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原状土就地培养取样法定位研究田间土壤氮动态变化
被引量:
4
1
作者
田昆
常凤来
+2 位作者
莫剑锋
陆梅
杨永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原状土就地培养取样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应用,并对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演替、人工林种植和农业耕作等不同方式下氮素营养在时间进程及空间结构上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原状土就地培养取样法结构简单,方便易行,...
本文介绍了原状土就地培养取样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应用,并对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演替、人工林种植和农业耕作等不同方式下氮素营养在时间进程及空间结构上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原状土就地培养取样法结构简单,方便易行,对土壤几乎没有扰动,也没有区域土壤类型的限制,弥补了其他方法的不足和研究的单一性,可定量化监测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氮库动态变化中的氮释放与固定、吸收和淋失等氮素营养随时间和季节变化的整个过程以及人为活动干扰后土壤氮营养的空间变异,为田间条件下土壤氮库动态变化定位研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状土
就地
培养
取样
技术
田间土壤氮库
动态变化
定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最优运行工况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孟龙
李俊菀
+5 位作者
龙国军
王亮
陈俊楠
赵晓林
贾兰
王宁飞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88,共6页
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效率高,碳排放低,是我国火电机组发展的主力,对其给水运行工况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就地取样试验研究了超(超)临界机组不同给水运行工况的最优控制指标,研究了给水取样间集中取样对给水水质的影响,开发了...
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效率高,碳排放低,是我国火电机组发展的主力,对其给水运行工况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就地取样试验研究了超(超)临界机组不同给水运行工况的最优控制指标,研究了给水取样间集中取样对给水水质的影响,开发了给水运行工况智能化控制系统。结果表明:AVT(O)工况下给水电导率的最优目标值为6.7μS/cm,OT工况下给水氧质量浓度的最优目标值为15μg/L,给水电导率的最优目标值为3.0μS/cm;较长的给水取样管路会造成铁腐蚀产物的沉积,干扰对机组腐蚀情况的判断;给水加氧产生的铬酸根离子只与取样管的氧化溶出有关,与水汽系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
就地取样
AVT(O)
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原状土就地培养取样法定位研究田间土壤氮动态变化
被引量:
4
1
作者
田昆
常凤来
莫剑锋
陆梅
杨永兴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C0044M)
湖北省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科研基金项目(HNKFJ2002A04)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00FXZ02)资助。
文摘
本文介绍了原状土就地培养取样技术的原理及方法应用,并对森林破坏后的次生演替、人工林种植和农业耕作等不同方式下氮素营养在时间进程及空间结构上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定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原状土就地培养取样法结构简单,方便易行,对土壤几乎没有扰动,也没有区域土壤类型的限制,弥补了其他方法的不足和研究的单一性,可定量化监测不同利用类型土壤氮库动态变化中的氮释放与固定、吸收和淋失等氮素营养随时间和季节变化的整个过程以及人为活动干扰后土壤氮营养的空间变异,为田间条件下土壤氮库动态变化定位研究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原状土
就地
培养
取样
技术
田间土壤氮库
动态变化
定位研究
Keywords
soil core
in-situ exposure
N dynamic
mineralization
soil degradation
分类号
S158.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最优运行工况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孟龙
李俊菀
龙国军
王亮
陈俊楠
赵晓林
贾兰
王宁飞
机构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安徽华电宿州发电有限公司
国能宁东第一发电有限公司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88,共6页
文摘
超(超)临界机组发电效率高,碳排放低,是我国火电机组发展的主力,对其给水运行工况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就地取样试验研究了超(超)临界机组不同给水运行工况的最优控制指标,研究了给水取样间集中取样对给水水质的影响,开发了给水运行工况智能化控制系统。结果表明:AVT(O)工况下给水电导率的最优目标值为6.7μS/cm,OT工况下给水氧质量浓度的最优目标值为15μg/L,给水电导率的最优目标值为3.0μS/cm;较长的给水取样管路会造成铁腐蚀产物的沉积,干扰对机组腐蚀情况的判断;给水加氧产生的铬酸根离子只与取样管的氧化溶出有关,与水汽系统无关。
关键词
给水
就地取样
AVT(O)
OT
Keywords
feed water
in-situ sampling
AVT(O)
OT
分类号
TM6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原状土就地培养取样法定位研究田间土壤氮动态变化
田昆
常凤来
莫剑锋
陆梅
杨永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超)临界机组给水最优运行工况研究
孟龙
李俊菀
龙国军
王亮
陈俊楠
赵晓林
贾兰
王宁飞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