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量:57
1
作者 卫铁林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47,共5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薪酬福利和个人发展指标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中所占权重较大;在二级指标中,劳动报酬、劳动合同和单位性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AHP模型 就业质量评价 高校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启示——基于学生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德宜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1-107,共7页
本文从学生关切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师生代表访谈确认20个就业质量评价的初始指标,面向近三届高职毕业生代表开展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重要性问卷调查,综合运用百分制比率法、秩和比法(RSR)、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等指标评价方法对问... 本文从学生关切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分析、师生代表访谈确认20个就业质量评价的初始指标,面向近三届高职毕业生代表开展就业质量评价指标重要性问卷调查,综合运用百分制比率法、秩和比法(RSR)、优劣解距离法(TOPSIS)等指标评价方法对问卷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学生所关切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为"社会保障""工作报酬""福利待遇""就业机会""工作氛围""工作环境""职业发展""工作满意度"8个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分析获得每个指标权重,并以此为遵循探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就业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学扩招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伏文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85-86,共2页
文章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的现状,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对策:构建科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大学扩招 就业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余益峰 《成人教育》 2013年第5期49-50,共2页
文章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概念与涵义入手,在充分结合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一系列构建原则的前提下,集中探讨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方法和运行实施要点。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线城市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红霞 刘款 +1 位作者 杨永健 张建武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126,共13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学方法验证了人力-社会资本与一线城市硕士生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并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劳动力价格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设及社会...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学方法验证了人力-社会资本与一线城市硕士生就业质量的相关性,并依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理论、劳动力价格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设及社会性别理论探讨人力-社会资本变量对硕士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一线城市2019届硕士生就业质量评价平均得分84.66分;硕士生的学科、主动与导师交流次数、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时间、性别等变量对其就业质量影响显著;就业质量提升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积累。就业质量提升路径:各级学校及时把握市场动态需求;倡导构建研-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推动师生交流的系统化常态化;消除雇主隐忧,加强女性就业权益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LOGISTIC回归模型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水平评价及就业政策再完善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9-47,共9页
提高就业质量是新时代北京市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拟合北京市就业质量水平指数,进而使用熵值法测算2006—2015年的指数值。结果显示,北京市就业质量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的W型"变动轨迹。得益于工... 提高就业质量是新时代北京市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拟合北京市就业质量水平指数,进而使用熵值法测算2006—2015年的指数值。结果显示,北京市就业质量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的W型"变动轨迹。得益于工作安全性、就业稳定性和收入保障性,全市就业质量水平较高,且背离经济形势呈现"福利刚性"特点。目前,北京市就业仍有"质量"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促进职工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高质量就业 就业质量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就业质量水平指数 劳动关系和谐度 就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实证研究——以鄂西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谢小青 吕珊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3-74,共12页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构建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鄂西的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村剩...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群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构建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鄂西的调查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状况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评价总体水平较低,主要反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整体工作条件差、劳动关系不和谐、薪酬福利水平较低、职业发展不理想、个人薪酬福利满意度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就业质量评价 贫困 就业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