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内郡的吏员构成与乡、亭、里关系──东海郡尹湾汉简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际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36,共9页
尹湾出土的西汉东海郡《集簿》、《吏员簿》表明,内郡郡级机构吏员为太守、都尉、丞、年史、属、书佐、啬夫。丞以上为长吏,年史以下为少吏。其中卒史与属为秩百石。书佐、啬夫不及百石。县级长吏为令(长、相)、丞、尉,其余为少吏... 尹湾出土的西汉东海郡《集簿》、《吏员簿》表明,内郡郡级机构吏员为太守、都尉、丞、年史、属、书佐、啬夫。丞以上为长吏,年史以下为少吏。其中卒史与属为秩百石。书佐、啬夫不及百石。县级长吏为令(长、相)、丞、尉,其余为少吏。官有秩、乡有秩以及侯国的侯家仆、行人、门大大为百石吏。令史、狱史、官啬夫、乡啬夫与游徼为“斗食”。牢监、尉史、官佐、邮佐、乡佐,通称为“佐使”。佐使与亭长皆低于斗食。乡、里为同一系统。邮、亭为独立于乡里之夕卜的另一系统。邮亭机构规模比乡大,但其吏员数却比乡级机构少。乡有秩(或乡啬夫)时或缺置,游徽、啬夫常缺置,亭长则罕见缺置者。乡辖里,“大率十里一乡”。亭只设于交通线上,成点、线分布,负责维持治安,“率十里一亭”。郡县少吏多选用本那人,然太守文学年史则多选用他郡人。时有长吏不在一那久任之惯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内郡 少吏 乡里 邮亭 尹湾汉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见的郡级统计年报——尹湾汉简集簿再探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孝林 熊瑞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S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尹湾汉简 统计年报 《统计研究》 公元前 发现 西汉 专家 考古 朝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尹湾汉简看两汉文吏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振波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2-37,共6页
在西汉末年东海郡有正式编制的吏员中,少吏占吏员的绝对多数。不论是由少吏升迁为长吏,还是由长吏迁转为其它长吏,以实际才干升迁者都占很高的比例,因儒学素养而获升迁者在二者中所占比例都非常低。尽管由于儒学被视为官方意识形态,及... 在西汉末年东海郡有正式编制的吏员中,少吏占吏员的绝对多数。不论是由少吏升迁为长吏,还是由长吏迁转为其它长吏,以实际才干升迁者都占很高的比例,因儒学素养而获升迁者在二者中所占比例都非常低。尽管由于儒学被视为官方意识形态,及其与仕进制紧密结合,促使部分文吏学习儒家经典,有些少吏因此而升为长吏,跻身士大夫,但是,文吏作为一种官僚类型,是始终存在的,而且仍然在官僚队伍中占绝大多数,缺乏儒学素养也仍然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在两汉四百年间,在官僚队伍的各级长吏中,儒生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并逐渐取得优势地位,而文吏则最终在数量众多的官府属吏中(即少吏)中站稳脚跟,以其实际才干在行政体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湾汉简 吏员构成 文吏 儒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尹湾汉简《神乌赋》研究 被引量:14
4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64-73,共10页
尹湾汉墓出土的《神乌赋》,有很珍贵的文献价值。本文首先在滕昭宗《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的基础上,力求正确解读此赋;其次从“乌”所负载的政治、伦理内涵,先秦至汉东海一带逐步形成的双重文化性格,以及西汉元成之世的社会状况,... 尹湾汉墓出土的《神乌赋》,有很珍贵的文献价值。本文首先在滕昭宗《尹湾汉墓简牍释文选》的基础上,力求正确解读此赋;其次从“乌”所负载的政治、伦理内涵,先秦至汉东海一带逐步形成的双重文化性格,以及西汉元成之世的社会状况,分析该赋产生的背景、作者的创作目的,并对其创作目的实行历史的透视;最后从赋家叙事、通假字的运用、通俗赋及其发展等诸方面,论证《神乌赋》的出土,对重新审视赋文学的发展状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尹湾汉简 《神乌赋》 赋文学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出土简牍看如淳“三辅尤异”说之讹——兼谈汉代仕进制度中的两种“尤异”
5
作者 李迎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9,共10页
《汉书》如淳注称西汉有"三辅尤异"之制。近世学者据此认为,与普通郡国相比,西汉三辅官员在秩禄、升迁前景、籍贯限制等方面享有特殊优待。其实,结合传世文献与汉简来看,"尤异"是对官员治绩的评语,指政绩卓异。具... 《汉书》如淳注称西汉有"三辅尤异"之制。近世学者据此认为,与普通郡国相比,西汉三辅官员在秩禄、升迁前景、籍贯限制等方面享有特殊优待。其实,结合传世文献与汉简来看,"尤异"是对官员治绩的评语,指政绩卓异。具体来说,有两种形式:一是针对下级官吏追捕敌人功效而定的可以作为升迁依据的功劳等级,一是针对长吏"治行"的考核评价。后者至迟在两汉之际发展为针对长吏的"察举"之科。《汉书·张敞传》"比三辅尤异"中的"尤异"是就前者而言,与居延汉简ESC:97和3号简"吏比京兆尹四辅为尤异绝异"的规定一致,意为比照三辅下级官吏捕斩敌人的奖励待遇予以破格升迁。三辅在西汉是中二千石级别的卿级机构,并非地方行政机构,这决定了其官员在秩次、迁除、籍贯限制等方面不同于郡国官吏的差别。如淳注《汉书》有臆想成分,使用时需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三辅 尤异 《汉书》如淳注 居延汉简 尹湾汉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