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向全民空间感知的终身学习体系:价值内涵、实践尺度及生成路径
1
作者 江颖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共8页
我国的终身学习思想虽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也正在形成,但在实践层面,各地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人民群众对终身学习体系的空间感知度不高,空间意识尚未觉醒。据此,基于感官感知、心理感知、认知感知和行为... 我国的终身学习思想虽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也正在形成,但在实践层面,各地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人民群众对终身学习体系的空间感知度不高,空间意识尚未觉醒。据此,基于感官感知、心理感知、认知感知和行为感知对终身学习体系的实体、空间、氛围以及行动进行价值内涵的辨析。在实践尺度上,依据“起点-过程-旨归”的刻度,倡导建立起易达性的空间组织、均衡性的空间配置和融合性的空间生态。在生成路径上,鼓励实施落地落实的制度感知、场域嵌入的服务感知、技术支撑的临场感知、跨界协同的行动感知,使它在空间形态上延展得更宽泛,在时间维度上拓展得更长远,这样才能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感知 终身学习体系 价值内涵 实践尺度 生成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动力结构、实践尺度与支持条件 被引量:1
2
作者 彭飞霞 肖永莲 王旭亮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20,30,共9页
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是指在学习型社会建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和要素深度嵌入,成为塑造社会学习生态的基本方式。依托数字化推进学习型社会建构蕴含了以数字化支撑学习终身化、依托数字化开展制度设计、塑造数字化学习文化和全方位推... 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是指在学习型社会建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和要素深度嵌入,成为塑造社会学习生态的基本方式。依托数字化推进学习型社会建构蕴含了以数字化支撑学习终身化、依托数字化开展制度设计、塑造数字化学习文化和全方位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等隐喻。学习型社会数字化生成的动力源包括行动主体的自发发展力、社会组织的自为型动力、技术变革的直接驱动力和制度驱动的外部推动力,需要以开放生态激活行动主体动力、以组织发展激发组织自为动力、以技术浸润培育直接作用力、以战略决策激活外部制度推动力。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遵循特定的实践尺度,表现为开放与统整建设思想的实践理念、指向缺位和发展现实问题的实践起点、拓展与互嵌体系重构的实践旨向、行动与结构秩序重置的实践过程。学习型社会的数字化生成需要通过制度、资源、认知和环境支持来整体建构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数字化生成 动力结构 实践尺度 支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复兴思想的内在尺度和论域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旭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2,共10页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中,“民族复兴”既是一个需要根据历史发展现实情况及其变化而不断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开放式命题,又是一个需要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目标及其阶段而澄明前提、划定边界的实践性范畴,因而构成了普遍性与特殊...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域中,“民族复兴”既是一个需要根据历史发展现实情况及其变化而不断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开放式命题,又是一个需要根据无产阶级革命目标及其阶段而澄明前提、划定边界的实践性范畴,因而构成了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民族复兴论域。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从历史尺度来看,民族复兴是走向社会复兴和人类复兴的历史阶段;从实践尺度来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衡量民族复兴实现与否的评价标准;从价值尺度来看,无产阶级的解放程度最终决定民族复兴的发展方向。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复兴思想的内在尺度和论域特征,有助于从“目标—条件”的逻辑出发,为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马克思主义的学理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民族复兴 历史尺度 实践尺度 价值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尺度研究进展:概念化框架、实践路径及启示 被引量:8
4
作者 后雪峰 陶伟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1-891,共11页
通过梳理西方尺度研究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发现尺度主要包含尺度本体论、尺度隐喻和尺度实践3个主要要素。尺度的本体论认为尺度是静态的等级化的物质实体,尺度的隐喻体现在尺度可通过话语进行多样化的解构和表达,尺度实践表示尺度通过不... 通过梳理西方尺度研究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发现尺度主要包含尺度本体论、尺度隐喻和尺度实践3个主要要素。尺度的本体论认为尺度是静态的等级化的物质实体,尺度的隐喻体现在尺度可通过话语进行多样化的解构和表达,尺度实践表示尺度通过不同行动者间的互动进行社会建构以实现尺度的再创造。尺度的3个要素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对立性:在统一性上,尺度本体论为尺度隐喻与尺度实践的实现创造了前提,尺度隐喻及尺度实践发展了尺度本体论;在对立性上,尺度本体论是实在论立场,尺度隐喻和尺度实践是建构论的产物。西方尺度研究主要经历了2个典型的阶段:将尺度物化为固定的空间实体;不同行动主体运用尺度进行社会实践或话语表达。这启示中国化的尺度研究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要承认物质空间实体的作用,也要接受行动者的能动性,将尺度看作是人、物相互作用的关系网络。文章展示了尺度概念化框架并实现了尺度的应用路径归纳,具体体现在尺度化、尺度解构及尺度政治3个方面。同时提出将资源配置效果纳入到尺度实践的分析要素之中以实现尺度的政治经济,这不仅扩充了尺度的理论内涵,还增加了尺度的实践应用效果和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 概念化框架 尺度本体论 尺度隐喻 尺度实践 尺度的政治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评估的实践性尺度 被引量:2
