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地区专业硕士的就业选择、区域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22年全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李敏 李仲浩 +1 位作者 魏丽娜 陈洪捷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70,共10页
基于2022年“全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项目”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及区域流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毕业生本区域就业比例为62.7%,西部户籍、教育学和医学类毕业生留在西部的比例最高;更偏好体制内... 基于2022年“全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调查项目”数据,对我国西部地区专业硕士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及区域流动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毕业生本区域就业比例为62.7%,西部户籍、教育学和医学类毕业生留在西部的比例最高;更偏好体制内单位就业,在企业就业比例较低;工学类和经济学类毕业生流失到东部企业的比例较高,精英层次毕业生流失情况更为严重,西部地区专业硕士培养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能力有限。基于此,建议进一步优化西部高校专业学位布局,推进契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领域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提升西部地区专业硕士培养成效。同时,加强对本区域生源的培养能力,通过提升城市吸引力、出台就业优惠政策等促进西部地区专业硕士人才的积累与长期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专业硕士 就业选择 区域流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农户就业选择与收入增长
2
作者 钟晓敏 张光先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7,共11页
交通扶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从就业选择视角切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地区公路建设相匹配数据,利用OLS和IV估计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可及性、通达性、优质性对农户家庭... 交通扶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从就业选择视角切入,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地区公路建设相匹配数据,利用OLS和IV估计方法,全面考察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可及性、通达性、优质性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三个维度即农村公路开通、公路网密度、四好农村路均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总体上转向外出打工、非农经营或本地上班是其影响农户家庭收入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村公路开通、四好农村路对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更加明显,且劳动力比重较高、健康水平较低的低收入农户从中受益更多。研究结论为从农村公路建设、就业增收渠道畅通、家庭禀赋效应发挥的进路推进农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路基础设施 就业选择 增收效应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素质、家庭禀赋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薛福根 石智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0-112,共3页
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 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受到其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影响,务工型就业选择主要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素质的影响,而创业型就业选择更需要得到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选择 个人素质 家庭禀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与个人因素影响下的农民多元就业选择——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玉成 徐辉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37,共6页
笔者基于CFPS数据建立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探讨了家庭因素与个人因素影响下农民的多元就业选择行为。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农民多元就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但农民在不同就业类型之间进行抉择时各因素的影响差异明显;家庭收... 笔者基于CFPS数据建立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探讨了家庭因素与个人因素影响下农民的多元就业选择行为。研究发现,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农民多元就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但农民在不同就业类型之间进行抉择时各因素的影响差异明显;家庭收入、家庭金融资产等家庭因素,健康状况、教育背景等个人因素对农民选择非农就业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家庭人口、家庭耕地等家庭因素对农民选择农业生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家庭收入、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等单因素影响下,农民就业选择存在明显的偏好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多元就业选择 家庭因素 个人因素 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家庭因素探析——基于福建省六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黄振霞 周岚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基于福建省六所高校毕业生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交叉分析及卡方检验,探析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家庭因素的影响及关系显著性。结果表明,父母职业类型、工作任职、就业期望、就业沟通影响大学生理想职业选择;家庭收入、居住地影响就业起薪期... 基于福建省六所高校毕业生的网络问卷调查、数据交叉分析及卡方检验,探析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家庭因素的影响及关系显著性。结果表明,父母职业类型、工作任职、就业期望、就业沟通影响大学生理想职业选择;家庭收入、居住地影响就业起薪期望;家庭关系氛围影响就业地域选择。提出推进政府、高校、家庭在就业问题上联动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因素 就业选择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就业选择的要素与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杨益民 代秀梅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9-42,共4页
文章分析了人才就业选择的要素,对人才就业向东部地区迁移的因素进行了经济学理论分析,建立了就业选择的优化模型,进行了薪酬和公共生活质量对人才就业迁移影响的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并进行了求职者效用的仿真实验。
关键词 人才资源 就业选择 模型 实证 仿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与青年的就业选择——对9名澳门青年的深度访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伟东 郭腾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6-100,共5页
聚焦于青年群体在单一产业结构下就业的问题和利益诉求,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展开经验调查,对9名澳门青年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发展增加了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报酬,促使青年群体中的部分人过早地停止接受学校教... 聚焦于青年群体在单一产业结构下就业的问题和利益诉求,本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展开经验调查,对9名澳门青年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显示,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发展增加了低端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报酬,促使青年群体中的部分人过早地停止接受学校教育,而且只能在较为单一的行业里面就业,增加了群体的就业风险。我国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时,必须高度重视产业结构对青年群体就业选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青年 就业选择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就业选择?——基于工作动机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吕康银 陈思 贾利雯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43,共20页
