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政策干预存在就业稳定器效应吗?——人工智能情境和上市公司证据
被引量:
4
1
作者
董直庆
陈琦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8,共15页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够对劳动就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更多关注自由市场环境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更替效应,并未重视政策对人工智能就业冲击的干预效果。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政策干预是否能够抵...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够对劳动就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更多关注自由市场环境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更替效应,并未重视政策对人工智能就业冲击的干预效果。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政策干预是否能够抵御人工智能技术的就业冲击。研究表明,第一,政策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负向冲击,促进企业吸纳就业并抑制裁员风险,这种效果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改变要素价格实现。第二,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政策稳就业效应依赖于政策属性,其中政府补贴与社会保险降费政策的稳就业效果最优,而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会加剧人工智能技术的就业冲击。第三,政策干预的稳就业效应还依赖于企业技术属性与企业所在地特征。从企业技术属性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或引进基础型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政策干预的稳就业效果更好;从企业所在地特征来看,税收征管力度大、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弱和劳动保护强度高时,政策干预更容易发挥就业吸纳和抑制失业风险作用。本研究在人工智能情境下揭示政策干预的就业“稳定器”效应,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冲击,精准制定就业稳定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政策干预
就业稳定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政策干预存在就业稳定器效应吗?——人工智能情境和上市公司证据
被引量:
4
1
作者
董直庆
陈琦
机构
浙江财经大学管理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出处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8,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阶段共同富裕视域下技术创新推动的经济增长动力研究”(22JJD790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工智能技术红利分配均等性与企业成长方向问题研究”(24AJY029)。
文摘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够对劳动就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现有研究更多关注自由市场环境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劳动更替效应,并未重视政策对人工智能就业冲击的干预效果。本文基于2010—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政策干预是否能够抵御人工智能技术的就业冲击。研究表明,第一,政策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人工智能技术对就业的负向冲击,促进企业吸纳就业并抑制裁员风险,这种效果通过提升企业生产率和改变要素价格实现。第二,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下政策稳就业效应依赖于政策属性,其中政府补贴与社会保险降费政策的稳就业效果最优,而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会加剧人工智能技术的就业冲击。第三,政策干预的稳就业效应还依赖于企业技术属性与企业所在地特征。从企业技术属性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或引进基础型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政策干预的稳就业效果更好;从企业所在地特征来看,税收征管力度大、劳动力市场分割程度弱和劳动保护强度高时,政策干预更容易发挥就业吸纳和抑制失业风险作用。本研究在人工智能情境下揭示政策干预的就业“稳定器”效应,为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冲击,精准制定就业稳定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政策干预
就业稳定器效应
Key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olicy Intervention
Employment Stabilizer Effect
分类号
F316.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政策干预存在就业稳定器效应吗?——人工智能情境和上市公司证据
董直庆
陈琦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