5
作者 沈军 朱德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72,共5页
实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主要是为了实现"以评促建"的评估目标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教育理想。然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实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需要坚持效果、效率、效益的价值取向... 实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主要是为了实现"以评促建"的评估目标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教育理想。然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实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评估需要坚持效果、效率、效益的价值取向,在评估工作的实践中,奉行以改进推动发展的评估目标尺度,以核心带动全面的评估内容尺度,人本、公正与发展的评估标准尺度和科学、全息与多元的评估方法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评估 价值取向 实践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的“虚幻”与虚幻的“真实”——论教育改革中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学科边界、价值定位与实践尺度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成科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共5页
依据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事实逻辑,当前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着学科边界的无序僭越化、价值定位的极端功利化、实践尺度的文化虚无化等倾向。为此,我们必须适度地对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文化虚无主义”持警惕态度,理性地回应对几十年中国教育... 依据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事实逻辑,当前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着学科边界的无序僭越化、价值定位的极端功利化、实践尺度的文化虚无化等倾向。为此,我们必须适度地对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文化虚无主义”持警惕态度,理性地回应对几十年中国教育发展全盘否定的不良倾向,坚决地为基于中国“本土生长”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学科边界 价值定位 实践尺度 比较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长”“短”的双重评判尺度及其实践意义
7
作者 张森年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2-104,共3页
领导者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扬长避短。但是事实表明 ,对于人才的“长”“短” ,实际存在着双重评判尺度 ,即先验评判尺度和实践评判尺度。先验评判尺度带有浓厚的道德情感色彩 ,在理论上是无根的 ,在实践上是有弊的。领导者应牢牢... 领导者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扬长避短。但是事实表明 ,对于人才的“长”“短” ,实际存在着双重评判尺度 ,即先验评判尺度和实践评判尺度。先验评判尺度带有浓厚的道德情感色彩 ,在理论上是无根的 ,在实践上是有弊的。领导者应牢牢把握实践评判尺度 ,围绕领导目标来评判人才的“短”“长”。有助于领导目标实现的乃为“长” ,反之则为“短” ,这才是区分人才“长”“短”的不二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先验评判尺度 实践评判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实践尺度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成堂 江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32,共5页
社会对教师专业自主权持有封闭性、占有性与绝对性等片面认识。构建专业自主权的实践尺度,正确认识其本质属性,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行使专业权利与履行专业义务。教师专业自主权应是权与责的统一,体现专业权与责的平衡;兼有集体性与个体性... 社会对教师专业自主权持有封闭性、占有性与绝对性等片面认识。构建专业自主权的实践尺度,正确认识其本质属性,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行使专业权利与履行专业义务。教师专业自主权应是权与责的统一,体现专业权与责的平衡;兼有集体性与个体性、手段性与目的性;是一种与其他主体对话、共存、协商、互惠的专业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专业自主权 实践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优化及其尺度 被引量:1
9
作者 苗伟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23,共5页
文化优化作为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它是对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和难题的回应,倾注了人类理性的自觉、智慧的设计、美好的意愿、自我的反省,对人及人的文化世界具有十分积极的效应。文化优化不是主观臆想,它... 文化优化作为一个崭新的时代命题,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它是对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文化困境和难题的回应,倾注了人类理性的自觉、智慧的设计、美好的意愿、自我的反省,对人及人的文化世界具有十分积极的效应。文化优化不是主观臆想,它由可能到现实,有着坚实的理论依据。作为来自文化主体的一项客观的、自觉的文化实践活动,文化优化主要受到客体、主体和实践三重尺度的规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优化 文化自觉 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 实践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