基于2012—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工作动机的数据,本文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个体非正规就业选择的影响及工作动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提高个体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概... 基于2012—201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工作动机的数据,本文运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个体非正规就业选择的影响及工作动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会提高个体选择非正规就业的概率,且主要作用于非正规受雇群体;数字经济对非正规就业的作用效果因工作动机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即数字经济能够促进支持自主型和关系自主型两类劳动者对非正规就业的选择,而自主成长型劳动者在数字经济推动下更偏好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新生代、高学历和复合型工作技能的劳动者而言,在数字经济条件下工作动机对个体非正规就业偏好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本文从工作动机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归纳数字经济相关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新特征,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构建更具针对性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就业选择 非正规就业 工作动机 非正规受雇 非正规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的就业选择:零工抑或长工——基于沈阳市的调查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广胜 任建红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3期259-264,共6页
近年来,很多城市出现自发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但也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因此,研究农民工的就业选择机制,了解马路劳务市场的形成原因,对城市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沈阳市多个马路劳务市... 近年来,很多城市出现自发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的就业压力,但也给城市管理带来难题。因此,研究农民工的就业选择机制,了解马路劳务市场的形成原因,对城市管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沈阳市多个马路劳务市场的零工及其他职业农民工(长工)的调查,获得320份样本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农民工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性相对女性来说更有可能选择打零工;年龄越大,农民工打零工的概率就越高;受教育程度与农民工打长工的概率正相关;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农民工选择打零工的概率较高;兼业的农民工会更愿意在农闲时进城打零工;社会关系网成员的数量和职业声望都会对农民工的就业选择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选择 零工 长工 马路劳务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成本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卫静芬 王芳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6-98,共3页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重要历程,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可以避免大学生做出盲目与不利的选择。论文阐释了机会成本的涵义,归纳了大学生四大主要类型的就业选择意向,分析了大学生继续深造、直接参加工作以及跳槽"...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中的重要历程,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可以避免大学生做出盲目与不利的选择。论文阐释了机会成本的涵义,归纳了大学生四大主要类型的就业选择意向,分析了大学生继续深造、直接参加工作以及跳槽"违约"的机会成本,从而对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指导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选择 机会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二元经济结构对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孙红梅 师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20,共5页
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二元经济结构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异地就业的选择现象,及这一现象对陕西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揭示:陕西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成本,没有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同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无力支撑庞... 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二元经济结构对普通高校毕业生异地就业的选择现象,及这一现象对陕西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揭示:陕西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成本,没有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同时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无力支撑庞大的高等教育,使得陕西的教育科研水平发展缓慢,降低了陕西高校的竞争力及知名度。最终探索了国家宏观调控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流动性的转移支付政策和发达的陕西教育反哺落后经济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高校毕业生 就业选择 宏观政策 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选择原因分析及策略 被引量:24
12
作者 李景国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新时代,面对庞大的出生于20世纪90代中后期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他们的就业选择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新特征。文章归纳出多样化的就业心态必然导致多样化的就业抉择等层面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选择现状,并从传统观念影响、职业生... 新时代,面对庞大的出生于20世纪90代中后期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他们的就业选择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新特征。文章归纳出多样化的就业心态必然导致多样化的就业抉择等层面展现新时代大学生多元化就业选择现状,并从传统观念影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个性张扬等因素分析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多路径全面引导大学生树立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就业选择,助推大学生找到理想的职业,积极实现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大学生 多元化 就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祝志勇 王嫒名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6,共10页
基于2009—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条件混合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农保会显著提升农户非农就业和创业的概率,降低农业规模经营的概率。从家庭资源禀赋来看,新农保显著提升了精英... 基于2009—2017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条件混合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新农保会显著提升农户非农就业和创业的概率,降低农业规模经营的概率。从家庭资源禀赋来看,新农保显著提升了精英家庭和互联网接入家庭农户创业的概率,对非精英家庭和未接入互联网家庭农户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信贷获得和风险态度是影响新农保就业效应的两个重要因素,信贷获得显著强化了新农保的创业效应,而风险态度在新农保促进农户非农就业和创业中的作用并不一致。因此,应充分发挥新农保制度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功能,但也要重视部分群体在就业创业中的“堵点”和“焦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保 农村劳动力 就业选择 风险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实证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卫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7-119,共3页
