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肖玉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6期1015-1016,共2页
目的观察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辉县市中医院收治的49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均采用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 目的观察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9月辉县市中医院收治的49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均采用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49例患儿中,首次复位成功40例,再次复位成功9例;治疗优良率为91.84%(45/49);骨折愈合时间为(4.68±0.51)周,尺偏角为(17.49±2.64)°,掌倾角为(6.09±1.9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3/49),均较轻微,适当处理后完全消失,未对患儿康复带来较大影响,无骨折腕部畸形及慢性骨感染发生。治疗前VAS评分为(8.29±0.65)分,治疗后1周VAS评分为(4.43±0.82)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0.95±0.28)分,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效果显著,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且骨折愈合快,疼痛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儿童 改良成角折顶手法复位 夹板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
2
作者 曾昭峰 赵家邦 张伟涛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95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术治疗... 目的:探讨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的效果。方法:95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术治疗。治疗后随访3~6个月,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组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折顶手法复位、塑形纸夹板固定能更好地促进患儿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折顶手法复位 塑形纸夹板固定 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腕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良的成角折顶手法复位术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绍海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7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究用改良的成角折顶手法复位技术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忠县中医院收治的93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儿分为A组和B组。用切开复位内固... 目的 :探究用改良的成角折顶手法复位技术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忠县中医院收治的93例尺桡骨远端双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儿分为A组和B组。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A组患儿进行治疗,用改良的成角折顶手法复位技术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术对B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骨折端复位效果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儿的Cartland-Werley评分均低于术前(P <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患儿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 <0.05),且B组患儿的VAS评分低于A组患儿(P <0.05)。B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组患儿(P <0.05)。结论 :用改良的成角折顶手法复位技术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术治疗儿童尺桡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儿腕关节的功能,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角折顶手法复位技术 小夹板外固定术 尺桡骨远端双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