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城市就业救助政策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小芳 《社会保障研究》 2011年第4期67-77,共11页
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就业救助政策,被赋予期待低收入者积极脱贫自立的目标,但是效果并不如预期。本文以广州市H社区为研究个案,从基层管理者、低保对象的视角出发,试图对政策过程包括"进入与退出"机制... 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的就业救助政策,被赋予期待低收入者积极脱贫自立的目标,但是效果并不如预期。本文以广州市H社区为研究个案,从基层管理者、低保对象的视角出发,试图对政策过程包括"进入与退出"机制、方案施行和政策效果做全面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制度设计大大减少了福利依赖的可能性,在扩展低保户人际关系方面起到了正面作用,但是在工作岗位提供、劳动培训等相关配套措施上都无法满足目标群体的需求,从而导致政策目标功效有限。同样,西方"激活"政策脉络在于如何设计再就业机制的有效衔接,避免社会排斥和福利依赖。与我国城市就业救助政策相比较,二者在制度理念、制度背景均不同,因此在延用相关概念时应当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就业救助 动态管理 脱贫自立 社会融入 “激活”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城乡困难家庭就业救助精准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唐钧 《党政研究》 2017年第5期121-125,共5页
调查显示,对城乡困难户而言,目前的就业救助政策可能对他们帮助不大,城乡困难家庭求生存图发展遭遇能力贫困,与他们所遭遇的健康之痛和教育之痛相关。我们制定的一系列就业救助或就业服务政策对他们帮助的效果不明显,应该尽早在政策理... 调查显示,对城乡困难户而言,目前的就业救助政策可能对他们帮助不大,城乡困难家庭求生存图发展遭遇能力贫困,与他们所遭遇的健康之痛和教育之痛相关。我们制定的一系列就业救助或就业服务政策对他们帮助的效果不明显,应该尽早在政策理念上和具体措施上加以改进。了解救助对象真正需要,做到一户一策,并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家庭 就业救助 精准扶贫 资产建设 能力贫困 瑞典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背景下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制度体系、政策实践与优化建议
3
作者 王燊成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文章研究发现,目前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在宏观设计上涉及以工代赈、就业援助、就业救助等制度体系。在属地化管理...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文章研究发现,目前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在宏观设计上涉及以工代赈、就业援助、就业救助等制度体系。在属地化管理原则下,各地在微观实践中形成了能力增强型、动机激励型以及机会扩大型三条路径,共同搭建了一张助推困难群体就业的兜底帮扶网。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建议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处理好政策供给与现实需求的关系,就业服务与现金津贴的关系,政府主导与多元协同的关系,不断优化困难群体的就业兜底帮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群体 就业兜底帮扶 共同富裕 就业援助 就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低保对象救助与就业问题博弈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磊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116,共5页
如何平衡救助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各国社会救助政策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经过10余年的发展,"应保尽保"目标早已实现。但是,随着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完善,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却逐渐成为低保对象的主体,低保群... 如何平衡救助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是各国社会救助政策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经过10余年的发展,"应保尽保"目标早已实现。但是,随着城市低保制度的发展完善,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却逐渐成为低保对象的主体,低保群体的制度依赖倾向越来越明显。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与低保对象在不同模式下救助、就业间的博弈问题,旨在寻找城市低保制度中救助与就业的最佳平衡点,建立促进有劳动能力低保对象积极就业的利益导向机制,以期为我国低保制度的制定与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保对象 救助就业 博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农村教育救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贤斌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35,共4页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救助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教育救助资源匮乏且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平衡;教育救助理念落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教育救助程序不规范,保障机制不完善;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完善农村教育救助的有...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救助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教育救助资源匮乏且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资源配置不平衡;教育救助理念落后,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教育救助程序不规范,保障机制不完善;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完善农村教育救助的有效对策是:建立高效的教育救助运行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合理界定各救助主体的权责,加大教育资金筹集力度;优化教育救助法律体系,健全救助评估与管理机构;促进教育救助与就业救助之间的"无缝"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教育救助 保障机制 就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