文章通过对中南大学在读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建立计量模型验证了风险承受能力应当作为大学生就业选择时重要考虑因素的假定,同时分析了大学生风险承受能力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大学生 风险承受力 就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辽宁营口市九垄地镇农村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爽 张艳 扈立家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6,共4页
本文就是以调研资料为研究的数据基础,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Logit模型,探究了在宏观外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内部微观因素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选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生就业选择偏好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鹏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137,共6页
本科生就业选择偏好反映了我国本科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状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当前本科生在实现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就业选择偏好现象,从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性质选择偏好两个维度,选择主客观两个变量... 本科生就业选择偏好反映了我国本科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市场发展状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文章结合当前本科生在实现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就业选择偏好现象,从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性质选择偏好两个维度,选择主客观两个变量实施实证研究,并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研判。研究表明,本科生在就业地区和就业单位性质选择偏好上表现出明显的"趋同性"和"从众性",导致此现象是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但不同群体的毕业生,就业选择偏好呈现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选择 偏好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劳动-技术视野下的农民工代际划分与就业选择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超海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8-96,共9页
产业工人空心化引发全社会对青年农民工就业选择和劳动去向的热议。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劳动周期-技术适应的交互,将农民工群体划分为成长型农民工、稳定型农民工和退出型农民工。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劳动选择和就业去向呈现出明显的代... 产业工人空心化引发全社会对青年农民工就业选择和劳动去向的热议。本文基于生命周期-劳动周期-技术适应的交互,将农民工群体划分为成长型农民工、稳定型农民工和退出型农民工。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的劳动选择和就业去向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成长型农民工为生活而工作,是个体化生活的行动者,作为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她)们因应技术升级所带来的劳动机遇,纷纷选择离开工厂转入平台经济就业;稳定型农民工为家庭而劳动,是“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主义践行者,既追求收入稳定又寻求收入增长,具有较强的技术适应和技术使用能力,在维持厂内就业的同时积极参与平台兼业;退出型农民工从为家庭谋生存转向为个人退休谋出路,是忘我奉献家人的终生劳动者,由于处在生命-劳动周期的衰退阶段,在技术升级的挤压下空有劳动意愿而陷入“无工可打、无业可就”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劳动-技术 农民工 代际差异 就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就业选择的影响--基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视角 被引量:2
18
作者 原新 丁琪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6,共13页
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就业数量和质量明显扩张,导致劳动力资源错配阻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户籍制度是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落户”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必须考虑的问题,公共部门就业即可破除户籍藩篱,进而导致公共部门就业不断扩... 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就业数量和质量明显扩张,导致劳动力资源错配阻碍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户籍制度是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落户”是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必须考虑的问题,公共部门就业即可破除户籍藩篱,进而导致公共部门就业不断扩张,户籍制度改革成效对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充分释放配置型人口红利至关重要。利用2011~2016年城市落户门槛指数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库(CMDS)匹配的混合截面数据,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对流动人口公私部门就业选择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第一,城市落户门槛指数每降低一个单位,流动人口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概率将会下降1.2%;当城市落户门槛降低,高学历群体比低学历群体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发达地区高行政级别城市流动人口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的概率最高。第二,非农户口流动群体相比于农业户口流动群体拥有更好的社会保障,当城市落户门槛下降时,非农户口流动群体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第三,当城市落户门槛降低,女性在服务业等相关行业比较优势突出使其更倾向进入私人部门就业,高学历女性进入私人部门就业的概率也明显提升。第四,城市落户门槛下降会通过减少流动人口福利获取成本,从而降低其进入公共部门就业的概率,福利获取成本的中介效应占比为9.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城市落户门槛 公共部门 就业选择 流动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转型期的就业选择和反思——评《大学生就业能力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贺明银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5年第Z1期186-187,共2页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社会稳定和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不断加快,旧有的就业思维、就业理念和就业体系都面临着深刻变革,这些问题倒逼学术界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些全新的理论成果不断涌...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关乎经济发展,更关乎社会稳定和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的不断加快,旧有的就业思维、就业理念和就业体系都面临着深刻变革,这些问题倒逼学术界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些全新的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大学生就业能力论》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论》一书进行解构和分析,力求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转型期 就业选择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收入变化对农民就业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桔利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6-77,共2页
农业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增长后,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除了农业本身因素外,农民收入的提高通常归因于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带来的农业家庭整体收入的上升。但近几年出现了农民主动选择在当地务农的现象,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做出... 农业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增长后,农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除了农业本身因素外,农民收入的提高通常归因于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带来的农业家庭整体收入的上升。但近几年出现了农民主动选择在当地务农的现象,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选择 农业生产率 当地转移 异地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