.05),而DPI组活性氧生成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0 mmol/L葡萄糖处理4 h组NOX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NADPH氧化酶亚基NOX2,P67phox,P22phox和Rac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PI预处理组NOX4,NOX2,P67phox,P22phox和Rac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糖可能通过上调NOX4表达以增加活性氧生成而发挥氧化应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酰胺核苷氧化 活性氧 葡萄糖 苯基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
15
作者 杨培 周蕾 +3 位作者 牛鑫月 周恒兵 刘香艳 雷昌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IVD)位于脊柱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主要由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和上下两个软骨终板(cartilaginous endplates,CEP)[1]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IVD的不断老化,会出现椎体骨...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IVD)位于脊柱相邻的两个椎体之间,主要由髓核(nucleus pulposus,NP)、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和上下两个软骨终板(cartilaginous endplates,CEP)[1]组成。随着年龄的增长和IVD的不断老化,会出现椎体骨质增生,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不平衡等,使得IVD的形态和功能改变,最终会导致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IDD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原因。有研究表明,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异常机械负荷等多种病理因素参与了IDD的发展[2]。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SIRT)家族是一类进化高度保守的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依赖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细胞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维持线粒体功能等[3]。SIRT家族蛋白之一的SIRT1能通过去乙酰化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核糖基化等方式修饰靶蛋白,调控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从而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发生,延缓IVD细胞的衰老。近年来,SIRT1被认为是预防和治疗IDD的一个新靶点,但其调控IDD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笔者对近年来关于SIRT1与IDD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T1 线粒体功能障碍 酰胺核苷 椎间盘退变 磷脂酰肌醇3激 组蛋白去乙酰化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乙酰化酶SIRT1抗衰老研究进展对防治老年性聋的启示
16
作者 翟所强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去乙酰化 老年性聋 酰胺核苷 抗衰老 防治 调节因子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氧合酶-1介导NAD表达在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全 史佳 +2 位作者 吴建华 陈芋熹 余剑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介导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表达在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20 g,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L组)、HO-1激动剂He...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介导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表达在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200~220 g,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L组)、HO-1激动剂Hemin+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H组)和HO-1阻断剂ZnPP-IX+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组(Z组),每组10只。L组、H组和Z组采用尾静脉缓慢注射脂多糖(LPS)5mg/kg溶于生理盐水1 ml,制备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模型。H组于模型前1 h腹腔注射Hemin 50mg/kg,用0.1 mol/L NaOH溶液稀释至1 ml。Z组于模型前1 h腹腔注射ZnPP-IX 10μmol/kg,50 mmol/L NaHCO3溶液稀释至1 ml。给予LPS后6 h处死大鼠,采集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留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NAD/NADH定量检测试剂盒测定NAD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HO-1蛋白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L组、H组、Z组pH和PaO2明显降低,PaCO2、肺损伤评分、肺组织NAD含量、HO-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肺W/D比值明显增大(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与L组比较,H组pH和PaO2明显升高,PaCO2、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肺W/D比值明显减小(P<0.05),肺组织NAD含量、HO-1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Z组pH和PaO2明显降低,PaCO2、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肺W/D比值明显增大(P<0.05),肺组织NAD含量、HO-1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加重。与H组比较,Z组pH、PaO2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P<0.05),Z组肺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肺W/D比值明显增大(P<0.05),肺组织NAD含量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结论内毒素肺损大鼠通过上调HO-1表达水平而增加肺组织NAD含量,降低了肺组织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内毒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内毒素血症 血红素氧合-1 酰胺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制非天然辅酶偏好型甲醇脱氢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俊婷 郭潇佳 +2 位作者 李青 万里 赵宗保 《合成生物学》 CSCD 2021年第4期651-661,共11页
有机一碳化合物甲醇是未来生物炼制产业的重要原料。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型甲醇脱氢酶(MDH)可催化甲醇氧化合成甲醛为代谢提供碳源,同时生成化学计量的NADH,为代谢提供还原力。改造MDH的辅酶结合口袋,获得偏好非天然辅酶烟酰... 有机一碳化合物甲醇是未来生物炼制产业的重要原料。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型甲醇脱氢酶(MDH)可催化甲醇氧化合成甲醛为代谢提供碳源,同时生成化学计量的NADH,为代谢提供还原力。改造MDH的辅酶结合口袋,获得偏好非天然辅酶烟酰胺胞嘧啶二核苷酸(NCD)的突变体,可用甲醇作为碳源并产生NCDH,为特定代谢途径提供还原力。本文首先分析嗜热脂肪芽孢杆菌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 DSM2334来源NAD依赖型MDH的结构,通过虚拟筛选和单位点突变文库初筛,鉴别出辅酶结合敏感位点,进一步依据缩小辅酶结合空腔的预期,构建并筛选得到有效利用NCD的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并纯化各突变体,进行酶催化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MDH 9D1以NCD为辅酶时催化效率达858 L/(mol·s),其NCD偏好性相对于野生型蛋白提高了13000倍。研究结果为甲醇利用及新型氧化还原代谢途径构建提供了新的功能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脱氢 酰胺核苷 非天然辅 生物催化 文库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式肉桂醛对稻绿核菌细胞超微结构及3种呼吸酶活力的影响
19
作者 郑静格 郭志芯 +4 位作者 刘婷婷 毛连纲 张燕宁 张兰 蒋红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64,共7页
为初步探究反式肉桂醛(TC)对稻绿核菌的抑菌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TC处理后稻绿核菌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并测定了2、4、8、15及30μg/mL系列质量浓度TC对稻绿核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苹果酸脱氢酶... 为初步探究反式肉桂醛(TC)对稻绿核菌的抑菌机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TC处理后稻绿核菌菌丝细胞的超微结构,并测定了2、4、8、15及30μg/mL系列质量浓度TC对稻绿核菌细胞壁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其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苹果酸脱氢酶(NADMDHase)、琥珀酸脱氢酶(SDHase)和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4μg/mL的TC处理后,菌丝细胞内脂质体显著增多,线粒体结构变模糊。当TC质量浓度升高至30μg/mL时,可破坏菌丝细胞壁的完整性,且对NAD-MDHase活力的相对抑制率为44.3%,对SDHase活力的相对抑制率为76.7%;而Na^+-K^+-ATPase、Ca^(2+)-Mg^(2+)-ATPase、Ca^(2+)-ATPase及Mg^(2+)-ATPase的活力随TC质量浓度升高呈U型变化,其中,4μg/mL的TC对ATPase活力的抑制效果最强,相对抑制率达78.4%以上。研究表明,细胞壁及线粒体可能是TC抑制稻绿核菌菌丝生长的作用靶点,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肉桂醛 稻绿核菌 细胞超微结构 酰胺核苷-苹果脱氢 琥珀脱氢 三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酸及其衍生物:从传统营养素到肿瘤防治的新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昊 安家兴 王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烟酸属于B族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过去对烟酸功能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营养素层面,如参与维持神经功能、促进代谢和发育、保护心脑血管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烟酸及其衍生物能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癌症... 烟酸属于B族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之一。过去对烟酸功能的认知主要停留在营养素层面,如参与维持神经功能、促进代谢和发育、保护心脑血管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烟酸及其衍生物能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癌症的作用。烟酸及其衍生物不仅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免疫调节,还能对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抑制剂的抗肿瘤疗效起到辅助作用,并以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依赖方式通过多种分子途径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本文总结了烟酸及其衍生物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脉络和最新进展,并展望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方向,对烟酸及其衍生物在肿瘤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肿瘤 酰胺核苷 酰胺核糖转移 免疫 基因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