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反就业性别歧视立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龙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7-102,共6页
为解决严重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我国当下应该尽快制定《反就业性别歧视法》。该法以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作为根本宗旨,并设立"反就业性别歧视委员会"。此外,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最终形成以《宪法》为最高... 为解决严重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我国当下应该尽快制定《反就业性别歧视法》。该法以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作为根本宗旨,并设立"反就业性别歧视委员会"。此外,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最终形成以《宪法》为最高依据,以《反就业性别歧视法》为核心,以《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辅助的合理的法律体系,保障男女的就业平等和男女的全面平等,从而实现社会的均衡发展与和谐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性别歧视 女性平等就业 就业性别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性别歧视的文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文莲 周群英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5-60,共6页
本文尝试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 本文尝试用性别分析的工具,从文化的视角把身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巨大变迁中的弱势群体———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就业中存在性别不平等状况,揭露了性别不平等背后的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分析了社会制度和结构中造成和影响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机制,认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文化的堕距是女性就业性别歧视的根源,提出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对解决性别歧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性别歧视 文化机制 先进性别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就业性别歧视视野下的性别平等 被引量:6
3
作者 姜战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9-112,共4页
人类社会长期的性别不平等历史导致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渗透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就业性别歧视即为其一个典型,并且就业的不平等加剧和巩固了性别的不平等。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反就业性别歧视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尤其是通过专门立法... 人类社会长期的性别不平等历史导致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渗透着严重的性别歧视,就业性别歧视即为其一个典型,并且就业的不平等加剧和巩固了性别的不平等。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反就业性别歧视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尤其是通过专门立法、设立专门机构以及确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机制和发展新的法律理论等方面均值得我国借鉴。在反性骚扰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采取专门立法、强调雇主责任和确定特殊证据规则等的作法也值得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性别歧视 性别平等 经验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美国防治就业性别歧视的司法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吴亮 周建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9-90,共12页
美国防治就业性别歧视的司法立场是概括承认“基于生理绝对差异的差别对待”的合理性,而严格审查“基于生理相对差异的差别对待”和“基于社会性别角色的差别对待”的合理性。这一司法立场在防治就业性别歧视的正当性基础方面,遵从从吉... 美国防治就业性别歧视的司法立场是概括承认“基于生理绝对差异的差别对待”的合理性,而严格审查“基于生理相对差异的差别对待”和“基于社会性别角色的差别对待”的合理性。这一司法立场在防治就业性别歧视的正当性基础方面,遵从从吉尔伯特案的形式平等理念到格拉案的实质平等理念,在防治基于“社会性别角色”的差别对待方面,采用从霍普金斯案的反宰制理论到杰彭森案的多元审查基准,在对企业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的审查方面,分别适用拨号公司案的严格审查原则和艾泽德案的宽松审查原则。法院对怀孕歧视、性别刻板印象、企业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案件等建立起精致科学的司法审查基准,维护女性个体在职场中的尊严与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性别歧视 特殊对待 性别平等 有效性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地区反就业性别歧视法律制度研究——以《性别歧视条例》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0-147,I0004,共9页
就业中产生的性别歧视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①反歧视立法起步较早,且走在亚洲前列。以1995年港英政府颁布的《性别歧视条例》为切入点,分析香港地区反就业性别歧视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 就业中产生的性别歧视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①反歧视立法起步较早,且走在亚洲前列。以1995年港英政府颁布的《性别歧视条例》为切入点,分析香港地区反就业性别歧视的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并评价其优势和不足,以期为中国目前的反就业性别歧视立法提供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性别歧视 香港 平等机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对就业性别歧视妇女同胞该怎么办
6
作者 潘家永 《农业知识》 2022年第12期45-46,共2页
就业歧视现象在职场中可谓屡见不鲜,歧视种类也五花八门,但最为突出的还是性别歧视。作为一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社会痼疾,就业性别歧视既有违人人生而平等的基本人权,又踩踏了法律红线。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 就业歧视现象在职场中可谓屡见不鲜,歧视种类也五花八门,但最为突出的还是性别歧视。作为一种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社会痼疾,就业性别歧视既有违人人生而平等的基本人权,又踩踏了法律红线。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新法”)通过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则,明确具体措施,加大干预力度,吹响了全面遏制就业性别歧视的法治号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性别歧视 《妇女权益保障法》 基本人权 干预力度 人生而平等 现代文明 相关规则 社会痼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开放降低了就业性别歧视吗?——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雷文妮 张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6,155,共7页
