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结构转变、产业及就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 被引量:50
1
作者 王欢 黄健元 王薇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6-10,共10页
本文基于联合国对中国人口预测的调整结果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对劳动参与率、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就业弹性等关键因素在2030年前的变动趋势做出了相关假设,并结合人口结构转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情况对我国劳动力供... 本文基于联合国对中国人口预测的调整结果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数据,对劳动参与率、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就业弹性等关键因素在2030年前的变动趋势做出了相关假设,并结合人口结构转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情况对我国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表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历史拐点的到来决定了我国劳动力供给持续减少趋势的必然性,而低年龄别劳动参与率的大幅下降和人口结构转变对总体劳动参与率抑制作用的加速共同决定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终结;从长期趋势来看,在产业与就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二、三产业保持着相对充足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而第一产业对劳动力则具有挤出效应;预测结果表明我国将在"十三五"末期面临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逆转,现阶段已经出现的就业结构性问题若不得到有效解决,则届时会进一步加剧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需求 人口结构转变 产业及就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结构调整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2
作者 张红宇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03年第3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就业结构调整 中国 农村劳动力 非农产业 就业比重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结构调整中的新趋向——兼业现象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侯长蓬 《人口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16-21,共6页
兼业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形式,一般指就业者在一定时间内同时或交替从事两个以上的职业或行业,也包括从事一个职业或行业内部两个以上种类的工作。1995年人口小普查,首次对山东省在业人口的兼业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兼业界定为,... 兼业是一种特殊的就业形式,一般指就业者在一定时间内同时或交替从事两个以上的职业或行业,也包括从事一个职业或行业内部两个以上种类的工作。1995年人口小普查,首次对山东省在业人口的兼业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兼业界定为,在1995年4月1日至10月1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调整 兼业 劳动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城市化与就业结构依存关系的统计检验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林杰 于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就业结构调整 城市化水平 统计检验 依存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 相互作用关系 就业比重 第一产业 经济与社会 城市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谭明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4-49,共6页
“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四者之间存在“依次推进”的关系。“农产品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推动“农产品结构调... “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四者之间存在“依次推进”的关系。“农产品结构调整”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推动“农产品结构调整”的主体应是“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及所带动的广大农民。政府适时进行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结构的调整”只可起引导作用。政府更应该做好的工作是大力推进农业科研体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改革 ,迅速孵化出一批“技术—信息型农业大户”和“技术—信息型龙头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经济结构调整 动力机制 中国 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结构调整 生产区域布局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 就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式消费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慧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8-132,共5页
本文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固定效应模型,验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式消费现代化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式消费现代化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在经过稳... 本文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动态固定效应模型,验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式消费现代化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二者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中国式消费现代化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在经过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结论并未改变。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调整促进中国式消费现代化。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中国式消费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在高科技水平地区和劳动技能水平偏高组更明显。研究结论为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国式消费现代化提供了基本依据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结构升级 就业结构调整 中国式消费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分工: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7
作者 周健 喻家驹 陶长琪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7-171,共5页
推动分工深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路径,其实质是工作任务在不同就业岗位间的再分配。文章基于2006—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就业结构视角出发,构建了企业内部的企业分工测算指标,并结合生产规模效应和融资约束效应,进一步探... 推动分工深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路径,其实质是工作任务在不同就业岗位间的再分配。文章基于2006—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就业结构视角出发,构建了企业内部的企业分工测算指标,并结合生产规模效应和融资约束效应,进一步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分工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分工。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分工的促进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竞争行业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缓解融资约束和加速就业结构调整来促进企业分工。进一步讨论发现,就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分工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分工 生产规模 融资约束 就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8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1S期37-37,共1页
到底是什么原因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又是什么原因限制了我们对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正确判断呢?对此,庄西真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1(A)期撰文指出,未来社会结构变化将出现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就业结构调整、城乡差别... 到底是什么原因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又是什么原因限制了我们对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进行正确判断呢?对此,庄西真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1(A)期撰文指出,未来社会结构变化将出现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就业结构调整、城乡差别缩小以及社会结构中中问阶层扩大等趋势.其中又主要集中在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上。从社会结构变化的角度看,作者认为,社会结构变化就像信号一样.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进而影响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决策。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它在改变人们社会阶层结构上的局限性决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时下不会有人们期望的那样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发展 社会结构变化 《教育发展研究》 社会阶层结构 就业结构调整 城市化进程 城乡结构 城乡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农业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李文有 《成人教育》 2002年第8期23-23,共1页
加入 WTO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农业继续教育,在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形势下,将在推动农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市场结构调整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继续教育 农业结构调整 就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市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