作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性别歧视降低了经济效率。Becker(1957)指出,贸易开放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企业无法承受由于性别歧视所带来的高成本,进而降低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对此,文章整理了1990年到2012年19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 作为一种全球性现象,性别歧视降低了经济效率。Becker(1957)指出,贸易开放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使得企业无法承受由于性别歧视所带来的高成本,进而降低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对此,文章整理了1990年到2012年19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贸易开放提高了女性相对于男性的劳动参与率,改善了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状况。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因素及对样本做了进一步细分后发现,这一结论是稳健的且在不同地区均成立,但影响程度略有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Becker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就业性别歧视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为何如此重要 被引量:2
8
作者 钟玉婷 陈利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4,共12页
就业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一个重要现象。通过构建包含就业机会歧视和就业统计歧视两类就业性别歧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考察了就业性别歧视对劳动力市场乃至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动态分析的结果显示,就业性别歧视明显削弱了技... 就业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市场一个重要现象。通过构建包含就业机会歧视和就业统计歧视两类就业性别歧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本文考察了就业性别歧视对劳动力市场乃至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动态分析的结果显示,就业性别歧视明显削弱了技术进步、政府支出增加以及扩张性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实际效果。进一步比较的结果显示,就业机会歧视的消极影响明显大于就业统计歧视的。在此基础上,福利分析的结果表明,相比无就业性别歧视情形,就业性别歧视导致整体社会福利恶化,并且在存在就业机会歧视情形下货币政策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明显大于存在就业统计歧视情形。因此,无论是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还是从降低货币政策的社会福利损失的角度看,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性别歧视 宏观经济波动 社会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决策场景中就业性别歧视判定的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27
9
作者 胡萧力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74,共16页
就业性别歧视对女性求职者受宪法所保护的平等权、劳动权造成现实的侵害风险。对就业性别歧视判定标准问题,学界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传统判定标准在算法时代遭遇适用困境。算法掩盖下的就业性别歧视具有自主性、隐蔽性、延续性和结构... 就业性别歧视对女性求职者受宪法所保护的平等权、劳动权造成现实的侵害风险。对就业性别歧视判定标准问题,学界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传统判定标准在算法时代遭遇适用困境。算法掩盖下的就业性别歧视具有自主性、隐蔽性、延续性和结构性等特征,这不仅可能对求职者的权利主张造成过重的举证负担,亦无法解决算法供应商等第三方主体的归责问题。因此,应当从事前与事后两个维度,探讨对算法就业性别歧视进行有效规制的路径。在概念界定上,应通过扩充就业性别歧视概念的外延,将算法就业性别歧视纳入到反歧视法的规制范围内,使新加入的算法供应商等第三方主体参与到责任分担过程。通过在算法决策过程中引入技术性正当程序理论及其机制框架,搭建起权力主体配合下的“理解—参与”模式,借助合规审计追踪、算法解释等方式,有效控制算法就业性别歧视的风险,保障女性求职者平等权和人格尊严等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歧视 算法雇佣决策 就业性别歧视 技术性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就业歧视的法律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宇昊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2-56,共5页
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解决就业市场上日益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现存制度在解决女性就业歧视方面明显不足。对比美国的成功经验,从法律层面保护女性公平就业,避免歧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禁止女性就业歧视的立法;建立专门... 经济的高速发展,并没有解决就业市场上日益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现存制度在解决女性就业歧视方面明显不足。对比美国的成功经验,从法律层面保护女性公平就业,避免歧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我国禁止女性就业歧视的立法;建立专门的执法机构,加大女性就业平等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并完善生育保障制度,实现生育成本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性别歧视 平等就业 明确歧视 个体差别对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真实职业资格的界定标准:排除主观偏见、客观性证明与利益衡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立安 张夏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4-80,73,共8页
真实职业资格作为美国禁止就业性别歧视原则的例外,被规定在美国《1964年民权法》第七篇中。伴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和社会性别观念的发展,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与各级联邦法院确立了以排除主观偏见为基本原则,辅以两项客观性证明对真... 真实职业资格作为美国禁止就业性别歧视原则的例外,被规定在美国《1964年民权法》第七篇中。伴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和社会性别观念的发展,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与各级联邦法院确立了以排除主观偏见为基本原则,辅以两项客观性证明对真实职业资格抗辩进行审查的基本框架。但当真实职业资格抗辩涉及重大利益时,法院允许其得到支持。在当下性别观念趋于多元化的时代中,美国的真实职业资格界定标准值得借鉴,但仍需充分考虑国家的文化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性别歧视 真实职业资格 排除主观偏见 客观性证明 利益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